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径荒凉独掩门,故人车马过相存。 长安此去无千里,浊酒何妨尽一尊。 共说渊源非曩日,好披肝胆奉明恩。 不辞妄窃仁人号,执手临岐敢赠言。 ① 原校:此题一本作白云寺送储柯伯升 老去读书秋树根,山林儿女定谁尊。 偶缘送客来僧寺,却似披云卧石门。 物外祇今成⑴跌荡,人间何处不啾喧。 一杯且为阳关尽,双目从教别泪昏⑵。 ⑴ 考异:一作情怀常 ⑵ 考异:一作两眼那因小马昏。自注:东坡赋《徐德占旧居》有“一为儿女涴,始觉山林尊”之句。 细读还丹一百篇,先生信笔亦多言。 玄机谩向经书觅,至理端于目睫存。 二马果能为我驭,五芽应自长家园。 明朝驾鹤登山⑴去,此话更从谁与论⑵。 ⑴ 《庐山志》卷一一作酒醒下山 ⑵ 元赵道一《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卷五一 无那诗愁著莫人,风颠雨急更昏昏。 登临无地可散策,剥啄阿谁来叩门。 安得与渠呼玉酒,醉馀同看落金盆。 斋厨索寞如悬罄,惭愧酸寒遣一尊。 梅花国里荔枝村,颇记张灯作上元。 一别频蒙访生死,七年再见劣寒温。 属当闵雨祈群望,不得临风共一尊。 谁为君王留国士,吾衰犹拟叫天阍。 每过松江得伟观,玻璃盆底饤乾坤。 天边岛屿空无际,烟外人家澹有痕。 笠泽古今多浪士,包山近远在何村。 季鹰鲁望何曾死,雪是衣裳月是魂。 节物催人又一年,银花莲炬照金尊。 麝䭔官样陪公宴,粉茧乡风忆故园。 何似儿孙谈草草,不妨灯火半昏昏。 人生行止谁能料,今夕苏州看上元。 老夫寄《江东集》与石湖先生,先生寄二诗,一称赏《江东集》,一见寄《石湖洞霄集》。和以谢焉。 一张五色石湖云,天上吹来堕小轩。 化作虹桥倚钟阜,渡将老子到吴门。 黄钟路鼓鸣清庙,玉戚金支舞泰尊。 乃是寄侬诗数纸,却拈瑰怪向谁论。 ① 祁门县悟法寺,下并大溪,陆行二十里许,两山环合,复立双石刺天如门。溪水过双石之间,极险,名曰阊门,县之得名以此也。门外乃可登舟。 黟祁二邑水分源,到此同流怒政奔。 忽值两山盘作峡,更峨双石插为门。 中通翠浪才容线,仰看青天细似盆。 滟滪瞿唐姑未问,祗经此险已销魂。 山店春光也自妍,芙容渡口数家村。 笋舆低过金沙架,篱落疏围芍药轩。 孤客倦游殊寂寞,两花作意与温存。 可怜经眼匆匆去,不折红香倒绿尊。 崖谷求仙底有仙,金梯上去即仙源。 山川第一江西景,风月无边相国园。 十倍黄楼况黄阁,千寻青笔是青原。 写成脚力犹强句,灯火笙歌特地村。 冬夜嫌长只望春,春宵又永更何言。 睫梢强合终无睡,脚底相摩也不温。 竟夕松风听到晓,忽明灯火看来昏。 拥裯却起蒙头坐,顾影真成一病猿。 昔年行乐伴王孙,事尽清狂是后园。 一榻竹风横懒架,半轩花月到(万历本作倒)顽盆。 佳人暗引莺言语,芳草闲迷蝶梦魂。 今日凄凉旧春色,可堪烟雨近黄昏。 太守幡旗近国门,州民迎望若云屯。 家风自有东阳咏,主道新移北海樽。 红锦臂鞲观粉质,涂金珂勒驾朱轩。 他时傥使⑴春秋对,莫以周襄出郑论。 ⑴ 据残宋本,万历本、宋荦本作取 前日宫醪赐玉尊,今朝持⑴果小黄门。 乾桃熏李非时物,置案盈盘不次恩。 投以赤心思武帝,握同玄璧咏刘琨。 尝闻食奠陈王业,知是豳公几世孙。 ⑴ 万历本、康熙本作待,据正统本、宋荦本改 偶然来继前贤迹,信矣皆如昔日言。 诸县丰登少公事,一家饱暖荷君恩。 想公风采常如在,顾我文章不足论。 名姓已光青史上,壁间容貌任尘昏⑴。 ⑴ 自注:公贬滁州,谢上表云:诸县丰登,苦无公事;一家饱暖,共荷君恩。 东州几日倦征轩,千骑骖驔白草原。 雁入寒云惊晓角,鸡鸣苍(一作沧)海浴朝暾。 国恩未报身先老,客思无憀(一作聊)岁已昏。 谁得平时为郡乐,自怜痟渴马文园。 昔日题舆愧屈贤,今来还见拥朱轓。 笑谈二纪思如昨,名望三朝老更尊。 野径冷香黄菊秀,平湖斜照白鸥翻。 此中自有忘言趣,病客犹堪奉一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