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入韵字:  或选择
总目平声上声去声入声多音字下载平水韵表
韵字 五絶 686七絶 5691五律 3434七律 5217五排 242七排 21 314四言 21六言 122古體 721樂府 109 7 56 5辭賦 3 9其他 97 63
共314,分10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5  7  8  9  10 下一页
(续上)
朱祖谋 1857 - 1931 一首
查慎行 1650 - 1728 一首
沈曾植 1851 - 1922 一首
王士禛 1634 - 1711 一首
舒位 1765 - 1815 一首
蒋士铨 1725 - 1785 一首
龚自珍 1792 - 1841 一首
丁澎 1622 - 1686 一首
严元照 1783 - 1817 一首
何兆瀛 1809 - 1890 一首
余上泗 二首
元璟 一首
关锳 一首
冯煦 1842 - 1927 二首
况周颐 1859 - 1926 一首
凌廷堪 1755 - 1809 四首
刘嗣绾 1762 - 1820 一首
刘琬怀 二首
卓肇昌 二首
南有容 1698 - 1773 一首
叶方蔼 1629 - 1682 一首
叶申芗 一首
叶调元 三首
浣溪沙 其二 清末民国初 · 朱祖谋
谁辟毬场试马蹄。
春坰小队暂提携。
横枝冈路野烟迷。

西海有情添漏永,东风无力办花齐。
相逢且唱白铜鞮。
结构初完,规模渐拓,春田又看成蹊。
夜来好雨,洗尽种花泥。
宛似元家上浻,呜鸠外、麦浪吹畦。
桥南北、傍篱垒石,缓步得攀跻。

浑迷。
回棹路,烟添柳瀁,云暖茶溪。
正客来问字,主爱留题。
任是游人小住,凭阑候、风信难齐。
重过好,东园步屧,书籍记曾携。
摊破浣溪沙 清末民国初 · 沈曾植
肠断东风万柳堤。
十分春过石桥西。
斜月冥濛天水白,梦凄迷。

归去也知琼宇近,起来还见玉绳低。
长向断无人处听,子规啼。
峡江三月橹声齐,扣拍哀歌高复低。
十二碚边初起汕,日斜还过下牢溪
⑴ 彝陵俗以三月初八十八廿八三日起汕相率扣拍而歌悲怆慷慨乃获多鱼惟十二碚以上下牢溪以下数十里为然
山家风露竹墙低,麂眼玲珑望欲迷。
从此不愁牛砺角,夜深封得一丸泥。
按:𦍕獚即阳荒,其种最繁。都匀、石阡、施秉、龙泉、黄平、馀庆、黎平、龙里皆有之。荆壁不涂,门户不扃,出入以泥封之,馀俗与诸苗略同。
乌江竹枝 其四 (壬申) 清 · 蒋士铨
家家健妇把锄犁,才插青秧又灌畦。
不似江南采桑女,陌头愁作使君妻。
近世菊花粉红骇绿,无有东篱古意。偶客秣陵,得墨菊二本,甚娟妙,小词赏之。
我住秣陵西。
西鸟秋啼。
也无墨客对挥犀
何处寻秋何处醉,小妹青溪。

寒菜两三畦。
花不成畦。
折归灯下伴凄迷。
忽忆青门人缟袂,淡墨曾题。
若有人兮。
南山之下,丛篁以筑居兮。
芳草悠悠,王孙胡不归兮。
临流可鼓枻兮。
搴兰旌以浩歌兮。
白云在天,沧波何极,欲往从兮。

北渚辛夷,西堂蟋蟀,蛾眉独处,私自怜兮。
猿惊鹤怨,山中难久留兮。
我所思兮。
望涔阳暮与朝兮。
悲哉兮。
露白枫青,历九秋兮。
一桁风帘俯碧溪。
隔溪山影压窗低。
夕阳红在画阑西。

自有清言霏玉屑,可无翠袖卷银泥。
一声何处杜鹃啼。
微波不是若耶溪,龛赭烟岚落日低。
谁向柳阴吹玉笛,软云青过海门西。
任藉悬岩凿户栖,攀萝上下依云梯。
如何亲殁还歌舞,只怕年来杜鹃啼。
按:牯羊苗多于悬岩凿户而居,高者百仞。亲亡不哭,笑舞为乐,至次年,闻杜鹃声始号泣,曰“亲不复矣”。
蒙髻鬅松背小儿,叉囊交口任提携。
救军粮出无人市,绕向长街卖刺梨。
按:救军粮,丛生多刺,结红珠甚艳,多子,味涩不中吃。相传武侯南征,兵乏食,采之济饥,故名。刺梨,实如杯形而小,周身皆刺,味多酸涩。
鄂王祠上夕阳西,于公墓下杜鹃啼。
莫话南征与北守,云消雨歇两峰齐。
爱湖西。住湖西。
几点斜阳杨柳西。晚风吹过西。

怕东西。又东西。
湖上残霞看已西。行人还要西。
浣溪沙 清末民国初 · 冯煦
点点归帆望不齐。
乱鸦啼后暝烟低。
酒阑时节更凄迷。

一片空波萍乍暖,二分残月柳初稊。
莫将幽梦过淮西。
忆江南 其八 清末民国初 · 冯煦
黑石渡,戍火正凄迷。
鬼雨冥冥山月堕,短衣匹马又淮西。
孤愤咽征鼙(六州夜■)
不分群芳首尽低。
海棠文杏也肩齐。
东风万一尚能西。

见说墨江江上路,绿云红雪绣双堤。
梅儿冢畔惜香泥。
油壁初归,香轮暂驻,碾破芳草萋萋。
昨宵春雨,依旧绿盈堤。
几度重寻往事,凝望久、踪迹都迷。
垂杨畔,遗钿不见,唯有玉骢嘶。

无题。
传好句,樊南寄兴,彩凤灵犀。
便石榴红后,犹说分携。
讶许双鱼又断,无语处、沟水东西。
银河转,相思梦杳,空付汝南鸡。
长堤。
轮蹄。
高低。
草萋萋。
烟迷。
离怀黯然无端倪。
已拚沉醉如泥。
壶劝提。
试听暮禽啼。
更柳边几声马嘶。

翠樽未罄,重倒玻瓈。
钿车未发,人影花光正齐。
诗与君曾同题。
酒与君曾同携。
今君归旧栖。
何时来前溪。
徙倚画桥西。
看山明日还杖藜。
鹊尾黄昏炷麝脐。
压帘新琢辟寒犀。
是谁门巷玉箫低。

日日南回梅渐北,风从东至柳微西。
翠禽偏向梦中啼。
桃树遮门柳拂堤。
春光多在石城西。
胭脂井畔晓莺啼。

不见美人青玉案,空闻游女白铜鞮。
画轮归去草萋萋。
江南好,生小住清溪。
陆子泉争扬子水,黄公涧比白公堤。
拣得小园栖。
江南好,风雨不凄凄。
花信早红江总宅,水光长绿伯鸾溪。
满目尽诗题。
江南好,桃李易成蹊。
碧色池塘双鹭立,绿阴楼阁一鸠啼。
随地任心栖。
那堪回首落曛西,岛树烟寒暮色低。
分明听得吹长笛,祇隔峰前白水栖(杨永智编校)
① 作者注:「即书院东轩。」此组诗收于王瑛曾《重修凤山县志》〈艺文〉,又载卢德嘉《凤山县采访册》〈艺文〉、陈汉光《台湾诗录》。
小筑数椽近竹西,主人抱膝赋薰兮。
泠然欲御长风去,一笑何烦过虎溪(杨永智编校)
野桥深雪散驴蹄。
水亭西。
是君栖。
漠漠烟村处处养豚鸡。
见客敷腴颜色好,冠白氎杖青藜。

西楼宴坐俯长堤。
宿云低。
暝禽啼。
我有新词秉烛为君题。
春日相期何处好,池水绿草萋萋。
昔老铁制西河竹枝词东南士女和者数百人至今以为美谈予屏居多暇感吴中近事作苏台新竹枝词六首辞虽不工语皆摭实世有君子属而和之他日采风者或有取焉
江南燕子日衔泥,江北燕子双双栖。
衔泥底用太辛苦,双栖只恨画梁低。
归鸦阵阵日沉西。
天阔暝云低。
远市车声历碌,隔城岚影凄迷。

最宜如画,红黄村树,绀碧招提。
倦客吟情未减,高秋景物难题。
河坡江岸后湖堤,多少人家构木栖。
一样楼台夸近水,前河清沘后湖泥。
高底镶鞋踩烂泥,羊头袍子脚跟齐。
冲人一阵葱椒气,不待闻声识老西。
按:俗呼山陕人曰“老西”或曰“胯子”,彼帮性嗜葱蒜,天雨不着钉鞋,袍子必用羊头,习俗然也。
蟠金错彩嵌玻璃,银烛辉煌鼓乐齐。
西柱撑持行路笨,帐棚最是蠢东西。
按:形如帐顶,四围玻璃,内可点烛,下以四柱承之,名曰“帐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