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萃屋兮,栋宇颓倾。 狞风摆海兮,波澜益惊。 自开元变为天宝兮,寰宇失其升平。 夫何禄儿之跋扈兮,盗弄潢池之兵。 神龙失水而离居兮,豺狼据乎两京。 伟张许之卓荦兮,蔼满腹之忠诚。 控江淮之上流兮,婴睢阳之孤城。 谅呼救而无闻兮,恨援寡而势轻。 抗方张之寇盗兮,鲠喉牙而使不得南行。 拜圣像而流涕兮,会羸瘁而喻盟。 食所爱而愈厉兮,守尺寸而犹贞。 宁力不足而自毙兮,余何忍屈节而隳名。 胡老天之不助兮,槛车竟赴乎虏营。 人固有一死兮,所贵取义而舍生。 嗟九原之不可作兮,但见双庙之峥嵘。 奠荔丹与蕉黄兮,孰不企千载之英声。 ① 孟春十九日离家,至凤江舟中之作也 劳者自为歌,不必今拟古也。癸酉燕征,发夕于王正,缆舟于春季。栖迟白水,燕日与岭云两膺背焉。约略诸况,仿三闾《九歌》之体为词,成而弁以绝曰:“吴江载续楚歌词,旅况三春一苇知。莫道波臣迁客似,当年忧国我乡思。” 春王正兮予征,驾言北兮神京。 晨风开兮宿雨,惆怅啼兮曙莺。 罗亲友兮周堂,启先祠兮告行。 顾庐园兮有日,忽相远兮愁生。 此相远兮纫臆,矧骨肉兮为情。 惟牵衣兮是刻,有姊弟兮怦怦。 长者前兮致语,少者旁兮涕盈。 终不能兮无别,二人慰兮偕程。 马萧萧兮车辚,真出门兮已成。 揖黄山兮玉水,不吾负兮初盟。 望南州兮芳速,纷百草兮缤迎。 绿茵兮红盖,桃李帷兮柳旌。 朝发兮榕浦,夕跻兮凤城。 遂从舟兮鳄渚,月皎皎兮既明。 承其纶矣,维其贞矣。 执其衡矣,维其平矣。 俯压蛟宫百尺城,谯楼粉堞镜中明。 市街日暮歌钟动,野渡秋晴岛屿生。 风物依依怀古地,江湖渺渺恋君情。 登楼恐有留连志,浿水西流送我行。 岁暮龙川馆,相逢锦圃生。 邮灯眉语细,朔雪鬓华明。 贫贱怜羁旅,衰迟㥘远程。 山川亦难别,况复故人情。 宿处孤灯自照,起来残月犹横。 但闻车声辘辘,不记多少行程。 大老西归殷室倾,天心不与独夫横。 采薇叩马齐东语,误了清风百世名。 白面红毛面面生,河边层榭入云横。 街灯处处临门设,彻夜光明镜里行。 ① 名汝昌。有胆勇。每年驾水师船巡北洋。并巡我国海面。少时立功于淮匪之乱。著劳于壬午议约及东援时。○补遗 匹马横行贼胆惊,江淮草木亦知名。 北洋千里波涛静,巡徼年年报太平。 来时木落去时荣,经岁难禁陟屺情。 杳杳沙头人独立,孤帆万里饱风行。 登州城外列行营,将士东征意气横。 万里长风旗脚舞,一声炮火放舟行。 细绿茸茸野渡晴,裙腰一带暗长程。 无边香料逗征马,随处华茵听啭莺。 江雨拂蓑难辨色,缃皋纫佩不胜情。 闲来拈斗学儿戏,多识群芳谱里名。 胜地多遭遇,百年水木清。 云林连北苑,风磴接西城。 坐久云生壑,诗成月满楹。 悠然怀古意,碧树暮蝉声。 卯年卯月日之丁,子夜向阑闻儿声。 初祈顺娩心忧虑,不遑计较男女生。 既闻生男又狂喜,喜定更觉怀古情。 曾孙于我诚何有,况复未必见长成。 震剥之馀一阳动,阴崖草木始发荣。 千枝万叶从此茂,为龙为虎副其名(锡名周龙。小字虎曾。)。 博爱镰园保育婴,无家无母可怜生。 如今槿域仁风及,寸草春晖共发荣。 纷纷电译集书城,次第编摩杂俎成。 不出户庭知世故,家家木铎有新声。 玉泉制墨品佳精,李老潘郎可并名。 一道香风吹渡海,云烟落纸使人惊。 周旋患难共休戚,相好非徒姑表情。 家用平康身且健,春风岁岁醉斯觥。 柳絮初飞杏子成,繁阴如海漾新晴。 攀枝惆怅寻花蝶,隔叶绵蛮唤友莺。 晚眺还疑苍翠积,远看只是绿芜平。 风流处处诗仙在,裸体青林羽扇横。 看尽芳菲夏服成,满园嘉树喜新晴。 行人择荫时停马,游子携柑往听莺。 翠幕相连高阁覆,绿波新涨远江平。 酒阑席散禽声乐,惟看苍烟一匹横。 落尽红英翠盖成,微风庭院柳丝晴。 分明独立池边鹭,睍睆时闻叶底莺。 公子踏青芳树暖,佳人拾翠大堤平。 露零不觉衣衫重,扶醉归来帽影横。 欲画浓阴画不成,半含雨意半含晴。 穿过密叶低飞燕,啼送深林自在莺。 床榻频移嫌日漏,烟岚一色与山平。 翳然濠濮饶清想,斗酒题诗健笔横。 金闺玉笋早扬名,老去官缘在塾黉。 最是四围楚歌裹,独持汉帜保残营。 古槐高柳夏阴清,客舍贫居绝送迎。 世事浮云何足问,焚香洗钵过馀生。 独上高楼故国情,暮笳呜咽起孤城。 艰难苦恨繁霜鬓,江上几看芳草生。 祟丘兰若一峰晴,虚谷迢遥野鸟声。 惟有幽人自来去,不将萝薜易簪缨。 谁家玉笛暗飞声,湖月林风相与清。 此曲秪应天上有,香台岂是世中情(右闻吹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