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入韵字:  或选择
总目平声上声去声入声多音字下载平水韵表
韵字 五絶 2620七絶 22402五律 12730七律 22834五排 1284七排 233 3899四言 527六言 406古體 7793樂府 660 65 362 233辭賦 48琴操 15 84其他 500 509
共7793,分207页显示  上一页  149  150  151  152  153  155  156  157  158 下一页
(续上)
赵昱 1498 - 1557 六首
赵湛 六首
赵贞吉 1508 - 1576 一首
郑百昌 1588 - 1635 七首
郑昌冑 一首
郑成功 1624 - 1662 一首
郑道传 1342 - 1398 十一首
陶令归去来,而我独遑遑。
忧患满尘埃,荣华似隙光。
流川注大壑,孤云还远冈。
行休良未定,何处是吾乡。
寓感 明 · 赵昱
登山不可梯,涉水又无梁。
顾瞻乾坤内,蹙蹙向何方。
鸾凤导前路,指穷东扶桑。
朱雀司南维,舞予高翱翔。
周流欲言旋,西海正茫茫。
北地积阴寒,幽都鬼所藏。
上下杳无极,归欤期帝乡。
敷衽陈苦辞,敢问道所臧。
听我还藐藐,令我心悲伤。
悲伤勿复道,涕泪空沾裳。
秋风吹旧屋,蟋蟀鸣洞房。
时物易感人,百忧集中肠。
何以写百忧,我欲观扶桑。
下穷湖海阔,上挹日月光。
因乘芒杳鸟,去入无何乡。
如何中路阻,发轫遂徊徨。
有怀不忍舍,无为守一方。
度岭下深洞,驱马寻道场。
穿林一径幽,碧桧森千章。
飞泉素练垂,叠嶂云锦张。
栋宇刱何代,照耀百宝光。
最爱门前水,盈耳声洋洋。
此身久尘土,何意上金堂。
惭非旷士怀,远游徒慨慷。
日暮不能去,心境欲两忘。
庵后望高台,矗立云峰苍。
庵前郁渊水,深蟠老龙藏。
我来成奇游,瞪目瞰大荒。
山河壮瀜结,形势争开张。
悠悠骋远想,陟彼万仞冈。
天风起遐旷,飘飘吹衣长。
灵境自殊胜,顾眄安能详。
淹留倚岩石,攀援秋桂芳。
步上郁渊洞,左右回连冈。
窈窕崖谷邃,掩映林木苍。
稳寻杉径入,随意住禅房。
几年尘梦中,病怀常慨慷。
今日是何日,云水照人光。
心醒一炉薰,钟清半夜霜。
悠然深省发,岂复寸田荒。
朗咏招隐句,丛桂有馀芳。
聿昔随扁舟,西风渡浔阳。
秋浦月初辉,江林叶未黄。
词场闻江子,笔花生幽香。
相望不相及,白露怀未央。
汉高喻蹑足,东海无假王。
彭英斗筲人,安得迟飞扬。
所贵帷幄中,筹策有子房。
人情各异态,今古途茫茫。
事机閒毫发,慎毋乖其方。
海枯天柱摧,孰以道自臧。
先生审大义,丘壑恣相羊。
子昔游苏门,曾上元礼堂。
中怀寡愧怍,体安神亦彊。
五岳映四表,咳唾皆天章。
倏与造物游,真气逾煌煌。
生死慰一心,二代蒙其光。
威凤无孤飞,四海求其凰。
邂逅遇凡鸟,巧舌如笙簧。
听言漆与胶,背面生参商。
凤实披心肝,物情有炎凉。
珍重觅俦匹,无遗岁暮伤。
荡舟泛春阴,出郭闻野香。
微雨沐芳甸,林气霭青苍。
石岸盘回溪,横塘架飞梁。
细麦吐新穗,菜花落轻黄。
人家沿洲渚,竹树垂危墙。
松风杂鸣禽,袅袅流笙簧。
一壶聊送春,娱乐兴未央。
山口挂残月,树色晓青苍。
登危陟层坂,历险淩崇冈。
力衰五步歇,仆夫相扶将。
下瞰同旅人,伛偻行趋跄。
顾余头白翁,驱策游何方。
故人有黄子,绾绶宰江乡。
畴昔枉尺书,走使过洺漳。
温语慰衰朽,冰雪洒肝肠。
吾里值岁俭,尽室无宿粮。
老妻裾不完,稚子充糟糠。
苦彼八口累,奔迫道阻长。
黄子敦古处,不与俗人行。
车笠有前期,久要应不忘。
东风吹泉作酒香,洮水射河河水黄。
落日正挂昆仑傍,手弯劲羽欺垂杨。
借君厩上三飞骦,葱海蹴踏葡萄浆。
黄鹄高高摩青苍,弹来一曲堪断肠,有女肯嫁乌孙王。
客行有常程,鸡鸣各严装。
君归拜高堂,我今投北荒。
一别隔山海,音息何由将。
岁寒霜露繁,厚汝征衣裳。
勖哉保令德,去去无相忘。
崇兰生谷底,花叶何煌煌。
托根深且阻,自远桃李场。
芬馨世所贵,可綛君子裳。
清风不我吹,何由发幽香。
年岁欲过半,秀质难久芳。
常恐鶗鴂鸣,一夕凝寒霜。
岁晏而莫采,将随蔓草黄。
屈子诚已矣,谁能掇为粮。
凤雏生丹穴,九彩成文章。
刷羽即高举,耻同鸡鹜场。
骥子始堕地,目已无八荒。
畴能恋栈豆,局促受絷缰。
丈夫弧矢志,及壮当出疆。
顾惟女儿辈,屑屑空悲伤。
邦家初再造,日月赫重光。
宝册降天庭,诰敕随篚筐。
皇恩远洋溢,君命肃所将。
惟简在上衷,专对属俊良。
清朝称多士,谁与子颉颃。
有美瑚琏器,璨璨陈岩廊。
早结明主知,盛之白玉堂。
声华蔼孤骞,侪流不敢望。
由来臣子节,夷险固一方。
忠信可以行,溟渤乃康庄。
奉表辞阙下,四牡何彭彭。
舟车通水陆,莫谓阻且长。
高帆掠牛斗,巨舰开龙骧。
冯夷及海若,左右呵不祥。
漫漫七千里,利涉如断潢。
齐燕豪侠窟,邹鲁诗书乡。
尧封看历历,禹甸指茫茫。
宸居壮帝都,万国争梯航。
五云瞻北极,稽首朝紫皇。
礼罢舞蹈出,炉烟绕回翔。
观周富物色,一一收奚囊。
兹游岂非伟,亦足酬平常。
行者虽云乐,居者安可忘。
祖饯国西门,倾城设供张。
是时积雨霁,流火递微凉。
宿昔同袍友,忽作参与商。
停杯不能饮,感叹集中肠。
临岐欲何赠,匪贵青琳琅。
我有三尺剑,百金持为装。
又有一尺素,中有字成行。
剑以卫风尘,君子慎周防。
素以书箴规,佩服当圭璋。
愿言崇令德,凡百但自强。
岁晏式遄归,慰我心所藏。
银河广,银河广无梁。
无梁水又波,迢迢牛女遥相望。
相望不相见,天上人间空断肠。
自君别我去,山川阻且长。
白日西流岁云暮,朔风凄凄天雨霜。
床空怨翡翠,衾单恨鸳鸯。
月华泛滟漏水急,斗柄初沈夜未央。
愁多不能寐,揽衣步中堂。
援琴奏苦调,泠泠凤求皇。
弦促不成音,美人天一方。
临风掩袖泣,涕下沾衣裳。
紫清宫殿开相当,上帝高坐黄金床。
旌旗日月云伞张,绿麟夹毂龟服箱。
奔走老君及轩皇,群仙列队森成行。
白天广乐奏东厢,庖牺鼓瑟女娲簧。
瑶池献桃色青黄,千岁一熟芗芬芳。
食之顷刻生羽翔,后天齐寿凋三光。
帝命赤龙赍篚筐,随以昆崙玄琼浆。
天孙又织锦衣裳,九采绣成双凤凰。
下赐人间忠孝郎,使尔五福备而昌。
龙拜稽首舞跄跄,列缺为御驱禺强。
瞥然乘风自帝乡,灵官先后来高堂。
金泥玉检字煌煌,中有云气相回扬。
烹鸾炰鳌奏犀觞,酌尽东海倾扶桑。
鸿休荐至乐无疆,日直于庚夜未央。
南极低耀北斗昂,众神左右罗其傍。
保佑君子多吉祥,传之万年和且康。
传之万年和且康,我作贺诗编乐章,一言不刊如圭璋。
天端白月流金塘,的皪莲花吹暮香。
美人不见采幽芳,潇湘远望秋苍茫。
更漏深深夜何长,银烛摇风生晓凉。
秋风暗暗盈寒塘,芙蓉受露沈夜香。
相思岁晏歇众芳,爱而不见心茫茫。
吴波寂历楚山长,月压阑干来早凉。
涧底一孤松,兀然万丈长。
下枝荫山蹊,山童斧以戕。
上枝不可攀,黛色磨苍苍。
有雀巢其颠,安知非凤凰。
只愿仆沙洲,无心要栋梁。
我欲问其年,一节千千霜。
西山何其峻,巉岩暨穹苍。
藤垂涧易涉,竹密径微凉。
烟树绿野秀,春风草路香。
乔木倚高峰,流泉挂壁长。
涛声怡我情,松风吹我裳。
静闻天籁发,忽风林禽翔。
夕阳在西岭,白云渡石梁。
巘崿争突兀,青翠更苍茫。
兴尽方下山,归鸟宿池旁。
注:受之:钱谦益之字。郑成功十五岁时拜钱谦益为师,钱为之取字“大木”。  西山:剑门在虞山西部主峰锦峰。
① 甲辰夏。公以典校注簿。居开京时作。
苍松生道傍,未免斤斧伤。
尚将坚贞质,助此爝火光。
安得无恙在,直干凌云长。
时来竖廊庙,屹立充栋梁。
夫谁知此意,移种最高冈。
美人不胜清,唤取藕丝裳。
缓缓步明月,皎皎同素光。
皓齿歌白雪,郎君眇遐方。
飒然秋风至,调古为清商。
凄凉人似玉,冷淡月如霜。
老大还对月,无乃鬓发苍。
感兴 其一 元末明初 · 郑道传
久客尚絺绤,北风凄以凉。
团团寒露至,兰枯谢幽芳。
悠悠关山远,行行道路长。
何以卒岁晚,岁晚多繁霜。
凤凰何飘飘,高逝不可望。
饥食青琅玕,渴饮天池潢。
俯视尘世窄,嗷嗷鸡鹜场。
所以久不下,徘徊千仞冈。
送卢判官 元末明初 · 郑道传
① 以下八首。锦南杂咏。皆在贬所作。
判官家本尚也。佐戎南方。幕府称良。日月徂迈。新秋启候。归意浩然。邈不可留。叹慨弥襟。夜饮以别
秋风动高树(一作悬夕照),客意已悲凉。
况复当此时,之子(一作送君)归故乡。
相对茅檐下,灯火耿孤(一作吐清)光。
亦有佳人携(一作佳人抱瑶瑟),满意(一作促柱)倾壶觞。
殷勤须尽醉,明发各茫茫。
流落分离。日月逝矣。眷恋之怀。曷有其极。子野之来。言获书札。奉读于三。欣感交激。依韵赋之。辞止于达。
夫何同心友,各在天一方。
时时念至此,不觉令人伤。
凤凰翔千仞,徘徊下朝阳。
伊人昩出处,一动触刑章。
芝兰焚愈馨,良金淬愈光。
共保坚贞操,永矢莫相忘。
桑门有上首,馀事能文章。
谁谓道里远,跂予可相望。
夫何在网罗,未得翔其傍。
题诗代良觌,髣髴接清光。
题秋兴亭 元末明初 · 郑道传
① 按亭在龙山江。李崇仁记云。金奉翊刱是亭。金秘监扁以秋兴。
金侯有雅尚,归来山水乡。
登高构危亭,日夕此徜徉。
仰视峰峦奇,俯看江流长。
禾黍被原野,松菊满道傍。
落日淡西浦,素月生东冈。
藜杖极孤赏,衫袖领新凉。
秋风无限兴,浩然不可量。
我家三峰下,两地遥相望。
何当归去来,一笑共深觞。
① 按桑公名麟。辛祦乙丑。来索元季流民。
圣朝重方隅,幕府开辽阳。
主将信英俊,宾客多才良。
有美桑公子,壮年怀慨慷。
复此持使节,能慰远人望。
如何遽告归,秖令我心伤。
萧萧木叶下,悠悠关路长。
西风吹征袂,寒日照离觞。
临分更握手,珍重莫相忘。
① 按段公名祐。乙丑秋。以诏书使还京。
秋风吹王露,河汉夜有光。
行人将发夕,道路悠且长。
男儿志远大,一别何足伤。
感激承嘉惠,涕泪沾衣裳。
昂昂鸾鹤姿,肯处鸡鹜场。
恨无双飞翼,寥廓同翱翔。
置书籍铺诗 元末明初 · 郑道传
夫为士者。虽有向学之心。苟不得书。亦将如之何哉。而吾东方书籍罕少。学者皆以读书不广为恨。予亦病此久矣。切欲置书籍铺铸字。凡经史子书诸家诗文。以至医方兵律。无不印出。俾有志于学者。皆得读书。以免失时之叹。惟诸公皆以兴起斯文为己任。幸共鉴焉。
且问何物益人智,若非美质由文章。
所恨东方典籍少,读书无人满十箱。
老来虽得未见书,读了掩卷便遗忘。
誓心愿置书籍铺,广惠后学垂无疆。
君看夷裔害伦理,其书满架充栋梁。
彼盛此衰何足叹,自是吾曹志不强。
诸公请助书籍费,致令斯道更辉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