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祖齐圣,王猷诞融。 仁教四塞,天基累崇。 皇室多难,严清紫宫。 威厉秋霜,惠过春风。 平蜀夷楚,以文以戎。 奄有参墟,声流无穷(同上)。 靡竭匪浚,靡颓匪隆。 持贵以降,挹满以冲。 迈德遗功,于盛思终。 愿林之蔼,乐岱之崇。 永观玉振,长赖英风。 索索虚衿,翳翳闲冲。 谁其体之?在我刘公。 谈能雕饰,照足开蒙。 怀抱之内,豁尔每融(《高僧传》四)。 盛乐斯举,协徵调宫。 灵飨庆洽,祉积化融。 八变有序,三献已终。 坎牲瘗玉,酬德报功。 振垂成吕,投壤生风。 道无虚致,事由感通。 于皇盛烈,比祚华嵩⑴。 ⑴ 就埋用。○隋书音乐志。《乐府诗集》三。《文选》补遗三十四。《诗纪》九十五。 夫灵应微远,无迹可追;心路照通,有感斯顺。我皇体神御极,揖睿临乾,幽显成表,无思不服。若天二仪叶德,五精翼化;下洞渊泉,上达苍昊。天无息瑞,地不降祥。十住仿佛于林衡,应真肸蛮于清夜。素毫月举,腾光于梵室;妙趾神行,布武于椒殿。至于事符缃牒,既表祯图,无不云霏雾委,盈简被策。莫黑三距,眇千龄而再现;皓露淳腴,望凤盖而沾陛。此皆舜日未书,尧年罕降。岂直朱鸟动色,玄秬相趣而已哉!嘉玉远自北戎,梁弱水而委质。润彻环奇,旷世之所不睹。白金近发东山,剖幽岩而启瑞。傍被崖巇,鸿灵之所未刊;虽复素环之绝贶,烛银之瑶宝,方斯蔑如也。若夫金石具刚,非游泳之质,目非霈德潜衍,感极回灵。岂变坚沈之体,显轻浮之相。维永明七年某月,爰有祥石,眇发天津,浮海因潮,翻流迥至,表异淅河,献奇禁圃。琼瑜等润,精、金比色。帝上眷幽关之易启,咨玄应之无方,虽拊事寂寥,而因心咫尺。爱其贞恒之性,嘉其可久之姿。莫若图妙像于檀香,写遗影于只树。乃诏名工,是镌是琢。灵相瑞华,焕同神造。至于雕削之馀,遗刊委断,方圆小大,触水斯沈。驻罕停跸,亲加临试。良由法身是托,不溺沈弱之渊;剖析既离,方须浮金之水。至矣哉!祯符苦斯之妙也。敢铭宝贶,永福天人。其词曰: 遥哉上觉!旷矣神功! 四禅无像,三达皆空。 表灵降世,演露开蒙。 惟圣仁宇,宝化潜融。 道非迹应,事以感通。 沈精浮质,远自河葱。 悠悠互水,眇眇因风。 泛彼辽喝,瑞我国东。 有符皇德,乃眷宸衷。 就言鹫室,栖诚梵宫。 载雕载范,写好离工。 藉兹妙力,祚阐业隆。 冕旒南面,比寿华嵩(《广弘明集》十六)。 《宋书》乐志曰:武帝永初中。诏庙乐用王韶之所造七庙登歌七首。又有七庙享神登歌一首。并以歌章太后。其辞亦韶之造。 绵绵遐绪,明昭载融。 汉德未远,尧有遗风。 于穆皇祖,永世克隆。 本支惟庆,贻厥靡穷⑴。 ⑴ ○《宋书》乐志。《乐府诗集》八。《诗纪》五十五。 国昭惟茂,帝穆惟崇。 登祥纬远,缔世景融。 纷纶睿绪,庵蔚王风。 明进厥始,浚哲文终(同上)。 孝义相化,礼让为风。 当官无媚,嗣民必公。 谦谦君子,謇謇匪躬。 谅而不讦,和而不同。 诫之诫之,去骄思冲。 弘兹大雅,是曰至忠(同上)。 皇皇祖德,穆穆其风。 语嘿自己,明睿在躬。 荷天之锡,圣表克隆。 高山作矣,实祚其崇。 离光旦旦,载焕载融。 感荐惟永,神保无穷(同上)。 于穆我后(隋书作君。乐府同。),昭明有融。 道济区域,功格玄穹。 百神警卫,万国承风。 仁深德厚,信洽义丰。 明发思政,勤忧在躬。 鸿基惟永,福祚长隆(同上)。 神道正直,祀事有融。 肃雍备礼,庄敬在躬。 羞燔已具,奠酹将终。 降祥惟永,受福无穷(同上)。 ① 《唐书·乐志》曰:“开元十一年,祀昊天于圜丘,降神用《豫和》,六变,辞同。皇帝行用《太和》。登歌、奠玉帛用《肃和》。迎俎用《雍和》,皇帝酌献天神、酌献配座、饮福酒并用《寿和》。送文舞出、迎武舞入用《舒和》,武舞用《凯安》,礼毕送神用《豫和》,皇帝还大次用《太和》。” 六成既阕,三荐云终。 神心具醉,圣敬愈崇。 受釐皇邸,回跸帷宫。 穰穰之福,永永无穷。 ① 《唐书·乐志》曰:“太乐旧有《蜡百神迎送神词》二章,不详所起。” 十旬欢洽,一日祠(一作祀)终。 澄彝拂俎,报德酬功。 虑虔容肃,礼缛仪丰。 神其降祉,整驭随风。 ① 《唐书·乐志》曰:“昭德皇后庙,迎神用《永和》。登歌、酌鬯用《肃和》。迎俎用《雍和》。酌献用《坤元》。饮福用《寿和》。送文舞出、迎武舞入用《舒和》。武舞用《凯安》。撤俎用《雍和》。送神用《永和》。其词内出。” 于穆先后,丽圣称崇。 母临万宇,道被六宫。 昌时协庆,理内成功。 殷荐明德,传芳国风。 ① 《唐书·乐志》曰:“昭德皇后庙,迎神用《永和》。登歌、酌鬯用《肃和》。迎俎用《雍和》。酌献用《坤元》。饮福用《寿和》。送文舞出、迎武舞入用《舒和》。武舞用《凯安》。撤俎用《雍和》。送神用《永和》。其词内出。” 公尸既起,享礼载终。 称歌进彻,尽敬繇衷。 泽流惠下,大小咸同。 ① 《唐书·乐志》曰:“贞观二年,祖孝孙脩定雅乐,取礼记大乐与天地同和,故制十二和之乐,祭天神奏《豫和》之乐,祭地祇奏《顺和》,祭宗庙奏《永和》,登歌、奠玉帛奏《肃和》,皇帝行及临轩奏《太和》,王公出入、送文舞出、迎武舞入奏《舒和》。皇帝食举及饮酒奏《休和》,皇帝受朝奏《正和》,皇太子轩悬出入奏《承和》,正至皇帝礼会、登歌奏《昭和》,郊庙俎入奏《雍和》,酌献、饮福酒奏《寿和》。六年冬至,祀昊天于圜丘。乐章,褚亮、虞世南、魏徵等作。大历十四年,改《豫和》为《元和》,以避讳也。按唐初作十二和,以法天数,其后增造非一,颇无法度,皆随时制名云。” 钦惟大帝,载仰皇穹。 始命田烛,爰启郊宫。 云门骇听,雷鼓鸣空。 神其介祀,景祚斯融。 李侯鉴远,雅量淹通。 清言析理,妙藻推工。 贤哉博识,穆尔清风。 游情文苑,高步谈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