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苑颇幽邃,崇台俯畿甸。 鲜云荫修廊,南薰披广殿。 水木既周遭,卉物亦葱茜。 岚光翠欲流,林晖清可荐。 于兹涤烦暑,敢曰恣游衍。 眺远畅阳和,居高协灵撰。 朝来览封事,洒洒意忘倦。 高阁昼漏移,彤墀集群彦。 靖共往汝谐,勤劬答予眷。 姑为池籞游,从容任所便。 投纶锦鬣飞,举手纤鳞见。 委蛇退食心,庶几娱式燕。 赵宋昔多才,欧公称硕彦。 咏雪聚星堂,禁体成创见。 那知三十载,重设坡仙宴。 四座满高朋,暮云又雪霰。 自以老门生,赋诗效白战。 声色费推敲,气味烦结撰。 琢句净尘氛,追思入素练。 后先相辉映,空明总一片。 颉颃杜与李,元白何足羡。 只今吊遗踪,怅望人不见。 韵事无休歇,风流堪眷恋。 按:皖雅初集卷三十六 泾渭本合流,沙金或同鍊。 贞妇似贞臣,见节在遭变。 有子托一官,辛苦表前善。 扬芬商守诗(商盘。),徵信顾君传(顾镇。)。 寄语采风人,毋忘编淑媛。 乱山粗丑如鬼面,一峰才过数峰见。 老鹰何处掠长空,瘦骨棱棱脱鞲旋。 人言黔无三日晴,此地幽崖雨常溅。 每当卓午尚昏黑,却恐盛夏犹冰霰。 直从云外缒深井,细路崎岖盘一线。 何须失跌始悽惶,俯视未周神已颤。 造物似怜归客穷,特放金乌林杪绚。 宿雾霏霏远村散,夕阳冉冉微风善。 山腰路转互蔽亏,闪铄飞鸦背如练。 行人信步扶短筇,饱看一幅倪黄绢。 初祖来震旦,教外开生面。 南能椎鲁人,直入佛知见。 贤劫去来今,太虚过闪电。 坛经偶流传,亦恐文字眩。 莲须火里栽,钢向柔中鍊。 神会恃聪明,难免吾师谴。 我欲参曹溪,白足踏冰霰。 结习笑未除,依然携笔砚。 无去亦无来,无背又无面。 匪可声闻闻,难将我见见。 向上古德锥,机锋掣霆电。 自非最上根,定被淆讹眩。 了知无著性,是处皆可鍊。 文字有解脱,吾师应弗谴。 杲日照幽岩,于何容雪霰。 莫问曹溪衣,且蘸端溪砚。 馀年一见一回老,矧乃三年不相见。 忽尔卸帆江上来,握手相看增眷恋。 尚书故旧义何深,邀我陪君旋开宴。 哀丝豪竹临远风,累日招携犹未倦。 酒卮照见白髭须,却叹君面如吾面。 春明别来三十载,世事云衣几迁变。 尚书勋业耀寰宇,我辈衰迟乐贫贱。 国恩深重未抽簪,见人樗散翻生羡。 酒罢便欲开帆行,客中送客情难遣。 楚江春柳绿丝丝,望断奔流急如箭。 系马策短筇,投憩黄桑院。 不见采药人,荦确石路转。 初夏天气晴,磔磔鸟声变。 莲士心中本无砚,是石皆可著墨片。 好诗千篇翻水成,信手疾书不知倦。 藕泉癖物莲士廉,纵挟二砚难为衒。 利其无欲无豪夺,搬姜点鼠日输转。 日见可欲乱其心,遂令廉士生贪恋。 我为莲士退魔军,荷叶鸲眼搜后先。 莲士藕泉两案平,五体投地悲泣见。 三窟之计玩物心,一时骇散如风霰。 阿难尊者忏悔能,摆摊铺子气质变。 二砚清净供碧芦,是则名谓最方便。 藕泉狼狈失二砚,本非赠心我一片。 我为无事聊戏耳,留心细玩亦已倦。 石晕曰眼此强名,可笑施凿庸工衒。 荷叶因莹示其巧,何人失手地上转。 藕泉赏鉴未及此,两皆破物无足恋。 认作希珍藏莲室,审定何故不我先。 其始全昧夜壑愚,我移舟图而归璧,犹是心如释冰如消霰。 如是作念咒日夜,毕竟银杯羽化变。 我不为失君更得,一留一去两方便。 ① 首行题「《春秋经传集解》襄二第十五」,次行题「杜氏尽十五年」。 有客示我蜀石经,春秋断简左氏传。 其字万有二千馀,宋纸柔韧敌唐绢。 东宫书府印宛然,熨眼已惊乌玉片。 细看钩画具欧法,贞观遗风犹未变。 鸿都三体剩残隶,开成勒石名久擅。 蜀刻经注独兼存,彫版并出较精善。 惜哉蚕丛兵燹馀,石室摧隤梵宫绚。 流传至今二三策,往往咨嗟动邦彦⑴。 此本得之式古堂,或是晁(《石经考异》。)洪(《容斋随笔》。)昔所见。 杨君作记叹希有,好古诸公刘览遍。 汉唐源流多著录,巴蜀文雅鲜论撰。 张(德钊、绍文。)杨(钧。)孙(逢吉、朋吉。)周(德贞。)尽能事,仆射研经亦妙选(毋昭裔。)。 离披毡蜡尚神采,卓荦山川有书卷。 峨眉缺月秋埽空,三峡馀波净如练。 书家竞誇元和脚,世人但学兰亭面。 抽豪欲补金石编,欧赵前头敢轻衒。 ⑴ 赵谷林所得《毛诗》残本,厉樊榭、全谢山诸人皆有题跋。钱竹汀曾见《左传》残字,叹为衰年乐事。近时陈颂南庆镛亦得《周礼·考工记》公羊残本,见杨湘筠宝臣跋记。 诗穷不必工,日月费研鍊。 岁穷不必守,古今任轮转。 岛诗以胆勇,韩公独惊羡。 岂无云龙志,怀宝羞自衒。 坐令精神敝,空劳酒脯奠。 至今岁云除,闻风起狂狷。 效颦䫉徒丑,僭祀神岂眷。 不如弃敝帚,相与奉前彦。 吾庐卑且陋,尚拥书万卷。 遗像俨陈列,瞻拜如觌面⑴。 此日足可惜,流光剧飞箭。 瓣香各有祝,春气生顾眄。 缅思诸作者,风格递相擅。 沿波源可讨,论世心乃见。 古来輶轩史,采及里巷谚。 惟得性情正,能尽风雅变。 献诗职久癈,隤风日以煽。 胶庠俎豆衰,韦布文章贱。 熙朝重士节,一艺必登荐。 比年投笔人,往往经百战。 尚闻祷祀求,肯使鼓舞倦。 我有饯岁酒,愿与嘉宾燕。 卒祭还赋诗,围炉涤冻砚。 ⑴ 自渊明而下,李、杜、王、孟、韦、柳、欧阳、苏、陆凡十像。 我衰不足陈,子老亦可唁。 颓然一聋翁,颜色为我变。 劝我及秋行,要得数相见。 呜呼游子心,一日几回旋。 装我箧中书,书断不成卷。 检我箧中衣,衣绽谁与线。 日月固有时,哀哉亦既练。 平生轻别离,有泪常默咽。 惟有告墓辞,百灵共凄恋。 予滞舟车久,那知时物变。 屈指昨发舟,凉月始如扇。 乘彼风露气,落我梧竹院。 草虫喓何处,蟏蛸户已遍。 苔色深成积,池光白于练。 阑干十二曲,海绿摇一片。 湖堤细欲无,东尽(上。)绿一线。 回向道士宫,疑是山影转。 址芜望湖楼,沙失天泉院。 道人为指点,孤塔时隐见。 苍然千尺柏,四株蔽深殿。 反迷吞湖光,远白近葱茜。 空间道家字,摩挲青石片⑴。 ⑴ 玄妙观后石笋上八分书「蓬莱」二字,相传白玉蟾迹。 德云庵过白云庵,遥见蓬蓬云满院。 度桥小憩桥西亭,我与白云初对面。 一西一东从何来,滚滚濛濛翳深殿。 忽然结作万厂户,罗列撑空诸怪变。 纵横掀舞掉尾脊,观者循廊目为眩。 我从峰顶得脉来,云叶云根初一线。 璎珞华交妙鬘旋,芙蓉蒂接兜罗罥。 洎来中央四合抱,飘如衣袂飞如练。 茫乎浩乎大云海,蛟鼍赑屃来酣战。 䨴者下垂圛上升,堕掣流星圆划电。 摄之静坐凛仍逼,气欲蒸空青可鍊。 道人莫漫拈幻形,但执天花石岩片。 我昔镕铜仿温研,二泉铭词摹未见。 今君示我温研诗,仿佛研图来对面。 观图拓铭十载前,图未追寻铭已羡。 阳冰不冶阴火然,燮友之柔革之变。 金耳玉铉浑一气,雪液丹田日千遍。 一物程门格已深,二泉江水名谁擅。 当时铭尾无年月,想见归田䌽衣绚。 横卷龙山作研屏,阅二百载如流电。 传到西畴邗止斋,又来松下西神院。 制有桂坡安氏名,只欠茶陵篆题弁。 去年我绘桂坡像,旧本神犹坡迹恋⑴。 茶陵二泉欧与苏,火继薪传坎之荐。 世有盛禺王芾辈,傥来秋菊寒泉荐。 竹炉更补研炉图,梁溪重剪鹅溪绢。 冷淡石交不附热,墨涛怒响犹酣战。 他日扁舟访禅室,飞起听松云一片。 ⑴ 予所藏宋椠坡诗是安氏故物,有锡山安国民太印,去年其裔孙吉绘像装于册。 萧寥西蜀思,缱绻东吴彦。 铿然玉磬响,俨觌坡翁面。 梦中飞空仙,素羽照江练。 四百四十年(元丰五年壬戌至嘉靖七年戊子。),倏过如飞电。 江山英灵气,文采又一变。 韡韡辛夷馆,苍苍石湖院。 猗彼娜如子,长离翙芳甸。 英名盛一时,南省方七战。 借酒吸明月,可漱不可咽。 雪堂万丈光,喷薄来变眩。 维时衡山翁,归来初息趼。 筑室哦双桐,信宿共游衍。 岂必赤壁乎,即此湖山眄。 一缕江东云,荡出空青片。 坡与二客貌,君从何处见。 一笑到苏斋,孤鹤乘风便。 东河磊落人,南岭留题遍。 墨花捲大海,知我瓣香荐。 横空长笛声,缭绕青山转。 别写坡公真,不落楮与绢。 门开星湾北,郡抱沙洲面。 旬日风四霾,晨容豁一变。 融融霁气中,野旷山葱茜。 我与匡庐君,始以真相见。 兜罗罥半腰,玉帘垂一线。 濛濛嘘淡白,吞吐青瑶片。 大哉肤寸泽,端可六合遍。 顾以晴翠光,洗我连宵倦。 衡云祷无私,海市祈敢炫。 半日竹舆上,泠风有馀善。 三箧穷河东,百城富南面。 李泌三万轴,崔儦五千卷。 我尝梦其间,善本极精选。 芸帙旃檀薰,牙签红绿眩。 觉来亦何有,破架费寻拣。 手钞与市阅,计日补装线。 烟熏屋漏痕,错杂贉首绢。 披君拥书图,肯许探奇遍。 必有挍勘深,兼之楷工擅。 借君积多闻,助我所未见。 花香篆烟轻,茶瓯古铭研。 风来翻叶叶,袖有囊云片。 得非前梦处,嫏嬛洞一变。 瑶琴众山响,涤我午枕倦。 瓣香驰古今,风骚穷正变。 流水淙鸣琴,机锋圆掣电。 想公授三昧,嗤我丹百鍊。 派试西江吸,米问庐陵贱。 姚郎二十六年前,贻我残碑隶七片。 新郑公孙遗爱祠,偏傍缺落霉苔遍。 谁知七片今馀一,清仪阁主珍为砚。 十字年存天宝七,专知判系衔犹见。 来(浚。)于(奕正。)黄(叔璥。)录文已仅,况此奇零递流转。 所馀六片落何处,元皓道寂谁书撰(有云元皓,又云道寂等。)。 此隶近疑韩蔡间,二篆势出中郎变。 金芝琼草紫烟发,点笔正称嘉禾彦。 张君手拓金石文,箧随黄令如邮传。 荧荧小印戊子生,十八戊子光流电⑴。 咏到苏斋不偶然,姚郎札已蛛丝罥。 我为缩摹残拓补,老眼戈波欲追眩。 此碑此砚千古心,我与芑堂重对面。 尚胜浯溪药臼香,坡公诗比抔尊羡⑵。 ⑴ 叔未小印云:「生于乾隆戊子,上溯天宝七载,第十八戊子也。」 ⑵ 元道州窊尊石,嘉兴僧持归作捣药臼,叔未亦拓其文见贻。 坡诗百态新,醉眼红绿眩。 然视李诗囊,鸳绣针犹见。 良工不示璞,尔力非关箭。 劖迹与弦声,柯睨机谁倩。 杜法则超然,未素何由绚。 万卷遽破乎,莹玉丹青变。 金子别隔年,苏门句千鍊。 昨秋梦棹声,几转湘衡面(手山自楚南归吴。)。 碧海掣鲸来,肯仅兰葱茜。 欲报坡诗叩,佛顶光如电。 一幅穿帘风,寄我囊云片。 印取邗江水,初凉月升扇(以扇写藤花见寄。)。 此碑书人七,鉴藏家未见。 或云书后续,或言体屡变。 岂知石镌名,山阳金乡县。 曜奴者谁欤,序铭艺独擅。 尚在中郎前,未附刘劭传⑴。 若悬师宜帐,何减张芝练。 自成一家法,合居七人先。 次则碑左侧,力可象𠒃剸。 再次增书者,郁律奔雷电。 钟梁皇象间,骏骋谁及趼。 杜歌丈人行,俎豆谁馨荐。 东京风犹古,不著书与撰。 瘦硬通神义,如何墨池选。 我游戟门下,望古徒墙面。 侧肤楮极边,圛云飞变眩。 千载书家始,记此苔石片。 ⑴ 《三国志·刘劭传》注附汉末能书诸人。 刲股何以图,事隐无人见。 家庭莫能传,焉得画手倩。 一刀一羹盂,一几丹诚荐。 誓言此血肉,母病亟回转。 手自调为羹,等之常视膳。 几盂旁无物,默祷虔哀恋。 耿耿星月光,香烟袅一线。 直上诉青穹,鉴此心一片。 追此真境出,落笔为胆战。 此画此题咏,抵写孝女传。 浙水今共称,冯家王氏媛。 朱老昔题宝鼎砖,对起双螭凸砖面。 朱题以考孙吴事,陶瓬工兼缋工擅。 宝鼎年即西晋初,汉晋之交篆初变。 此砖名重此精舍,吴晋良工埴成卷。 朱老徒执螭文疑,龂龂竁隧区堂殿。 五凤鲁刻石非砖,曲阜庑庭朱未见。 近乃阮藏砖五凤,竹房吾衍铭为砚。 阮制军与张孝廉,各以八砖目精选。 天册砖留荑掌痕,亭长砖馀画形眄。 此皆妙出雕镌巧,建武邯君宅奚羡。 元康砖侧细鳞活,芑堂赠我光回旋。 芑堂雪庐诸著录,日剔苔花珍鼎甗。 我补晋纪元康年,何用西京古徒绚⑴。 庚庚横理拊垺起,反写谁摹官墼倩。 意到山阴保母前,飞堕吉祥云一片。 ⑴ 此内元康元年一砖是晋惠,非汉宣也。《晋书》于《惠帝纪》失书元康年号。 庭叶翻不凉,摵摵响空变。 亭午吹如蒸,不敢一挥扇。 诸公阅古眼,烂若岩下电。 尊罍古绿气,稍稍洗我倦。 深山剔苔藓,翠墨濡缯绢。 此嗜有别味,不独临池羡。 颇闻张弨释,犹未任城遍。 近日铁桥子,手拭苍石片。 来者其谓何,宜稍裨史传。 秋庵小蓬莱,名继洪家擅。 我亦中郎摹,铭拟于尺砚。 张子椠屡怀,桂生厓重趼。 吾徒岂漫诩,千载窥真面。 黄子傥梦乎,秋镫月如练⑴。 ⑴ 未谷、芑堂皆有为我刻汉石经残本之意。 歇舆柳阴下,指说濉与汴。 襟带梁宋閒,一州古三县⑴。 北来绕徐关,南去通淮甸。 地广劝农功,酌疏支渠淀。 不使坐游惰,亦要适民便。 良畴法如何,绕郭绿如线。 ⑴ 唐元和中,以符离、蕲、虹三邑立宿州。 文曰:「或谓居士:『吾当往端溪,可为公购砚。』居士曰:『吾两手,其一解写字,而有三砚,何以多为?』曰:『以备损坏。』居士曰:『吾手或先砚坏。』曰:『真手不坏。』居士曰:『真砚不损。』绍圣三年十月腊日,眉山东坡轼。」(后有跋云:「右东坡居士作,文集不载。真迹在项子京家,陈继儒持观。) 坡公昔歌龙尾砚,视砚与身无贵贱。 晚谪惠州眼更空,物外之物焉肯羡。 惠州诗中嗟岁暮,六十一年若飞电。 非人磨墨墨磨人,寓物聊可观物变。 购砚之请果为谁,想借其人示无恋。 手两用一砚有三,世间万事阅已遍。 即此足知定心定,岂复更借转语转。 真手不坏砚不损,此有妙理非游衍。 数语难罄舌澜翻,尺幅宁誇文藻擅。 当其落笔不留意,而况端溪石一片。 墨光点𪑮拂蛛丝,古色苍茫生素绢。 摩挲绍圣三年字,飞动长髯尚如见。 眉山之卷眉公题,千古文章相后先。 径须同读食芋说,且莫汎览罗文传⑴。 ⑴ 是年坡居惠州,除夜前两日有《记食芋说》,又有岁暮和陶诗云「我年六十一,颓景薄西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