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入韵字:  或选择
总目平声上声去声入声多音字下载平水韵表
韵字 五絶 2310七絶 17927五律 10176七律 17557五排 914七排 147 1080四言 130六言 309古體 2442樂府 235 16 275 58辭賦 9琴操 1 51其他 345 322
共2442,分72页显示   2  3  4  5 下一页
无名氏 一首
魏晋
傅玄 217 - 278 一首
周处 236 - 297 一首
张华 232 - 300 一首
无名氏 二首
潘尼 250 - 311 一首
石崇 249 - 300 一首
缪袭 186 - 245 一首
谢尚 308 - 357 一首
阮籍 210 - 263 一首
陶潜 376 - 427 三首
南北朝
何逊 ? - 518 六首
刘删 二首
刘孝仪 484 - 550 一首
刘孝先 一首
刘孝威 496 - 549 二首
刘孝绰 481 - 539 三首
刘氏(王淑英妻) 十九首
列异传曰:鲍宣。宣子永。永子昱。三世皆为司隶。而乘一骢马。京师人歌之。
鲍氏骢。三人司隶再入公。
马虽瘦。行步工
⑴ 《书钞》作通。○《书钞》六十一引列异记。《御览》二百五十引列异传、八百九十七引列异记。《乐府诗集》八十五。《诗纪》八。
鹊巢丘城侧,雀乳空井中。
居不附龙凤,常畏蛇与虫。
依贤义不恐,近暴自当穷
⑴ ○《类聚》九十二。广《文选》十五。《诗纪》二十二。
孙吴至西晋 · 周处
《晋书》曰:齐万年屯梁山。有众七万。夏侯骏逼处以五千兵击之。乃攻万年于六陌。处军未食。梁王肜促令速战。而绝其后继。处知必败。赋诗云云。
去去世事已,策马观西戎。
藜藿甘粱黍,期之克令终
⑴ ○《晋书》本传。《御览》三百十二。《诗纪》三十。
壮士篇 西晋 · 张华
天地相震荡,回薄不知穷。
人物禀常格,有始必有终。
年时俯仰过,功名宜速崇。
壮士怀愤激,安能守虚冲
乘我大宛马,抚我繁弱弓。
长剑横九野,高冠拂玄穹
慷慨成素霓,啸吒起清风。
震响骇八荒,奋威蚋四戎。
濯鳞沧海畔,驰骋大漠中。
独步圣明世,四海称英雄
⑴ ○《乐府诗集》六十七。广《文选》十三。《诗纪》二十一。
践元辰。延显融。
献羽觞。祈令终。
我皇寿而隆。我皇茂而嵩。
本枝奋百世。休祚钟圣躬
⑴ ○《宋书》乐志。《晋书》乐志。《类聚》四。古今岁时杂咏一。《诗纪》三十九。
永嘉世,九州空。
余吴土,盛且丰。
① 仲治。广《文选》作正治。《诗纪》同。
二八由唐显,财以多士隆。
群灵感韶运,理翮应翔风
张生拔幽华,苹蘩登二宫。
未几振朱锦,剖符抚西戎。
及子仍同僚,赠言贻尔躬。
威刑有时用,唯德可令终
⑴ ○《类聚》三十一。广《文选》十。《诗纪》二十八。
昔常接羽仪,俱游青云中。
敦道训胄子,儒化涣以融。
同声无异响,故使恩爱隆。
岂惟敦初好,款分在令终。
孔不陋九夷,老氏适西戎。
逍遥沧海隅,可以保王躬。
世事非所务,周公不足梦。
玄寂令神王,是以守至冲
⑴ ○《三国志》楚王彪传注。《诗纪》三十。又韵补一作赠曹嘉诗。引梦、冲二韵。
改汉艾如张为获吕布。言曹公东围临淮。生擒吕布也。
获吕布,戮陈宫。
芟夷鲸鲵,驱骋群雄。
囊括天下运掌中(同上)
大道曲 东晋 · 谢尚
乐府广题曰:谢尚为镇西将军。尝著紫罗襦。据胡床。在市中佛国门楼上弹琵琶。作大道曲。市人不知是三公也。
青阳二三月,柳青桃复红。
车马不相识,音落黄埃中
⑴ ○《乐府诗集》七十五。《诗纪》三十二。
王业须良辅,建功俟英雄。
元凯康哉美,多士颂声隆。
阴阳有舛错,日月不常融。
天时有否泰,人事多盈冲。
园绮遁南岳,伯阳隐西戎
保身念道真,宠耀焉足崇。
人谁不善始,鲜能剋厥终。
休哉上世士,万载垂清风!
虚舟纵逸棹,回复遂无穷。
发岁始俛仰,星纪奄将中。
南窗罕悴物,北林荣且丰。
神渊时雨,晨色奏景风。
既来孰不去,人理固有终。
居常待其尽,曲肱岂伤冲?
迁化或夷险,肆志无窊隆
即事如已高,何必升华嵩
幽兰生前庭,含薰待清风。
清风脱然至,见别萧艾中。
行行失故路,任道或能通。
觉悟当念还,鸟尽废良弓。
辞家夙严驾,当往志无终
问君今何行,非商复非戎。
闻有田子春(一作泰),节义为士雄
斯人久已死,乡里习其风。
生有高世名,既没传无穷。
不学狂驰子,直在百年中。
故人傥送别,停车一水东。
去帆若不见,试望白云中。
促膝今何在,衔杯谁复同。
水夜看初月,江晚溯归风。
无因生羽翰,千里暂排空(○本集二。《诗纪》八十三。)
昔随张博望,辞帝长杨宫。
独好西山勇,思为北地雄。
十年事河外,雪鬓别关中。
季月边秋重,岩野散寒蓬
日隐龙城雾,尘起玉关风。
全狐君已复,半菽我犹空。
欲因上林雁,一见平陵桐(同上)
诘旦钟声罢,隐隐禁门通。
蘧车响北阙,郑履入南宫。
宿雾开驰道,初日照相风。
胥徒纷络驿,驺御或西东。
暂喧耳目外,还保性灵中。
方验游朝市,此说不为空
⑴ ○本集二。文苑英华辨证六。又《类聚》三十九作早朝诗。引通、宫、通、东四韵。文苑英华百九十作早朝诗。引通、宫、风、东四韵。《颜氏家训》文章篇引一句。
提琴就阮籍,载酒觅杨雄。
直荷行罩水,斜柳细牵风。
按:○文镜秘府论天卷。
客心惊夜魂,言与故人同。
开帘觉水动,映竹见床空。
浦口望斜月,洲外闻长风。
九秋时未晚,千里路难穷。
已如臃肿木,复似飘飖蓬。
相思不可寄,直在寸心中(○本集二。《诗纪》八十三。)
竹台归欲碍,花林出未通。
度簪先分影,转珥忽瞻风。
双桥耀宝钿,阗阗密复丛。
羞令挂缨阙,整插补馀空(绮○本集二。《诗纪》八十四。)
泛宫亭湖 南北朝 · 刘删
《荆州记》云:宫亭湖庙神能使湖中分风而帆南北。
回舻乘派水,举帆逐分风
滉瀁疑无际,飘扬似度空
樯乌排鸟路,船影没河宫。
孤石沧波里,匡山苦雾中
寄言千金子,安知万里蓬
⑴ 舻,《寰宇记》作“流”;乘,《初学记》卷七、《文苑英华》卷一六三作“承”。
⑵ 帆,《永乐大典》卷六七○○作“棹”。
⑶ 扬,《初学记》卷七、《文苑英华》卷一六三作《飖》,《古诗纪》卷一○六作“飏”;度,《永乐大典》卷六七○○作“渡”。
⑷ 苦,《初学记》卷七作“若”,《永乐大典》卷六七○○作“古”。
⑸ 言,《初学记》卷七、《文苑英华》卷一六三、《古诗类苑》卷一四作“谢”。
⑹ (蓬,《永乐大典》卷六七○○作“逢”)。(《艺文类聚》卷九)
赋得马 南北朝 · 刘删
独饮临寒窟,离群思北风。
陈王欲观舞,御史自随骢。
边声陨客泪,果下益桃红。
恒持沛艾影,解向平陵东(《艺文类聚》卷九三)
⑴ 饮,《文苑英华》卷三三○作“欲”。
入梁逢故苑,度薛见馀宫。
尚识招贤阁,犹怀爱士风。
灵光一超远,衡馆亦蒙笼。
洞门馀旧色,甘棠留故丛。
送禽悲不去,过客慕难穷。
池竹徒如在,林堂暧已空。
远桥隔树出,迥涧隐岸通。
芳流小山桂,尘起大王风
具物咸如此,是地感余衷。
空想陵前剑,徒悲垄上童
⑴ 刘集作桐。文苑同。又注云。一作童。《诗纪》云。一作桐。○刘孝威集作过康王第宅。文苑英华三百七作过康王第宅。《诗纪》八十七。又《初学记》十引宫、风、笼、丛、穷、空、通、衷九韵。
幽人住山北,月上照山东。
洞户临松径,虚窗隐竹丛。
出林避炎影,步径逐凉风。
平云断高岫,长河隔净空。
数萤流暗草,一鸟宿疏桐。
兴逸烟霄上,神闲宇宙中。
还思城阙下,何异处樊笼
⑴ ○文苑英华二百三十三。《诗纪》八十八。
汉家迎夏华,避暑甘泉宫。
栈车鸣里鼓,驷马驾相风。
校尉乌桓骑,待制楼烦弓。
后旌犹五柞,前笳度九嵏。
才人豹尾内,御酒属车中。
辇回百子阁,扇动七轮风
鸣钟休卫士,披图召后宫。
材官促校猎,凉秋戏射熊
⑴ ○本集。《类聚》四十三。文苑英华二百三。《乐府诗集》八十四。《诗纪》八十八。
云树交为密,雨日共成虹。
雷舒长男气,枝摇少女风
叶珠随滴水,檐绳下溜空。
蝶濡飞不飏,花沾色更红。
明离信养德,能事毕春宫。
谁堪偶凤吹,唯有浮丘公
⑴ ○本集。《类聚》二。文苑英华百五十三。《诗纪》八十八。
游子倦飘蓬,瞻途杳未穷。
晨征凌迸水,暮宿犯颓风。
出洲分去燕,向浦逐归鸿。
兰芽隐陈叶,荻苗抽故丛。
忽亿园间柳,犹伤江际枫。
吾生弃武骑,高视独辞雄。
既殚孝王产,兼倾卓氏僮。
罢籍睢阳囿,陪谒建章宫。
纷余似凿枘,方圆殊未工。
黑貂久自弊,黄金屡已空。
去辞追楚穆,还耕偶汉冯。
巧拙良为异,出处嗟莫同。
若厌兰台右,见访灞陵东
⑴ ○何水部集二作仰答何记室。文苑英华二百四十作答何记室逊。《诗纪》八十七。
相思如三月,相望非两宫。
持此连枝树,暂非背飞鸿。
若人惠思我,擒藻蔚雕虫。
仙掌方晞露,灵乌正转风。
方假排虚翮,相与北山丛
⑴ ○《类聚》三十一。文苑英华二百四十。《诗纪》八十七。
下邑非上郡,徒然想二冯。
余惭野王德,尔勖圣乡风。
望望馀涂尽,凄凄良宴终。
朝蔬一不共,夜被何由同
⑴ ○《类聚》二十一。《诗纪》八十七。
妆铅点黛拂轻红。鸣环动佩出房栊。
看梅复看柳。泪满春衫中
⑴ ○玉台新咏十作王淑英妇赠答。《诗纪》九十四。
衔泥金屋外,表瑞玉筐中。
学飞疑汉妾,巢幕惮吴宫。
爪截还犹短,窠成新尚空。
讵并零陵石,飞舞逐春风
⑴ ○《类聚》九十二。文苑英华三百二十九作衔泥双燕。《诗纪》百六。
桂月影才通,猿啼迥入风。
隔岩还啸侣,临潭自响空。
挂藤疑欲饮,吟枝似避弓。
别有三声泪,沾裳竟不穷
⑴ ○《类聚》九十五。《初学记》二十九作夜猿啼。文苑英华三百三十作萧㻇咏夜猿啼。《诗纪》百六。
赋得荆轲诗 南北朝 · 阳缙
函关使不通,燕将重深功。
长虹贯白日,易水急寒风。
壮发危冠下,匕首地图中。
琴声不可识,遗恨没秦宫
⑴ ○《类聚》五十五。《乐府诗集》五十八作阳缙荆轲歌。《诗纪》百七。
《诗纪》云。鲍明远白头吟曰:申黜褒女进。班去赵姬升。
班姬与飞燕,俱侍汉王宫。
不意恩情歇,偏将衰草同。
香飞金辇外,苔上玉阶中。
今日悲团扇,非是为秋风
⑴ ○《类聚》三十二。《诗纪》百七。
迥石直生空,平湖四望通。
岩根恒洒浪,树杪镇摇风。
偃流还渍影,侵霞更上红。
独拔群峰外,孤秀白云中
⑴ ○《初学记》五。文苑英华百六十一。《诗纪》百七。
兹山挺异崿,孤起秀云中。
陵池激楚浪,纷糺绝宛风。
烟峰晦如昼,寒水清若空。
颉颃鸥舞白,流乱叶飞红
⑴ ○《类聚》二十七。《诗纪》六十二。
离夜诗 南北朝 · 江孝嗣
石泉行可照,兰杜向含风。
离歌上春日,芳思徒以空。
情遽晓云发,心在夕何终。
幽琴一罢调,清醑复谁同
⑴ ○谢宣城诗集四。《诗纪》六十一。
延陵上国返,枉道访徐公。
死生命忽异,欢娱意不同。
始往邙山北,聊践平陵东。
徒解千金剑,终恨九泉空。
日尽荒郊外,烟生松柏中。
何言愁寂寞,日暮白杨风
⑴ ○文苑英华三百六。《诗纪》百十三。
咏镜诗 南北朝 · 王孝礼
可怜不自识,终尔因镜中。
分眉一等翠,对面两边红。
转身先见动,含笑逆相同。
犹嫌镜里促,看人未好通
⑴ ○《类聚》七十。《诗纪》九十四。
孀妇吟 南北朝 · 萧总
寒夜静房栊,孤妾思偏丛。
悲生聚绀黛,泪下浸妆红。
蓄恨萦心里,含啼归帐中。
会须明月落,那忍见床空
⑴ ○《乐府诗集》七十六。《诗纪》百十二。
《北齐书》曰:郑述祖累迁兖州刺史。有人入市盗布。其父怒曰:何忍欺仁者。执之以归首。述祖特原之。自是之后。境内无盗。人歌之曰:
大郑公。小郑公。
相去五十载。风教尚犹同
⑴ ○《北齐书》郑述祖传。北史郑羲传附述祖传。《乐府诗集》八十六、《诗纪》百十一并作郑公歌。
青蒲衔紫茸,长叶复从风。
与君同舟去,拔蒲五湖中。
长川落日照,深浦漾清风。
弱柳垂江翠,新莲夹岸红。
船行疑泛迥,月映似沉空。
愿逐琴高戏,乘鱼入浪中
⑴ ○《初学记》六作祖孙登莲调诗。文苑英华百六十三。《诗纪》百七。
赠陈宝应 南北朝 · 释惠标
《梁书》曰:宝应据闽中。与镏异潜有异谋。遂起兵反。沙门慧标作五言诗以送之。宝应甚悦。慧标赍以示虞寄。寄谓所亲曰:标公既以此始。必以此终。后宝应败。标从坐伏诛。
送马犹临水,离旗稍引风。
好看今夜月,当照紫微宫
⑴ ○《陈书》虞荔传附寄传。南史虞寄传。《诗纪》百七。
涧水初流碧,山樱早发红。
新禽争弄响,落蕊乱从风。
拂筵多软干,映户悉花丛。
谁云相去远,垂柳对高桐
⑴ ○《类聚》三。文苑英华百五十七作萧子显。又注云。此诗后五句一本误作简文帝。《诗纪》八十五。
亭高登望极,春心远近同。
莫恨荆台隐,云行不碍空。
柳色浮新翠,兰心带浅红。
若因鹏举便,重上龙门中
⑴ ○文苑英华三百十五作朱超道。《诗纪》九十三。
登渭桥诗 南北朝 · 宗羁
仲山朝饮马,还坐渭桥中。
南瞻临别馆,北望尽离宫。
四面衣裾合,三条冠盖通。
兰香想和季,云起忆成公。
圯上相知早,鸡鸣幸共同
⑴ 圯音夷。楚人谓桥为圯。○《类聚》九。《初学记》七。《诗纪》百十二。
梦见故人诗 南北朝 · 姚翻
觉罢方知恨,人心定不同。
谁能对角枕,长夜一边空(○玉台新咏十。《诗纪》九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