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入韵字:  或选择
总目平声上声去声入声多音字下载平水韵表
韵字 五絶 2653七絶 21413五律 12870七律 21826五排 1203七排 241 921四言 255六言 307古體 3180樂府 227 86 364 49辭賦 28 109其他 433 560
共21413,分444页显示  上一页  205  206  207  208  209  211  212  213  214 下一页
(续上)
姜柏年 1603 - 1681 三十一首
更佳亭即事 明末清初 · 姜柏年
七言绝句
一庭松竹可幽人,雪里犹含万古春。
探景不须穷险绝,此间清坐足怡神
⑴ 雪里松竹。犹有春色。即君子人严中有泰泰中有严之气象也。况凡人为学。只就人身分内求得平常底道理而已。更无奇特别途。故落句专有这意思焉。
别李兄(东彦) 其一 明末清初 · 姜柏年
七言绝句
暮年为客又逢春,溪柳庭梅次第新。
频频劝酒君休怪,俱是明朝惜别人。
其二
七言绝句
对君遥忆水精春,琪树琼花处处新。
倦客行期须预报,莫教猿鹤浪猜人。
凤城迢递隔芳尘,离思逢秋一倍新。
最是邮亭明月夜,可堪怀土更怀人。
木莲花(庚辰夏○月课) 明末清初 · 姜柏年
七言绝句
偶自名同色亦均,淤泥陆地各天真。
开花早晚从他性,莫道清秋胜暮春。
次平昌丈韵 其一 明末清初 · 姜柏年
七言绝句
天涯邂逅总情亲,醉里襟怀共细陈。
此夜清虚楼上月,依然犹待旧游人(己卯秋。余以亚使曾过此地故云。)
其二
七言绝句
吾非明府更谁亲,襟抱都将句里陈。
最是清虚秋色晚,此身疑作画中人(酒泉有清虚楼故云)
孤舟来傍白沙津,五六年前佐幕人。
亭畔寒松如有待,为留残雪到深春。
冉冉风光不贷人,若为留客更留春。
华山一半如分得,耕凿同为峡里民。
次李子长韵 其二 明末清初 · 姜柏年
七言绝句
何处孤村有散人,白云流水任闲身。
桃花落后应迷路,短棹相寻趁暮春。
偶题 明末清初 · 姜柏年
七言绝句
富贵浮云那挂念,文章雕篆亦劳神。
只将一敬常存省,心上工程觉日新。
附:(后识)静而常存养。动而常省察。无一毫走作。无一息间断。则身心寡过。庶几可冀。而气质之偏。固难容易变化。俗习之陋。亦未能摆脱得尽。是可愧耳。
次李济州(元镇) 明末清初 · 姜柏年
七言绝句
五马来从大海滨,一樽相对旧情人。
春明尚远行须速,朝夕催还降紫纶。
驿亭偶吟 明末清初 · 姜柏年
七言绝句
旧事依然二十春,重来今日鬓如银。
驿人只识钟城倅,岂记当时佐幕宾。
寄镜城半刺 明末清初 · 姜柏年
七言绝句
形如枯木鬓如银,自是沈绵半死人。
一朵仙花元不分,莫教轻泄雪中春
⑴ 半刺公念余孤寂。欲送一䌽伴云。故作此诗止之耳。
又用前韵 明末清初 · 姜柏年
七言绝句
乾坤含得静中仁,雪里初阳报小春。
病客欲知消长理,强携羲易阅寅申。
俞佥知挽 明末清初 · 姜柏年
七言绝句
满庭兰玉总超伦,乡党咸称寿福人。
追想平生敦睦义,不堪南望泪沾巾。
次申参判君泽韵 其一 明末清初 · 姜柏年
七言绝句
节值春盘荐五辛,寒菹还及苦吟身。
厨中异味何曾惜,带笑常看射雉人
⑴ 权生启兴欲卜妾。申友劝止之。权内送菹菜致谢于申友。申友作诗嘲权生。故用其韵以和。
其二
七言绝句
六十年来任苦辛,一官鞿绊岂藏身。
逢春转觉衰迟甚,又作屠苏后饮人。
其三
七言绝句
药臼多年久受辛,沈绵一病尚缠身。
向来诗酒浑非分,怯见诗翁与酒人。
其四
七言绝句
十载微官一味辛,清贫到骨病侵身。
桃花春浪渔舟兴,底事年年付别人。
尹水使(昌耇)母亲挽 明末清初 · 姜柏年
七言绝句
恭惟节度大夫人,几见潘舆送喜频。
剪髻齐眉平昔事,只今传说在乡邻。
过伯夷庙有感次书状韵 明末清初 · 姜柏年
七言绝句
孤竹古祠遗像在,只今经过想清尘。
采薇歌曲留千载,几度人间甲子春。
到笔管铺偶吟 明末清初 · 姜柏年
七言绝句
绝塞孤村寂寞滨,名传笔管岂无因。
试看巽地奇峰秀,才擅文章有几人。
舟中集杜句成一绝 明末清初 · 姜柏年
七言绝句
羞见黄花无数新,知吾䨥鬓总如银。
吏情更觉沧洲远,何用浮名绊此身。
站上偶吟 明末清初 · 姜柏年
七言绝句
忆曾衔命往来辰,到处官楼列锦茵。
憔悴今朝经此路,县人谁识旧时宾。
俞生(俊) 明末清初 · 姜柏年
七言绝句
一生心事任天真,孝友家声动四邻。
伯仲连年凶问至,满园桃李为谁春。
莫嫌沈病度佳辰,静里闲吟足养真。
春晚倘寻修稧会,岸花溪柳待骚人。
宋阴竹(奎光) 明末清初 · 姜柏年
七言绝句
礼法名门孝友人,潘舆荣奉䌽衣新。
官斋跋烛今如梦,忍见桐乡泣旧民。
次南秋江题钓台韵 明末清初 · 姜柏年
七言绝句
千古斯文留胜迹,几多吟眺此江滨。
浴沂归兴依然处,最是风光属暮春。
附:(后识)地有胜。必归之于可人。人与地交相赞。而后胜益奇而名益著。秋江南先生钓台是已。地之荒僻。始犹钴鉧小丘。而及其有遭也。群贤毕至。觞咏逍遥。便成兰亭胜游。兹岂非造物者有意于其间。故遣公来久于非所。使之办得一场好事也耶。余于先生钓台记。窃有感焉。其为说。始而论天地万物所以相盗之理。终之以君子出处行藏。吾知夫先生之钓也非特其钓常钓者。其所乐不在于抽腥击鲜。而唯以取适而已。其雅怀亦非超然长往果于忘世者也。惜乎相羊物外。以终其身。地有遭于公。而公不有遭于世也。抑有所疑者。夫子钓而不网一款。必添之于其所引诸说中。然后取不尽物之意自在于其中。而于鱼亦得计。而其所以不及乎是者何意耶。吾之生后。恨未得逐公飞霞佩而相颉颃于其间。质问其所以也。噫。先生归后几再百载。而寂寥乎无继其游者。使清湍脩竹芜没也久矣。今也曹侯得其地而因之。于其一行作吏也。犹眷眷乎是。求一言以识之。地之遭遇固有其数。而人亦犹朝暮遇之者矣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