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721,分19页显示 上一页 11 12 13 14 15 17 18 19 下一页 清(续上) 林旭 1875 - 1898 一首查元鼎 1804 - ? 一首 梁佩兰 1632 - 1705 六首 梁鼎芬 1859 - 1919 一首 殷葆诚 1862 - 1932 一首 沈永令 一首 法式善 1752 - 1813 一首 洪亮吉 1746 - 1809 一首 洪柱国 二首 潘伯鹰 1882 - 1967 一首 玄烨 1654 - 1722 二首 王恩浩 一首 王文治 1730 - 1802 一首 王昙 1760 - 1817 一首 申光洙 1712 - 1775 一首 申纬 1769 - 1845 二首 祁寯藻 1793 - 1866 五首 祝廷华 1870 - 1939 一首 翁方纲 1733 - 1818 六首 | ① 此组诗收于《台南文化》,又载王松《台阳诗话》、《台湾文艺丛志》。 移治生韩地,初摅慕蔺怀。 萍踪方惜别,蓬岛又相偕。 逆旅叨分俸,冰衔喜晋阶。 天涯重聚首,樽酒话琴斋。 割茅兼伐竹,架屋作山斋。 飞瀑分丛壑,崩云压断崖。 苦吟仍有事,高卧即无怀。 扫地留苍藓,藤花又满阶。 春至万物盎,客来初日佳。 关关唤黄鸟,郁郁写新怀。 自喜同禅悦,谁甘拚酒埋。 诗心对芳草,抽绿满空阶。 此日閒身在,经时泪眼揩⑴。 凄风惊落叶,浅水熟闻蛙。 来往纷行迹,孤零少好怀。 拟从苏晋后,松下设清斋。 ⑴ 叔父三人遗柩,先后寄此,今六叔父未葬。 相逢知有日,无复恨天涯。 旅况何堪说,离愁强自排。 风云男子志,雨雪故人怀。 执手殷勤嘱,鱼书莫久乖。 爱古赖无侪,残碑手自揩。 石香借泉漱,笋稚任花埋。 厨积含霜叶,炉烧带藓柴。 丹砂不须炼,梨枣略安排。 坐岭三杯酒,肩篮百丈崖。 山容经雨活,鸟语占晴喈。 宿约簪俱盍,冥搜境渐佳。 半年关塞客,今日始开怀。 苍磴黄茅句,楼题即四佳。 味诗知县僻,环境想山皆。 淳古居民俗,优闲隐吏怀。 全胜殿中喝,晓踏软红街⑴。 ⑴ 县有徐四佳题板诗日。苍磴攒空树木交。两三村屋覆黄茅。 不见斜川集,犹传雪浪斋(叔党亦判中山。)。 诗留怪石供,碑有手痕揩。 玉局床何在,仇池室未霾。 可怜名父子,垂老住珠厓。 胡地黄毛劲,箕城彩笔佳。 风霜含气久,心手作谋偕。 鸟迹奇何用,鸡翎秃已埋。 感君千里意,珍重侈寒斋。 崔氏林塘静,人兼境俱佳。 白云黄鹤句,蓝水玉山斋。 棋局松毛屋,书床柿叶阶。 西庄王给事,为报返荆柴⑴。 ⑴ 崔氏樵稼亭在奉天。异日结邻。即辋川之裴迪。花溪之阮生朱老也。 觅句老仓令,风心与俗乖。 于焉结吟社,不省是官斋。 快阁宽羁思,长江写壮怀。 何妨病一足,久已外形骸(朴绫州病跋。)。 冷极存真味,閒多得好怀。 月团原似水,火候不关柴。 岂待云浆乞,何须玉碗揩。 笑他文字饮,但挹酒如淮。 南国生嘉树,清阴得小斋。 曾看花冒雪,不道橘踰淮。 晚翠今犹忆,孤芳孰与偕。 瓦盆许分致,珍重核先怀。 中翰声名久,文章轶等侪。 研经传孔宅,学道守韩斋。 北海尊常满,西山雨正佳。 凤池挥草暇,时复写秋怀。 诗情兼画意,镇日写高怀。 秀茁笏山第⑴,花明苍石斋⑵。 图书工位置,琴剑巧安排。 闻子健腰脚,登临愿与偕(君素病足,闻近得良医铖治痊愈)。 ⑴ 章君笏山故宅毁于兵燹。自挂冠归里旧址新建,巍然大厦,近数年来且连得毓麟之喜。 ⑵ 斋系先生办公室,取名苍石,以自喻也。 九年记九日(癸未看菊于此。),瓠蔓此苔阶。 暮榻霜钟在,秋阳病目揩。 花期仍近卜,叶响又空斋。 文字借禅说,眇焉数子怀。 宋子持斯卷,春阴静掩斋。 蛰虫初启户,瀑雨似悬崖。 飞鸟遗之迹,空音杳莫阶。 蓟门烟树侧,我复梦西涯。 昨吏山东去,先关寄友怀。 岱云供泼墨,汉画始名斋。 叩谢贤明字,循良孰与侪。 湿(他合切。)阴题永建,隶劲古铜钗⑴。 ⑴ 时秋盦以孝堂山汉画诸石本寄予,予因自题书室曰「汉画斋」。 赵子几时至,何郎先此偕。 最奇永寿碣,特为孔君揩。 韩敕碑终合,仙源迹未薶。 焚香日稽首,水涘又山厓。 签仿黎惟敬,吟思长物斋。 浓春重榻对,真赏几人皆。 瑶石精灵在,华阳翠墨怀。 因君穗城宿,为讯药湖涯⑴。 ⑴ 鱼门三长物斋所藏旧本,今归毅堂也。因仿此黎瑶石题签而及昔与桐阴访瑶石所摹刻鹤铭,欲属墨卿重访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