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家门巷绿岧峣,尚忆狨鞯马意骄。 金凿落浮朱雀浦,玉丁东上紫宸朝。 燕随往事秋萧瑟,雁带夕阳江泬寥。 九日黄华晴亦好,底须风雨又潇潇。 诸老鸣靴日上朝,有人幽处厌喧嚣。 江乡十月稻成熟,茅屋一灯山寂寥。 天不与生犀插脑,人今能几宝围腰。 从吾所好宁相误,洙泗坛荒有玉条。 文如翻海百川朝,不说从前两耳嚣。 径与此山俱寂寂,未应吾道竟寥寥。 一生不办雕龙口,十万谁缠骑鹤腰。 但得草茅休歇去,何如快活有新条。 閒民亦幸乐清朝,蓑笠过从语不嚣。 倏忽岂能知混沌,玄冥颇亦识参寥。 年华鼎鼎分杯面,筋力时时借树腰。 月冷霜寒惊鹤帐,住山活计太萧条。 肯驾缇屏入古樵,熙春山更绿岧峣。 人如第二泉清冷,路亦无多秋泬寥。 碧色玻璃供笑语,黄云䆉稏入歌谣。 山城斗大能留否,见说弓旌有特招。 新楼招乐偶今朝,与客登临四望遥。 竹日晖晖侵酒斝,松风沥沥响诗瓢。 横烟曲径樵初过,落鹜空江叶正飘。 看取他年欹醉帽,还思簪菊旧垂髫。 忆昨归来万里遥,不能对策未央朝。 山林得计成长往,松石为朋是久要。 痛饮肯来同榼挈,小诗聊遣当弓招。 请君莫学全椒老,涧下辛勤舍堕樵。 束书归隐不辞遥,庠序懒陪耆老朝。 野外卜居无鬼瞰,山中誓墓以神要。 暂来同作荔枝社,安可轻违桂树招。 已遣官奴理琴瑟,岂惟百戏但歌樵。 风俗相传三近古,作成况自圣明朝。 藏家文字本苍史,继世子孙非黑要。 近报汉廷频诏下,时闻蜀士有旌招。 怪君尚尔衣逢掖,独向空山伴采樵。 背郭深通一径遥,奔流坐看百川朝。 飞来黄鹄陂已复,归去白鸥盟可要。 益部官曹宁久处,津乡书札近相招。 此生若有躬耕地,白首甘心老负樵。 古者诸侯今牧守,衰迟难强岁相朝。 惟须稚子理蓑笠,兼有老妻缝襋要。 来岁定从田父去,飞书不待故人招。 平生最爱津乡聚,江小可渔山可樵。 东望行都绛阙遥,老来筋力倦趋朝。 谁能作吏沈簿领,但欲买田书质要。 雅意庶同高士传,不才难望大夫招。 津乡旧有先贤宅,过者刍荛莫敢樵。 筋力何堪道路遥,难陪诸彦侍同朝。 初无计上三年最,况敢功思万里要。 北塞单于皆入贡,西山赞普不劳招。 传闻已卧清边鼓,堑垒长閒守木樵。 日翻蠹简书斋里,往往编摹自汉朝。 鸡距束毫来武信,马肝琢砚出高要。 时因抚事歌成相,更复怀人作大招。 知子山中富吟咏,纵横文力到孙樵。 携筇过子约朝朝,况是门无百步遥。 午卧檐曦茶可煮,夜谈窗霰栗堪烧。 范鱼何用惊生釜,郑鹿应知梦覆蕉。 试作文殊问居士,从今一饭久如消。 文章之子日翘翘,恐不能如岂有超。 助我彤襜问民俗,烦君泮水采风谣。 预知薄宦妨同处,且可清樽约屡招。 十月驱车汉函谷,冷云高处望中条(自注:新安,汉所徙函谷也。)。 文辞便是升堂贾,谈辩宁非入幕超。 已谓囊中能出颖,那知车下正哀谣。 但从袁盎无何饮,莫笑冯公不见招。 伴我河山访陈迹,明年红紫满阳条。 愁霖开霁忽今朝,摩抚为鱼鳞甲消。 灶下黾蛙归枉渚,檐边云雾起丛霄。 已惊病眼能明朗,更喜新诗慰寂寥。 莫把阴晴论甲子,请从根本问黎苗。 冬来羁旅更迢迢,抚枕灯残百感饶。 饥鼠翻空疑有鬼,惊乌误晓尚中宵。 诗成与梦俱零落,剑出低眉亦寂寥。 无分京华居老境,江湖高隐幸相招⑴。 ⑴ 自注:嵩阳王铁冠遇一书生,蹙眉出剑舞空中。 昔时意气控云霄,老矣方能造治朝。 一日暂违文石陛,十年空采越山樵。 歌传楚些聊供醉,鬓点吴霜未肯销。 三叹公诗话京洛,起予乡思欲扶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