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入韵字:  或选择
总目平声上声去声入声多音字下载平水韵表
韵字 五絶 103七絶 13五律 2七律 1五排 4七排 1 18四言 34六言 2古體 390樂府 14 1 4 8辭賦 8 8其他 17
八霁去声  婿 [契约] [偶也。] 羿 [游说] [拘泥] [鸟鸣也] [以女妻人] [视也] [弓弩矢器] [火齐] [梁栋] [通作浙] [足滑也] [咽痛] [更多…]
漢語字典
多音字辨析:
浙 屑韻,入声 (zhè):音折。江名。《说文》江水东至会稽山阴,为浙江。
浙 霁韻,去声 (zhì):音制。通作浙。亦作制。义同。
繁体或异体字:
拼音:zhè  韵部:

〈名〉
    (形声。从水,折声。本义:水名。浙江,即钱塘江)
  • 同本义 ,水名。即今钱塘江,上游为新安江
    • 浙,江水东至会稽山阴浙江。——《说文》。按,即禹贡三江南江也,但故道今不可考,世俗以钱塘江当之。非是。钱唐江古谓之浙江
  • 古州名,浙州 。其境约当今贵州习水县一带
  • 浙江省的简称
康熙字典

  • 唐韻》旨熱切《集韻》《韻會》《正韻》之列切,𠀤音折。 (屑韻)
  • 江名。《說文》江水東至會稽山隂,爲浙江。《史記·秦始皇紀》至錢塘,臨浙江。《註》浙者,折也。蓋取其潮出海,曲折而倒流也。
  • 又水名。《水經注》浙水出浙縣西北弘農盧氏縣大蒿山。
  • 又《廣韻》浙米也。《類篇》一曰汰也。
  • 又《集韻》征例切,音制。 (霽韻)
  • 通作淛。亦作制。義同。
  • 又《集韻》或作漸。《水經》漸江,卽浙江也。
  • 考證:〔《史記·昭王本紀》至錢塘,臨浙江。〕
  • 謹照原文昭王本紀改秦始皇紀。
説文解字  

清代 段玉裁《說文解字注》

江水東至會稽山陰爲浙江。會稽郡山陰、二志同。今浙江省紹興府山陰縣是其地。今俗皆謂錢唐江爲浙江。不知錢唐江、地理志水經皆謂之漸江。江至會稽山陰古曰浙江。說文浙漸二篆分舉劃然。後人乃以浙名冒漸。葢由二水相合。如吳越春秋越王至浙江之上、史記楚威王盡取故吳地至浙江、始皇至錢唐臨浙江皆謂是也。今則江故道不可攷矣。歙金氏榜禮箋曰。班志南江、𡉈會稽吳縣南。東入海。楊州川。北江、𡉈毗陵北。東入海。楊州川。中江、出丹陽蕪湖西南。東至陽羨入海。楊州川。毗陵之北江卽今大江。其蕪湖之中江、吳縣之南江逕流湮廢。據班志丹陽石城下云。分江水、首受江。東至餘姚入海。過郡二。行千二百里。說文江水至會稽山陰爲浙江。闞駰十三州志曰。江水至會稽與浙江合。晉灼亦云。水經江水又東至石城縣。分爲二。其一東北流、過毗陵縣北爲北江。其一又東至會稽餘姚縣東、入於海。酈注沔水篇曰。江水自石城東出爲南江。又東逕宣城之臨城縣南。又東逕安吳縣。又東逕甯國縣南。又東逕故鄣縣南、安吉縣北。又東北爲長瀆。歷湖口。又歷烏程縣。南通餘杭縣。則與浙江合。又東逕餘姚縣故城南。又東注於海。所謂地理志江水自石城東出逕吳國南爲南江者也。榜謂分江水合三江言之爲南江。猶岷江合言之爲北江。班氏備列南江、中江、北江。以應職方楊州其川三江。其於石城著南江源委。猶於湔氏道著北江源委。故志於中江言出蕪湖西南、東至陽羨入海。至南江、北江但云東入海。以入海之地已互見於石城、湔氏道也。是分江水爲南江。卽志文考之益明。酈注能說南江。而不能說中江耳。从水。㪿聲。𣅀𤍽切。十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