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089,分33页显示 上一页 2 3 4 5 6 8 9 10 11 下一页 唐(续上) 张籍 767 - 830 一首张说 667 - 731 三首 徐凝 一首 徐铉 916 - 991 一首 戴叔伦 732 - 789 一首 文益 885 - 958 一首 施肩吾 一首 曹邺 816 - 875 二首 朱昼 二首 权德舆 759 - 818 二首 李华 715 - 774 二首 李咸 一首 李德裕 787 - 850 二首 李祎 ? - 743 一首 李赞华 899 - 936 一首 李赤 一首 杜光庭 850 - 933 一首 梁宝 一首 欧阳詹 761 - 801 一首 泰钦 ? - 974 一首 灵一 728 - 762 一首 王建 767 - 831 一首 王梵志 四首 | 引用典故:加餐 犬戎废东献,汉使驰西极。 长策问酋渠,猜(一作携)阻自夷殛。 容发徂边岁,旌裘敝海色。 五年一见家,妻子不相识。 武库兵犹动,金方事未息。 远图待才智,苦节输筋力。 脱刀赠分手,书带加餐食。 知君万里侯,立功在异域。 多病怯烦暑,短才忧近职。 跂足北窗风,遥怀浩无极。 故人易成别,诗句空相忆。 尺素寄天涯,淦江秋水色。 引用典故:拔山 妖星 大道不居谦,八荒安苟得。 木中不生火,高殿祸顷刻。 谁将白帝子,践我礼义域。 空持拔山志,欲夺天地德。 轵道人不回,壮士断消息。 父母骨成薪,虫蛇自相食。 鼎乱阴阳疑,战尽鬼神力。 东郊龙见血,九土玄黄色。 鼙鼓裂二景,妖星动中国。 圆丘无日月,旷野失南北。 徒流杀人血,神器终不忒。 一马渡空江,始知贤者贼。 ① 一作喜陈懿老自宛陵至示余新制三十馀篇 一别一千日,一日十二忆。 苦心无闲时,今夕见玉色。 玉色复何异,弘(一作红)明含群德。 有文如星宿,飞入我胸臆。 忧愁方破坏,欢喜重补塞。 使我心貌全,且非黄金力。 将攀下风手,愿假仙鸾翼⑴。 ⑴ 自注云:“予欲见诗人孟郊,故寄诚于此。” 重阳乘令序,四野开晴色。 日月数初并,乾坤圣登极。 菊黄迎酒泛,松翠凌霜直。 游海难为深,负山徒倦力。 昔闻红桂枝(一作树),独秀龙门侧。 越叟遗数株,周人未尝识。 平生爱此树,攀玩无由得。 君子知我心,因之为羽翼。 岂烦嘉客誉,且就清阴息。 来自天姥岑,长疑(一作凝)翠岚色。 芬芳世所绝,偃蹇枝渐直。 琼叶润不凋,珠英粲如织。 犹疑翡翠宿,想待鹓雏(一作鸾)食。 宁止暂淹留,终当更封植。 清剡与严湍,潺湲皆可忆。 适来玩山水,无此秋潭色。 莫辨幽兰丛,难分翠禽翼。 迟迟洲渚步,临眺忘餐食。 爱此溪水闲,乘流兴无极。 击楫怕鸥惊,垂竿待鱼食。 波翻晓霞影,岸叠春山色。 何处浣纱人,红颜未相识。 道,德。 清虚,玄默。 生帝先,为圣则。 听之不闻,抟之不得。 至德本无为,人中多自惑。 在洗心而息虑,亦知白而守黑。 百姓日用而不知,上士勤行而必克。 既鼓铸于乾坤品物,信充仞乎东西南北。 三皇高拱兮任以自然,五帝垂衣兮修之不忒。 以心体之者为四海之主,以身弯之者为万夫之特。 有皓齿青娥者为伐命之斧,蕴奇谋广智者为盗国之贼。 曾未若轩后顺风兮清静自化,曾未若皋陶迈种兮温恭允塞。 故可以越圆清方浊兮不始不终,何止乎居九流五常兮理家理国。 岂不闻乎天地于道德也无以清宁,岂不闻乎道德于天地也有踰绳墨。 语不云乎仲尼有言朝闻道夕死可矣,所以垂万古历百王不敢离之于顷刻。 宁体即云构,方前恒玉食。 贫居岂及此,要自(一作欲)怀归忆。 在梦关山远,如流岁华逼。 明晨首乡路,迢遰孤飞翼。 我本野外夫,不能恒礼则。 为性重任真,吃著随所得。 既与万物齐,方(项校「于」)□⑴守静默。 一身逢太平,五内无六贼⑵。 ⑴ 张锡厚拟补「中」字 ⑵ 见斯四二七七卷,转录自《中华文史论丛》一九八四年第二辑刊张锡厚《斯四二七七残卷考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