共20082,分442页显示 上一页 7 8 9 10 11 13 14 15 16 下一页唐 李日新 一首李昌符 ? - 887 二首李涉 七首李瀚 ? - 962 一首李煜 937 - 978 一首李绅 772 - 846 二首李缟 一首李群玉 808 - 860 四首李邕 675 - 747 一首李郢 一首李隆基 685 - 762 一首李频 ? - 876 二首杜审言 646 - 708 一首来鹏 一首杨凝 ? - 803 一首杨巨源 755 - ? 一首杨汉公 ? - 862 一首柳棠 一首欧阳宾 一首 | 商山食店大悠悠,陈鹖䭔锣古䭃头。 更有台中牛肉炙,尚盘数脔紫光毬。 又将书剑出孤舟,尽日停桡结远愁。 莫道江波话离别,江波一去不回流。 春娘爱上酒家楼,不怕归迟总不忧。 推道那家娘子卧,且留教住待梳头。 滕王阁上唱伊州,二十年前向此游。 半是半非君莫问,好山长在水长流。 汉使徵兵诏未休,两行旌旆接扬州。 试上高楼望春色,一年风景尽堪愁。 天网初开释楚囚,残骸已废自知休。 荷蓑不是人间事,归去沧江有钓舟。 远别秦城万里游,乱山高下出商州。 关门不锁寒溪水,一夜潺湲送客愁。 转知名宦是悠悠,分付空源始到头。 待送妻儿下山了,便随云水一生休。 凝碧初高海气秋,桂轮斜落到江楼。 三更浦上巴歌歇,山影沉沉水不流。 谢家为郡实风流,画得青山寄楚囚。 惊起草堂寒气晚,海阳潮水到床头。 座主登庸归凤阙,门生批诏立鳌头。 玉堂旧阁多珍玩,可作西斋润笔不。 风情渐老见春羞,到处消魂感旧游。 多谢长条似相识,强垂烟态拂人头。 水宽山远烟岚迥,柳岸萦回在碧流。 清昼不风凫雁少,却疑初梦镜湖秋。 长安别日春风早,岭外今来白露秋。 莫道淮南悲木叶,不闻摇落更堪愁。 会稽王谢两风流,王子沉沦谢女愁。 归思若随文字在,路傍空为感千秋。 我到瞿真上升处,山川四望使人愁。 紫云白鹤去不返,唯有桃花溪水流。 龙髯凤尾乱飕飕,带雾停风一亩秋。 待取满庭苍翠合,酒尊书案闭门休。 万户砧声水国秋,凉风吹起故乡愁。 行人望远偏伤思,白浪青枫满北楼。 草暖沙长望去舟,微茫烟浪向巴丘。 沅江寂寂春归尽,水绿蘋香人自愁。 明时奉遣别黄州,行至汉阳南渡头。 春风不解传乡信,江月偏能照客愁。 一杯正发吟哦兴,两盏还生去住愁。 何似全家上船去,酒旗多处即淹留。 鹤立蛇形势未休,五天文字鬼神愁。 支那弟子无言语,穿耳胡僧笑点头。 按:〖1〗这首诗虽不见《全唐诗》和《全唐诗逸》,在敦煌本没有出现以前,是曾经广泛流传的。依余所知,最早的是一○七七年陕西咸宁县卧龙寺的石刻本,但题太宗,不作玄宗。一三○八年河南登封县的刻石,又题玄宗,不作太宗。敦煌本标题作《玄宗题梵书》,證明这首诗在唐末已经流传,而且證明在唐末是题玄宗作的。石刻资料见于王昶的《金石萃编》卷一三七,录附于后。
红妆女儿灯下羞,画眉夫婿陇西头。 自怨愁容长照镜,悔教征戍觅封侯。 闻君一曲古梁州,惊起黄云塞上愁。 秦女树前花正发,北风吹落满城秋。 迟日园林悲昔游,今春花鸟作边愁。 独怜京国人南窜,不似湘江水北流。 弄萍隈荇思夷犹,掉尾扬鬐逐慢流。 应怕碧岩岩下水,浮藤如线月如钩。 江边日暮不胜愁,送客沾衣江上楼。 明月峡添明月照,蛾眉峰似两眉愁。 潦倒从军何取益,东西走马暂同游。 梁王旧客皆能赋,今日因何独怨秋。 岧峣下瞰霅溪流,极目烟波望梓州。 虽有清风当夏景,只能销暑不销忧。 莫言名位未相俦,风月何曾阻献酬。 前辈不须轻后辈,靖安今日在衡州。 旧业分明桂水头,人归业尽水东流。 春风日暮江头立,不及渔人有钓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