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入韵字:  或选择
总目平声上声去声入声多音字下载平水韵表
韵字 五絶 1429七絶 12885五律 6265七律 10812五排 358七排 47 2317四言 32六言 371古體 1559樂府 181 7 245 70辭賦 8琴操 1 20其他 262 260
共47,分2页显示   2 下一页
陈元光 657 - 711 一首
方干 809 - 888 二首
佚名 一首
欧阳修 1007 - 1072 一首
华镇 1051 - ? 一首
邵雍 1011 - 1077 一首
苏籀 1091 - ? 二首
魏野 960 - 1020 一首
杨亿 974 - 1020 一首
余靖 1000 - 1064 一首
虞俦 一首
张耒 1054 - 1114 一首
贝琼 ? - 1379 一首
李瓒 一首
刘崧 1321 - 1381 一首
王逢 1319 - 1388 一首
谢应芳 1296 - 1392 一首
张仲深 一首
杨慎 1488 - 1559 二首
毕自严 1569 - 1638 一首
黄佐 1490 - 1566 一首
李春英 1563 - 1606 一首
李埈 1560 - 1635 二首
毛奇龄 1623 - 1716 一首
权好文 1532 - 1587 一首
史鉴 1434 - 1496 一首
宋璲 1344 - 1380 一首
戍楼西北望皇家,夏永南征岭海赊。
殿阁凉生梅浦雨,葵柳红映锦江霞。
侮凌烽火心如水,变幻风云眼未花。
犀照湖花消魍■({鬼象}),龙呈剑气射虚邪。
赤乌黑马流红汗,绿柳金莺冒翠华。
淬砺戈矛寻石上,沉浮瓜李戏江涯。
蕙兰纫佩生香满,荷芰缝衫御暑嘉。
较斧开林驱虎豹,施罟截港捕鱼虾。
火田畬种无耕犊,阴隙戎潜起宿鸦。
夜析重门防暴客,三更三点尚排衙。
题悬溜岩隐者居 唐 · 方干
七言排律
引用典故:五车
世人如要问生涯,满架堆床是五车
谷鸟暮蝉声四散,修篁灌木势交加。
蒲葵细织团圆扇,薤叶平铺合遝花。
却用水荷苞绿李,兼将寒井浸甘瓜。
惯缘崄峭松粉,常趁芳鲜掇茗芽。
池上树阴随浪动,窗前月影被巢遮。
坐云独酌杯盘湿,穿竹微吟路径斜。
见说公卿访遗逸,逢迎亦是戴乌纱。
山中 唐 · 方干
七言排律
爱山却把图书卖,嗜酒空教僮仆赊。
秪向阶前便渔钓,那知枕上有云霞。
暗泉出石飞仍咽,小径通桥直复斜。
窗竹未抽今夏笋,庭梅曾试当年花。
姓名未及陶弘景,髭鬓白于姜子牙。
松月水烟千古在,未知终久属谁家。
自从去岁别流沙,独恨今秋归望赊。
将谓西南穷地角,谁言东北到天涯。
山河远近多穹帐,戎俗迢观少物华。
六月尚闻飞雪片,三春岂见有烟花。
凌晨倏闪奔雷电,薄暮斯须敛霁霞。
傍对崇山形屹屹,前临巨壑势呀呀。
昨来羁思忧如捣,即日愁肠乱似麻。
为客已遭迍否事,不知何计得还家。
(一作春)山四顾乱无涯,鸡犬萧条数百家。
楚俗岁时多杂鬼,蛮乡(一作风)言语不通华。
绕城江急舟难泊,当县山高日易斜。
击鼓踏歌成夜市,邀龟卜雨趁烧(一作春)畬。
丛林白昼飞妖鸟,庭砌非时见异花。
惟有山川为胜绝,寄人堪作画图誇。
挽宗岳张尊师 北宋 · 华镇
七言排律
神仙去住本无家,此日人间漫叹嗟。
华表旧传归白鹤,洞庭谁见袖青蛇。
道山两拂谈经麈,沧海频乘犯斗槎。
双玉佩沾天上露,五铢衣识洞中霞。
林泉投老心犹壮,京国归来鬓未华。
短制从今牵薜荔,杂耕依旧种胡麻。
风生谢傅团团扇,花隐尧夫小小车。
逸兴逍遥舟不系,新诗妙绝玉无瑕。
松边对酒依盘石,竹里分泉洗落花。
一自青冥餐沆瀣,更谁黄犊侣麇麚。
丹初封鼎云犹湿,棋未收枰日已斜。
每过竹轩深有恨,独怜溪阁静无哗。
匣中不见龙三尺,画里空馀雪两髽。
回首方蓬归路远,五云愁杀树交加。
⑴ 原作秤,据鸣野本、翰林本改
洛川秋入景尤佳,微雨初过径路斜。
水竹洞中藏县宇,烟岚坞里住人家。
霜馀红间千重叶,天外晴排数缕霞。
溪浅溪深清潋滟,峰高峰下碧查牙。
鸟因择木飞还远,云为无心去更赊。
盖世功名多龃龉,出群才业足咨嗟。
浮生日月仍须惜,半老筋骸莫强誇。
就此岩边宜筑室,乐吾真乐乐无涯。
忆雍都一首 宋 · 苏籀
七言排律
秦汉西都谁复加,茂陵赋笔大非夸。
西瞻周道平如砥,南揖秦山翠削瓜。
电尾风鬉蹄逸健,猬髯黧面手高叉。
兵微将乏初无奈,贼破功成近可嘉。
飘泊荆吴最萧瑟,厌闻胡汉更纷挐。
娱宾北榭忘忧酒,侍燕西川没骨花。
纵被莼羹当羊酪,未谙舻舫忆骊騧。
送才元长乐倅(1132年) 宋 · 苏籀
七言排律
东省西台除吏目,轶才勿谓得途赊。
孰云相贰徒劳职,政恐东南弗复加。
常衮颁宣礼翘秀,仲翔好事走幽遐。
口占十吏传州檄,指画千条靖海涯。
榕木覆街飞皂盖,荔园供饷赫凝霞。
政平讼简清如水,能赋登高墨似鸦。
咻彼夷音姑洛咏,归来越橐换吴娃。
抠衣岑范钦高致,谈舌澜翻泼贡茶。
寄淮南制置使薛户部(1018年) 北宋 · 魏野
七言排律
西自荆巫彻海涯,南从吴越接京华。
半天下管权何重,两地间(四库本作閒)游路不赊。
山泽利均资我国,江湖境尽属君家。
帝心已简身宁愧,使额虽雄性不奢。
数道转输归检察,满朝才子动吟誇。
搜寻奸诈穷毫发,举荐廉能在齿牙。
彩旆双飘为从物,画船一簇是行衙。
已闻村落添农器,渐见汀洲减钓车。
不使菰蒲侵黍稷,将令橘柚变桑麻。
台州顶自寻仙药,建水湄亲采御茶。
器量宽如波浩渺,风谣多似橹呕鸦。
闲寻僧话穿云叶,静听渔歌隔浪花。
野客唱酬容散拙,郡侯迎送厌喧哗。
携筇未遂攀陪去,溪士时时动叹嗟。
⑴ 张本、四库本、赵本作贤
⑵ 原作孤,据旧山楼本、张本、四库本、温校、赵本改
⑶ 原作少,据旧山楼本、张本、四库本改
周汉经营迹未遐,山川形胜最堪嘉。
前瞻阙塞千寻出,旁逗伊流一派斜。
子晋凤笙调夜月,宓妃罗袜映朝霞
何人贳酒青楼晓,几处寻春紫陌赊。
骏足每从金埒试,芳丛多展翠帷遮。
出逢胜境争飞盖,归逼残阳竞走车。
庭竹惹烟披嫩箨,皋兰裛露长新芽。
嵩峰崷崒疑摩斗,洛水清泠欲见沙。
万井闾阎真陆海,九重宫阙是天家。
禁林日暖空啼鸟,御苑风微自落花。
关路行人偏络绎,津桥贾客苦諠哗。
何当献赋论迁鼎,便欲抛官学种瓜。
江海三年劳梦想,田园二顷有生涯。
应知父老沾尧化,长挈壶浆望翠华。
⑴ 自注:《洛神赋》云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
和伯恭自造新茶(1049年8月) 北宋 · 余靖
七言排律
郡庭无事即仙家,野圃栽成紫笋茶。
疏雨半晴回暖气,轻雷初过得新芽。
烘褫精谨松斋静,采撷萦迂涧路斜。
江水对煎萍彷佛,越瓯新试雪交加。
一枪试焙春尤早,三盏搜肠句更加(四库本作嘉)
多谢彩笺贻雅贶,想资诗笔思无涯。
和潘簿食笋诗 宋 · 虞俦
七言排律
平生爱竹几成癖,到处成阴已足嘉。
潇洒未输彭泽柳,檀栾偏映杜林花。
园林日日饶春事,红紫纷纷尽岁华。
清节抱萌初入眼,金盘当馈莫摇牙。
从渠燕颔誇千尺,还我鳌竿是一家。
须信直钩终有用,渭川元不钓烟霞。
飘萍著处即为家,伏枕悠悠对物华。
处处鞦韆竞男女,年年寒食乱风花。
药囊亲坐劳频检,酒瓮生尘亦可嗟。
未老会寻吴市卒,苦贫须种邵平瓜。
云烟南望群山会,水树东浮去路斜。
行止此身应有命,不须辛苦问生涯(以上《柯山集》卷一九)
红菊 元末明初 · 贝琼
七言排律
日照东笼烂若霞,误惊春色到山家。
宫人晓殢葡萄酒,道士秋开踯躅花。
莫擅鹅翎欺白雪,未论鹤顶养丹砂。
霜中苦节知谁并,雨里寒香只自誇。
寂莫也羞彭泽陋,风流还竞洛阳奢。
移樽九日来同赏,插帽休讥老孟嘉。
玉山佳处 元 · 李瓒
七言排律
玉山亭子仙人筑,小似桃源隐者家。
天近方壶知剑气,水从清汉接星槎。
参差凤吹空歌迥,烂熳龙香醉墨斜。
金碗细倾新竹叶,银瓶还出小琼华。
荣名何事头如雪,亦欲羊裘钓白沙。
根移澧浦植盆沙,好在兰陵隐士家。
翠颖齐抽千万叶,玉芽初试两三花。
丹房晓浥金茎露,紫晕春寒石洞霞。
幽操能忘尼父叹,哀歌敢动楚人誇。
林间解佩伤薋菉,江上停舟感揭车。
幸过高堂春酒熟,与君烂醉答年华。
送宋宗道归洛阳 元末明初 · 王逢
七言排律
选郎分手楚天涯,万里春明稳到家。
庭下已生书带草,马头初见米囊花。
汴淮湠漫经梁苑,星斗参差犯汉槎。
中国正应风俗美,旧京宁觉路途赊。
鲛宫献佩当明月,鹄殿(一作鹤驭)吹笙隐大霞。
貂弊世怜苏季子,赋成人哭贾长沙。
若为抚事伤遗迹,正用怀才待物华。
闻道乡闾诸父母(一作父老),杖藜期看马卿车。
寄讲主法师西傅 元末明初 · 谢应芳
七言排律
怀哉久别庐山远,奈此相望去路赊。
屡梦丹梯同上塔,每留清话竟忘家。
芭蕉手种翻经叶,菡萏池开结社花。
三伏不嫌人褦襶,一肩偏袒佛袈裟。
竺书自早探三藏,缃帙如今载五车。
方寸静涵沧海月,文章光炫赤城霞。
尚怜老马能知道,更喜神羊解触邪。
早晚蓉湖秋水碧,定期濯足过沤沙。
挽松江卫立礼 元 · 张仲深
七言排律
奕世簪缨夙所嘉,隐君德义愈堪誇。
赤心益解当忠国,素志兼承且克家。
蒐猎书林期汗漫,栖迟庐圃谢骄奢。
名尊二仲驰江右,瑞产双珠照海涯。
招辖每留贤者辙,脱骖曾赙故人车。
光阴迅速风前烛,事业浮游水上苴。
瞑觉华亭无唳鹤,窆看宰木有驯雅。
斧堂深瘗封侯骨,笥箧珍传拜相麻。
遗训自能光嗣业,丐铭行见发潜华。
淑人千古终胥忆,矫首云间一叹嗟。
宛宛阑干石径斜,悠悠水木湛清华。
桥通玉局仙人馆,邻接金绳大士家。
翠锁渭川千亩月,红蒸杜曲一园花。
刘安招隐歌丛桂,屈子离骚赋折麻。
岚霭望山堪拄笏,陌尘流水任行车。
闾儿好扫青苔壁,欲把新诗落墨鸦。
观三塔寺龙女花 明 · 杨慎
七言排律
天女来看龙树花,空香随步惹瓶沙。
烟花点缀慈云薄,韶景留连慧日斜。
鬘髻晓沾三昧雨,罗绵夜妒六铢霞。
偷衔野鹿羞尘世,共命巢禽隔海涯。
水泛暗通金母岛,风飘曾到玉皇家。
谁教博望来西域,不并蒲桃上汉槎。
韩中丞仙洲图 明末清初 · 毕自严
七言排律
开府归与乐事赊,名园飞阁枕沣涯。
桥通芳沼横朱槛,泉激回湍瀁雪花。
缥缈峰头鸾鼓翼,嶙峋石窦笋抽芽。
扁舟晚钓一轮月,曲洞晴分万缕霞。
棋局共弹松影静,金尊长趁竹阴斜。
溪翁雨过呈芝菌,仙子云临寄枣瓜。
三岛疑从尘世觅,十洲堪向个中誇。
已知在涧吟梁父,更取临流砺莫邪。
绝塞烽烟犹未息,穷檐榷采正含嗟。
谢公夙系苍生望,宁许东山恋物华。
曲江流水混晴霞,岭树阴阴背郭斜。
八月扬舲趋鹤禁,十年垂钓向鸥沙。
旷筵挥麈欢无极,明牧连驺兴未涯。
锦寺剧谈支遁躅,帽亭遥指邵平瓜。
隋珠几见传仙掖,韶石重来驻使槎。
忧世旧愁怜杜甫,阜民新调协虞华。
芙蓉国里三千首,烟雨楼前十万家。
杯酒论文更何地,春风应在紫薇花。
名高山斗共巍峨,肩拍欧黄敢等差。
瑞世奇毛看鸑鷟,腾衢逸足见骝骅。
曾从玉署陪香案,旋入银台草白麻。
妙思潘江真浩汗,雄文韩海剩𤘒牙。
庙堂岂复遗瑚琏,盘错应须试镆铘。
往岁天书垂雨露,百年璿牒洗疵瑕。
皇恩尚靳颁全典,大度宁嫌视一家。
宵旰忧劳诚不浅,山川跋涉敢言遐。
箕城夜雨连床话,鸭水寒烟出塞笳。
异地羁愁惊节物,故园归梦隔风沙。
长城旧筑坚如铁,战国遗墟裂似瓜。
华盖再瞻天北极,金台重泊海东槎。
云开黼座炉香散,日照龙墀仗影斜。
丹悃试披三斗血,紫泥新湿十行鸦。
图龙秘阁分天秘,鸣鹿嘉筵拜帝嘉。
河水一千当盛际,诗经三百富文华。
承恩自幸陪从忝,下士曾蒙礼数加。
虚席敢将同魏衍,守玄难可比侯芭。
耽文漫似书中蠹,闻道空惭井底蛙。
知己更兼师友乐,行尘遥望一长嗟。
山窗咏雪。寄愚谷 明 · 李埈
七言排律
蛰藏冬日断经过,时序惊看卦壑蛇。
峡里黝云俄泼墨,窗间皓色已侵纱。
寒威不放庭梅绽,馀润旋催陇麦芽。
高没阶除踪易灭,冷黏衣袖手堪叉。
却从穷腊初呈瑞,似向残蟾欲妒华。
贫屋那缘堆宝璧,寒枝谁许缀奇花。
轻盈舞女三千艳,缥缈飞楼十二赊。
上界乘时骄富贵,下方从此藉豪奢。
梁园作赋频呵茟,江阁寻梅好啜茶。
貂帽溯风看出塞,鹄袍映日想趍衙。
孤舟独钓渔蓑湿,平野群驰猎骑哗。
鏖战白龙鳞错落,乘流太乙发鬖髿。
孤忠阴窖毡堪啮,胜宴华堂鼓正挝。
会罢瑶池遗玉佩,使回银汉泛仙槎。
街头快马愁何逼,岸上蹇驴兴更加。
东郭闭门人不见,南荒觅路海无涯。
已欺夜景为清昼,更遣朝阳绚彩霞。
灭迹预期蝗避境,联拳那辨鹭依沙。
江湖漠漠惟闻雁,树木昏昏不见鸦。
击鸭混声功最伟,悬鹑忍冻节逾姱。
占时愿稔虽同喜,卒岁无衣尚起嗟。
须向地中驱瘴疠,浑教宇内乐桑麻。
平填坑坎无倾侧,净覆尘埃欠点瑕。
老子痴言宁有效,幽斋佳赏只须誇。
欲携铁笛晴吹月,思拥金炉静炼砂。
灏气潜消尘土念,仙游如入画图家。
贺庭梦断陪轩陛,虚幌吟成战齿牙。
巴唱敢期飞郢雪,君诗要见吐天葩。
山阴病客妨𥤴屐,洛下先生倘命车。
咫尺栗村相望处,老松脩竹暝烟遮。
次愚谷韵 明 · 李埈
七言排律
径斑苍藓壁涎蜗,壮志谁怜蹴太华。
涉难一身轻似叶,啼冤两眼眩生花。
流光忽忽愁翻水,逸兴飘飘入落霞。
牵胜灵源穷窈窕,寻真乌石遍谽谺。
山形屹屹如翔凤,水势蜿蜿学走巴(蛇也)
频对红林深染翰,时从碧涧晚横槎。
宦游槐国曾为吏,仙隐茅君欲挈家。
周览不嫌双脚倦,优游自足百年誇。
迷途失步仍成悔,胜地回头转起嗟。
归去不须昏嫁毕,世缘胶扰海无涯。
雪中入直史馆即事十韵 明末清初 · 毛奇龄
七言排律
朔风吹捲御河沙,早见天街散雪花。
苑外扑将千片蝶,坛深噪过几群鸦。
遮成翠帐疑朝雨,望去红墙似晓霞。
谁赐锦貂还左掖,独骑羸马上东华。
人逢玉署忻投璧,身在银河未汎槎。
隔院冰㪣悬幕铎,傍檐糁落湿窗纱。
惊心镇自烧青简,呵指真难草白麻。
渴至未倾杯底酪,寒多先结砚头洼。
宫台巀嵲依天近,辇道回环归路赊。
一望苍茫愁思远,东安门外即天涯。
稻花十二韵 明 · 权好文
七言排律
风高火落故溪涯,秋气今朝一半加。
坐见庭梧初下叶,还闻村稻忽生花。
雨添嫩色迷田圃,风送微香满野家。
十里浓红和晚照,千畴失绿胜春华。
江郊猎猎疑芳蓼,畦垄盈盈异落葩。
西望万民同乐赏,东风百卉岂矜誇。
盛衰只赖柔锄壅,开落何因羯鼓挝。
鹃血不须千朵染,雁媒方可数行斜。
浑疑枫岸辉红锦,谁羡桃源烂紫霞。
结实离离金若锻,舂成粲粲玉无瑕。
郭翻认者推何美,孔琇偷儿按不差。
八瓮香醪超巨黍,流匙雪饭鄙胡麻。
此花若向长安卖,应费千钱载满车。
池上频年独制麻,归来两鬓未霜华。
慈亲投老承颜色,令子成材有室家。
梦绕烟花催赴阙,雪消春水送浮槎。
云开阊阖龙颜近,朝退班行雁影斜。
侍女焚香供直省,卫兵森戟候排衙。
天生贤俊为时用,休把鲈鱼到处誇。
草深颜巷路回斜,何事劳君远命车。
野食本难供客馔,故人应不讶贫家。
先倾腊后山瓢酒,更煮春先石鼎茶。
竹里风生飘细粉,林间鸟去落馀花。
情亲那问相逢晚,世难休将后会赊。
多少江湖同志友,只今能几卧云霞。
田按:此诗见吴伯荣《辛丑消夏记》,仲珩书寄徐良夫者。良夫萃当时人投赠诗文为《金兰集》。国初良夫十二世孙大业出先世所藏诗笺百馀幅,正草篆隶靡所不有,皆元季明初诸公手迹。朱竹宅及见之。未几,以讼破家,悉为有力者所得,此诗亦其一也。乾隆庚辰,其裔孙友竹重刻《金兰集》,不载此诗。徐氏子孙有好事者,当援此补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