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残诗碣倚颓垣,姓氏传讹竹素园。 记否严陵投赠句,南窗家世本苏门⑴。 ⑴ 集仙宫有元人右刻诗首题诗寄集仙南窗炼师严陵杨大伦顿首末题天历己巳夏孟书于练庠冷斋南窗炼师者集仙宫住持提点冲靖守正凝和法师孙应元也故诗有炼师苏门仙丹灶煮白石之句韩浚嘉定县志载此诗题云寄集仙宫叶炼师案续吴录云嘉定之集仙宫宋嘉定十七年道士叶子琬建子琬为两街都道正赐号冲妙大师此诗作于元天历中不得与叶同时 携镵去,不异到淇园。 出土便能藏雉子,疗饥馋想嚼龙孙。 拚少竹千根。 五夜花灯满市门,展期人颂越王恩。 苦教冠巷诸年少,不爱收魂爱放魂⑴。 ⑴ 宋时张灯,元夕前后三夜。钱王纳土献钱,展期至十八。寿安坊旧名冠巷,至众安桥为灯市,少年游冶,翩翩征逐,谓之“放魂”;至落灯后,各务其业,谓之“收魂”。 清波门外钱王庙,湖水难忘旧日恩。 保障东南功不细,闭门天子起双门⑴。 ⑴ 表忠观,在清波门外,土人呼为钱王祠。当钱唐五代时,王有保障东南之功。贯休投诗,有“一剑霜寒十四州”之句。 谁为磨刀割紫云,盘空绝壁裂云根。 红尘外有清凉地,六月披裘入洞门⑴。 ⑴ 紫云洞,在栖霞岭后,深数千尺,宽广如之,阴崖陡绝,如巨灵掌将伸指作缚人状。《志》称其峭耸悬空,阴凉彻骨,不虚也。 北客来时米价平,江干柴草似云屯。 东门菜把西门水,过客均叨地主恩⑴。 ⑴ 杭郡谚云:“东门菜,西门水,南门柴,北门米。”盖东门多蔬圃;西门引湖水注城中,以资汲饮;严州、富阳之柴聚江干;苏、湖米则来自北关云。 鹤亭梅坞傍祠门,堕泪遗碑三字存。 叹息勾留留不住,八闽何处吊忠魂⑴? ⑴ 范忠贞公讳承谟,抚浙,多惠政,后总督福建,死耿逆之难。去浙时,书“勾留处”三字,用香山诗意也。浙人哀之,建祠于孤山之麓。其遗笔,别为亭悬之。鹤亭、梅坞,俱在祠旁。 头颅北去默无言,千载凭谁为雪冤。 叹息何人绳祖武,空劳太白记南园⑴。 ⑴ 陆放翁为侂胄作《南园记》,为终身瑕累,然笔笔借忠献以动侂胄,成中兴之业耳。观《剑南集》中有“他年恢复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之句,可想见其苦心。此事汪蛟门比部、顾书宣太史论之甚详。宋孝宗一日问周益公有如李白之才者乎?周以务观对,时人呼为“小太白”。 雨后晴鬟翠可扪,风前画縠绿成痕。 桃花开遍防渔父,蝴蝶飞来认耳孙。 书满架,酒盈尊,举家耕读任乾坤。 也知丸药今晨懒,偶爱听莺过别村。 孤竹君原称苦节,晚遗弱息江村。 夜凉荐寝暂承恩。 斑留江上点,冷浸月中魂。 青女秋来休见妒,此身自有根源。 化为横笛响夔门。 但凭关塞曲,吹裂小龙孙。 白甀生涯,红泥作活,乱烟细袅孤村。 春山脚下,流水浴柴门。 紫笋碧鲈时候,溪桥上、市贩争喧。 推篷望,高吟杜句,旭日散鸡豚。 田园。 淳朴处,牵车鬻畚,垒石支垣。 看鸱夷扑满,磊磊丘樊。 而我偏怜茗器,温而栗、湿翠难扪。 掀髯笑,盈崖绿雪,茶事正堪论。 有啸于梁,其来如风,公然叩门。 是二竖揶揄,穴人焦府,五穷跳荡,绊我朝昏。 鼠斗庭前,蚁喧床下,败壁徒悬犊鼻裈。 黔娄妇,空典钗访卜,剪纸招魂。 无钱药裹休论。 至今日方知扁鹊尊。 叹残杯冷炙,谁遗野老,凄风碎雨,孰念王孙。 只有贫交,偏承厚谊,管鲍分金古道存。 前期在,待稍苏肺气,同问真源。 三复君词,九转之肠,凄如峡猿。 痛百年菽水,半虚滫瀡,九原松槚,难逮鸡豚。 莫打慈鸦,惟锄孝笋,绣佛长斋跽墓门。 真呜咽,念小人有母,绵定奇温。 羡君独行偏敦。 只慰藉吾徒尚有言。 记于陵廉士,生鹅可食,曾参孝子,脍炙常飧。 礼谨其踰,亲忧其疾,灭性宁酬罔极恩。 还相勤,愿终辞藿食,亟进熊膰。 江南好,桑柘一村村。 万点鸭儿浮远岸,几家稚子候柴门。 风雨近黄昏。 久别情尤热,交深语更繁。 故人留我饮芳樽。 已到鸦栖时候,窗影渐黄昏。 拂面东风冷,漫天春雪翻。 醉归不怕闭城门。 一路琼瑶,一路没车痕。 一路远山近树,妆点玉乾坤。 按:【注】己亥,太清年四十一岁。 静掩重门。 春塞重、鸦栖又到黄昏。 乱飘琼蕊,堆满瓦陇墙根。 好共梨花争素质,欲同柳絮斗轻魂。 舞翩翻。 小窗浙沥,乌鹊惊喧。 有人摊书独坐,正炉添活火,茶熟香温。 夜冷风凄,东君锁住春痕。 铜壶三传漏永,照孤影、残灯一豆存。 更深也,听雁声嘹唳,飞过前轩。 熟番相顾谓生番,何弗同沾雨露恩? 闻道戍楼兵不解,低头欲语复声吞(防军以剿为功,番畏惧,不敢降。)。 拜秋月,秋月浸秋魂。 一点灵犀通碧落,半行征雁去黄昏。 风露立无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