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入韵字:  或选择
总目平声上声去声入声多音字下载平水韵表
韵字 五絶 2956七絶 23086五律 16855七律 25123五排 1243七排 202 1437四言 238六言 413古體 4206樂府 347 40 305 76辭賦 21琴操 1 52其他 428 441
共2956,分87页显示  上一页  2  3  4  5  6  8  9  10  11 下一页
(续上)
朱熹 1130 - 1200 五首
李清照 1084 - 1151 一首
杨万里 1127 - 1206 十一首
林逋 967 - 1028 一首
梅尧臣 1002 - 1060 五首
欧阳修 1007 - 1072 二首
王安石 1021 - 1086 四首
苏轼 1036 - 1101 四首
奉同张敬夫城南二十咏 其十三 月榭(1174年12月) 南宋 · 朱熹
五言绝句
月色三秋白,湖光四面平。
与君凌倒景,上下极空明。
云谷二十六咏 其十七 挥手(1175年7月) 南宋 · 朱熹
五言绝句
山台一挥手,从此断将迎。
不见尘中事,惟闻打麦声。
武夷精舍杂咏 渔艇(1183年4月16日) 南宋 · 朱熹
五言绝句
出载长烟重,归装片月轻。
千岩猿鹤友,愁绝棹歌声。
谒表伯余宋祐 南宋 · 朱熹
五言绝句
江上雪意满,风吹竹林平。
先生但坚坐,稚子开柴荆。
淅淅西风起,溅溅石濑鸣。
有情从是妄,个里定无情。
端午帖子 夫人阁(1143年4月) 宋 · 李清照
五言绝句
三宫催解粽,妆罢未天明。
便面天题字,歌头御赐名
⑴ 以上宋周密《浩然斋雅谈》卷上 《浩然斋雅谈》:李易安绍兴癸亥在行都,有亲联为内命妇者,因端午进帖子。时秦楚材在翰苑,恶之,止赐金帛而罢。意帖用上官昭容事。
彭泽收积雨,庐山放嫩晴。
多情是瀑布,只作雨中声。
春日六绝句 其一 (1169年春) 南宋 · 杨万里
五言绝句
远目随天去,斜阳著树明。
犬知何处吠,人在半山行。
树劲春犹瘦,花寒暮更明。
平生岂无句,此外不须清。
水仙花四首 其三 南宋 · 杨万里
五言绝句
韵绝香仍绝,花清月未清。
天仙不行地,且借水为名。
读汉书二首 其二 南宋 · 杨万里
五言绝句
乃祖宽仍豁,曾孙察作明。
不将囊底智,分减及元成。
芗林五十咏 其二 虎川(1190年1月) 南宋 · 杨万里
五言绝句
居士欹黄帽,曾来照晚晴。
至今流㶁㶁,犹学咏诗声。
其二十三 白鹤亭(1190年1月)
五言绝句
可怜林下鹤,独肯伴先生。
犹有冲天志,君听叫月声。
其四十七 松湖(1190年1月)
五言绝句
已讶松生市,更将湖入城。
如何造物者,百巧供先生。
小酌 南宋 · 杨万里
五言绝句
酒入春逾劲,天寒烛始明。
偶然倾一盏,政尔忽三更。
村里无铜漏,金鸡管杀更。
百声犹未晓,却等第三声。
晚宿小罗田四首 其四 (1203年8月) 南宋 · 杨万里
五言绝句
白酒聊三盏,青灯欲二更。
倦来乘急睡,过了睡难成。
闵师自天台见寄石枕 北宋 · 林逋
五言绝句
斲石自何许,枕之怀赤城。
空庐复蕙帐,旦暮白云生。
灯花(1040年) 北宋 · 梅尧臣
五言绝句
灼灼生寒烬,终朝照席明。
从教占有验,燃灭本无情。
游元紫芝琴堂(1040年) 北宋 · 梅尧臣
五言绝句
访古历荒城,城孤落日鸣(疑当作明)
人琴两不见,破月高台倾。
杂诗绝句十七首 其七 (1048年) 北宋 · 梅尧臣
五言绝句
① 原注:自此宝应道中,起庆历七年(当作八年)夏。
岸傍草树密,往往不知名
其间有啼鸟,似与船相迎。
禁中瑞竹同本异茎(1051年) 北宋 · 梅尧臣
五言绝句
孤竹二君子,圣人知独清。
但将奇节并,何用首阳名。
漫书(1053年) 北宋 · 梅尧臣
五言绝句
蒲葵两钱扇,漫写未嫌轻。
老媪持将去,无端色不平。
远山(1034年5月) 北宋 · 欧阳修
五言绝句
山色无远近,看山终日行。
峰峦随处改,行客不知名。
旭日映帘生,流晖槿艳明。
红颜易零落,何异此花荣。
我自山中客,何缘有此名。
当缘琴不鼓,人不见(张本作见有)亏成
⑴ 原作中山,据张本乙
秋兴有感 北宋 · 王安石
五言绝句
① 《中国美术全集·绘画编·两宋绘画下》作宋宁宗诗。题作《题马远踏歌图赐王都提举》
宿雨清畿甸,朝阳丽帝城。
丰年人乐业,陇上踏歌声。
横绝潺湲度,深寻荦确行。
百年同逆旅,一壑我平生。
离升州作 北宋 · 王安石
五言绝句
相看不忍发,惨澹暮潮平。
语罢更携手,月明洲渚生。
自昔为神树,空闻蜩鵙鸣。
社公烦见辍,为尔致羊羹。
留题石经院三首 其三 (1077年8月4日) 北宋 · 苏轼
五言绝句
窈窕山头井,潜通伏涧清。
欲知深几许,听放辘轳声。
吴江岸(1048年) 北宋 · 苏轼
五言绝句
晓色兼秋色,蝉声杂鸟声。
壮怀销铄尽,回首尚心惊。
次周焘韵,并叙(1089年12月) 北宋 · 苏轼
五言绝句
周焘游天竺,观激水,作诗云:拳石耆婆色两青,竹龙驱水转山鸣。夜深不见跳珠碎,疑是檐间滴雨声。东坡和之。
道眼转丹青,常于寂处鸣。
早知雨是水,不作两般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