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7010,分388页显示 上一页 13 14 15 16 17 19 20 21 22 下一页唐 李世民 599 - 649 三首李中 十三首李乂 657 - 716 二首李伦 一首李冶 ? - 784 一首李咸用 七首李嘉祐 四首 | 萧条起关塞,摇飏下蓬瀛。 拂林花乱彩,响谷鸟分声。 披云罗影散,泛水织文生。 劳歌大风曲,威加四海清。 晦魄移中律,凝暄起丽城。 罩云朝盖上,穿露晓珠呈。 笑树花分色,啼枝鸟合声。 披襟欢眺望,极目畅春情。 骏骨饮长泾,奔流洒络缨。 细纹连喷聚,乱荇绕蹄萦。 水光鞍上侧,马影溜中横。 翻似天池里,腾波龙种生。 青春终日雨,公子莫思晴。 任阻西园会,且观南亩耕。 最怜滋垄麦,不恨湿林莺。 父老应相贺,丰年兆已成。 仙坛遗迹在,苔合落花明。 绛节何年返,白云终日生。 旋新芳草色,依旧偃松声。 欲问希夷事,音尘隔上清。 暂别庙堂上,雄藩去豁情。 秋风生雁渚,晚雾湿龙旌。 吟里过侯服,梦中归帝城。 下车军庶乐,千里月华清。 孤舟相忆久,何处倍关情。 野渡帆初落,秋风蝉一声。 江浮残照阔,云散乱山横。 渐去湓城远,那堪新月生。 仙乡景已清,仙子启琴声。 秋月空山寂,淳风一夜生。 莎间虫罢响,松顶鹤初惊。 因感浮华世,谁怜太古情。 折向离亭畔,春光满手生。 群花岂无艳,柔质自多情。 夹岸笼溪月,兼风撼野莺。 隋堤三月暮,飞絮想纵横。 卧病当秋夕,悠悠枕上情。 不堪抛月色,无计避虫声。 煎药惟忧涩,停灯又怕明。 晓临清鉴里,应有白髭生。 夕风庭叶落,谁见此时情。 不作关河梦,空闻砧杵声。 会须求至理,何必叹无成。 好约高僧宿,同看海月生。 佐邑惭无术,敢言贫与清。 风骚谁是主,烟月自关情。 卷箔当山色,开窗就竹声。 怜君惠嘉句,资我欲垂名。 新诗开卷处,造化竭精英。 雪霁楚山碧,月高湘水清。 初吟尘虑息,再味古风生。 自此寰区内,喧腾二雅名。 浪迹天涯去,南荒必动情。 草青虞帝庙,云暗夜郎城。 越鸟惊乡梦,蛮风解宿酲。 早思归故里,华发等闲生。 宿投林下寺,中夜觉神清。 磬罢僧初定,山空月又生。 笼灯吐冷艳,岩树起寒声。 待晓红尘里,依前冒远程。 随缘驻瓶锡,心已悟无生。 默坐烟霞散,闲观水月明。 竹深风倍冷,堂迥磬偏清。 愿作传灯者,忘言学净名。 制跸乘骊阜,回舆指凤京。 南山四皓谒,西岳两童迎。 云幄临悬圃,霞杯荐赤城。 神明近兹地,何必往蓬瀛。 淮源之水清,可以濯君缨。 彼美称才杰,亲人伫政声。 岁寒畴曩意,春晚别离情。 终叹临岐远,行看拥传荣。 世久荒墟在,白云几代耕。 市廛新草绿,里社故烟轻。 不谨罹天讨,来苏岂忿兵。 谁云殷鉴远,今古在人程。 莫漫恋浮名,应须薄宦情。 百年齐旦暮,前事尽虚盈。 愁鬓行看白,童颜学未成。 无过天竺国,依止古先生。 风细酒初醒,凭栏别有情。 蝉稀秋树瘦,雨尽晚云轻。 旅鬓一丝出,乡心寸火生。 子牟魂欲断,何日是升平。 淅淅梦初惊,幽窗枕簟清。 更无人共听,秪有月空明。 急想穿岩曲,低应过石平。 欲将琴强写,不是自然声。 天涯行欲遍,此夜故人情。 乡国别来久,干戈还未平。 灯残偏有焰,雪甚却无声。 多少新闻见,应须语到明。 少见南人识,识来嗟复惊。 始知春有色,不信尔无情。 恐是天地媚,暂随云雨生。 缘何绝尤物,更可比妍明。 檐滴春膏绝,凭栏晚吹生。 良朋在何处,高树忽流莺。 游寺期应定,寻芳步已轻。 新诗吟未稳,迟日又西倾。 春雨有五色,洒来花旋成。 欲留池上景,别染草中英。 画出看还欠,蓪为插未轻。 王孙多好事,携酒寄吟倾。 家国三千里,中宵算去程。 困才成蝶梦,行不待鸡鸣。 马首摇残月,鸦群起古城。 发来经几堠,村寺远钟声。 映水光难定,凌虚体自轻。 夜风吹不灭,秋露洗还明。 向烛仍分焰,投书更有情。 犹将流乱影,来此傍檐楹。 虏近人行少,怜君独出城。 故关逢落叶,寒日逐徂征。 闻笛添归思,看山惬野情。 皇华今绝少,龙额也相迎。 一门同秘省,万里作长城。 问绢莲花府,扬旗细柳营。 词锋偏却敌,草奏直论兵。 何幸新诗赠,真输小谢名。 文若为全德,留侯是重名。 论公长不宰,因病得无生。 大梦依禅定,高坟共化城。 自应怜寂灭,人世但伤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