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入韵字:  或选择
总目平声上声去声入声多音字下载平水韵表
韵字 五絶 394七絶 103五律 2七律 1 49四言 132六言 9古體 1089樂府 68 64 8辭賦 7 14其他 42 3
共1089,分33页显示  上一页  3  4  5  6  7  9  10  11  12 下一页
(续上)
王琚 685 - 746 一首
皇甫冉 715 - 768 一首
皇甫澈 一首
皎然 720 - 800 三首
缺名一 一首
羊士谔 763 - 819 一首
苏拯 一首
贯休 832 - 912 一首
郑愔 ? - 710 一首
陆龟蒙 ? - 881 四首
马异 一首
鲍溶 三首
黄滔 840 - ? 一首
朱熹 1130 - 1200 一首
杨万里 1127 - 1206 二首
梅尧臣 1002 - 1060 二十首
郡远途且艰,宜悲良自得。
胡为心独尔,惠好在南国。
亦既清颜披,囧然良愿克。
与君兰时会,群物如藻饰。
烟景惜欢赏,云山起翰墨。
接艺奇思微,偶谈玄言直。
永日不知倦,逾旬犹谓亟。
如何酌离尊,移棹巴城侧。
浦口劳长望,舟中独太息。
疾风吹飞帆,倏忽南与北。
目尽不复见,怀哉无终极。
唯当衡峰上,遥辨湖水色。
海峤微茫那得到,楚关迢递心空忆。
夕郎善画岩间松,远意幽姿此何极。
千条万叶纷异状,虎伏螭盘争劲力。
扶疏半映晚天青,凝澹全和曙云黑。
烟笼月照安可道,雨湿风吹未曾息。
能将积雪辨晴光,每与连峰作寒色。
龙楼不竞繁花吐,骑省偏宜遥夜直。
罗浮道士访移来,少室山僧旧应识。
掖垣深沈昼无事,终日亭亭在人侧。
古槐衰柳宁足论,还对罘罳列行植。
引用典故:股肱 瑚琏器 三已
时来遇明圣,道济宁邦国。
猗欤瑚琏器,竭我股肱力。
进贤黜不肖,错枉举诸直。
宦官既却坐,权奸(一作竖)亦移职。
载践每若惊,三已无愠色。
昭昭垂宪章,来世实作则。
引用典故:旰食
皇天鉴不昧,愐想何亢极。
丝雨久愆期,绮霞徒相惑。
阴云舒又卷,濯枝安可得。
涸井不累瓶,乾溪一凭轼。
赤地芳草死,飙尘惊四塞。
戎寇夜刺闺,民荒岁伤国。
赖以王猷盛,中原无凶慝。
杨公当此晨,省灾常旰食
独感下堂雨,偏嘉越境域。
秋郊天根见,我疆看稼穑。
请回云汉诗,为君歌乐职。
⑴ 自州南诸乡降甘泽,长城、顾渚平地雨一尺,水分流,泽数乡也
竹杖裁碧鲜,步林赏高直。
实心去内矫,全节无外饰。
行药聊自持,扶危资尔力。
初生在榛莽,孤秀岂封殖。
干雪不死枝,赠君期君识。
门前岘山近,无路可登陟。
徒爱岘山高,仰之常叹息。
不如松与桂,生在重岩侧。
世间何物平,不过死一色。
老小终须去,信前业道力。
纵使公王侯,用钱遮不得。
各身改头皮,相逢定不识。
引用典故:青毡
逸才岂凡兽,服猛愚人得。
山泽生异姿,蒙戎(一作茸)蔚佳色。
青毡持与藉,重锦裁为饰。
卧阁幸相宜,温然承宴息。
药草 唐 · 苏拯
天子恤疲瘵,坤灵奉其职。
年年济世功,贵贱相兼植。
因产众草中,所希采者识。
一枝当若神,千金亦何直。
生草不生药,无以彰土德。
生药不生草,无以彰奇特。
国忠在臣贤,民患凭药力。
灵草犹如此,贤人岂多得。
黄莺 五代 · 贯休
一种为春禽,花中开羽翼。
如何此鸟身,便是黄金色。
黄金色,若逢竹实终不食。
百舌 初唐 · 郑愔
百舌鸣高树,弄音无常则。
借问声何烦,末俗不尚默。
按:《御览》九百二十三 以为魏晋郭愔诗。
包山信神仙,主者上真职。
及栖钟梵侣,又是清凉域。
乃知烟霞地,绝俗无不得。
岩开一径分,柏拥深殿黑。
僧闲若图画,像古非雕刻。
海客施明珠,湘蕤料(平声)净食。
有鱼皆玉尾,有乌尽金臆。
手携鞞铎祛(唐言杨枝,祛一作供),若在中印国
千峰残雨过,万籁清且极。
此时空寂心,可以遗智识。
知君战未胜,尚倚功名力。
却下听经徒(生公有听经石),孤帆有行色。
渔具诗 其一 (870年) 唐 · 陆龟蒙
天随子䱷于海山之颜有年矣,矢鱼之具,莫不穷极其趣。大凡结绳持纲者,总谓之网罟,网罟之流曰罛、曰罾、曰罺(案:侧交切。)。圆而纵舍曰罩,挟而升降曰𦊔(案:女减切。),缗而竿者总谓之筌。筌之流曰筒、曰车。横川曰梁,承虚曰笱,编而沈之曰箄(案:音卑。),矛而卓之曰矠(案:音册,矛也。),棘而中之曰叉,镞而纶之曰射,扣而骇之曰桹(案:以薄板置瓦器上,击之以驱鱼。)(案:以薄板置瓦器上,击之以驰鱼。),置而守之曰神(案:鲤鱼满三百六十岁,蛟龙辄率而飞去,置一神守之,则不能去矣。神,龟也。),列竹于海澨曰沪(吴之沪渎是也)。错薪于水中曰。所载之舟曰舴艋。所贮之器曰笭箵。其他或术以招之,或药而尽之,皆出于诗书杂传。及今之闻见,可考而验之,不诬也。今择其任咏者,作十五题以讽。噫,矢鱼之具也如此,予既歌之矣,矢民之具也如彼,谁其嗣之。鹿门子有高洒之才,必为我同作。
大罟纲目繁,空江波浪黑。
沈沈到波底,恰共波同色。
牵时万鬐入,已有千钧力。
尚悔不横流,恐他人更得。
其四 钓筒(870年)
短短截筠光,悠悠卧江色。
蓬差橹相应,雨慢烟交织。
须臾中芳饵,迅疾如飞翼。
彼竭我还浮,君看不争得。
昔人谢塸堤,徒为妍词饰(刘孝威集有谢塸堤启)
岂如圭璧姿,又有烟岚色。
光参筠席上,韵雅金罍侧。
直使于阗君,从来未尝识。
马蹄声特特,去入天子国。
借问去是谁,秀才皇甫湜。
(一作含)吐一腹文,八音兼五色。
主文有崔李,郁郁为朝德。
青铜镜必明,朱丝绳必直。
称意太平年,愿子长相忆。
感怀 唐 · 鲍溶
宿心不觉远,事去劳追忆。
旷古川上怀,东流几时息。
门前青山路,眼见归不得。
晓梦云月光,过秋兰蕙色。
评注(点击查看或隐藏评注)
白露 唐 · 鲍溶
清蝉暂休响,丰露还移色。
金飙爽晨华,玉壶增夜刻。
已低疏萤燄,稍减哀蝉力。
迎社促燕心,助风劳雁翼。
一悲纨扇情,再想清浅忆。
高高拜月归,轧轧挑灯织。
盈盈玉盘泪,何处无消息。
引用典故:阳春
丧车出东门,生时马无力。
何处入黄泉,嵩高山西北。
室人万里外,久望君官职。
今与牵衣儿,翻号死消息。
平生江海上,我不空相识。
远客迷畏途,孤鸿伤一翼。
行将鸡黍祭,已是乌鸢食。
劝酒执御郎,行人有哀色。
先悲三尺土,经岁哭不得。
眼前双双流,故袂安可拭。
一拜隔千里,生人意何极。
唯有阳春曲,永播清玉德。
闺怨 晚唐 · 黄滔
妾家五岭南,君戍三城北。
雁来虽有书,衡阳越不得。
别久情易料,岂在窥翰墨。
塞上无烟花,宁思妾颜色。
西山采蕨人,蓬首尚倾国。
怀哉远莫致,引脰气已塞。
倾筐忽堕前,此意岂易得。
良遇不可迟,枯筇有馀力。
子在人每憎,子亡憎者恻。
自吾失此友,但觉生意息。
犹解梦里来,岂子馀此忆。
死生知有无,贤圣或未测。
浑作白日看,不记夜许黑。
尚怜紫鸾姿,未举先折翼。
只惊玉雪容,冷面带古色。
梦泪觉犹湿,悲罢喜有得。
观书 南宋 · 杨万里
书册不可逢,逢得放不得。
看得眼昏花,放了还太息。
掩卷味方深,岂问忘与忆。
是身何曾动,忽然超八极。
祇言半窗间,不是华胥国。
寄衡山福严长老(1039年) 北宋 · 梅尧臣
衡山几千里,闻在湘川侧。
云霞不可到,峰壑无由识。
方丈开其间,青松隐寒色。
飞鸿尚莫过,况寄双凫翼。
南阳谢公祈雨(1039年) 北宋 · 梅尧臣
云龙本职雨,不雨其失职。
万草欲焚如,千畴几赭色。
刺史为民忧,侵晨车竞饬。
朅来款宫祠,岂不念黍稷。
𩃗霭随轮轩,霶𩃱遍畛域。
孰谓云龙愚,能成仁惠德。
濯濯群物新,葱葱众苗殖。
莫比邵父渠,初惭用人力。
送栎阳宰朱表臣(1041年) 北宋 · 梅尧臣
塞上备胡羌,关中调兵食。
秦民尚苦输,汉吏勤求职。
君今喜怀诏,驰骑宁暇息。
其邑尝雨金,于时岂能得。
行当(宋荦本作尝)经灞上,故事犹可忆。
前代多战争,鬼火弄阴黑。
苍苍路傍草,憔悴希春色。
县涂诚有政,威惠为令德。
得孙仲方画美人一轴(1044年) 北宋 · 梅尧臣
骏驹少驯良,美女少贤德。
尝闻败君驾,亦以倾人国。
因观壁间画,笔妙仍奇色。
持归非夺好,来者恐为惑。
谒双庙(1044年) 北宋 · 梅尧臣
八月过宋都,泊舟双庙侧。
永怀此忠良,遗烈传碑刻。
五位俨朝裾,千年同血食。
当时多苟生,贵爵曾谁识。
纵今有丘坟,都已荒荆棘。
古人非轻死,于义实罕得。
英骨化埃尘,令名同鸟翼。
飞翔出后世,景慕无终极。
岂若目前荣,未殁声已息。
西登孝王城,王气由邦国。
昔尝得圆鲫,留待故人食。
今君远赠之,故人大河北。
欲脍无庖人,欲寄无鸟翼
放之已不活,烹煮费薪棘。
依韵和通判把菊有寄(1045年) 北宋 · 梅尧臣
湖边草树多,蠹叶已少色。
唯菊不畏霜,淡艳如有德。
自与兰并生,非因人所植。
爱贵曾未厌,秋日短苦逼。
朋好各相望,采持空叹息。
临杯不能饮,对案不能食。
借问君何忧,节物感人极。
梦觉(1046年) 北宋 · 梅尧臣
夕梦多梦之,觉来遂成忆。
忆子生平时,事往无一得。
信若此梦寐,岂不见颜色。
复存来告言,言虚音匪默。
是觉曷为真,觉梦可以惑。
赤羽异蒿鴳,来自东夷国。
群集成皋间,翩翩皆一色。
举臆发朱砂,为瑞应火德。
穿屋彼非类,啄粟惭与食。
清声殊啁啾,所蓄每陋逼。
应当放之去,重展万里翼。
送韩子华十月拜扫(1047年) 北宋 · 梅尧臣
白露已变霜,孝心竟悲恻。
荐衣如念存,拜垄不遑息。
带剑蓬池外,兼程困马力。
礼毕便当还,于诚乃为得。
斫脍怀永叔(1048年) 北宋 · 梅尧臣
高河古穴深,下有苍鳞鲫。
出水狞将飞,落刀细可织。
香粳炊正滑,白酒美少力。
但欠平生欢,共此中路食。
陈丞相燕息园(1051年) 北宋 · 梅尧臣
少仕既勤劳,暮节念君息。
小车辞汉庭,缁衣赋卫国。
广园树佳木,鸣鸟来野色。
京水鱼可缗,东陂雁可弋。
岂不有秦声,酒酣歌在侧。
宁同扶风人,自去北山北。
⑴ 夏校:疑当作居,冒校作燕
雨燕(五月五日)(1054年5月5日) 北宋 · 梅尧臣
雨燕去还来,衔虫为雏食。
雄雌湿已倦,梁栋冷并息。
缘础蚍蜉群,拾馂蜻蜓翼。
谷粟满京囷(据残宋本,万历本、宋荦本作园),任从黄雀得。
海若有丑鱼,乌图有乌贼。
腹膏为饭囊,鬲冒(夏校:疑胃之误)贮饮墨。
出没上下波,厌饫吴越食。
烂肠夹雕蚶,随贡入中国。
中国舍肥羊,啖此亦不惑。
送宋中道太博倅广平(1056年) 北宋 · 梅尧臣
行役无冬春,车马无南北。
急若机上梭,离别肠自织。
其间走声利,昼夜不能息。
晚得二友生,胸蜺吐五色。
各思强禄仕,安肯坐仰食。
一之毛遂乡,一之太伯国。
岂无颖脱才,可迈古风力。
明当隔大河,去路指斗极。
谁念平原君,能于众中识(自注:裴如晦时亦宰吴江。)
古圣通物宜揉斲资粒食。
稼穑尽民勤,垦耕穷地力
推化本神农,维时思后稷。
我老欲归田,兹器已先识。
其八 袯襫(1057年)
上袯与下襫,青蓑苦能织。
晓披春雨来,晚晒阳坡侧。
蔽身常自足,冲湿曾为得。
任从野风吹,已敌寒蓬色。
⑴ 据残宋本,万历本、宋荦本作披
寄致仕余少卿(1058年) 北宋 · 梅尧臣
仕苦恋朝廷,多为老所逼。
朝廷虽爱贤,不欲竭其力。
君归颇得宜,湖上遂偃息。
男能智自谋,孙亦俛就职。
人事当置之,自可乐胸臆。
古意 北宋 · 梅尧臣
林中即鹿人,常为虎所即。
虎岂援鹿者,亦各求其食。
趋利不顾害,祸患安可息。
古来遁世士,轻彼用智力。
君家太湖石,何从太湖得。
太湖天东南,太行天西北。
相去三千里,虽有何致力。
古人烦舟车,顽质无羽翼。
窍引木莲根,木莲依以植。
秋蛇出其中,舌吐虹霓色。
君尝夸于我,怪怪亦特特
以丑世为恶,兹以丑为德。
事固无丑好,丑好贵不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