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衣衮衮踏东华,绶结丝牵亦可嗟。 蜀道几堪矜叱驭,河阳谁暇说栽花。 史才自合归韩愈,赋手犹能敌景差。 留得书生清净业,忍将青简换乌纱。 閒居三月不参衙,且典鹴裘入酒家。 自顾真如五技鼠,难防最是两头蛇。 刘伶荷锸埋黄土,王播笼诗有碧纱。 坐拥书城南面贵,研朱点易旧生涯。 孤山独立水之涯,别有乾坤处士家。 声气交情通鹤翅,姻缘业债结梅花。 杖头买酒邀明月,湖上敲诗数落霞。 封禅遗书求不得,清高品格玉无瑕(江宝钗编校)。 ① 此诗又载台银本《半崧集简编》、陈汉光《台湾诗录》。 八月浮来贯月查,载添健饭进胡麻。 应时南极悬云上,奉使东方到水涯。 千载班名联玉笋,百年帖字艳金花。 天心久为苍生计,霖雨长留泽万家(江宝钗编校)。 ① 此诗又载台银本《半崧集简编》、陈汉光《台湾诗录》。 真姬并命海之涯,化血啼鹃落日斜。 奇节直符天地数,幽贞谁比帝王家。 要求同死冰添冷,肯使孤生玉点瑕。 魂气争光魁斗上,空山馨荐不胜嗟⑴。 ⑴ (作者注:「庙在城南,魁斗山前。」)。(江宝钗编校) ① 此组诗又载台银本《半崧集简编》。 登峰造极踏仙霞,帝座天中烂日华。 云路鹤盘谁作主,雪痕鸿印即为家。 分关劈断双流水,越岭冲开六出花。 遥望长安西北去,几番落驿夕阳斜。 ① 此组诗又载台银本《半崧集简编》。 溪水流来出若耶,清溪倒映绣窗纱。 凌波罗袜缠千缕,拜月湘裙摺九华。 乌鹊桥头催递柬,鹦哥院后唤煎茶。 香风送到氤氲使,细贴云鬟并蒂花(江宝钗编校)。 鹭州四面印沧沙,南北东西此上楂。 江石中流支砥柱,海田闹市走生涯。 风前歌棹频依岸,月下渔灯半是家。 领取登临新景胜,依稀桑梓旧繁华(江宝钗编校)。 渔郎漏出武陵葩,流落人间第几家。 浪说玉扃敲海上,空怀珠箔隔天涯。 谁人不种相思树,何处长开并蒂花。 笑倚玉床娇醉舞,登台记否浣溪纱⑴。 ⑴ (作者注:「六麻。」)。(江宝钗编校) 卖拙行装去路赊,西风匹马走天涯。 晚村野店浓烟锁,古渡横舟落日斜。 游惯不知身是客,心虚且暂寺为家。 功名枕上华胥境,漫唱鸡声彻晓霞(江宝钗编校)。 ① (此组诗又载台银本《半崧集简编》、陈汉光《台湾诗录》)。(鸡笼积雪) 积素江城望眼赊,天然琼岛水之涯。 谁云海外三冬景,却少云中六出花。 逊白梅魂尘不染,断青山色玉无瑕。 朝霜夜月浑留影,一片寒光万里遐(江宝钗编校)。 阳和栩栩遍中华,拥旆皋兰万柳遮。 蕃部腥风澄塞外,汉家浓露到天涯。 晴雷破虏三军壮,瑞谷绥丰七穗誇。 丞相桑阴传至计,阿芙蓉换木棉花。 昭萍才誉遍天涯,新拥牙旗自汉家。 已喜勋名腾绝域,又怜文物近中华。 山川积雪雄关笛,桃李春风满县花。 我亦廿年搴骏骨,岂能长夜伴清笳。 山河颠沛战龙蛇,血雨腥风动暮笳。 不惜残躯拚报国,特留遗训为安家。 松高别具淩霜干,葵老犹存向日花。 倘有精魂赴京洛,故宫禾黍定咨嗟。 五丁何代断长蛇,大岭东西一路斜。 幽谷直深千万丈,砯崖或有数三家。 山扉日暖鸡啼树,涧曲冰消鲤戏沙。 天设别区堪避世,吾将于此种桃花。 自注:余于再赴北关时。积城姊墓新改厝。故迂路往哭。仍见金相于铁原谪所。遂自平康由岚谷路。以行路绝险不可行。商贾取捷往来。而官行则在前绝无过者云。凡踰岭六七。而皆峻极接天。剑阁羊肠。只闻名而未见。未知与此果何如也。踰双岭而下。前有猪转大岭。四面高如围遮。而山厓有倚岩数三家。幽深可爱。虽甚僻陋之地。若有高人逸士居焉。亦可以避世。顿忘行役之苦。便有遐栖之意。感吟为诗。 重踰铁岭客天涯,回望京华白日赊。 梦里亏盈鸥浦月,道中开落鹤城花。 萧萧暮境侵颠雪,漠漠长桥拂面沙。 幸遇使君为地主,一樽相对醉流霞。 君恩浩与海无涯,再赴宁论驿路赊。 疏懒尚知曹似马,崟崎堪笑事如花。 高楼日暮伤离鹤,古塞风多怯涨沙。 只是相看心便醉,使君豪兴动青霞。 谩逐群贤趁早衙,昏眸书字愧翻鸦。 皋门咫尺心弥赤,岭海归来鬓已华。 每怕台前传白简,偏怜庭畔对黄花。 居然倚槛成乡梦,罢钓蘋洲月正斜。 宫高万寿晓星斜,环佩趋班映瑞霞。 甲子重回珠褓日,春光不老紫都花。 齐民献祝欢声溢,学士题诗盛事誇。 自叹微臣违贺列,仰瞻长乐暮钟赊。 朝朝橐笔向东华,每忆莼鲈辄自嗟。 蝶梦三更鹫岭月,鸳班七载凤城花。 乘车岂敢初心负,买舍还愁后约差。 却羡小山秋色好,桂香冉冉透窗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