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入韵字:  或选择
总目平声上声去声入声多音字下载平水韵表
韵字 五絶 122七絶 14五律 2七律 1 8四言 9六言 3古體 292樂府 9 22 8 7其他 5
共292,分10页显示  上一页  3  4  5  6  7  9  10 下一页
(续上)
费扬古 ? - 1701 一首
郭临江 一首
杭世骏 1696 - 1772 一首
弘历 1711 - 1799 十五首
黄任 一首
金和 1818 - 1885 一首
李鼎元 一首
李玄锡 1647 - 1703 一首
刘大观 1753 - 1834 二首
刘大櫆 1698 - 1779 一首
卢世㴶 1588 - 1653 一首
吕高培 一首
马一浮 1883 - 1967 一首
南有容 1698 - 1773 一首
彭孙遹 1631 - 1700 一首
祁寯藻 1793 - 1866 三首
揽衣登高台,悠然舒远眺。
林皋木叶飞,荒阪净野烧。
塞雁下沙湾,落霞明晚照。
天末起悲风,何处哀猿叫。
脉脉感幽心,我亦发长啸。
云山足徘徊,怀古足凭吊。
今昔几何年,临风想同调。
漂母 清末近现代初 · 郭临江
淮阴未遇时,江干自垂钓。
英雄溷泥途,富贵孰相料?
漂母彼何人,巨眼独光照。
一饭进王孙,千秋成绝调。
读书缅前修,夙昔蕴嘉眺。
帆迟路转纡,景入山逾峭。
绝代揖孤潜,荒涂隐客曜。
鱼衔堕叶沈,鸱倚丛竹啸。
披裘既沈冥,晞发亦宏妙。
共葆遗世情,庶远攒峰诮。
高台蔓荒烟,千古仰垂钓。
手无竹如意,叩舷未殊调。
题张雨森摹沈石田山水幅(乾隆癸亥) 清 · 弘历
吴中沈周清狂客,雨森笔似人亦肖。
几暇恒欣观绘事,生绡命写秋山照。
盘薄全无意匠营,兔毫直扫凌云峤。
黄叶红叶镂丹峰,松梢错出空王庙。
荣杖幽人步板桥,扁舟独弄任公钓。
六角溪亭俯碧流,谁欤坐爱清江眺。
读书万卷下笔神,不独诗然画同调。
雨森勉参诗画禅,会当示汝无形妙(雨森颇能诗故云)
钓鱼(乾隆癸亥) 清 · 弘历
一川金紫明斜照,清溪翠壁天然妙。
竿丝偶弄非梦罴,瀺灂游鳞俯可眺。
今来古往钓鱼人,不知却被鱼儿钓。
题董邦达秋山平远图(乾隆甲子) 清 · 弘历
疏林噪归鸦,远峰衔落照。
平溪渺烟霭,千里归一眺。
板桥接茅店,历历皆诗料。
是地岂富春,谁弄严公钓。
泠然阁(乾隆壬申) 清 · 弘历
石诡松益奇,山峻风偏峭。
披襟坐虚阁,天籁动万窍。
偶此方外方,究其妙中妙。
弧矢少所御,尚未尽其妙。
况乎治理微,更宿因颁诏。
文皇善絜矩,万古垂政要。
紫翠房(乾隆庚辰) 清 · 弘历
漪澜堂畔室,假山围茜峭。
偨池互罗落,嶙峋入窅窱。
紫翠幻万状,朗朗延曦照。
生色画屏张,谁能观徼妙。
含峭居(乾隆壬午) 清 · 弘历
小憩玉泉山,山居号含峭。
馀兴试回望,万峰都在照。
东阳升温暾,西岭辉䆞窱。
昨近所游历,一一观其窍。
向题亦偶然,今朝识真妙。
含峭居(乾隆丁亥) 清 · 弘历
众峭含此居,此居复含峭。
一二二而一,如镜光相照。
有欲与无欲,观徼及观妙。
是皆为絮言,达者不禁笑。
松簧馆(乾隆戊子) 清 · 弘历
不竹而为簧,非虚而为窍。
吹万风入之,落落吟古调。
素琴或可写,和笙奚能肖。
于古有师旷,解会声前妙。
晚晴落照(乾隆戊子) 清 · 弘历
急雨清烦暑,晚晴辉返照。
似此晴雨时,诚非意所料。
意惬在宜农,馀暇聊吟眺。
林叶低翻明,水风爽含峭。
便可放轻舟,弦月天中耀。
泛月四首 其三 (乾隆辛卯) 清 · 弘历
缓缓移桂棹,葛衫披风峭。
转欲换袷衣,炎蒸避如摽。
举头望天中,素娥已扬曜。
圆景虽未满,其间趣尤妙。
晓发(乾隆戊戌) 清 · 弘历
一夜西北风,晓发新凉峭。
万里净片云,朱鸟东方照。
众意各舍然,登程不待诏。
设匪昨之闷,安有今之笑。
莫谓无恒心,无恒即恒调。
接要楼(乾隆壬寅) 清 · 弘历
万景自纷投,岩楼称接要。
事理每如斯,宜惟中(去声)窾窍。
鸿钧私覆无,日月容光照。
切已有进焉,毋作聪明耀。
子曰为君难,一语中心劭。
登妙高寺(乾隆癸卯) 清 · 弘历
寺据北峰斯最高,高无可称称以妙。
因忆老聃五千言,无欲以观揭其要。
东坡浮玉已糟粕,其可再乎益堪笑。
下视昆明镜影呈,付与光光自相照。
妙高堂(乾隆丙午) 清 · 弘历
妙则无不高,高益增厥妙。
相资相得彰,斯堂荟其要。
千峰濯雨足,万林朗曦照。
有欲无欲乎,大块文章窍。
静晤合忘言,那更观其徼。
河海不择流,日月不偏照。
安能私一方,光被独岭峤。
至人鼓洪垆,赋形铸各肖。
有如秉橐籥,吹万归一窍。
大哉斡运力,弥纶在握要。
我公出砥柱,不遑坐廊庙。
九德隆三师,即兼分陕诏。
造化无停机,女牛有连曜。
小儒何拘墟,乃贻秦越笑。
热尘十里骄,红日如火照。
道旁扶杖翁,吃吃仰天笑。
长揖前致词,炎官威棱峭。
苦者乃人情,笑岂意所料。
将无欲献曝,宝此神山曜。
老翁为我言,此乡水田绕。
比来廿馀年,七次水灾吊。
岁歉大无禾,官符缺租调。
饿夫路相属,稿葬杂老少。
民居多倾颓,瓦木飘且摇。
昔时金屋花,半作野原燎。
江东夙繁富,长贫忽难疗。
今年山泉急,蛟龙怒尾掉。
江流从东来,瓜蔓潮更剽。
涛头万丈高,登城骇临眺。
况兼淫雨伤,朝朝拙鸠叫。
天低昼亦昏,㳽漫无一窍。
欲拨云网开,风伯不可召。
惟有雷车声,时随电火爝。
大助阳侯虐,水波愈狂啸。
颇闻市中贾,新价已昂粜。
倘再三日雨,屋角将击漂。
倘再五日雨,长街将垂钓。
倘再十日雨,广野将飞艞。
峻壤溃堤防,高树没萝茑。
嗟彼荷锄人,术讲齐民要。
秋畴粒粟无,草食觅藜藋。
乞米沿门行,市义谁焚约。
坐此累欷歔,霁色望云峤。
何幸青天青,一旦发光耀。
檐鸟都欢声,能无喜欲跳。
不则迎凉时,新雨来亦妙。
畏日翻爱之,真宜褦襶诮。
奥山不重游,恐被山灵笑。
策步上峰顶,遂得极高妙。
东窥首里城,辨岳出云峤。
西望姑米洋,海气凿泉窍。
南北昨所历,形势揽其要。
万松回日光,众籁激风调。
漱流狎郭舟,踞石垂任钓。
晚汐不我欺,明月早相照。
白鱼射波飞,紫燕掠船叫。
木石阴森沈,星斗光震掉。
此间无酒肴,何以助吟啸。
一杯酹海若,遗迹枉凭吊。
人家露镫火,亭际集庭燎。
莫漫醉言归,来日事难料。
通沟大川次(壬申) 清 · 李玄锡
我自蓬莱还,山海极遐眺。
譬如赏月眼,不数众星照。
清川带石流,兹境亦幽妙。
吾方意兴远,托想只灵峤。
夷然不回顾,过听松风啸。
丹青吾不识,近始觉其妙。
苟未入精微,虚誉那可钓?
写物物情出,怪变生奇峭。
时用一两挥,出我意所料。
谁谓此区区?无裨于廊庙。
一帧《辋川图》,人间疾可疗。
所读是何书?园林如此妙!
书镜磨复磨,慧心能自照。
伐竹作渔竿,临渊可垂钓。
照见波中影,听然一微笑。
君今发已白,图中昔年少。
分明又一我,绝然不同调。
今我还是谁?故我难忖料。
姑作如是观,有舌亦空掉。
为君下转语,貌殊心则肖。
禅机动何许?春树黄鹂叫。
已欣野色宽,复值秋容耀。
芳林蔼馀阴,积水含残照。
下户无深辙,前山有远烧。
对月发悲吟,临风振高啸。
或共牧人言,常依童子钓。
昔君本共栖,今余不同调。
群岭尽新妆,淡冶宛欲笑。
轻蔼逗其怀,往来若微调。
日静烟逾滋,黛光发幽照。
友声鸟欢喜,潭影上遐峤。
游客惜峰峦,频频观其徼。
爱山亦爱湖,停策展孤眺。
晴光媚川渚,层波荡岩峭。
上下抱清辉,空涧尽回曜。
一览三万顷,讵谓尽其妙。
远峰七十二,峰峰可长啸。
恨无垂天翼,冲举历云峤。
心目两弃捐,冥观得大要。
激发既无名,因依俱免诮。
所嗟进德难,未敢习渔钓。
古今亦已殊,旷怀庶同调。
按:梁溪诗钞卷二十五
晚钟 清末至现当代 · 马一浮
古木有自焚,古镜不自照。
一翳障九天,神人不能疗。
弹琴(己卯) 清 · 南有容
吾不学新声,动指皆古调。
独弹以自娱,不恨知音少。
岩底幽泉滴,松间月孤照。
妙处与谁言,曲罢复一啸。
暮雨泛轻桡,落日收远峤。
如何斋中树,明月重相照。
夕天散暮阴,澄霁舒秋眺。
孤怀展转深,风雨生幽峭。
为劝惜芳辰,抚景悲同调。
待留金波光,共迟白日耀。
苏斋好古探岭峤,独喜药洲之九曜。
八年手拓廿八纸,苔藓不敢藏墨妙。
犹惜米诗目未见,英光两字收馀耀。
翠榕根大抱石卧,下有骊珠沈海窍。
迩来相望六十载,北翁已老南翁少。
轺车小憩访前躅,仙掌通灵疑暗召。
嘉熙片碣已完璧,海岳遗诗尤绝调。
年深木石互胎骨,力尽斧斤开窅窱。
口钳手画辨疑似,细读沈思忽狂叫。
海气瑰奇夏云起,乾文错落星芒照。
想当兴酣落笔际,再拜呼兄颠可笑。
留将年月补志乘,收入画图资咏啸。
王禽隶古羽皇字,异境往往辟幽峭。
独怪此石君家物,搜采不许旁人剽。
若使苏斋得见此,始愿顿偿夫岂料。
玉堂珠殿事奢靡,柱础炉香付凭吊。
蛮邦遗迹那足数,赖有斯文重边徼。
看君用意在沈滞,肯使泥涂尾终掉。
遂盦跋云:羊城试院东偏有池一泓,南汉药洲遗迹也。池中有九曜石,其一在藩署,上刻「药洲」二字,左行书「米黻元章题」,不著年月。在学署者仅存其八,宋元人铭刻。池东一石最大,高可二丈许,上有掌迹长尺二寸,不知何时僵卧水涯,老榕踞之,广荫数亩。旧传石背有米诗,然榕根缠络不可寻矣。苏斋老人视学兹土,凡三任八年,搜剔石上题名,拓得二十八纸,都为一卷,附《粤东金石略》后,辨论最精,独以未见米诗为憾,有句云「不知米老诗句刻何处,想在老榕巨根内」,又云「未知老榕脚下字,后来谁则代我摹」。然《药洲摹米石歌》则又谓「或云题名即诗处,或云斫竹亲见之」,盖亦得之传闻,未能测实也。余以道光乙酉冬来持使节,丙戌嘉平试惠循归,轺尘甫息,乘池水方涸,爰疏淤剔石,凡苏斋所品题者一一摹拓。惟仙掌石上陈九仙隶书一段,旧止拓得三行有奇,其两半行尚为榕根所掩,因竭力洗刷,始得全文。又思九仙题名有「摩挲藓刻诵米南宫诗」之语,意米诗必在其旁,乃复东规数尺,凿去榕根,石骨既呈,字迹可摸,濯而出之,则元章五绝全首在焉。其文云:「九口石(第一行),碧海出蜃阁,青空(第二行)起夏云。瑰奇冂怪(第三行)石,错落动乾文(第四行),米黻(第五行),熙宁六年七月(第六行)。」凡六行三十一字。苏斋浚池时在乾隆丙戌,迄今甲子一周,上距米题诗时,盖七百七十有五年矣。苏斋为余大父行,石殆与余家有缘也。又按,米题「药洲」二字,苏斋误连时仲公诩等名读之,定为元祐元年。近阮芸台尚书新辑通志,力辨其误,谓米熙宁八年以前在广南,八年以后寓迹长沙江淮间,无复南来之理,然未见此刻,故亦不能定其为何年。今此诗年月具在,足资互證,则知「药洲」二字必同时所题,而苏斋所订《海岳年谱》,考据尚未精碻矣。信乎古刻之可宝也。道光丁亥中秋日。(附录)
按石刻第一行「石」字下有八分「植」字,与诗无涉,翁跋语中亦未及。细观诗内「怪」字上一字有「冂」痕迹,似「植」字。当时或因石质有损,别补一「植」字于题下耶?(自记。)
翠屏渺难觌,绿镜行自照。
斜篱拥危矶,清浅可垂钓。
我来秋冬交,枯荷杂丛藋。
水深无一尺,鱼劳尾不掉。
连日江风大,寒潮漱石窍。
溶溶池萍破,轧轧水车叫。
雪意化为雨,草痕不待烧。
池北亭榭静,老梅忽含笑。
鱼乐吾未知,一竿且坐啸。
君看淮阴士,托彼水中漂。
读书(己未) 清 · 祁寯藻
读书不求解,偶解亦非要。
高谈出榛芜,微义堕奥窔。
空抱咏怀诗,不闻苏门啸。
君看沈醉人,醉语先自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