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入韵字:  或选择
总目平声上声去声入声多音字下载平水韵表
韵字 五絶 1844七絶 16200五律 8126七律 15160五排 562七排 76 971四言 45六言 211古體 1820樂府 197 4 269 34辭賦 3 31其他 286 248
共16200,分371页显示  上一页  54  55  56  57  58  60  61  62  63 下一页
(续上)
刘一止 1078 - 1160 四首
刘翼 1198 - ? 一首
刘应凤 一首
刘应时 一首
刘禹卿 一首
刘豫 1073 - 1146 一首
刘元刚 1187 - 1268 一首
刘宰 1167 - 1240 五首
刘拯 ? - 1110 一首
刘子翚 1101 - 1147 十一首
楼钥 1137 - 1213 十首
将相佥谋互往来,一时肝胆绝嫌猜。
颇闻追骑三方出,不遣淮壖疋马回。
水石菖蒲真活计,芒鞋不借更奇哉(自注:借入声。)
山林本是君家物,为□□□唤去来(朱本作为唤□□隐去来)
登看经楼示同游 宋 · 刘一止
七言绝句
昔游曾共朱栏语,十换星霜始再来。
料得当时楼下水,有情应解作潮回。
⑴ 四库本作斗换星移
送吴兴太守行十绝句 其十 (1160年) 宋 · 刘一止
七言绝句
且尽离筵酒一杯,贵臣宁许我重陪。
他时翊赞升平事,赋与林下歌康哉。
挽敖仪仲 其二 南宋 · 刘翼
七言绝句
对坐茶瓯日两回,胸怀真率向人开。
茶瓯对客如前度,不见先生杖屦来。
送文总管朝燕 其一 南宋至元初 · 刘应凤
七言绝句
唤得岚乡昨梦回,东风万里上金台。
出关曾解婆娑否,枝北枝南一种梅。
奔流出峡响如雷,笔力浮天亦壮哉。
吴蜀兴亡千古恨,白鸥时逐浪花来。
① 按:诗作于哲宗元祐二年(一○八七),参见王纯臣诗。
英主龙飞嗣位来,洮东首奏捷师回。
若评后圣勋臣序,功占凌烟第一魁(《岷州志》卷一九)
杂诗六首 其四 北宋末金初 · 刘豫
七言绝句
倚岩萧寺据危崖,丈室轩窗面水开。
雪霁暮寒山月上,数竿修竹一枝梅。
八曲云山敛复开,长年倚棹立裴徊。
俄然听得林间语,知道新村贳酒来。
酬传老 南宋 · 刘宰
七言绝句
人生不见古无怀,平陆犹成滟滪堆。
百岁髑髅能发语,有生非乐死非灾。
闻杜鹃三首 其二 南宋 · 刘宰
七言绝句
天津桥上小徘徊,入耳新声兆有开。
家住江南异京洛,不因君至浪惊猜。
送丁道士住洞阳 南宋 · 刘宰
七言绝句
华阳洞口鍊丹台,仙客遗基在草莱。
急遣羽流专洒扫,千年去鹤会归来。
督邮行县岂徒哉,指点虚无作祸媒。
料得渊明知此意,悬抛印绶赋归来。
旌旗直指阵云开,文驷雕轩寿母来。
万古欢呼和气荡,胡儿不战倒戈回。
⑴ 原作敌兵,据万历本、王本改
涵晖阁 北宋 · 刘拯
七言绝句
胜地清无一点埃,水晶城里小瑶台。
环堤柳弄碧云合,浮岛莲分翠盖来
⑴ ,舆地纪胜》卷四七《淮南西路·蕲州》
寂寂家园草覆阶,乱兵飞箭入楼台。
丁宁莫斫湖边柳,尽是刘郎手自栽。
竹绕茅檐水绕阶,东风渐欲放春回。
丁宁红紫休争发,待取山南刺史来。
御路丹花映绿槐,曈曈日照五门开。
五皇欲与民同乐,不惜千金筑露台。
⑴ 李本作吾皇,四库本作五王
奉祠得请向天台,清梦先寻紫翠堆。
借问刘晨今在否,云间应见耳孙来。
宾榻浮尘拂不开,胸中丰恨结崔嵬。
幔亭云散天全露,犹想双凫化舄来。
遥知压水创新斋,百里寒声席下来。
准拟杖藜秋夜去,同看月涌烂银堆。
雕盘一卵宁论价,新带中原雨露来。
却忆春行梁宋野,雪花琼蕊数程开。
莫遣潇湘双鲤来,归心生怕晓禽催。
咄嗟新转渠渠屋,寒士欢颜正尔开。
其九
七言绝句
近邻分得续随栽(原作裁,据四库本改),准拟新晴手自培。
不奈馀寒侵病骨,锄耰无味却归来。
潭边春水碧于苔,为听泠泠溪畔来。
不耐颠风阻人兴,渔舟欲上又吹开。
病眼亡聊祇强回,道人得得供新梅。
谷寒未必春先到,几夜冰蟾照得开。
一帘疏雨洗尘埃,满架酴醾自在开。
正恨烹茶杀风景,忽惊门外白衣来。
几树桃花相映开,主人归路入天台。
凭谁寄语玄都观,前度刘郎不更来。
寒云片日忽吹开,历井扪参得得来。
行尽高山天欲半,不知平地有楼台。
宅家亲擢得真才,柏府兰堂更外台。
未问遄驱向沟壑,半途应有诏书催。
少陵年后咏花开,未见烟脂一抹腮。
可惜当时诗兴动,止因东阁看官梅。
早起戏作 南宋 · 楼钥
七言绝句
枕稳衾温梦乍回,閒居不怕漏声催。
天明更欲从容睡,长被孙儿恼觉来。
龙潭方丈 南宋 · 楼钥
七言绝句
又因寒食此中来,窗户虚明绝点埃。
山里春风无閒断,海棠开过地(四库本作棣)棠开。
戏题龙眠马性图 南宋 · 楼钥
七言绝句
狗子已知无佛性,马又何曾有性来。
伯乐若来休著眼,任它骐骥混驽骀。
即事 南宋 · 楼钥
七言绝句
壮志摧颓貌亦衰,岂知官舍傍岩隈。
此身不是京尘里,饭了沿山看腊梅。
戏题圭老借庵 其一 南宋 · 楼钥
七言绝句
莫道庵子是借底,只你也是借将来。
劝君莫作来生债,尽底还他亦快哉。
按:《攻愧集》卷八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