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入韵字:  或选择
总目平声上声去声入声多音字下载平水韵表
韵字 五絶 727七絶 5922五律 4911七律 6038五排 246七排 30 138四言 53六言 98古體 921樂府 86 2 44 5辭賦 8 11其他 182 168
用韵:句末
对仗:对语
漢語字典
多音字辨析:
汶 问韻,去声 (wèn):音问。水名。《书·禹贡》浮于汶,达于济。又济东北会于汶。
汶 文韻,平声 (wén):音文。黏唾也。
汶 元韻,平声 (mén):音门。汶濛,玷辱也。《楚辞·渔父》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拼音:mén  韵部:
  • 〔~~〕心中昏暗不明,如“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者乎?”

拼音:wèn  韵部:
〈名〉
  • 水名
  • 今大汶水,又称“大汶河”,发源于山东省莱芜县北,古代本经东平县至梁山东南,流入济水。今主流西注东平湖,北入黄河
    • 浮于,达于。——《书·禹贡》
  • 今汶河。古称“汶水”。源出山东省临朐县南,东北流,至安丘东北入潍河。如:汶上(汶水之北。泛指春秋、战国时期齐国之地);汶阳川(汶水);汶阳田(在汶水北。春秋时鲁国属地。在今山东泰安市西南一带);汶阳田反(比喻失而复返)
康熙字典古文:

  •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文運切,音問。 (問韻)
  • 水名。《書·禹貢》浮于汶,達于濟。又濟東北會于汶。《前漢·地理志》泰山郡萊蕪縣原山汶水出,西南入泲。《水經》汶水,出泰山萊蕪縣原山西南,過壽張縣,至安民亭入于濟。《註》汶出牟縣故城西南阜下,俗謂之胡盧堆。牟縣,古牟國,故俗謂是水爲牟汶。汶水又右合北汶水,水出太山天門下谷東流,西南逕汶陽縣,又西南逕桃鄕縣,自桃鄕四分,當其派別之處,謂之四汶口。左二水雙流至無鹽郈鄕平陸故城,合爲茂都澱。次一汶至壽張故城東,遂爲澤渚。右一汶逕壽張縣西南,注長直溝,西流入泲。《淮南子·地形訓》汶出弗其。《高誘註》弗其,山名,在朱虛縣東。
  • 按:誘說乃東汶,非經所謂入濟者也。
  • 又《前漢·地理志》琅邪郡朱虛縣東泰山,汶水所出,東至安丘入維。《說文》維作濰。《水經》汶水出朱虛縣泰山。《酈道元注》伏琛晏謨𠀤言,水出縣東西峿山,山在小泰山東。地理風俗記曰:朱虛縣東四十里有峿城,亭故縣也。汶水逕峿城北,又北過淳於縣西。濰水過縣東,其城東北則兩川交會也。
  • 又《水經注》㟬崮水有二源雙會,東導一川,俗謂之汶水,東經蒙隂縣,注桑泉水,又東北流入於沂。
  • 又汶上,縣名。《廣輿記》本漢平陸,今屬兗州府。
  • 又《集韻》武粉切,音吻。 (吻韻)
  • 義同。
  • 又《廣韻》《集韻》𠀤無分切,音文。 (文韻)
  • 黏唾也。
  • 又遼東有汶城。《盛輔之云》卽孤竹國也。音文。
  • 又《廣韻》武巾切《集韻》眉貧切《正韻》彌鄰切,𠀤音珉。 (眞韻)
  • 與岷通。汶江也。《書·禹貢》岷嶓旣藝。《又》岷山導江。《史記》皆作汶。《山海經》大江出汶山。《輿地廣記》汶山在茂州汶山縣西北,俗謂之鐵豹嶺。禹之導江,發跡於此。
  • 又汶山,郡名。汶川,縣名。《蜀王本紀》禹本汶山郡廣柔縣人,生於石紐。廣柔隋攺曰汶川。《廣輿記》今屬成都府。
  • 又《集韻》謨奔切《韻會》謨昆切,𠀤音門。 (元韻)
  • 汶濛,玷辱也。《楚辭·漁父》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 正字通》汶水,今一統志列爲三,曰塹汶,徐汶,靑汶。章本淸曰:入濟之汶,見禹貢,論語。汶上,書傳謂之北汶,卽今大淸河入濰之汶,見漢書。入沂之汶,見水經。齊有三汶,淸河爲大。述征記:泰山郡水皆名汶,有北汶、嬴汶、柴汶、牟汶,皆源別流同,又在三汶之外。
  • 考證:〔《水經》《註》汶逕壽張縣西南,注長直溝,西流入浦。〕
  • 謹照原文入浦改入泲。〔《山海經》大江出汶水。〕
  • 謹按此句出山海經註。謹於經下增註字,𠀤照原文汶水改作汶山。
説文解字  

清代 段玉裁《說文解字注》

汶水。出琅邪朱虚東泰山。東入濰琅邪郡朱虛、見前志。後志屬北海國。今山東靑州府臨胊縣東六十里有朱虛故城。前志朱虛下云。東泰山、汶水所出。東至安丘入維。水經曰。汶水、出朱虛縣泰山。北過其縣東。又北過淳于縣西。又東北入於濰。謂之東汶水。以別於禹貢汶水也。按東泰山卽封禪書黃帝封東泰山、今沂山是也。今東汶河源出臨胊縣南沂山東北谷。東流近穆陵關。折東北流數十里。折東流百五十里。至安邱縣西南境。折東北流經縣城西北。又東流數十里與濰水會。从水。文聲。亡運切。十三部。按二汶水在齊。漢人崏山崏江字作汶山汶江。以古音同讀如文之故。謂之假借可也。考工記。貉踰汶則死。淮南子同。鄭云。汶水在魯北。酈注以入汶水篇。考工記多齊語、則謂入?之汶無疑也。殷敬順剏爲異說。殊非是。桑欽說。汶水出泰山萊蕪。西南入泲。此謂禹貢汶水也。上文渭水、濕水、沂水皆舉別說。皆謂一水而說源有不同也。此則畫然二水。源流皆異。泰山郡萊蕪、二志同。前志萊蕪下曰。原山、禹貢汶水出。西南入泲。桑欽所言。水經於濟水曰。又東北過壽張縣西畍安民亭南。汶水從東北來注之。於汶水曰。又西南過壽張縣北。又西南至安民亭入於濟。按舊泲水合汶於安民亭。今東平州西南十里安山鎭卽古亭也。今汶水出今山東泰安府萊蕪縣東北七十里之原山。亦名馬耳山。西南流經縣城西北。又經泰安府南境。又經寧陽縣北境。至汶上縣北之戴村壩。又經汶上西南境之南旺。分流南北。南流者四分以接徐沛。北流者六分以接臨淸。自明永樂中宋禮開會通河以及 國朝運河皆全資汶水。而入泲之故道湮矣。前志朱虛下但云汶水。萊蕪下則云禹貢汶水。然則出朱虛入濰者、非禹貢汶水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