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967,分108页显示 上一页 1 2 4 5 6 7 下一页唐 张继 ? - 779 一首徐凝 一首怀素 725 - 785 一首方干 809 - 888 二首施肩吾 三首曹松 848 - ? 二首本寂 840 - 901 一首权德舆 759 - 818 一首李中 一首李家明 一首李德裕 787 - 850 一首李洞 ? - 897 一首李涉 三首李达 一首杜光庭 850 - 933 一首来鹏 二首杨凌 ? - 790 一首杨凭 ? - 817 一首杨巨源 755 - ? 一首武元衡 758 - 815 二首殷尧藩 ? - 836 一首汪遵 一首灵一 728 - 762 一首 | 白马驮经事已空,断碑残刹见遗踪。 萧萧茅屋秋风起,一夜雨声羁思浓。 百法驱驰百年寿,五劳消瘦五株松。 昨来闻道严陵死,画到青山第几重。 祝融高座对寒峰,云水昭丘几万重。 五月衲衣犹近火,起来白鹤冷青松。 马首寒山黛色浓,一重重尽一重重。 醉醒已在他人界,犹忆东阳昨夜钟。 仙峤倍分元化功,揉蓝翠色一重重。 还家莫更寻山水,自有云山在笔峰。 欲住村西日日慵,上山无水引高踪。 谁能求得秦皇术,为我先驱紫阁峰。 游山游水几千重,二十年中一度逢。 别易会难君且住,莫交青竹化为龙。 每欲寻君千万峰,岂知人世也相逢。 一瓢遗却在何处,应挂天台最老松。 师言结夏入巴峰,云水回头几万重。 五月峨眉须近火,木皮领重只如冬。 闽地高僧楚地逢,僧游蛮锡挂垂松。 白云逸性都无定,才出双峰爱五峰。 肃肃秋风送暮钟,江门束鹿傍苍松。 野人不与朝家事,早晚焚香拜九重。 芜城陌上春风别,干越亭边岁暮逢。 驱车又怆南北路,返照寒江千万峰。 陇头休听月明中,妙竹嘉音际会逢。 见尔樽前吹一首,令人重忆许云封。 玉甃垂钩兴正浓,碧池春暖水溶溶。 凡鳞不敢吞香饵,知是君王合钓龙。 石上溪荪发紫茸,碧山幽蔼水溶溶。 菖花定是无人见,春日惟应羽客逢。 十万里程多少碛,沙中弹舌授降龙。 五天到日应头白,月落长安半夜钟。 惭君知我命龙钟,一纸书来意万重。 正著白衣寻古寺,忽然邮递到云峰。 宿雨初收草木浓,群鸦飞散下堂钟。 长廊无事僧归院,尽日门前独看松。 碧落高高云万重,当时孤鹤去无踪。 不期陵谷迁朝市,今日辽东特地逢。 金地炉峰秀气浓,近离双涧忆青松。 □泉拄锡净心相,远传佛教观真容。 ⑴ 见日本三井唐院藏真迹本,转录自传云龙《游历日本图经》。 抽得闲身伴瘦筇,乱敲青碧唤蛟龙。 道人扫径收松子,缺月初圆天柱峰。 千形万象竟还空,映水藏山片复重。 无限旱苗枯欲尽,悠悠闲处作奇峰。 水边箕踞静书空,欲解愁肠酒不浓。 可惜青天好雷雹,只能驱趁懒蛟龙。 客雁秋来次第逢,家书频寄两三封。 夕阳天外云归尽,乱见青山无数峰。 心嫌碧落更何从,月帔花冠冰雪容。 行雨若迷归处路,近南惟见祝融峰。 解向花间栽碧松,门前不负老人峰。 已将心事随身隐,认得溪云第几重。 赤墀同拜紫泥封,驷牡连徵侍九重。 惟有白须张司马,不言名利尚相从。 青门几度沾襟泪,并在东林雪外峰。 今日重烦相忆处,春光知绕凤池浓。 客窗强饮太匆匆,急雨寒风意万重。 蓦上心来消未得,梦回又听五更钟。 陆困泥蟠未适从,岂妨耕嫁隐高踪。 若非先主垂三顾,谁识茅庐一卧龙。 山寺门前多古松,溪行欲到已闻钟。 中宵引领寻高顶,月照云峰凡几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