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入韵字:  或选择
总目平声上声去声入声多音字下载平水韵表
韵字 五絶 162七絶 48五律 1五排 5 65四言 23六言 7古體 608樂府 14 1 40 11辭賦 2 10其他 20 4
共608,分20页显示  上一页  13  14  15  16  17  19  20 下一页
(续上)
程恩泽 1785 - 1837 三首
翁方纲 1733 - 1818 六首
胡友梅 一首
范淑 一首
董澄镜 一首
蔡銮扬 一首
裴景福 1854 - 1924 一首
赵冕镐 1803 - 1887 一首
赵文哲 1725 - 1779 一首
赵观彬 1691 - 1757 二首
邓廷桢 1775 - 1846 二首
郭曾炘 一首
金和 1818 - 1885 一首
金履万 二首
钱大昕 1728 - 1804 一首
钱澄之 1612 - 1693 四首
陆费瑔 一首
陈光縡 一首
败葭髡柳覆江岸,中有老渔雪没骭。
诗心画手竞模写,那识天上风花烂。
觚棱金爵皎于月,不待东明已先旦。
白连龙尾几千尺,红掩书楼才一半。
湿云对牖虬漏涩,香篆舞檐鸳瓦泮。
风前乌鹊总驯狎,午后貂狐各分散。
九重叠下宽仁诏,大祀特献精诚祼(南郊大祀之后,瑞雪应时。)
故应呼吸动旸雨,能使人物无夭毈。
我曹橐笔书大有,日侍玉皇青玉案。
微吟便注龙香剂,每食恒拜醍醐灌。
岂无姜芽冻十指,共坐暖閤春风幔。
归来策骑经太液,但见丹虹饮银汉。
可怜草竹半摧抑,只有青松森直干。
欲谋一醉款二客,其奈骄骢不受绊。
便当独对冰壶子,破灶空庖无可爨。
明朝且缓趁官鼓(时充国子监祭酒,每朔望不入直。),卧听寒鸡聒枕畔。
乘柎柎广须至岸,裁衣衣长宜蔽骭。
心光笔力争一到,乃与张蔡同粲烂。
何人夜呼孔宾出,剪刻花天绘霞旦。
遂将郢雪答下里,运笔如风烛未半。
鳷鹊云从两袖起,太液冰随一笑泮。
君如蛩蛩我如蟨,踪迹年来几合散。
自惭鸱夷非国器,乃使萧艾同熏祼。
君适用若俭岁稷,我无成比不才毈。
记曾同踏洞庭雪,俯视岳麓平于案。
记曾黔楚两相望,有酒相饷瓜共灌。
我于行部访文教,无限生徒指经幔。
秋来同直属玉馆,旧事苍茫付斜汉。
池波汪汪忆叔度(谓左田先生。),直气侃侃推公干。
君诗近境益神变,天马全脱朱索绊。
我诗成便自焚草,君审听谓奇音爨。
笔僵墨冻正惆怅,又见秸灰屑天畔。
红杏先生酒尊畔,扼腕屡叹柯亭爨。
行过古滇得池子,自诩飞黄入吾绊
可怜纱帐已芜绝,剩对范阳卢子干
喧传诗句御屏上,金管琅琅赋银汉(用蒋防事。)
金秋持衡出关陕,争看英姿抉车幔(籥庭典戊子科陕西乡试。)
拈来高第日五色,铸出椎成剑千灌。
天颜一笑贾前席(复命后,奉特旨入南斋。),莲炬两行苏侍案。
彩云在牖雾全驳,碧鸡来仪羽不毈(籥庭滇南人,故用滇事。)
与君摇佩踏初雪,正值紫坛礼圭祼。
黄羊大夫有膻行,使我疑慕不可散(谓祁春浦。)
汝南月日去人远,到来恐已砚冰泮(谓许滇生,时使黔回,尚未到。)
君才能造凤楼五,我书不及袁豹半。
神仙官府祗文字,山水清辉改昏旦
壶中一䛡便移晷,每见人间斧柯烂。
诗桥驴背犹忆灞,冬冷儿衣总蔽骭(籥庭甫自关中归,余时忝官祭酒。)
拟携腊粥祭诗佛,莫让阆仙踞彼岸。
⑴ 宋芷湾先生。其文诗集曰「红杏山房」。籥庭受知芷湾先生最深。
⑵ 余亦受知芷湾先生,今先生已作古。
⑶ 时余寓西华门外,入直退直必过金鳌玉蝀。
纪传四百六十卷,淮阴刘家录其半。
史表史志用力殊,班昭刘昭孰一贯。
徒令横云题作集,体例依然无论赞。
当年矻矻蒐废坠,想披实录为三叹。
旧家文献浩谁徵,平日稗官纷不算。
千秋不少野史亭,几个无欺青竹汗。
贮瓢班叙自奇古,索米丁仪非点窜(万表传与王氏刻本不同。)
不知初稿经几削,今者烟煤况焦爨。
依稀黜陟纪九边,零落章奏争三案。
传闻更有明通鉴,恨不同兹勤手盥。
石经考存石鼓亡,彼书录者徒供玩(季野有《书学汇编》二十四卷。)
楷势略似梨洲老,挑灯恍在华亭馆。
如此手腕继南雷,不得翱翔上东观。
吾辈汗颜何以报,日日虚縻大官粲。
东旸冠诸峰,云台及其半。
石鼓左昂首,叠嶂攒几案。
逦迤作开合,神工划剖判。
大石环若扉,众皱青不断。
何年金精名,侈彼丹青焕。
炫晃玉几间,翕赩瑶草散。
居人来艺耨,羽客闻栉盥。
萧寥万古心,谁托羲爻彖。
鸾鹤不可回,伫此斋心馆。
道人煮茶熟,桃实红已烂。
石檐滴乳声,为客催午爨。
两厓枨闑张,报余锦绣段。
铜柱(丁亥) 清 · 翁方纲
分茅岭以茅分岭,此柱传闻及岭半。
百馀年前有人到,丈馀偶自峒民看。
重立谁识开元时,况乃由唐更溯汉。
冥冥扶桑海摇绿,守柱人家几经换。
铭词新息定威棱,膢腊西屠空荐盥。
石莲台护李皋文,楚铜但记辰溪畔。
沈石田山水轴歌(己丑) 清 · 翁方纲
沈画世间真伪半,巅崖老树纷涂窜。
当时已闻误自收,后有临摹孰评断。
此轴白石翁自题,题字槎枒皆古干。
点画纵横豫章法,此法正落悬崖畔。
一峰淋漓突兀起,群岫向背阴晴换。
湿云如墨滃欲动,飞瀑临溪吹不散。
直穿乱石下横桥,桥际二叟观水叹。
复有一叟掩柴门,相对白石清江岸。
渺然咫尺江湖思,天际艇可门前唤。
山活都自三吴移,树古宁惟七桧冠。
笔头万里幻有术,绢底六月清无汗。
泷江雨湿更郁蒸,坐卧朝朝对几案。
便拟虞山水墨卷,尽写石翁诗作赞。
岭海近时数八分,闽之宋珏粤谭汉。
粤中楷法自白沙,茅笔槎枒迹久换。
遑从中郎溯变法,谁似洪适收篇翰。
甘泉旧勒夏王碑,精舍那问新泉畔。
汉隶遒古唐隶整,二者不同可并案。
尚书骑曹一瘦硬,杜陵诗法本同贯。
彼哉狂生文五比,徒抱绿绮琴三叹
尔来独漉最有名,但趋流利何足算。
吁嗟笔画心性事,正变得失毫釐判。
我闻瑶石友停云,停云人品书同焕。
以求瑶石当亦然,华表山高石空矸
三箴况出泰泉作,文质书端难亵玩。
横潭学舍莫嫌僻,要砺士风须此段。
放淫返朴并及诗,倘觅遗编乞薪爨。
⑴ 邝湛若善八分,尝以「恭宽信敏惠」五字题文应试五比,以真草、篆隶、八分书之。
⑵ 德庆锦石山有瑶石书「华表石」三大字,予访之不获。
残云如浣衣(覃溪。),宿雾乍披幔。
习习新凉吹(蕴山。),拍拍群鹥散。
菡萏覆沼香(覃。),徙倚驻车看。
错落银盘珠(蕴。),纷披云锦段。
翠扇眺风舒(覃。),丹裳初日灿。
十丈玉井同(蕴。),尺五皇城畔。
淤泥果不染(覃。),丛苇遥相乱。
万绿围深红(蕴。),一碧洗炎汗。
久坐畏桥欹(覃。),垂纶喜鱼贯。
薤簟两三人(蕴。),密树阴晴半。
尚少临水亭(覃。),讵羡招凉馆。
阵阵鸳鸯飞(蕴。),时时鹁鸠唤。
秧针刺云绿(覃。),柳浪随波涣。
方塘蛙鼓鸣(蕴。),遥峰霞绮烂。
隔溪亦有寺(覃。),疏篱仅遮岸。
煮茗呼野店(蕴。),馀花缀幽干。
堤草涨易浮(覃。),畦菜瓮可灌。
堆盘园丁瓜(蕴。),近市村家爨。
畏热不可留(覃。),款扉亦何惮。
高僧喜逢迎(蕴。),梵语资问难。
三车誇载书(覃。),二谛空俗绊。
妙偈参贝多(蕴。),清谈恣翻澜。
解带憩藤床(覃。),开函瞻御翰。
金粟留丹青(蕴。),天花散几案。
论诗复读画(覃。),击节更三叹。
岂厌尘缘烦(蕴。),又将溽暑换。
谁如禅榻闲(覃。),聊博地主粲。
题壁待重来(蕴。),听钟到日旰。
殷雷起城角(覃。),层阴低古观。
野色苍然至(蕴。),林花香不断。
归来对胆瓶(覃。),渺若隔银汉。
清景唱复和(蕴。),追摹夜至旦(覃。)
五老骨瘦峭,箕踞窥天半。
群峰互相从,俪立各傲岸。
中间一缝坼,飞瀑下碧汉。
三叠始到地,疑是玉龙窜。
雷霆日夜随,轰轰势凌乱。
云净练孤悬,风激珠四散。
峭壁含阴森,盘涡泻浩漫。
山灵命严扃,屏嶂交卫捍。
险巇横礌硌,结纠蔽丛灌。
危步足生茧,暂坐背息汗。
泠然肺膈清,耳目匪常玩。
奇境未梦见,平生兹游冠。
片雨过东园,新泥湿未半。
苔痕青可怜,鸟语多不乱。
风静柳枝閒,云横山色断。
饥乌衔实归,哺子松林畔。
炎风禅肃气,林蝉音渐断。
伏处嵁岩下,坐待时物换。
依亭树影高,敲窗叶声乱。
百昌弗须臾,附赘忽星散。
划薙见真山,流涸认危岸。
寒虫诉深宵,哀鸿警清旦。
守默耽澄思,趋华屏外观。
霍岳缅峥嵘,高撑出天半。
局促乾死萤,埋头理书案。
一事差可喜,篱菊秋堪玩。
沧洲飞雨来,潭光忽凌乱。
濑口人独归,石门鸟初散。
泬寥空在赏,川涂已屡换。
明发趁晨风,直度黄泥岸。
太湖石 清末民国初 · 裴景福
四万八千顷,越与吴各半。
奇峰七十二,缥缈插天汉。
水土互争搏,刚者柔所判。
阴火煽洪炉,万劫馀飞炭。
成兹积铁色,纯黝等锤锻。
水精融地脉,顽璞岂受碫。
天工好斗奇,人巧谢雕钻。
风雷开窍窦,烟雨洗漫漶。
高截青岱顶,深蟠黄岳干。
古柏根磊屈,苍苔色绚烂。
横卧洞庭渚,峭立震泽岸。
中藏天下云,肯为耳目玩。
昔作江南客,屡游太湖畔。
蒹葭浩无际,洄溯日将旰。
归舟索一拳,空袖增怅惋。
何年筑石步,花鸟资萧散。
尽拔苍山根,具区在几案。
按:【评】合昌黎、东坡为一手。
⑴ 在无锡西乡十馀里,太湖之滨,有屋数椽,近先慈墓田。
何必首山铜,玉垂本铁汉。
此世多旷达,嵇公尚作锻。
铁汉跃而入,可化钞千贯。
我贵不离身,物贱乃交换。
哿矣十口活,炊玉衣复灿。
添补鲁褒论,不伤季路叹。
但恐用无已,一朝随风散。
无宁保我拙,住我吉金馆。
川冰鉴恬鳞,林霰集阳翰。
平生岁寒心,出门轸三叹。
彼美惠久要,赏音及残爨。
新故交自并,升沈道岂判。
转令感激平,弥觉言笑晏。
家酝清且醇,款款陈玉案。
既醉讵忘归,隆思理还乱。
日月逝不居,俯仰有殊观。
一诵《鸡鸣》篇,永怀矢申旦。
江南春气早,居然二月半。
杂花满目斑,幽鸟尽意唤。
田头有馌妇,浦口多钓伴。
嗟吾病未健,终日闭虚馆。
志气成寂寞,节物助悽惋。
丘墓寒食近,琼雷信书断。
吾道未应非,此生亦已判。
归耕昔年计,梦落牛江畔。
清川玉河桥,桥上有旧馆。
玉帛昔朝周,星槎数泛汉。
济济衣冠会,彬彬文物看。
劫灰皇极烬,椎髻太和换。
弱国输皮币,跪叩增愤惋。
南馆太湫隘,孤卧归程算。
短景逼崦嵫,长至验土炭。
寒鳞生古砚,冻爪涩柔翰。
买炉杂罍洗,添火置几案。
金精葆尚完,土花蚀将半。
小炷分茧绵,微燄达犁旦。
博山样颇工,沈水香不断。
暖如坐南荣,穆若直东观。
对之摄心神,藉以惩愒玩。
冉冉开瓶梅,重重押帘蒜。
回环诵新诗,良匠矿能锻。
水村对船窗,可作画㡧看。
坡陀倚茅屋,浦溆接柳岸。
冥冥树阴聚,漠漠炊烟散。
渔舠系三两,寺角露一半。
云容水墨浓,雾气缣素断。
得意在平远,何来此妙腕。
舟中乏卷轴,聊以当展玩。
营邱与河阳,相赏一笑粲。
春服亦既成,舞雩偕童冠。
及门各言志,圣有与点叹。
古来贤豪士,出身当世难。
晚节尤难持,百里九十半。
幼安老依辽,孔明卒扶汉。
泉石岂本怀,风云要长算。
商歌望南山,长夜何时旦。
宁诮狂夫狂,毋为漫叟漫。
用之何事始,始斩乱丝乱。
将军有明令,军法列星粲。
罪或毫毛轻,指名头立断。
矧为白昼劫,胡容若辈悍。
今之团乡兵,本以卫闾闬。
藉解行人围,讵谓耕越畔。
法宜参保甲,户口籍重按。
虽极荒僻区,行掫必夜捍。
示以声威联,有警鼓赴难。
家傥藏老奸,风闻定先窜。
此五可虑者,可虑使可散。
绕屋多树林,得失盖相半。
春绿与秋红,岂不光灿烂。
寒天白玉花,商略最宜玩。
但恨风雨时,令人心绪乱。
凄声撼孤枕,冷气透疏幔。
种成三十年,辛苦禁樵爨。
或可去繁枝,忍令伤直干。
时复步清阴,悠然寄萧散。
山村四五家,邻曲同一闬。
相杵传夜舂,汲井动晨爨。
收穫既云毕,租庸亦几半。
是时秋冬交,物色渐凋换。
木落寒山高,日出烟霏散。
人家昼不閒,生事各有干。
老翁嗜负暄,坐久睡凭案。
要知太平象,试向此中看。
春风吹我游,闭门真痴汉。
最近数虎邱,而无猛虎窜。
平平转多奇,小小颇堪玩。
陈生今云卿,肯伴元结漫。
舟系青山桥,人行绿杨岸。
剑池水清浅,讲台石零乱。
摩娑题名字,残缺巳失半。
俗生不好古,遗文日放散。
安能呼蜉蝣,与之语昏旦。
日高花坼房,雨过禽刷翰。
抚景良可咍,学道迟自叹。
皈心普门品,合掌人天赞
⑴ 石观音殿壁閒刻大乘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蕯普门品一部下方列衔者自右仆射兼门下侍郎平章事曾公亮而下凡九十馀人不署年月以宋史宰辅表公亮除授次第推之当在熙宁初矣
夙昔同枝鸟,猋如浮尘散。
何意天涯身,与子复同难。
念我掌中娇,对面相糜烂。
咫尺不得救,空使肝肠断。
馀命锋刃残,分飞互零乱。
我寻闽峤烟,子矫越水翰。
冉冉孤云行,杳杳子规唤。
相望不相闻,因风发长叹。
哀江南 其八 (乙酉) 明末清初 · 钱澄之
吏部武肃裔,通籍甫弱冠。
请养旋居庐,风雅窥周、汉。
岂意永嘉徒,顿召戎狄乱。
家世荷深恩,誓与国同难。
破产壮士归,努力相国赞
诸将非战才,财匮师亦散。
独有三儒生,对泣汾湖畔(君与余及鉴在三人。)
田税蠲勿收,家书烧不看。
震泽仓卒行,死生俄顷判。
我来号其尸,从容出湍澜。
小竖死持裾,截流随登岸(有童子从死,挽之并起。)
市人相聚观,啧啧发长叹(嘉善钱吏部柄,字仲驭。)
⑴ 尊公相国书有云:「吾老矣,不能报国,成吾志者,子也。子必勉之!」
我命宿何宫,频年遭祸难。
儿女既凋残,兄弟亦零散。
二竖苦纠缠,昼夜寒暑换。
肌肤渐消毁,魂魄忽迷乱。
十梦九到家,所亲殊漫漫。
觉来呻喑声,等之秋虫唤。
同舍弃我行,野人还见叹。
夜分与鬼邻,所愿天常旦。
昔我舆疾来,三秋犹未半。
展转药炉间,朔风倏已悍。
晨起揽明镜,素发盈头乱。
蛛网缄竹窗,蠹鱼走松案。
倚杖柴门前,南山苍可玩。
枫叶何飘零,乌桕亦凋散。
淹卧累旬时,顿令耳目换。
气候潜变移,衰谢良可叹。
霁景澄高空,日暮云阴断。
卷帘天北看,残雨夕阳半。
人烟闭郭深,渔唱隔溪乱。
晚陂明落霞,凫鹜聚还散。
此时怀故乡,老屋沧洲畔。
菱芡界波田,菰芦纷野岸。
澹与水木期,动发林泉叹。
虚堂阒无人,熟卧不闻唤。
隐隐花外钟,微微竹问爨。
睡起思无端,余情渺江汉。
明月出沧波,流光薄云汉。
烂烂列宿悬,离离夕烟散。
壮志思远游,长歌至夜半。
回风谷口来,石壁花影乱。
林閒警露鹤,忽振凌云翰。
苟怀千里心,宁为耳目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