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唐书·乐志》曰:“开元十三年明皇封泰山祀天乐,降神用《豫和》,六变。迎送皇帝用《太和》。登歌、奠玉帛用《肃和》。迎俎用《雍和》。酌献、饮福并用《寿和》。送文舞出、迎武舞入用《舒和》。终献、亚献用《凯安》。送神用《豫和》。” 挹泰坛,紫(一作柴)泰清。 受天命,报天成。 竦皇心,荐乐声。 志上达,歌下迎。 高在上,道光明。 物资始,德难名。 承眷命,牧苍生。 寰宇谧,泰阶平。 徭蜀时未改,别家乡念盈。 忆昨出门日,春风发鲜荣。 及兹旋辕地,秋风满路生。 昏晓思魏阙,梦寐还秦京。 秦京开朱第,魏阙垂紫缨。 幽独玄虚阁,不闻人马声。 艺业为君重,名位为君轻。 玉琴知调苦(一作古),宝镜对胆清。 鹰饥常啄腥,凤饥亦待琼。 于君自有属,物外岂能轻。 士生秉道义,公论重才名。 美哉双白璧,高价等连城。 昔在南国时,折桂尝抗衡。 今为北朝客,通籍齐振缨。 连镳适炎徼,并命典州兵。 地远乃寄重,无为惮遐征。 俗杂则财难,当在通其情。 投香与还珠,前哲有遗声。 君看奏谏者,接武趋承明。 掺袂赠斯言,斯言勿见轻。 玉箫金瑟发商声,桑叶枯乾海水清。 净埽蓬莱山下路(一作上地),略邀王母话长生。 月影悠悠秋树明,露吹犀簟象床轻。 嫔妃久立帐门外,暗笑夫人推酒声。 鹤不西飞龙不行,露乾云破洞箫清。 少年仙子说闲事,遥隔彩云闻笑声。 紫羽麾幢下玉京,却邀真母入三清。 白龙久住浑相恋,斜倚祥云不肯行。 武皇含笑把金觥,更请霓裳一两声。 护帐宫人最年少,舞腰时挈绣裙轻。 太子真娥相领行,当天合曲玉箫清。 梨花新折东风软,犹在缑山乐笑声。 锡宴朝野洽,追欢尧舜情。 秋堂丝管动,水榭烟霞生。 黄花媚新霁,碧树含馀清。 同和六律应,交泰万宇平。 春(一作睿)藻下中天,湛恩阐文明。 小臣谅何以(一作幸),亦此彯华缨。 缄题桂阳印,持寄朗陵兄。 刺举官犹屈,风谣政已成。 行看换龟纽(一作组),奏最谒承明。 引用典故:倾城 广陵实佳丽,隋季此为京。 八方称辐凑,五达如砥平。 大旆映空色,笳箫发连营。 层台出重霄,金碧摩颢清。 交驰流水毂,迥接浮云甍。 青楼旭日映,绿野春风晴。 喷玉光照地,颦蛾价倾城。 灯前互(一作频)巧笑,陌上相逢迎。 飘飘翠羽薄,掩映红襦明。 兰麝远不散,管弦闲自清。 曲士守文墨,达人随性情。 茫茫竟同尽,冉冉将何营。 且申今日欢,莫务身后名。 肯学诸儒辈,书窗误一生。 引用典故:乱真鸡 封泥 弃繻 崤函称地险,襟带壮两京。 霜峰直临道,冰河曲绕城。 古木参差影,寒猿断续声。 冠盖往来合,风尘朝夕惊。 高谈先马度,伪晓预鸡鸣。 弃繻怀远志,封泥负壮情。 别(一作向)有真人气,安知名不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