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老出为将,红旗入青山。 再招门下生,结束馀病孱。 自笑骑马丑,强从驱驰间。 顾顾(一作倾倾)磨天路,袅袅镜下颜。 文魄既飞越,宦情唯等闲。 羡他白面少,多是清朝班。 惜命非所报,慎行诚独艰。 悠悠去住心,两说何能删。 引用典故:观鱼 衡门 黄枢 虫鸣归旧里,田野秋农闲。 即事敦夙尚,衡门方再关。 夕阳入东篱,爽气高前山。 霜蕙后时老,巢禽知暝还。 侍臣黄枢宠,鸣玉青云间。 肯想观鱼处,寒泉照发斑。 秋色有佳兴,况君池上闲。 悠悠西林下,自识门前山。 千里横黛色,数峰出云间。 嵯峨对秦国,合沓藏荆关。 残雨斜日照,夕岚飞鸟还。 故人今尚尔,叹息此颓颜。 崇梵僧,崇梵僧,秋归覆釜春不还。 落花啼鸟纷纷乱,涧户山窗寂寂闲。 峡里谁知有人事,郡中遥望空云山。 对此嘉树林,独有戚戚颜。 抱瘵知旷职,淹旬非乐闲。 释子来问讯,诗人亦扣关。 道同意(一作适)暂遣,客散疾徐还。 园径自幽静,玄蝉噪其间。 高窗瞰远郊,暮色起秋山。 英曹幸休暇,悢悢(一作恨恨)心所攀。 直方难为进,守此微贱班。 开卷不及顾,沈埋案牍间。 兵凶久(一作互)相践,徭赋岂得闲。 促戚下可哀,宽政身致患。 日夕思自退,出门望故山。 君心傥如此,携手相与还。 评注(点击查看或隐藏评注) 引用典故:营门柳 寇贼起东山,英俊方未闲。 闻君新应募,籍籍动京关。 出身文翰场,高步不可攀。 青袍未及解,白羽插腰间。 昔为琼树枝(一作姿),今有风霜颜。 秋郊细柳道,走马一夕还。 丈夫当为国,破敌如摧山。 何必事州府,坐使鬓毛斑。 少年一相见(一作得),飞辔河洛间。 欢游不知罢,中路忽言还。 泠泠鹍弦哀,悄悄冬夜闲。 丈夫虽耿介,远别多苦颜。 君行拜高堂,速驾难久攀。 鸡鸣俦侣发,朔雪满河关。 须臾在今夕,樽酌且循环。 忆在开元观,食柏练玉颜⑴。 疏慵日高卧,自谓轻人寰。 李生隔墙住,隔墙如隔山。 怪我久不识,先来问骄顽。 十过乃一往,遂成相往还。 以我文章卷,文章甚斑斓。 因言辛庾辈⑵,亦愿访羸孱⑶。 既回数子顾,展转相连攀。 驱令选科目⑷,若在阓与阛⑸。 学随尘土坠,漫数公卿关⑹。 唯恐坏情性,安能惧谤讪。 还招辛庾李,静处杯巡环。 进取果由命,不由趋险艰。 穿杨二三子⑺,弓矢次第弯。 推我亦上道,再联朝士班。 二月除御史,三月使巴蛮。 蛮民詀(竹感切)諵⑻诉,齧指明痛瘝⑼。 怜蛮不解语,为发昏帅奸⑽。 归来五六月,旱色天地殷⑾。 分司别兄弟⑿,各各泪潸潸。 哀哉剧部职,唯数赃罪锾⒀。 死款依稀取,斗辞方便删(斗辞:辩讼之辞。)。 道心常自愧⒁,柔发难久黫⒂。 折支望车乘⒃,支痛谁置患。 奇哉乳臭儿,绯紫绷被间⒄。 渐大官渐贵,渐富心渐悭。 闹装辔头𧤾⒅,静拭腰带斑。 鹞子绣线𩏪⒆,狗儿金油(去声)镮⒇。 香汤洗骢马(21),翠篾笼白鹇(22)。 月请公主封(23),冰受天子颁(24)。 开筵试歌舞,别宅宠妖娴。 坐卧摩绵(一作锦)褥(25),捧拥綟丝鬟(26)。 旦夕不相离,比翼若飞𪈿。 而我亦何苦,三十身已鳏(27)。 愁吟心骨颤,寒卧支体𤸷(28)。 居处虽幽静,尤悔少愉懒(29)。 不如周道士,鹤岭临钟湾(30)。 绕院松瑟瑟,通畦水潺潺。 阳坡自寻蕨(31),村沼看沤菅(32)。 穷通两未遂,营营真老闲。 ⑴ 食柏:传说服食柏树叶与果实,可以延年或成仙。旧题汉刘向《列仙传·赤须子》(卷下):“赤须子……好食松实、天门冬、石脂,齿落更生” ⑵ 辛、庾:辛指辛丘度,行大。白居易《代书诗一百韵》自注:“辛大丘度,性迂嗜酒”;庾指庾敬休,字顺之,南阳新野(今属河南)人,与元稹有姻懿关系。参拙著《元稹年谱新编》贞元十年谱文。 ⑶ 访:原作“放”,据蜀本、卢本及何焯校改。羸孱:瘦弱之人,此为元稹自称之谦辞。 ⑷ 科目:指唐代分科选拔官吏之名目。清顾炎武《日知录·科目》:“唐制,取士之科,有秀才,有明经,有进士,有俊士,有明法,有明字,有明算,有一史,有三史,有开元礼,有道举,有童子;而明经之别,有五经,有三经,有学究一经;有三礼,有三传;有史科。此岁举之常选也。其天子自诏曰制举……见于史者凡五十馀科,故谓之科目。” ⑸ 阓与阛:阓,市之门;阛,绕市之墙。《广雅·释宫》:“阛,道也。”王念孙疏證:“案,阛为市垣,阓为市门,而市道即在垣及闸之内,故亦得阛阓之名。”此泛指喧闹之市区。 ⑹ 公卿关:唐代科举,举子往往需求助于当权者,使为之称扬,如过道关口,故云。 ⑺ 穿杨:形容箭术高明。《史记·周本纪》:“楚有养由基者,善射者也。去柳叶百步而射之,百发而百中之。左右观者数千人,皆曰善射。”此喻指科举及第。 ⑻ 詀諵:低声碎语貌。 ⑼ 齧指:咬指头,形容极为痛心。痛瘝:疾苦,病痛。 ⑽ 昏帅:指剑南东川节度使严砺。严砺曾擅没管内将士、官吏、百姓及前资寄住等庄、宅、奴婢及两税外加徵钱米等。 ⑾ 殷:赤黑色。《左传·成公二年》:“自始合,而矢贯余手及肘,余折以御,左轮朱殷,岂敢言病?”杜预注:“殷,音近烟,今人谓赤黑色为殷色。” ⑿ 分司:唐制,中央官吏在东都任职,称分司。 ⒀ 锾:古代重量单位,一说为六两,一说为十铢二十五分之十三,一说为六两大半两。 ⒁ 道心:即菩提心。菩提乃梵文之音译,意译为“觉”“智”等,指对佛教根本精义之觉悟,旧译借用《老》、《庄》术语,称之为“道”。 ⒂ 黫:黑色。《史记·天官书》:“黫然黑色甚明。” ⒃ 折支:弯腰。支,同“肢”。《正字通·支部》:“支,与肢通,人四体也。” ⒄ “绯紫”句:指因门荫而得高官。绯紫,红色与紫色之官服。唐制,散官五品以上服绯,三品以上服紫。此泛指高官所穿之官服。绷被:襁褓。绷,同“绷”,包裹婴儿之小被。 ⒅ 闹装:明王骥德《古本西厢记》:“盖闹装犹杂装之谓。”辔头:马龙头。𧤾:同“觼”,系辔之有舌环。《说文·角部》:“觼,环之有舌者。”桂馥义證:“觼,系辔之环也。” ⒆ 𩏪:鹞子身上用丝线织成之饰物。 ⒇ 镮:泛指圆圈形物体,亦作“环”。 (21) 骢马:青白色错杂之名马,古代御史之所乘。《后汉书·桓典传》:“【典】辟司徒袁隗府,举高第,拜侍御史。是时宦官秉权,典执政无所回避。常乘骢马,京师畏惮,为之语曰:‘行行且止,避骢马御史。’” (22) 白鹇:鸟名,又称银雉,雄鸟之冠及下体纯蓝黑色,上体及两翼白色,故名。萧颖士《白鹇赋序》:“白鹇,羽族之幽奇,素质黑章,爪觜纯丹,体备冠距,颇类夫鸡翟,神貌清闲。” (23) (一作俸)。(“月”句:《唐六典·公主邑司》:“公主邑司官各掌主家财货出入、田园徵俸之事。”请:告诉。《尔雅·释诂上》:“请,告也。”封:卢本、杨本、全诗一作“俸”) (24) “冰受”句:古代帝王夏天赏赐贵重宠臣冰块,以示恩宠。《大戴礼记·夏小正》:“颁冰:颁冰也者,分冰以授大夫也。” (25) 绵:纪事、季本一作“锦”。卢校“疑锦”,似是。 (26) 綟丝鬟:黄黑色发髻,此借指年轻女性仆人。綟,用荩草染成之颜色,黑黄而近绿。《急就篇》卷二:“缥綟绿纨,皂紫石延。”颜师古注:“綟,苍艾色。东海有草,其名曰䓞,以染此色,因名綟云。” (27) 鳏:男子无妻。《释名·释亲属》:“无妻曰鳏。鳏,昆也。昆,明也。愁悒不寐,目恒鳏鳏然也,故其字从鱼,鱼目恒不闭者也。” (28) 五闲切,又渠云切,痹也。《素问·五常政大论》:“皮𤸷肉苛,筋脉不利。”张隐庵集注引张介宾曰:“𤸷痹而重也。” (29) 愉懒:懈怠。愉,同“偷”;懒,同“懒”。 (30) 鹤岭:缑氏山之岭,在今河南偃师市境内,王子乔成仙后曾乘鹤于此短暂驻留。参卷5《别李三》注。潼:蜀本、杨本、董本、全诗作“钟”,似是。钟湾,疑亦在河南偃师境内。 (31) 蕨:多年生草本植物,长在山野,嫩叶可食,俗称蕨菜。《诗·召南·草虫》:“陟彼南山,言采其蕨。” (32) 沤菅:水浸茅草,使之柔韧。菅,多年生草本植物,茎长二三尺,古代用以编盖房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