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去更筹尽,春随斗柄回。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 结心缠万缕,结缕几千回。 结怨无穷极,结心终不开。 高门出己子⑴,好木出良材。 交□学问去,三公何处来(后三处皆从郭沫若说改。)。 ⑴ 郭沫若谓当作「杰子」,龙晦怀疑应为「举子」,《考古》曾刊一短文谓当作「杞梓」,作者及刊期皆失记 ① 贞元十一年,秦中秀才白幽求,从新罗王子过海,失风,至一高山,半腹一城,台阁壮丽,有大树枝,为风相磨,如人诵诗。详诗意,殆示之进,幽求疑未敢前。俄有朱衣人自城中出,传敕诸真君来。殿廊下玉女数百奏乐,白鹤孔雀盘舞应之。日晚出宴迎月殿,有四真君各为《迎月诗》,后一诗忘其下句。又有童女唱《步虚歌》,幽求问从者是何处,曰诸真君游春台也,主人是东岳真君。四时各随地分为游,幽求向诸真君乞归,许之,得随西岳真君后,操舟归,自明州返旧士。 玉魄东方开,嫦娥逐影来。 洗心兼涤目,恍若游春台。 卢破黎头出,李子始花开。 潭深鱼正聚,杨柳两边栽(《九国志》卷二《谭全播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