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42,分5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5 下一页 明(续上) 沈鍊 1501 - 1557 一首孙蕡 1337 - 1393 一首 谭元春 1586 - 1637 一首 文肇祉 1519 - 1587 一首 吴瑗 二首 徐祯卿 1479 - 1511 一首 许赞 1473 - 1548 一首 薛蕙 1489 - 1541 一首 阎尔梅 1603 - 1679 五首 杨士奇 1365 - 1444 一首 姚舜牧 一首 张乔 1615 - 1633 一首 张元凯 一首 朱诚泳 1458 - 1498 二首 宗臣 1525 - 1560 一首 清 舒位 1765 - 1815 四首李谟(采臣) 一首 励廷仪 1669 - 1732 一首 梁佩兰 1632 - 1705 一首 南有容 1698 - 1773 一首 王文治 1730 - 1802 一首 吴光运 1689 - 1745 二首 | 亦知所欢贫,要郎衣朱紫。 出入乘轩车,光彩侬乡里。 晋傅玄以其主网罗文武之才定二仪之序也高皇之命将出师尽得死力其一时人才如徐常辈岂晋魏诸臣所能及其万一哉 辅政资多贤,俊乂在官使。 我皇善任才,文武咸愿仕。 多士起濠城,四方亦戾止。 功成歌皇风,万国皆遵轨。 自古得士心,谁复能如此。 橘生江上洲,过江化为枳。 情性本非殊,风土不相似。 宋元嘉中,徙彭城王义康于豫章郡。时临川王义庆为江州,相见而哭。文帝怒,召义庆还宅,义庆大惧。妓妾闻乌夜啼,叩斋阁云:「明日当有赦至。」及旦,改兖州刺史。因作此歌。后人误以为征妇、出塞等曲,则谬矣。 乌夜啼,啼不止,从来乌啼不如此。 星黑窗未明,心惊披衣起。 郎归倘在今夜里。 按:右与《子夜歌》《莫愁乐》《襄阳乐》《前溪》《石城》《王昭君》等曲,皆清商三调。三调者,平调、清调、瑟调也。亦曰清乐,乃周房中乐之遗声。汉魏相继,至晋不绝。永嘉之乱,中朝旧曲散落,而清商犹传江左。所谓梁、宋新声,元魏孝文之所收纂是也。隋文帝笃好清乐,以为华夏正声。故平陈之后,置清商府,若《巴渝》《白纻》皆在焉。至唐武后时,犹存六十三曲。 二君一大夫,竟为谁人死。 伏剑不须恨,执笔非率尔。 如何晋悼公,不杀栾武子。 夏之放,惑妺喜。 殷之亡,悦妲己。 周之迁,笑褒姒。 东周之奔替隗氏。 无极无终惟女子,天下之事可知矣。 若君命,则可死。 非君命,何必尔。 公冉务人言可从,奈何惠伯埋马矢。 埋马矢,明日夫人哭过市。 可怜皇甫嵩,不听梁长史。 桑下灵辄饿,饿者谁,古孝子。 庭前锄麑触,触者谁,古义士。 朝中董狐书,书者谁,古良史。 书曰赵盾弑其君,盾曰不然史曰是。 大书特书书不止,书法不隐从此始。 后来东海滨,又有南史氏。 秋月何皎皎,影入秋江里。 欢心有如月,着人如着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