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丧向千载,人人惜其情。 有酒不肯饮,但顾世间名。 所以贵我身,岂不在一生。 一生复能几,倏如流电惊。 鼎鼎百年内,持此欲何成! 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 汎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 一觞虽独进,杯尽壶自倾。 日入群动息,归鸟趋林鸣。 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 伐乌林者。言魏武既破荆州。顺流东下。欲来争锋。孙权命将周瑜逆击之。于乌林而破走也。当汉上之回。 曹操北伐拔柳城。乘胜席卷遂南征。 刘氏不睦。八郡震惊。 众既降。操屠荆。 舟车十万扬风声。议者狐疑虑无成。 赖我大皇发圣明。虎臣雄烈周与程。 破操乌林。显章功名(同上)。 帝德峻韶夏,王功书颂平。 共贯沿五胜,浊道迈三英。 我皇抚归运,时乘信告成。 一唱华钟石,再抚被丝笙。 黄草归雒木,梯山荐玉荣。 时来浊河变,瑞起温洛清。 物色动宸眷,民豫降皇情⑴。 ⑴ ○《类聚》四。广《文选》八。《诗纪》七十八。 平生礼数绝,式瞻在国桢。 一朝万化尽,犹我故人情。 待时属兴运,王佐俟民英。 结欢三十载,生死一交情。 携手遁衰孽,接景事休明。 运阻衡言革,时泰玉阶平。 浚冲得茂彦,夫子值狂生。 伊人有泾渭,非余扬浊清。 将乖不忍别,欲以遣离情。 不忍一辰意,千龄万恨生。 去夏予回首,言乃重行行。 今春游派澨,访子犹武城。 暂别年逾半,同归月未盈。 复道中寒食,弥留旷不平。 道术既为务,欢悰苦未并。 及尔沈痾愈,值兹秋序明。 石碛沿江静,沙流绕岸清。 川平看鸟远,水浅见鱼惊。 逝将穷履历,方欲恣逢迎。 何言聚易散,乡棹尔孤征。 我本倦游客,心念似悬旌。 闻离常屑涕,是别尽凄清。 况此忘怀地,相爱犹弟兄。 脉脉留南浦,悠悠返上京。 欲镊星星鬓,因君示友生(○本集二。《诗纪》八十三。)。 振衣喜初霁,褰裳对晚晴。 落花犹未卷,时鸟故馀声。 春芳空悦目,游客反伤情。 乡园不可见,江水独自清。 愿得同携手,归望对都城(○本集二。《诗纪》八十三。)。 暧暧高楼暮,华烛帐前明。 罗帏雀钗影,宝瑟凤雏声。 夜花枝上发,新月雾中生。 谁念当窗牖,相望独盈盈⑴。 ⑴ ○本集一。玉台新咏五作咏倡家。《类聚》三十二。《诗纪》八十四。 日落应门闭,愁思百端生。 况复昭阳近,风传歌吹声。 宠移终不恨,谗枉太无情。 只言争分理,非妒舞腰轻⑴。 ⑴ ○玉台新咏八。《类聚》三十。文苑英华二百四作昭君怨。《乐府诗集》四十三作班婕妤。《诗纪》九十四。 太子天下本,元良万国贞。 周朝推上嗣,汉代纪重明。 前星涵瑞彩,荐雷扬远声。 三善传乐正,百行纪司成。 九流遍已辨,七经咸所精。 博闻强子政,高才陵长卿。 礼遵逾屈已,德盛益卑情。 仙气贻钟相,儒道推桓荣。 延贤博望苑,视膳长安城。 园绮随金辂,浮丘侍玉笙。 智囊前敛笏,端士后垂缨。 九仙良所重,四海更谁倾。 班输同策乘,甲馆齐蓬瀛⑴。 ⑴ 本集作衡。文苑同○本集。《类聚》十六作奉和简文帝太子诗。《初学记》十作奉和太子诗。文苑英华百七十九。《诗纪》八十八。 芒山视洛邑,函谷望秦京。 遥分承露掌,远见长安城。 故乡已可识,游子必劳情。 雾罢前林见,风息涌川平。 坐观暮潮落,渐见夕烟生。 无由一羽化,徒想御风轻⑴。 ⑴ ○《类聚》二十八。广《文选》九。《诗纪》八十八。 《宋书》乐志曰:督护歌者。彭城内史徐逵之为鲁轨所杀。宋高祖使府内直督护丁旿收敛殡埋之。逵之妻高祖长安也。呼旿至阁下。自问殓送之事。每问辄叹息曰:丁督护。其声哀切。后人因其声广为曲焉。《唐书》乐志曰:丁督护。晋、宋间曲也。今歌是宋孝武帝所制云。 督护北征去,前锋无不平。 朱门垂高盖,永世扬功名⑴。 ⑴ ○《乐府诗集》四十五。《诗纪》四十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