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草倭花莳野山,胭脂到此亦无颜。 倭娘来谱东洋曲,须唱青莲「菩萨蛮」。 征夫冒暑去无还,风雨如怜五岭蛮。 驿电不知能递否?连天烽火在深山(时剿埔社山番,催充军夫万急)。 吴、越、燕、齐、楚、豫山,一时看尽好山还。 更从渤海来东海,闽峤千峰四顾间。 ① 编者按:《台湾诗荟》、《台湾诗钞》均题作〈游大窟湖有引〉。 毓秀钟灵,无独有偶,此乃造物无私,以广大众之游骋。是以基隆有仙洞,淡水亦有之,而毫无墨客骚人之迹,诚可慨也。究其原由,盖为隔江潮落,渡涉不易耳。余闻之久矣,小阳月杪,偕张七郎、林金钟二君,买棹往游,时有乡老向导,果于观音峰下大窟湖庄山半,西龙寺侧,竹林深处,见一穴。门仅三尺馀,屈膝而进,可挺立。斜左宽约二间,奇石高低,如床几状,祇供坐卧而已。右有窍,蛇行延阶以上,望之曲折若羊肠,深无底止,牧竖有入者,辄半途而返,畏其险也。然夏凉冬温,地质之异,固为他洞绝无而仅有者。穴前数里之外,汪洋大海,气象万千,实足令人赏玩不置。夕阳欲坠,游兴难销,因赋数绝,以补选胜寻幽家之一缺。世多嗜奇之士,闻风兴起,后我而游者,想必不少也。山灵有知,当不以拙而见诮。〖《台湾诗荟》、《台湾诗钞》处之诗序内容与《台湾日日新报》有多处差异,兹录于后:「湖在观音山麓西龙寺侧,丛竹万竿,境绝幽邃。湖畔有洞,口大可四尺。伛偻而入,内渐高,宽丈馀。石形如几榻,可坐卧,旁一穴,蛇行而上,曲折若羊肠,莫知所止。入者辄半途返,畏其险也。然洞夏凉而冬温,又临大海,自沪尾刺舟可至。从未有游之者。率赋四绝,以酬山灵。」 留迹平沙挖尾湾,秋风饱送布帆还。 半江回顾西龙寺,云树迷茫隐约间⑴。 ⑴ (作者注:「挖仔尾渡潮落时,凡有过客须涉泥沙数百步,大形不便。」)。(编者按:《台湾诗荟》、《台湾诗钞》内容与《台湾日日新报》有多处差异,兹录于后:「皓皓平沙挖尾湾,秋风吹去复吹还。篷窗回首西龙寺,半在深林暮霭间。」) 占得幽居泖一弯,门前垂柳绿阴环。 晚潮过后桔槔静,坐听蝉声出树间。 与君且住为佳耳,也算浮生半日閒。 他日天涯听秋雨,不知何地话巴山。 竹林高月满禅关,破衲开门去复还。 秋露一瓯香一缕,自公忙了共僧閒。 閒人不放去投閒,日日寻閒是强颜。 今日野夫閒得否,一帆双眼万千山。 曾被吴刚玉斧删,一枝传植到人间。 广寒宫里无栽处,只合连蜷入小山(桂花。)。 而夫都不营田舍,赢绌支持汝独艰。 黾勉可怜登记在,去时遗墨满窗间。 三山别岛署孤山,一碧琉璃四面环。 我欲另开香雪界,乱梅花照乱流湾⑴。 ⑴ 孤山在湖中,明太守江铎结亭,署「三山别岛」四字。 立马春阴一晌间,柳枝长带镇相关。 玉溪每度湔裙水,怕对他年李让山。 天风吹去复吹还,六曲银屏万仞关。 转是虚无缥缈好,三神山更胜巫山。 原陵落日野棠环,哀绝江南庾子山。 遗老低头托词赋,暮年何止重江关。 烟霞长锁旧尘寰,辽鹤西风几日还。 千载忠魂寄书冢,万松残月杜鹃山(中允公没于浙中,今始归葬。)。 绕屋牵檐莫尽删,香风多缀绿云鬟。 烟凝秀色当窗入,错向斜阳认暮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