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月场中未有名,私窝门第也铮铮。 若非熟手来牵钱,拍得门开听骂声。 秀格簪花,生绡写蕙,年时曾仰芳名。 梁溪雪棹,快得遇飞琼。 为我含毫呵冻,素笺上、墨妙纵横。 携来是、湘香满袖,传玩遍江城。 忘情。 偏爱此,空山独坐,听雨图成。 想闻根参透,万籁俱清。 犹恐尘心未尽,菩提水、净洗光明。 蒲团畔、泠泠幽韵,常答步虚声。 波软画桥明。 客思鸥轻。 官河柳外放船行。 一树斜阳红欲湿,水样蝉声。 画里好江城。 远岫青横。 想伊眉眼更盈盈。 山色多情如旧识,翠扑帘旌。 雁外关河,蛩边院宇,和思念领略秋声。 残照霜芜,疏林尚剩蝉声。 流年暗中偷换,漫催成一片砧声。 龙城远,想西风铁马,鼓角边声。 回首故园三径,记松阴暝翠,夜涌涛声。 老屋灯幽,等闲抛却书声。 天涯独欹倦枕,把闲愁分付江声。 愁未了,上吴船,又听雨声。 紫凤天吴五色明,白盐赤甲两边晴。 吴娘莫便誇针线,唾尽红绒绣不成。 居奇取盈。持筹最精。 拥场十载经营。喜黄金满籯。 锥刀枉争。门庭早更。 横财三十炉成。铸何人姓名。 ① 此组诗又载黄叔璥《台海使槎录》、陈汉光《台湾诗录》。 雪浪排空小艇横,红毛城势独峥嵘。 渡头更上牛车坐,日暮还过赤嵌城⑴。 ⑴ (作者注:「渡船皆小艇也。红毛城即今安平城,渡船往来络绎,皆在安平、赤嵌二城之间。沙坚水浅,虽小艇不能达岸,必藉牛车挽之。赤嵌城在郡治海岸,与安平城对峙。」此诗又载范咸《重修台湾府志》〈艺文〉、鲁鼎梅《重修台湾县志》〈艺文〉、王瑛曾《重修凤山县志》〈艺文〉、余文仪《续修台湾府志》〈艺文〉、薛志亮《续修台湾县志》〈艺文〉、连横《台湾诗乘》、赖子清《台湾诗海》。编者按:《裨海纪游》粤雅堂刻本无「渡船皆小艇也」句。「间」字均作「閒」,以下皆同。在「沙坚水浅」前有一「而」字。《重修台湾县志》题作〈台海竹枝词〉)。(许俊雅编校) 耳畔时闻轧轧声,牛车乘月夜中行。 梦回几度疑吹角,更有床头蝘蜓鸣⑴。 ⑴ (作者注:「牛车挽运百物,月夜车声不绝。蝘蜓音偃忝,即守宫也;台湾守宫善鸣,声似黄雀。」此诗又载范咸《重修台湾府志》〈艺文〉、王瑛曾《重修凤山县志》〈艺文〉、余文仪《续修台湾府志》〈艺文〉、薛志亮《续修台湾县志》〈艺文〉、卢德嘉《凤山县采访册》〈艺文〉、连横《台湾诗乘》。编者按:《凤山县采访册》题作〈台海竹枝词〉)。(许俊雅编校) 路到阳关天尽,马过青海风轻。 夜泛蒲萄酬壮士,晓拨琵琶唱征声。 散衙新句成。 画角声中秋社,雕旃影里春耕。 高坐春烟三月静,归卧淞波半剪清。 休论身后名。 春游好,最好傍湖行。 八字画船齐拢岸,一群蕃马自归营。 镫火满高城。 茉莉香浮茗碗清。 芭蕉雨过晚凉生。 新浴罢,葛衣轻。 隐隐雷车天外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