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入韵字:  或选择
总目平声上声去声入声多音字下载平水韵表
韵字 五絶 2429七絶 20082五律 13789七律 24211五排 939七排 159 4099四言 165六言 342古體 5789樂府 367 52 513 141辭賦 24琴操 11 60其他 500 303
共500,分16页显示  上一页  3  4  5  6  7  9  10  11  12 下一页
(续上)
张景 971 - 1019 一首
张潞 ? - 1234 一首
张端义 1179 - ? 一首
张绶 一首
张舜民 一首
张茂先 一首
强幼安 1091 - 1157 一首
彭止 一首
徐仲谋 二首
徐似道 二首
徐俯 1074 - 1140 三首
徐玑 1162 - 1214 一首
成锐 一首
戚明瑞 1246 - ? 二首
方君遇 一首
方士繇 1148 - 1199 二首
方至 一首
施子安 一首
施宜生 ? - 1160 一首
施德操 一首
晁说之 1059 - 1129 二首
晁迥 951 - 1034 一首
曲端 1091 - 1131 一首
曹筠 一首
两岸绿杨遮虎渡,一番青草覆龙洲
⑴ 《舆地纪胜》卷六五《荆湖北路·江陵府》
阮孚几蜡屐,晏子一狐裘(杂诗)
碧云千里暮,红叶十分秋。
北宋 · 张绶
江山清绝冠吴头
⑴ 《舆地纪胜》卷二三《江南东路·饶州》
山长水远连三楚,物态人情又一州(同上书卷三八《淮南东路·真州》)
熠熠宵流(又)
宋陈骙《文则》卷上 《文则》:张茂先《励志》诗云云。虽变二字以协音韵,而不知诗人言萤有缓飞之意,言毛有至轻之喻。
北宋 · 强幼安
山僧不解数甲子,一叶落知天下秋。
天西玉一钩
⑴ 宋陈文蔚《克斋集》卷一六《送彭应期下鄱阳》注
湖上风涛或泛浮,城南因立镇湖楼(题镇湖楼)
按:宋楼钥《嘉泰吴兴志》卷一三
郡城重叠耸危楼,最爱清风景物优(清风楼)
晓梵鱼出听,夜禅石点头(体千进夫)
胸中著云梦,皮里有阳秋。
诗如云态度,人似柳风流(赠仲宗《观林诗话》作赠张仁)
按:以上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三六引《诗说隽永》
玉立竹千亩,金垂橘万头(庐陵思归)
官事有时闲,江上每夷犹
⑴ 以上同上书卷三一《江南西路·吉州》
南宋 · 徐玑
薤叶秀且耸,兰香细而幽(水仙)
按:《全芳备祖》前集卷二一
凭高看渐远,更上最高楼(别随州裴员外嘉)
按:以上吴处厚《青箱杂记》卷七
旧梦不堪游蚁国,生涯只合在渔舟。
老槐阴下吹箜篌。
宋 · 方君遇
是有命焉非倖致,不知我者谓何求(宋韦居安《梅涧诗话》卷上)
不复云軿去自留,却凭飞鹊集中流(七夕)
流连儿女意,香满曝衣楼(又)
按:以上同上书卷二六
宋 · 方至
缺多圆少人如月,盛极衰来物易秋
⑴ 《桐江集》卷三《跋方君至庚辰诗》
蝉唤翠阴声断续,鸟藏红叶响啁啾。
其一 北宋末金初 · 施宜生
只因未有良媒在,直到如今万万秋(题丫头岩)
按:宋祝穆《方舆胜览》卷一八
宋 · 施德操
春风两岸客来往,红日一川莺去留(柳)
按:清黄宗羲《宋元学案》卷四○
清霜下牛斗,凛然北固秋(《雪浪斋日记》)
抚掌笑木奴,尔岂当封侯(柑)
按:以上宋陈景沂《全芳备祖》后集卷三
凤驾都门晓,凉风苑树秋(送刘综学士出镇并门)
按:宋文莹《玉壶清语》卷一
宋 · 曲端
不向关中兴事业,却来江上泛渔舟(题柱)
宋徐梦华《三朝北盟会编》卷一四七 《三朝北盟会编》:(张)浚既失全陕,退保蜀中,复欲用端。(王)庶曰:不可,富平之战,宣抚与曲端有胜负之约,今日宣抚有何面目见曲端;若曲端得志,虽宣抚亦敢斩之,不可用也。吴玠亦惧端之严明,恐其复用,乃书曲端谋反四字于手心。玠侍浚立,举手以示浚,然不言也。浚虽有杀端之意。而未有罪。庶等曰:曲端尝作诗题柱,有指斥乘舆之意云云,此其罪也。
南宋 · 曹筠
浩浩秦淮千万顷,好将馀浪到滩头
⑴ 宋王明清《挥麈三录》卷三 《挥麈三录》:徽宗政和末,秦桧自金陵往参太学,行至当涂,值大雨,水冲桥断,不能前进。时曹筠被延执教墟里子弟,于书室窗中窥见秦徒步执盖立风雨中,淋漓凄然,甚怜之,呼入,令小憩,至晚,雨不止,乃推食挽留而共榻。翌日晴霁,送之登途,秦大感激。秦专权久矣,曹一夕省悟其前一饭之恩,乃作诗以致祈恳,末句云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