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28,分12页显示 上一页 6 7 8 9 10 12 下一页 明(续上) 王夫之 1619 - 1692 一首申钦 1566 - 1628 一首 许筠 1569 - 1618 一首 谢长文 1588 - ? 一首 赵完璧 一首 赵浚 1346 - 1405 一首 邱云霄 一首 邹元标 1551 - 1624 一首 释妙声 一首 金宗直 1431 - 1492 一首 陈子壮 1596 - 1647 一首 陈第 1541 - 1617 三首 霍与瑕 1522 - ? 三首 霍韬 1487 - 1540 一首 韩浚谦 1557 - 1627 一首 顾璘 1476 - 1545 一首 黎景义 1603 - 1662 一首 黎遂球 1602 - 1646 一首 清 严遂成 1694 - ? 一首张问陶 1764 - 1814 一首 沈德潜 1673 - 1769 三首 袁枚 1716 - 1797 一首 尹推 1632 - 1707 一首 全祖望 1705 - 1755 一首 刘绎 1798 - 1879 一首 | 悠悠我生,去日巳长。 怀我友朋,墓草芸黄。 父兮生我,罔极昊苍。 莫宝匪命,含柔含刚。 乾龙坤马,历历肾肠。 日用不知,虽哲而狂。 不耕之农,蚀彼稻粱。 崦嵫既迫,朽骨空藏。 亦既邂逅,矧敢斁忘。 荆棘是芟,庶显康庄。 多言为尤,自疚不臧。 惟抒我忱,荐其悚惶。 公讳演。字演之。江陵人也。父曰某。某官。赠吏曹判书。祖曰某。进士。赠吏曹参判。曾祖曰某。司谏院正言。赠都承旨。三代皆以公贵。而母金氏。生员某之女。亦封贞夫人焉。公生于弘治庚申。中己卯司马。壬午。登文科。由槐院掌史笔。旋入玉堂。升著作。赐暇湖堂。移说书。升司书。移修撰正言知制教,礼,兵二郎。出佐湖西幕。入为持平。还玉堂为校理。迁吏曹正郎。久之徙检详升舍人。从苏退休迓华侍读。回升太仆。还应教。升典翰,直提学副提学。移大司谏。迁承旨。乙巳。自知申事参勋加阶。封东原君。未几擢京尹。兼提学春秋。丙午。以谢恩使朝天。还至平壤卒。朝廷哀之。官庀葬。追封左赞成兼大提学。万历丁丑。收勋封镌赠阶。馀如故。公天性豪迈。听捷绝伦。日诵万言。终身不忘。为文操笔立成。灿然可观。居家事二亲以孝。友三弟极诚。且廉洁。家无私财。供职以恭。持己以慎。小心不躁竞。故能自全于贞,安老,芑之间,卒以不颠。退休举公从事。侍读为诗甚瀚。与薛黄门日出数十篇。险韵大篇诸体。公悉当之。马上辄成以进。辞意兼美。退休极加叹赏。二使亦知公才。待甚优。恭僖王末。久典词命。朝廷大册。皆出公手。一代推以为当主文柄。时靖陵孝陵相继上宾。国多故。申企斋临撰文必推公。哀谥状赦诸文俱公代之靖陵哀册甚婉丽至今人皆诵之。企斋屡解柄章欲授公。而公朝天回。其弟死于路上。念二亲必伤。忧成疢而逝。不克终天业。悲夫。公娶某官金某之女。生子某。司直。孙二人。曰某曰某。俱武科。孙四人而瑢进士。公亡一周甲丁未四月。瑢葬其父。砻石欲刊公行。乞铭于真珠倅筠。筠乡人也。敢以不文辞。铭曰。 钟英海岳,富有词章。 事我靖陵,盛之玉堂。 掌制典雅,燕许欧阳。 黼黻辉耀,笙镛铿锵。 以宣汉德,以补舜裳。 方虚文柄,公遽云亡。 当宁兴嗟,艺林怀伤。 犹存不朽,永厥流芳。 郁彼佳城,新林之冈。 刊颂墓道,以诏无疆。 昔我于征,徘徊海傍。 极目万里,命子相将。 别子逾年,言返故乡。 欢笑晤语,登子之堂。 踪迹暌离,鸿燕回翔。 龙卧南阳,与世相忘。 风云三顾,矫然翱翔。 鼎势已成,既明且将。 义不两立,我武用张。 鞠躬尽瘁,赍志扬扬。 大夫立嫡,周鲁之纲。 无嫡以长,国有典常。 云胡武仲,欲乱旧章。 取媚季武,成厥稚狂。 絜尊旅献,遽易大行。 悼子既定,已则奔防。 几废二勋,致蔡徬徨。 竟列盟首,丹书不忘。 事不恕施,智也曷臧。 楚昭达理,曷罹丧殃。 股肱谗慝,令尹子常。 贼虐邓宛,夺民之良。 蔡以裘佩,唐以纮骦。 三年淹恤,宠赂莫章。 柏举战败,于郑遁藏。 曷磔其体,曷斧其吭。 斯人逃罪,国无纪纲。 所贵哲后,区别奸良。 瓦也是庸,何怪奔亡。 恺悌君子,为龙为光。 倬彼云汉,追琢其章。 受言藏之,德音不忘。 春华敷荣,春日渐阳。 岁月其徂,思子永伤。 明明皇皇,赫赫苍苍。 式予肃将,非酒馨香。 天祐皇祖,天德日强,继序思不忘。 瞻彼六陵,三王所藏。 象卫森森,柏城苍苍。 基周八百,启汉高光。 曷不怀止,源远流长。 詹彼桃源,秋菊凌霜。 猗欤母德,爰考有光,尔胤繁昌。 皇考馀庆,岁称霞觞,万寿无疆(比也)。 边疆无垠,定于当阳。 耆定既歌,坐开明堂。 圣心竞业,犹警不蘉。 武备脩饬,文教宣扬。 无告孩育,有知享王。 保泰持盈,永绥万方(十四章。)。 明珠非白,精金非黄。 美人当前,烂如朝阳。 虽抱仙骨,亦山严妆。 匪沐胡洁,非熏胡香。 西施蓬发,终竟不臧。 若非华羽,曷别凤凰。 先人至训,夙夜敢忘。 不孝无状,志业俱荒。 穷庐白首,怛焉自伤。 庶几须臾,小赎披猖。 疏食菜羹,清绝黄郎。 不知肉味,闻之庙堂(用思陵所赐御翰)。 赤帝继粟,十囷成仓。 其种维何,是曰米囊。 晚弃米囊,其气愈昌。 浃旬不死,孝陵馈浆(用石斋绝命词)。 夫人稽首,奎墨之旁。 为公抚孤,熟餍糟糠。 按:莺粟题曰对此米囊可以乐饥 柳平太守以先世侍御公遗墨见示,公名王道,号浩庵。此册乃公宰阳信及在南台于役江防时与人二书。按王百谷为公家传,称公作吏能锄豪强,多惠政,入为御史,数上封事谏止胶莱新开河,为江陵相国所重。然卒不肯阿顺以取容,出守邵武寻卒。其人可传,其书自与俱传。末以宋研拓本附装治,盖皆公手泽也。太守述祖德,期无负家声,意深远哉。爰为赋之。 令德用昭,前绪克光。 罔贻匪谋,有美斯彰。 岳岳陈公,寓仁于刚。 诤臣骨鲠,循吏项强。 惟冈有凤,鸣于朝阳。 珠玉咳唾,骨采耀翔。 翰词喻志,研墨余香。 获其残剩,足以润芳。 伟兹贤胄,心源引长。 瑶瑜辉映,球图宝藏。 彺训惟式,遗韵以扬。 三百余年,前后相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