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入韵字:  或选择
总目平声上声去声入声多音字下载平水韵表
韵字 五絶 2692七絶 22921五律 12981七律 23268五排 1302七排 239 3915四言 531六言 416古體 7927樂府 666 65 362 233辭賦 49琴操 15 84其他 501 509
共12981,分306页显示  上一页  10  11  12  13  14  16  17  18  19 下一页
(续上)
李郢 一首
李隆基 685 - 762 一首
李频 ? - 876 六首
杜审言 646 - 708 一首
杨凝 ? - 803 三首
杨炯 650 - 693 一首
林珝 一首
林藻 一首
柳中庸 ? - 775 二首
栖蟾 一首
梁锽 一首
欧阳詹 761 - 801 一首
武元衡 758 - 815 八首
段成式 803 - 863 二首
殷尧藩 ? - 836 一首
早发 唐 · 李郢
五言律诗
野店星河在,行人道路长。
孤灯怜宿处,斜月厌新装。
草色多寒露,虫声似故乡。
清秋无限恨,残菊过重阳。
答司马承祯上剑镜 盛唐 · 李隆基
五言律诗
宝照含天地,神剑合阴阳。
日月丽光景,星斗裁文章。
写鉴表容质,佩服为身防。
从兹一赏玩,永德保龄长。
送元遂上人归钱唐 唐 · 李频
五言律诗
白衣游帝乡,已得事空王。
却返湖山寺,高禅水月房。
雨中过岳(一作月)黑,秋后宿船凉。
回顾秦人语,他生会别方。
及第后归(854年) 唐 · 李频
五言律诗
引用典故:买臣乡
家临浙水傍,岸对买臣乡
纵棹随归鸟,乘潮向夕阳。
苦吟身得雪,甘意鬓成霜。
况此年犹少,酬知足自强。
古意 唐 · 李频
五言律诗
引用典故:锦字
白马游何处,青楼日正长。
凤箫抛旧曲,鸾镜懒新妆。
玄鸟(一作空)巢静(一作语),飞花入户香。
虽非窦滔妇锦字已成章。
富春赠孙璐 唐 · 李频
五言律诗
天柱与天目,曾栖绝顶房。
青云求禄晚,白日坐家长。
井气通潮信,窗风引海凉。
平生诗称(一作稿)在,老达亦何妨。
云水入荆湘,古来鱼鸟乡。
故关重隔远,春日独行长。
山溜含清韵,江雷吐夜光。
郡中词客会,游子更升堂。
送新安少府 唐 · 李频
五言律诗
南浮虽六月,风水已秋凉。
日乱看江树,身飞逐楚樯。
后期谁可定,临别语空长。
远宦须清苦,幽兰贵独芳。
径转危峰逼,桥回缺岸妨。
玉泉移酒味,石髓换粳香。
绾雾青丝(一作条)弱,牵风紫蔓长。
犹言宴乐少,别向后池塘。
春情 中唐 · 杨凝
五言律诗
旧宅洛川阳,曾游游侠场。
水添杨柳色,花绊绮罗香。
赵瑟多愁曲,秦家足艳妆。
江潭远相忆,春梦不胜长。
秋夜听捣衣 中唐 · 杨凝
五言律诗
砧杵闻秋夜,裁缝寄远方。
声微渐湿露,响细未经霜。
兰牖唯遮树,风帘不碍凉。
云中望何处,听此断人肠。
和直禁省 中唐 · 杨凝
五言律诗
引用典故:颜范
宵直丹宫近,风传碧树凉。
漏稀银箭滴,月度网轩光。
凤诏裁多暇,兰灯梦更长。
此时颜范贵,十步旧连行。
送临津房少府 初唐 · 杨炯
五言律诗
岐路三秋别,江津万里长。
烟霞驻征盖,弦奏促飞觞。
阶树含斜日,池风泛早凉。
赠言未终竟,流涕忽沾裳。
评注(点击查看或隐藏评注)
分手怨河梁,南征历汉阳。
江山追宋玉,云雨梦襄王。
醉里宜城近,歌中郢路长。
更寻栖枳处,犹是念仇香。
唐 · 林藻
五言律诗
久绝白云信,愁心如水长。
蛩鸣万户月,鸦步一溪霜。
不识红尘险,安知皓首狂。
捣衣中夜望,今古事寻常。
按:(《莆风清籁集》卷一)。
幽院早春 唐 · 柳中庸
五言律诗
引用典故:苏小小
草短花初拆,苔青柳半黄。
隔帘春雨细,高枕晓莺长。
无事含闲梦,多情识异香。
欲寻苏小小,何处觅钱塘。
翠幕卷回廊,银灯开后堂。
风惊拥砌叶,月冷满庭霜。
绮席人将醉,繁弦夜未央。
共怜今促席,谁道客愁长。
南中怀友生 唐末五代初 · 栖蟾
五言律诗
荔枝江上立,望北几思量。
隔海无书劄,前年在汉阳。
瘴村人起早,铜柱象揩光。
居此成何事,寻君过碧湘。
引用典故:巫峡
妾家巫峡阳,罗幌(一作帐)寝兰堂(一作银床)
晓日临窗久,春风引梦长。
落钗仍挂(一作犹罥)鬓,微汗欲消黄。
纵使朦胧觉,魂犹逐楚王。
评注(点击查看或隐藏评注)
并州汾上阁,登望似吴阊。
贯郭河通路,萦村水逼乡。
城槐临枉渚,巷市接飞梁。
莫论江湖思,南人正断肠。
引用典故:梦中芳草 雁行
坐爱圆景满,况兹秋夜长。
寒光生露草,夕韵出风篁。
地远惊金奏,天高失(一作共)雁行
如何北楼望,不得共(一作及在)池塘。
台中题壁 中唐 · 武元衡
五言律诗
引用典故:柏台
柏台年未老,蓬鬓忽苍苍。
无事裨明主,何心弄宪章。
雀声愁霰雪,鸿思恨关梁。
会脱簪缨去,故山瑶草芳。
灵州(一作卉)碧岩下,荑英初散芳。
涂涂犹宿露,采采不盈筐。
阴窦藏烟湿,单衣染焙香。
幸将调鼎味,一为奏明光。
送陆书(一本下有记字)还吴(778年) 中唐 · 武元衡
五言律诗
君住包山下,何年入帝乡。
成名归旧业,叹别见秋光。
橘柚吴洲远,芦花楚水长。
我行经此路,京口向云阳。
引用典故:河梁 永和
㪷酒上河梁,惊魂去越乡。
地穷沧海阔,云入剡山长。
莲唱蒲萄(一作鱼)熟,人烟橘柚香。
兰亭应驻楫,今古共风光。
山寒天降霜,烟月共苍苍。
况此绿岩晚,尚馀丹桂芳。
禅心殊众(诸本缺此二字)乐,人世满秋光。
莫怪频回首,孤云思帝乡。
圣历囗勤政,瑶图庆运长。
寿宫开此地,仙驾缈何乡。
风断清笳调,云愁绿旆扬。
上升知不恨,弘济任城(一作成)王。
顺宗至德大圣皇帝挽歌词三首 其三 (806年1月) 中唐 · 武元衡
五言律诗
引用典故:歌汾水
哀挽渭川曲,空歌汾水阳。
夜泉愁更咽,秋日惨无光。
缵夏功传启,兴周业继昌。
回瞻五陵上,烟雨为苍苍。
观山灯献徐尚书 其三 (859年) 唐 · 段成式
五言律诗
引用典故:烛龙 假馀光
磊落风初定,轻明云乍妨。
疏中摇月彩,繁处杂星芒。
火树枝柯密,烛龙鳞甲张。
穷愁读书者,应得假馀光
① 寺取大兴两字坊名一字为名。《新记》云:“优填像,总章初为火所烧。据梁时西域优填在荆州,言隋自台城移来此寺,非也。今又有栴檀像,开目,其工颇拙,尤差谬矣。不空三藏塔前多老松,岁旱则官伐其枝为龙骨以祈雨,盖三藏役龙,意其木必有灵也。东廊之南素和尚院庭,有青桐四株,素之手植。元和中,卿相多游此院,桐至夏有汗,污人衣如輠脂,不可浣。昭国东门郑相尝与丞郎数人避暑,恶其汗,谓素曰:弟子为和尚伐此木,各植一松也。及暮,素戏祝木曰:我植汝二十馀年,汝以汗为人所恶,来岁若复有汗,我必薪汝,自是无汗。宝历末,予见说已十五年无汗矣。素公不出院,转法华经三万七千部,夜常有貉子中经,斋时鸟鹊就掌取食。长庆初,庭前牡丹一朵合欢,有僧玄幽题此院诗。警句云:三万莲经三十春,半生不蹋院门尘。左顾蛤像,旧传云:隋帝嗜蛤,所食必兼蛤味,数逾千万矣。忽有一蛤,椎击如旧,帝异之,寘诸几上,一夜有光,及明,肉自脱,中有一佛二菩萨像,帝悲悔,誓不食蛤,非陈宣帝。”
武宗癸亥三年夏,予与张君希复善继同官秘书,郑君符梦复连职仙局。会假日,游大兴善寺。因问《两京新记》及《游目记》,多所遗略。及约一旬寻两街寺,以街东兴善为首,二记所不具,则别录之。游及慈恩,初知官将并寺,僧众草草。乃泛问一二上人及记塔下画迹,游于此遂绝。后三年,予职于京洛,及刺安成,至大中七年归京。在外六甲子,所留书籍,揃坏居半。于故简中睹与二亡友游寺,沥血泪交。当时造适乐事,邈不可追。复方刊整,才足续穿蠹,然十亡五六矣。
天心惟助善,圣迹此开阳(成式)
载恐雷轮重,絙疑电索长(希复)
上冲挟螮蝀,不动束锒铛(成式)
饥鸟未曾啄,乖龙宁敢藏(希复)
送客游吴 中唐 · 殷尧藩
五言律诗
吴国水中央,波涛白渺茫
衣逢梅雨渍,船入稻花香。
海戍通盐灶,山村带蜜房。
欲知苏小小,君试到钱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