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城寄右戚,巡警属勤王。 南瞻通灞岸,北眺指横芒。 入汉飞延阁,临云出建章。 步逐天津远,城随秋夜长。 露槐落金气,风寮上新凉⑴。 ⑴ ○《类聚》二十八。文苑英华二百四十。《诗纪》八十。 城隅上朝日,斜晖照杏梁。 并卷茱萸帐,争移翡翠床。 萦环聊向牖,拂镜且调妆。 裁金作小靥,散麝起微黄。 二八秦楼妇,三十侍中郎。 执戟超丹地,丰貂入建章。 未安文史阁,独结少年场。 弯弧贯叶影,学剑动星芒。 翠盖飞城曲,金鞍横道傍。 调鹰向新市,弹雀往睢阳。 行行稍有极,暮暮归兰房。 前瞻富罗绮,左顾足鸳鸯。 莲舒千叶气,灯吐百枝光。 满酌胡姬酒,多烧荀令香。 不学幽闺妾,生离怨采桑⑴。 ⑴ ○《乐府诗集》二十八。《诗纪》百二。 朝日照屋梁,夕月悬洞房。 专遽自称艳,独□伊览光。 虽资自然色,谁能弃薄妆。 施着见朱粉,点画示赪黄。 含贝开丹吻,如羽发清阳。 金碧既簪珥,绮縠复衣堂。 方领备虫彩,曲裙杂鸳鸯。 手操独茧绪,唇凝脂燥黄⑴。 ⑴ ○《乐府诗集》二十八。《诗纪》七十九。 十五属平阳,因来入建章。 主家能教舞,城中巧画妆。 低鬟向绮席,举袖拂花黄。 烛送空回影,衫传箧里香。 当由好留客,故作舞衣长⑴。 ⑴ ○玉台新咏八。本集一。《类聚》四十三、《初学记》十五俱作咏舞诗。文苑英华二百十三作舞应令。《诗纪》一百。 霜威始落翠,寒气初入堂。 隋珠烂似烛,悬黎疑夜光。 舞步因弦折,歌声随袂扬。 夜深闻漏缓,檐虚觉唱长⑴。 ⑴ ○《类聚》四。《诗纪》九十三。又《初学记》四、古今岁时杂咏三十三并引堂、光二韵。 神境流精阙,仙居紫翠房。 今有寻真地,迤逦丽通庄。 九柱含虬重,三台饰夜光。 金辉碧海桃,玉笈紫书方。 拂筵青鸟集,吹萧白凤翔。 履归堪是燕,石在讵非羊。 烟霞四照蕊,风月五名香。 于兹喜临眺,愿得假霓裳⑴。 ⑴ ○《类聚》七十八。《诗纪》百十二。 青山丽朝景,玄峰朗夜光。 未及清池上,红蕖并出房。 日分双蒂影,风合两花香。 鱼惊畏莲折,龟上碍荷长。 云雨留轻润,草木隐嘉祥。 徒歌涉江曲,谁见缉为裳⑴。 ⑴ ○《类聚》八十二。文苑英华三百二十二。《诗纪》九十三。 左云。古辞。古今乐录曰:西乌夜飞者。宋元徽五年。荆州刺史沈攸之所作也。攸之举兵。发荆州东下。未败之前。思归京师。所以歌和云。白日落西山。还去来。送声云。折翅乌。飞何处。被弹归。 日从东方出,团团鸡子黄。 夫妇恩情重,怜欢故在傍。 肃肃河中育,育熟须含黄。 独坐空房中,思我百媚郎。 乐府广题曰:梁太尉从事中郎江从简。年十七。有才思。时何敬容为宰相。从简为采荷调以刺之。敬容览之。不觉嗟赏。爱其巧丽。 欲持荷作柱,荷弱不胜梁。 欲持荷作镜,荷暗本无光⑴。 ⑴ ○《乐府诗集》七十五。苕溪渔隐丛话后一。《诗纪》九十。 礼荐洽。福时昌。 皇圣膺嘉祐。帝业凝休祥。 居极乘景运。宅德瑞中王。 澄明临四表。精华延八乡。 洞海周声惠。彻宇丽乾光。 灵庆缠世祉。鸿烈永无疆(同上)。 翠渚还銮(文苑作鸾。)辂,瑶池命羽觞。 千门响云跸,四泽动荣光。 玉轴昆池浪,金舟太液张。 虹旗照岛屿,凤盖绕林塘。 野静重阴阔(文苑作阁。),淮秋水气凉。 雾开楼阙近,日迥烟波长。 洛宴谅斯在,镐饮讵能方。 朽劣叨荣遇,簪笏奉周(文苑作同。)行。 注:初学记十四。文苑英华百六十九。诗纪百五。 肃城通甲观,承华启画堂。 北宫降恩赏,西园度羽觞。 殊私(文苑作思。)奉玉裕,终宴在金房。 庭晖连树彩,檐影接云光。 仙如伊水驾,乐似洞庭张。 弹丝命琴瑟,吹竹动笙簧。 庸疏滥应阮,衰(诗纪误作哀。)朽恧(文苑误作恶。)连章。 注:初学记十。文苑英华百七十九。诗纪百五。 起(文苑作绮。)楼侵碧汉,初日照红妆。 弦心艳卓女,曲误(文苑作调。)动周郎。 并歌时转黛,息舞暂分香。 挂缨银烛下,莫笑玉钗长。 注:初学记十五。文苑英华二百十三。诗纪百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