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山野水绕柴门,镂槛文欃不复存。 减却二分明月色,司勋重到也销魂。 青兕黄牛满泽原,欣看天饷助归辕。 戍儿夜半吹羌笛,此日春风度玉门。 一川暖影散朝暾,白草黄榆逼塞垣。 岂为豫游纾逸兴,几多民瘼待思存。 圣祖三临鄗上村,如弦驰道至今存。 金鱼钥启双龙阙,铁岭山看万马屯。 堤柳汀蒲带涨痕,蝉声嘒不厌清喧。 麦庄十里轻舟疾,似泛江南烟雨村。 亚阶杂蘤丽朝暾,楚畹休誇滋蕙荪。 今日小墙过蛱蝶,却如两度入春园。 方外谁将礼法论,于今偏太识卑尊。 本来一步不曾离(去声),何用山僧远出门。 春深草色常凝座,雨后山姿正对门。 艺苑名流故多品,独于范缓见雄浑。 上表明陈送寝园,岂非不忘旧君恩。 旧君若问辰嬴事,死后将何对九原⑴。 ⑴ 徵圭平日皆自命敢言者也虽太宗欲立杨氏为后徵进言乃止然此事岂待立后始为失德哉既为太宗之累亦无以对海陵则上表欲送息隐海陵之葬不过为名之举耳故诗以刺之 沙觜依微露涨痕,禽音鹤唱静中喧。 云添山态生瑶嶂,风送花香到网轩。 陶镕灵运山居赋,檃括仲长乐志论。 我欲拈题浑不得,晴窗静对合忘言。 岩树风过翠浪翻,重重罨秀入山轩。 未教枫色霜前紫,且听溪声雨后喧。 荡桨沿洄过水村,水村生事略堪论。 地收一麦无租赋,父老讴歌忆圣恩⑴。 ⑴ 康熙年间赋一皇祖岁行水圜于此因周视地界而免其租以习武一以为畿南潴水之区为圣人之意盖深远矣然土人每于淤出之地仍播麦饼饵之计夏水潦时则麦已收俗谓一麦当三秋云 佳节从来说上元,上元是处景滋繁。 银花火树连村列,便觉风和景物暄。 杨柳青青护水村,连朝春雨涨柴门。 女郎漂絮柴门侧,人去还留水石痕。 胪唱典成回御园,川途取便弄潺湲。 抡魁漫道三年例,舟楫从来个里存。 叆叇连山山霭昏,泠风一谷树头喧。 此时点笔翻嫌拙,佳句何当让许浑。 桂棹沿溪历近村,不逾时遂造泉源。 三春岩壑丽如许,一室琴书静可论。 离披畦畔复篱根,淡味端知胜硕豚。 偶忆湖西亲所见,绿含烟甲湿黄昏。 如酒新波万顷翻,镜边遥见凤凰墩。 何必湖心较西子,澄观会处合忘言。 前朝亦诣灵泉祷,祈雨无言谢雨言。 此后三时正悠久,慰心姑置惧心存。 于清宁宫左侧搆室数楹为圣母息居之所名曰颐和殿而系以诗 松鹤颜斋表清越⑴,颐和名殿奉晨昏。 孝慈家法千秋仰,俭朴初风一室存。 ⑴ 避暑山庄松鹤清越皇太后之地也圣圣祖奉所母山庄御亦以松鹤名斋 春入年前气已暄,玉河解冻水沄湲。 轻浮画舫才经刻,早喜沿流遂得源。 山川奚必穷游目,兆眹忘时道义门。 月色风声堪共食,官蛙一任雨中喧。 王规尚有谈天口,我亦安能镇忘(去声)言。 寺忆云林廊下走,取裁爱是冷众存。 岸虫入听不为喧,晓露荷香数里繁。 伊轧舟行忘近远,镜中早见凤凰墩。 鲁僖基兆犹然在,不见灵光岿独存(鲁灵光殿云与此相近遗址今无可考)。 王逸蔡邕还辍翰,荒丘一过更何言。 事济飘然避世喧,五湖烟水意行存。 种山不听几先语,第八徒悲犯玉门。 清泉照影澹无痕,白石为邻态共鶱。 纪异无须道河伯,传神端许擅王孙。 列仙传里姓名论,生长琴高尚有村。 既云赤鲤乘波去,安得人间马鬣存。 蜗庐蟹舍学江村,桑叶阴阴曲抱原。 诗意画情神会处,疑披合幅阅王孙。 䌽缀华镫拂网轩,摄提协纪验铜浑。 云容迩日频生岫,欲与人间助上元。 典守中人久弆存,明明考据见江村(锦匣识语高士奇书盖彼所进)。 荆凡总属云烟幻,笑我无端此缀言。 河源雨过涤嚣烦,刚斧修成七宝垣。 印入澄湖奚比拟,一双玉镜两无痕。 界湖楼接静明园,到岸维舟便入门。 此地祇宜诸品净,笑予何事未忘言。 一年两度坐文轩,生白恒斯悟漆园。 七字宁云聊即景,清机尔许个中存。 饮水遥知方折源,佳哉山色罨巡辕。 侍臣信有传真笔,却合吾心向所存。 维摩室里文殊问,那是如来不二门。 付与层岩雨花者,更无人说默无言。 天容湖影净无痕,领要何能顿忘(去声)言。 竹阁柏堂皆左近,呼之欲出白苏存。 一心念六字真言,衣钵何曾传子孙。 监院岁除依例换,莲池家法喜犹存。 宜晴又复喜宜暄,绝胜春光大造恩。 防误农蚕明返棹,名山不必更情敦。 出城十里到红门,近也虞丞典制存。 却历五年方一至,迅哉何以驻高奔。 文臣日日候和门,分鹿均教以次论。 曰势曰时可无此,想非徒作面从言。 三家村里古风存,白首田翁自课孙。 耕织相安王道具,宁须时务细陈论。 片刻徘徊乐善园,进舟仍复溯长源。 麦刚茁陇新膏润,稻未栽塍宿水存。 轻舆迤逦至祗园,古柏茏葱护法门。 自是应忘一切处,不堪今昔个中论。 乔木低筠护矮垣,悠然天籁静中喧。 空山寂历茅檐下,齐物从教悟漆园。 高低七景围山寺,独喜书楼在小园。 更不安名徵故事,包涵无尽意中存。 灵淙乳窦泗之源,川上宣尼昔有言。 逝者如斯恒不舍,如斯不逝亦恒存。 本从外域入中原,圣赋金声实探源⑴。 雨足清明方布种,功资耕织燠黎元。 ⑴ 所自皇祖有御制木棉赋备详吉贝始及种植流传民资温燠实阐古今之秘兹方观承所进图册即恭录圣赋冠于册首 擦条拘节异方言,总是斯民衣食源。 几许工夫成丽密,纺纱络绪事犹烦。 两树交枝自异根,过来却唤入松门。 隔他尘境开仙境,再上千梯乃柰园。 岭号白杨是水源,入沙渗漉塞潺湲。 引渠建闸农功赖,名曰安河意有存。 岸傍万寿古祇园,禅衲红衣跪候门。 写出都官诗里意,不须到点向重论。 畦蔬小摘供盘飧,熨齿卜头与菜根。 咬得此中无限味,写将清白示儿孙。 樾埭秋风翠浪翻,有声为寂不为喧。 了知未可画工写,雅合携将静者论。 小字唐宫真恰当,谁传当日内家言。 大如委地花钿际,回望延秋空有门。 八虞二虢周亲睦,右戚敦伦盛本根。 似续宗盟绵宝牒,爵觞具迩敬随存。 庆宵倏过返前园(之畅春园在圆明园南故又名前园),隔宿虔应问寝门。 祭社经筵胥要务,遂教清跸入宫垣。 轻舆侵晓出园门,廿里田功验野村。 此际渥沾犹可救,因之望切益忧烦。 倾崖崿嶂势如掀,万派飞流赴涧奔。 一泻平湖原合相,不同源处正同源。 草亭厜㕒对飞瀑,枫叶因风落涧翻。 却为贴波红几点,恐防人认武陵源。 晚来阵雨过河源,霁色平铺素䌽鶱。 品格问谁能比似,黄山谷却有名言。 南迁后以农桑重,院本于今珍弆存。 要务彼时有过此,金华未可谓知言。 按:帝王之政莫要于爱民而爱民之道莫要于重农桑此千古不易之常经也然在高宗南渡时则更有要于此者复河北迎二帝是也尔时君若臣不闻卧薪尝胆以恢复为急即下重农之诏成蚕桑之图亦奚有裨于实政哉宋濂跋语过于颂扬而实乖论世故并识之 乡味那论不素飧,绿菘红卜带霜根。 摹图亦可娱朝夕,真迹还教付子孙(陈书画以其家传遗迹为题句还之)。 图成八骏不鞍勒,散放权奇态各轩。 何必昆崙穷足力,汉文皇帝有名言。 紫禁平明出御园,园中春事渐堪论。 黄薰堤柳弱于线,绿染池波涨自源。 近树遥峰翠互吞,草亭谁许涉其樊。 千秋山色留于此,何用吴僧更掩门(末二句反倪瓒书吴僧诗意)。 清香净色若堪扪,伯仲之间蕙与荪。 底事帧中才数朵,恐防九畹叹王孙。 淡白柔红丽且温,号为野客称(去声)名言。 子规小住春风里,谩认思归杜宇魂。 石门有水出潺湲,汇作平溪縠影翻。 不著舍船系洞口,恐防认是武陵源。 相宜锦籞亦宜村,尽得风流泯迹痕。 却顾鼠姑如致语,殿春早让擅花园。 峰青湖碧春方鬯,柳绿桃红景向暄。 论趣全规仲长统,画情犹是宋王孙。 程棨双图弆御园,此教泐石列前轩⑴。 宁因缀景增佳话,重织勤耕意并存。 ⑴ 近日题次程棨耕织图诗既合装原卷贮御园多稼轩中而以摹成石刻列置于斋之前轩是地本名耕织图得此尤为名实相副 长河过雨涨潺湲,岸转忽临乐善园。 前度入游兹可罢,于凡从简厌其繁。 麦庄碑志有亭存,节蓄根由记里论。 日下春明多舛误,万泉水讵此同源⑴。 ⑴ 高梁之水自玉泉发脉汇为昆明湖流为长河经此其详具向作之麦庄桥碑记若万泉庄虽与巴沟相近其地高于巴沟且水自南而北断不能逆流至此日下旧闻春明梦馀录谓巴沟流达高梁其说谬甚前岁为万泉庄记曾辨正之 三径虽荒松菊存,田园逸趣颇堪论。 棹舟自是成孤往,有待归来未闭门。 梅已酣红柳初绿,群婴作队戏名园。 推梨让枣彼知否,老安少怀吾意存。 已入室偏未及门,不遗形复有神存。 持将净垢(黄鼎号)原图看,一例寒光射眼昏。 倾叶向阳比忠赤,又云不令照其根(见说文)。 审然则属有隐蔽,岂是无欺应所存。 画舫乘来到石舫,清漪园接静明园。 于斯自问犹觉恧,何怪他人有后言。 淡紫深红丽蕊繁,开时颇足张(去声)秋园。 如荍应忆诗人戒,况我所司风化原。 到岸轻舆返御园,有谁章奏候金门。 沿缘半晌足游目,过此应非敬所存。 侍膳观荷历晚飧,凤舟恭送返前园。 溪亭閒坐避炎暑,西北云生远宇昏。 幽谷无人鸟不喧,兰丛蝴蝶一双翻。 画家解作龙门传(去声),仿佛庄周晤屈原。 康乐乡中白鹿原,犹闻炎帝有陵存。 山川万古民三代,欲返皇初岂易言。 云衢盘陟造天门,果是岩岩气象尊。 逮此崇台仰三度,登封降禅未曾言。 成诵髫年读鲁论,逮今川趣那能言。 至人道教垂千古,不舍同斯为(去声)有源。 几株古杞护堂门,堂贮芸编足讨源。 设以唐槐拟诗礼,斯文覆荫至今存。 远山若失近山存,漠漠冥冥入晚昏。 石罅树丛多积水,归根都以益灵源。 御园小景写隅园,书屋閒来书偶翻。 恰是南巡江浙典,民情亲切永心存。 地迥霏霙春勒暄,森森积素竖峰存。 万灵此日云车肃,玉笏都朝紫盖尊。 泉宗揽结出西门,堤上春光概可论。 绿柳放条临曲岸,红桃著色护孤村。 ① 倪瓒原卷中自识与赵善长商㩁作狮子林图且嘱如海因公宜宝弆云云是则为图本自倪而叠石筑室已在疑似何况历岁四百馀年室主不知凡几更而今又属黄氏矣则今之亭台峰沼但能同吴中之狮子林而不能尽同迂翁之狮子林图固其宜也虽然予之咏高山而企慕蔺实在倪而不在黄言之不足长言之因复取其可咏者凡八景为续题云 墙界林园水作门,泛舟雅似武陵源。 赢他祇有渊明记,不及迂翁画卷存。 委蛇退食向词垣,步出回看左掖门。 花柳宁宜庙堂物,杜家诗史有微言。 跨水为墙下置门,此由溯委此探源。 艺林夫岂外道义,我亦因之成性存。 背郭茅堂竹作垣,碧溪澹沲绕衡门。 板桥策杖知谁氏,文敏目成图水村(翚自识仿松雪水村图)。 巾帼宁无杜子美,依稀茅屋即东屯。 荒村落日绝人至,双掩还教鹤守门。 文臣遗迹尚多存,追咏何殊前席论。 绘事由来情性寓,蜡其梅未蜡其言。 何处春生识得元,翻书曦影照窗温。 近因四库参详校,乃悟穷经未易言。 入东门便出西门,夹路菁葱快目存。 麦已穗抽黍苗茁,农功今日略堪论。 中峰巀嶭自居尊,渌水回川曲抱原。 萝磴千盘落虚籁,冷冷还似啸苏门。 鸭脚叶青偏冒竹,山丹花赭略如萱。 世间疑似混真者,岂独群芳有赘言。 桃花沿岸映波繁,出水轻鯈落网翻。 底事渔船双拨棹,嫌教熟拟武陵源。 山云落雨却晴暄,是杏非桃绛片翻(田盘少桃而多杏)。 水面文章任流去,漫疑此是武陵源。 树缪山萦互吐吞,翠微一径入云根。 结庐最喜无人到,祇付林间鹿守门。 薝卜是否即祗园,谁果千秋有定论。 欲笑佳文柳子厚,枝头却未作卮言。 中央赋色本称尊,夏杪秋初灿满园。 虽曰丹心能向日,亦因不令照其根。 行营半夜那来喧,却是红旗到叙门⑴。 五载勤劳同上下,鸿勋集总沐天恩。 ⑴ 叙门即和门周礼夏官大司马注军门曰和立两旌以为之叙和出用次第出和门云云今行营旌门之制约略相合 石坛人静树笼园,文读北山谢世烦。 欲笑陇西李长吉,艳称门外过高轩。 叠石为屏蔽内外,玲珑辟达意犹存。 鲁论少小工佔毕,雅似邦君树塞门。 婆娑塞树对云轩,栖鸟何时不解言。 纵鲜红花有红叶,迷离也不让春园。 历岁躬禋沐厚恩,敢因暑节避歊烦。 若云昭事如事母,触绪惟增不忍言。 畜鸬放去衔鱼返,颈系以丝不得吞。 渔者计鱼无弗至,其间天理亦应存。 不期精细期苍古,以朴因之历久存(万历甲寅至今盖一百六十馀年矣)。 生面略殊倚修竹,幽兰在手默无言(刻美人把兰朵)。 亦有松风亦有轩,但看相对不闻言。 未经宣德偷官匠,喜尚年标永乐存⑴。 ⑴ 永乐中果园厂制剔红器针刻大明永乐年制字比元季作者似为过之宣德时厂器不逮前工屡被罪因私购内藏盘合磨去永乐针书细款刀刻宣德大字浓金填掩之故宣款皆永器也间存永乐原款则希有矣见帝京景物略 出入常看由水门,鸣榔轧轧浪花翻。 漫称济胜如披画,所喜随流可认源。 跨波月样辟为门,一掉因之与探源。 指日山庄问津处,文园重与细评论(避暑山庄仿狮子林处名之曰文园)。 出青色厕东篱下,姓氏难徵菊谱原。 栗里设逢虢州者,摽之应使出诸门。 粉本得从唐解元⑴,横琴松下茗垆喧。 传神祗作萧疏笔,经久由来以朴存。 按:今之刻竹者务为工巧既伤之俗而反致纤脆易敝若朱氏所刻逮今数百年尚存固以名重亦因朴全更可悟一切物理也 ⑴ 唐寅有品茶图意境高远兹刻略仿佛之盖三松之租朱邻鹤创为竹刻与六如同时或曾见品茶之作因摹刻流传耳 高阁倪家宛在此,既清且閟远尘喧。 何须更展迂翁画,乔树苍山古法存。 向阳仍有绿芜存,治理堪因絜矩言。 察察与其似秋肃,恢恢宁可作春温。 浅蓝深翠带波翻,石发梳来不计番。 却似华山山上者,明星玉女洗头盆。 不拜晋王诚正论,进公咨政史兼存。 求忠臣有佳言在,疑未当于孝子门⑴。 ⑴ 王祥世所称孝子也乃仕魏已拜太尉封睢陵侯及晋武受魏禅祥复受太保之拜进爵为公忠节有亏矣孝经纬云求忠臣必如于孝子之门若祥者又何以称焉因于末二句论及之此 瓜菜紫茄各具根,了当淡味胜鸡豚。 竹窗重举王孙句⑴,为利颇知令智昏。 ⑴ 士奇又录赵孟頫题钱选茄菜二图作并跋其后云与其意有合按孟頫诗云归老林泉无外慕盘中野菜饭黄粮其素风本亦如此若士奇归田后厚殖自利又岂能如松雪之无外慕乎 嵌岩梵像无央数,闻说镌成自大元⑴。 福业祸因齐置却,景增万古护祗园。 ⑴ 西湖游览志云壁间布镌佛像皆六代遗迹而传闻以为元梵僧札穆扬拉勒第所凿札穆扬拉勒第发掘南宋陵寝且以贪淫获罪其过恶固多盖由元季祖纵梵僧所致至凿佛石岩其善缘亦不可没也札穆扬拉勒第旧作杨琏真伽今译改 桃园明季讹桃源,斌(高)曰同耕古道存。 一再审之无其事,知仁观过昔曾论⑴。 ⑴ 辛未过桃源时高斌曾奏此地耕者鸣锣集众通力合作犹存古风且于堤旁呈览及丁丑壬午两经其地俱未见复一再问之督抚皆云实无其事盖通力合作即同养公田之说人心不古岂能行之今日高斌非欺予者想受人愚耳前乙酉诗故有观过知仁之论云 夹桥曲折支竹木,种以藤萝引蔓繁。 莫谓花时率弗遇,芳菲意自架头存。 巘腹出云如划界,树头戴雪讶藏根。 阿谁借得并州剪,琢水裁冰花样繁。 随处芸编閒可翻,雅宜静会远尘喧。 却因博览得其要,祗在躬行不在言。 安澜景本写隅园⑴,位置亭台肖以宛。 飞睇问予心所缱,海波犹未走中亹⑵。 ⑴ 海宁陈氏圜本名隅园南巡时每驻跸为阅塘暂憩之所因赐名安澜园并于御园肖其景云 ⑵ 海潮由中小亹来往则南北两岸民田庐舍俱获安堵今潮势仍由北大亹因命接筑鱼鳞大石塘实不胜缱念耳 不郭而成水木园,亲人鱼鸟化机存。 飒然明瑟意无尽,信是知言惟道元。 四季开花匹兰桂,黄葩绿叶挺茎根。 既能醒酒盏还小,酌剂其间深意存。 辞著归来松菊存,底须稚子候于门。 斯人应厌刀笔吏,刀笔翻传寄傲言。 清音斋近小东门,门外玉河舟舣源。 便与溯游荡轻桨,一川风物略堪论。 南行将欲出园门,书屋隔墙见讨源。 倏忽春秋阅七载⑴,附他县榻有陈蕃。 ⑴ 向年诣事畅春园问今阅安后每至讨源书屋传膳办自丁酉至七载不忍再入斯室 兴中之府朝阳县⑴,三塔一颓其二存⑵。 残碣犹传张氏记,千秋兴废不堪论。 ⑴ 此地本名三座塔旧设通判乾隆丙申改为朝阳县即辽时兴中府也 ⑵ 是处有辽兴中府灵感寺释迦佛舍利塔碑尚书都官员外郎辽西路钱帛判官张嗣初撰文乃少府少监张捡子也碑称塔为柳城梁氏守奇道邻兄弟出家所建天庆六年立碑三塔者其一已颓尚存二塔云 避暑禅堂称七叶(白居易有天竺寺七叶堂避暑诗),循名责实未明言。 一花五叶非关此⑴,意在青莲佛偈存⑵。 ⑴ 初祖达摩付法时有一花开五叶之偈故庚子诗有初祖明留五叶词忽增其二是谁为之句 ⑵ 七佛偈为禅宗鼻祖自毗婆尸佛尸弃佛毗舍浮佛拘留孙佛拘那含牟尼佛迦叶佛释迦牟尼佛皆各有偈出佛青莲口则七叶之名意或取此然亦未见舆志 元武湖经堙浚屡,长堤直接太平门。 设云一箭将军定,皀羽依然钉板存⑴。 ⑴ 金陵太平门其左扇一箭饮羽又馀箭痕者二为顺治年间取江宁时澹台都统所射驻防人不忍湮其迹故常整缉存之 邵窝本以肖苏门⑴,佳处曾经识卫源。 迩岁旱灾频数县⑵,如伤南望惕心存。 ⑴ 苏门山有邵雍安乐窝遗迹兹肖其制为之 ⑵ 近岁河南卫辉府属之汲县新乡获嘉等县屡被旱灾贫民拮据虽新正加恩分别展赈酌借口粮籽种而如伤之念常系于怀也 含饴昔此沐深恩,娱侍那能识圣源。 稔冉光阴六十载,即今我又抱元孙。 甃壁跨溪当(去声)圃藩,舟行达尾复通源。 一筹欲胜吴中彼,陆地何曾有水门(吴中狮林无水门御园较胜彼也)。 慈舆恭送返前园⑴,五十岁前例视原(尔时年方壮初不介意也)。 近六旬常意不舍⑵,而今不舍向谁言。 ⑴ 丙年新正庆节已过恭送为常慈宁驾返畅春园每岁遵行遂例 ⑵ 余年近六十时每心圣母寿望八庆节之后将奉向年慈与返畅春园怀恋恋是以壬辰诗有原是行惯例迩来祗觉意拳然之句今回思即此不舍之意亦无所之施矣 绿杨红杏接烟村,麦剡青青铺广原。 管橐应知重农意,禁躁莫厌再三言⑴。 ⑴ 向例跸路所经𣲖侍郎副都统等沿途管东扈从人等车马毋得践踏民田兹春雪初霁麦苗正当长发尤宜保护申明禁令诚不惮再三也 芸幮贮有六经存,礼义之门道德源。 暖席何曾来便去,寻思宁不愧题言。 七弦何必论宫徵,水到渠成自绕轩。 唐侃琴音犹俗调,乃知古乐个中存。 按:昔年于香山听唐侃弹琴一字数弹音节抑扬高下谓即古乐及后恭绎皇祖钦定律吕正义细加考订釐定中和韶乐一字一弹乃知古乐虽于数字之内自分节奏并非若侃之所弹犹用俗工吟揉绰注等指法于一字之内又分抑扬高下转致趋于繁音悦耳之为而忘乎自然之天籁也今春题明朱载堉琴谱及乐律全书既详言之复识于此 就松每喜老松存,虬翠惜哉被斸根⑴。 一例童童千岁者,此何幸也彼何冤。 ⑴ 园内虬翠楼亦以依傍古松得名奈匠氏弗慎斸伤其根遂致树萎近亦有诗既惜良材之难成而睹兹松乔干凌云森森在目是亦有幸有不幸 翠涛萧谡静中喧,写出流光逝水翻。 满屋历年长短咏,去之概拟付陈言。 直上宁如步郁屈,削棱枯干尽堪扪。 因而悟得为文理,曲折中多至味存。 及时膏泽可教屯,光武宁当学闭门。 弗藉舌人通译语⑴,华镫联席共欢论。 ⑴ 乾隆八年始习蒙古语二十五年平回部遂习回语四十一年平两金川略习番语四十五年因班禅来谒兼习唐古特语是以每岁年班蒙古回部番部等到京接见即以其语慰问无藉通译元夕命新旧诸藩入同乐园随观灯火并燕笑联情用示柔远之意 叠石为屏亦峭茜,清防之意目中存。 而予更有会心处,会在重华辟四门。 秩晋千官合谢恩,间(去声)时御殿返宫垣。 虽云例事依常举,心所关乎无逸存。 架木为墙瓮作门,不安门扇任行抡。 虽然黠缀成园景,四辟重华此意存。 叠石原非土作根,飞来遂致有谰言。 似兹屈指难为数,奚必重儓灵隐存。 一楼本自无一事,拾级之间理趣存。 注出濂溪太极说,妙观动静互为根。 空室中池引水温,多年备浴尚斯存。 存而不用亦久矣,却笑华清烦躗言⑴。 ⑴ 按明皇杂录载华清宫汤池以白玉石为鱼龙凫雁有奋鳞举翼之状文人侈言工巧记载荒唐往往如此祗宜疑信相半耳 一棹归舟何自返,冲风飒沓雨冥昏。 匆忙略异子昭作⑴,为有鸡声报近村(用徵明诗句意)。 ⑴ 内府有盛子昭风雨归舟图轴摹写舟中人及操舟者匆忙冒涉之状颇得其神兹幅放棹中流气象閒暇迥不侔矣 两塔今惟一尚存,既成必坏有名言⑴。 如寻舍利及丝发,未识文殊与世尊。 ⑴ 宝塔寺在灵鹫峰下云有阿育王所置佛舍利塔左有文殊发塔见一统志今祇存其一物之成坏固各自有其时然亦未识今所存者为何塔也 向南归辔顿成暄,驹隙光阴逝水翻。 才过石桥识熟路,却寻馀兴向行轩。 遥映书堂鹤柴存,取声清不厌其喧。 作人者固有深意,他日毋忘梁稻恩。 季春膏澍已沾恩⑴,首夏仍祈礼梵垣。 惭愧今年春入夏⑵,无时不望意存存。 ⑴ 己酉入春后连得雪泽三月又得雨三寸是以农田极为沾润然至五月又以望雨在觉生寺设坛祈祷 ⑵ 今岁自春入夏雪雨总未优沾时切颙望深为惭恧 瓮墙隔水可称门,来往冰床此溯源。 今日却因生别解,合其颠倒郑家言(汉书郑崇言臣门如市臣心如水)。 傍屿临溪照影痕,似怜君子谢无存。 芙蓉搴以木之末,岂必楚骚尽寓言。 既已为屏应叠石,朴淳奇巧匠心存。 其间取舍当留意,那可蔽贤弗入门。 团河本是凤河源,疏酾南流清助浑⑴。 必有司之惠万物,瓣香嘉澍吁垂恩。 ⑴ 团河之源旧称团泊在黄村门内六里许乾隆四十二年重加疏浚开拓出南苑墙酾为凤河又东南流与永定河合藉以刷涤浊沙由大清河归海 引来武列百馀里⑴,初入山庄可号源。 坐抚偶因喻以道,望之未见愧同言。 ⑴ 热河即武列水其源出中关北之固都尔呼山会茅沟河赛音郭勒河至三道沟南折而东南与汤泉合距山庄东北数十馀里之列溪遂称武列水又东南历石挺下详见向所作热河考于此引其一流入山庄之东北门是处以近东北门即谓山庄之水源可也石壁上刻皇祖御笔泉源石壁四字 有流合识有其源,永定通津赖济浑⑴。 畿辅群生资乐利,康熙疏治久垂恩⑵。 ⑴ 凤河之水发源于团河东南流与永定河汇荡涤沙浑由大清河归海是寺临团河上颜曰珠源以祀龙神 ⑵ 康熙年间畿辅水利湮塞民田受浸屡命河臣疏治并亲巡津淀指示形势发帑挑浚建置闸坝至今百馀年来宣泄有资民间得享乐利之福 香幢自是梵家法,番(喇嘛)汉(和尚)相传各有言。 若谓吾心崇佛道,喇嘛著说正规存⑴。 ⑴ 佛教番汉经典本一而名称不同汉僧讲经者为禅门予深悉佛法而从不与此辈讲论至番僧喇嘛则以西番蒙古语讲经向年前辈章嘉国师在时曾偶与之论晰禅理亦不过习其语言以联众蒙古之情初非及于政事也盖蒙古倾心信佛兴黄教即所以安蒙古关系甚大自国初以来达赖喇嘛班禅额尔德尼转世袭封相沿已久用寓绥怀藩部之意然非若元代之崇奉喇嘛殴之者截手詈之者断舌甚至怙势恣肆气燄熏炙为害四方其弊不可枚举至其呼土克图相袭必觅一聪慧有福相者为呼必勒罕即汉语转世化生人之义夫佛本无生岂有转世但不用其法则数万番僧无所皈依故不得不仍其旧乃近来风气日下各喇嘛所举转生之呼必勒罕率出一族兄弟叔侄递相传授几与封爵之世袭无异若不为之剔除积弊必致黄教不能振兴蒙古或至轻视别生事端甚为可虑是以前年平定廓尔喀后特命制金奔巴瓶颁发藏地供养佛前遇有呼必勒罕转世时令各举数人书名置所供瓶内会同驻藏大臣公同签掣定之其各蒙古之呼必勒罕亦令理藩院行文如藏中之例贮名于雍和宫佛前之金奔巴瓶内令理藩院堂官会同签掣庶几杜私弊而息纷竞为一定不移之制详见予向所制喇嘛说中此实釐定中外喇嘛传授大公至正之道也 游山返跸入山门,小憩溪堂俯水源⑴。 名迹馀笺聊补空⑵,再来搁笔合忘言。 ⑴ 是处倚岩架屋凭槛临泉水声潺潺跳珠喷玉雅与品泉相称故向有千尺雪斋设竹炉之句 ⑵ 是帧向悬此间每来题句书帧中几满所馀仅可续书此作将来憩此无庸再题矣 涵德由来契涵养,沈家疏语有名言⑴。 独吾数(上声)典山庄额⑵,七五岁思仁祖恩⑶。 ⑴ 陈书沈炯传载炯表有云王者之德□及无方矧彼翔沈孰非涵养涵养莫大于德义包至广 ⑵ 避暑山庄有含德斋康熙年间所建予幼时侍奉额含皇祖起居时常瞻仰故昔年题含德斋诗有书斋德每憩缅箴之尧句 ⑶ 予蒙侍山皇祖恩眷康熙六十一年时子年十二随庄日受诲育迄今已七十五载追维曩昔感不能孜孜弗懈以仰副惟有敕几训政鸿慈云尔 贞元运转总天恩,独厚蒙恩方寸存。 因是益虔益夔惕,不知足复盼来孙⑴。 ⑴ 予蒙苍昊笃佑年跻望九康强逢吉五代同堂已为史册所罕觏新岁卜吉为元孙载锡成婚礼即可冀得来孙之喜膝前六代为庭闱仅有之佳事自知复增奢望心实企之 不凋气体尚犹存,鞍鞁弗施自在原。 祗以誉师排弟子,少陵未免过苛论。 按:杜甫丹青引赠曹将军霸云弟子韩干早入室亦能画马穷殊相干惟画肉不画骨忍使骅骝气凋丧绎杜甫诗意显抑韩而誉曹考历代名画记称干善写貌人物尤工鞍马初师曹霸后乃独擅名唐元宗好马御厩至四十万匹时有沛艾大马西域大宛之种命干悉图其骏遂为古今独步后世膻芗韩画者至以为通灵感神赵孟頫云唐人善画马者甚众而韩曹为之最是干声誉不在曹霸之下或青过于蓝亦未可知少陵丹青引本以赠曹誉其师自不得不排其弟子则画肉不画骨之说或未免过苛且代远年湮曹画绝少流传而杜诗则意存轩轾若据此以定其师弟画品高下恐未为确评也偶题韩干画马因及杜甫诗附论于后 黄伞当中映午暾,太平天子幸春园。 灵台灵沼同民乐,夹道齐呼万岁尊。 千红万紫正纷纷,暗引寻芳蛱蝶魂。 欲识太平真气象,五风十雨杏花村。 古树月明鸦影翻,空阶露净泣王孙。 谁家少妇伤离别,未到秋来已断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