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10,分4页显示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明(续上) 薛蕙 1489 - 1541 二首恽格 1633 - 1690 一首 郑百昌 1588 - 1635 一首 清 查慎行 1650 - 1728 五首钱载 1708 - 1793 二首 朱彝尊 1629 - 1709 一首 曹家达 1869 - 1937 一首 陈衍 1856 - 1937 一首 程恩泽 1785 - 1837 一首 邓廷桢 1775 - 1846 二首 何绍基 1800 - 1874 一首 弘历 1711 - 1799 七首 黄遵宪 1848 - 1905 一首 李光汉 一首 陆耀 1723 - 1785 一首 毛澄 1843 - 1906 一首 彭孙遹 1631 - 1700 一首 祁寯藻 1793 - 1866 三首 | 抱瘵谢交游,栖閒避纷浊。 郊庐未云远,已觉心绵邈。 屏居聊寄拙,营室惟从朴。 茅茨无结构,房栊罕彫斲。 门庭褊芜秽,床帷多藓駮。 方因遁蓬荜,更欲菑硗埆。 灌园希仲子,易农哂方朔。 无云尼父讥,遽鄙樊须学。 别苑命飞觞,平沙徙行幄。 藉兰初解带,拾蕊俄盈握。 回策步前溪,尘缨仍自濯。 平生湖海气,兴来不自觉。 高歌荡两桨,水月俯可捉。 星斗相徘徊,鱼龙共瀺灂。 群贤富文章,隋珠各在握。 诗成恣挥洒,毫端森玉槊。 语巧夺造化,晴空散电雹。 丈夫苟有志,岂为人所椓。 长缨本自洁(一作无尘),莫向沧浪濯。 恶木次第除,丁丁响斤斲。 析薪祈克荷,生子愿愚悫。 我贫天所怜,田舍免风雹(用北史王蒙传事)。 随爷课晨夕,老圃庶可学。 先公垂训在,远迹企商岳。 黾勉奉前编,偏傍敢駮荦。 勿言世业尽,五亩泽已渥。 兄弟且同居,相容在蜗角(用庾信小园赋中语)。 槐影落空庭,昼长鸟声乐。 我来叩门入,浓绿净如濯。 禅床聊闭目,非梦亦非觉。 微凉何处生,风动袈裟角。 枣实初如芡,垂垂挂屋角。 秋阳一以晒,脆美渐可攴。 或虑压枝低,隔垣探掌握。 家童方窃食,遑问野鸟啄。 朝来风太狂,响瓦若冰雹。 天公有暴殄,静者庶先觉。 厚能镇薄,尺寸青肤重山岳。 首夏花信终,月闰又开朔(彝尊)。 湿云来远岑,密雨溜斜桷(周筼)。 虽违登览兴,且喜氛垢濯(彝尊)。 轴帘纳馀清,叩户鲜重较(筼)。 瓯香碾新团,滴古濡散卓(彝尊)。 虚斋憺无事,晚霁意萧邈(筼)。 高萝何年植,老干惜崩剥(彝尊)。 杪春发新条,青翠才一搦(筼)。 有如荔含苞,又若鸟破㲉(彝尊)。 笼阴忽盖瓦,落格渐成幄(筼)。 五髻璎珞垂,群玉玲珑琢(彝尊)。 荣悴迭后先,土膏异丰确(筼)。 幽赏人未齐,暖游蜂已觉(彝尊)。 将寻绦铃护,毋使雀豹啄(筼)。 写生画史为,配馔食经学(彝尊)。 故乡南湖南,风景别燕涿(筼)。 浓阴压两岸,虺蔓埽船角(彝尊)。 鸥凫杂坐卧,虾蚬恣捞捉(筼)。 何为久滞淫,来往昧鸠鸴(彝尊)。 酒罢花亦残,拥衾归梦数(筼)。 净土茫茫马一角,杨妹题诗管常握。 鞋尖久已错到底,天水河山入牛角。 髑髅南面兰上里,薇蕨罢餐头颅斮。 二难合唤鼻亭公,揽揆命名严南朔。 子兰已死木棉谢,幽兰已摧木波捉。 兰亭入水水仙出,兰室差池鸥波浊。 此兰端合倚云栽,浊世翩翩何数数。 骚之苗裔楚之望,麦饭冬青几唐珏。 樊山道人樊楼感,南望十空水香邈。 我有兰衰菊秀诗,黄土稽山行一觉。 朝发浔阳城,浑灏见庐岳。 决眦入烟霭,去天不盈握。 云气仙幢来,石骨鬼斧斲。 炉峰示隐见,开先托冥邈。 真面竟何在,峰岭自确荦。 昔人在山中,所见犹未确。 矧我在山外,而敢句空琢。 高坚与前后,如颜苦孔卓。 理境未深造,安能事讲学。 下马憩东林,溪声听瀺灂。 低徊三笑堂,何时谢尘浊。 盆菊罗秋芳(管同),华堂结翠幄。 诗牌方博进(梅曾亮),酒户思猎较。 鲈羹远难期(汪钧),蟹稻丰先觉。 探蓍卦占离(廷桢),击枣义同剥。 千钱不论蚨(同),万选定期鷟。 辛酸当料理(曾亮),尖团共商搉。 在釜暂爬沙(钧),倾盆倏堆雹。 彼身藏介冑(廷桢),我齿具斧斲。 那复笑形模(同),急为拭瀺灂。 得隽乃叫呼(曾亮),试可频把握。 指乱宵济争(钧),胫破朝涉斮。 乍截葱根断(廷桢),继仿木楔椓。 桶底叩空空(同),剑首吹数数。 双螯最磊砢(曾亮),只手费掎觕。 摸索锋参差(钧),含咀石卓荦。 缓舒赵女钩(廷桢),刚折雄信槊。 豢腴思噬脐(同),批导遂解壳。 腹便当似边(曾亮),膏流肯效卓。 果然龟脱筒(钧),熟甚鸟离㲉。 雌黄金在镕(廷桢),雄白玉出璞。 诸毛拔蒙茸(同),一秃弃龌龊。 鲸吸味已醰(曾亮),牛舐道始觳。 中虚河绝潢(钧),对峙华擘岳。 分二室两厢(廷桢),揲四弧三角。 孔孔蜂房见(同),栉栉雀仓啄。 扩清沟渠通(曾亮),剔抉粟丝擢。 当筵疾衔枚(钧),投几响鸣骲。 香宜郫酒浇(廷桢),腥藉郦泉濯。 却怜游草泥(同),任意饱糈穛。 胥疏慕光耀(曾亮),踯躅被守捉。 壮夫休横行(钧),吾辈且劝学。 胸中有甲兵(廷桢),小范风未邈(同)。 靖南方出师,异志有先觉。 招抚矫诏书,抗论识尤卓。 蟒衣出南门,忠义动风雹。 公死大军来,完城比完璞。 观其战守计,经纬如管乐。 谁败乃公事,同城多握齱。 贞臣任不专,时事际复剥。 一臂享千秋,英风满榱桷。 乘凉宜池头,白月拂屋角。 消炎编芸馡,却俗竹玉擢。 犹然殷先忧,亦不悦独乐。 閒居吟龟蒙,搦笔朅一学。 天辅草创天会继,灭辽北朝归掌握。 南征徽钦就拘絷,高宗称侄惭不觉。 其势颇可成一统,未乘时实失商㩁。 武功既昭修以文,劝农议礼并制乐。 传位熙宗继太祖,大公量更人难学。 锁港百不知,惟梦君先觉。 到今鴂舌声,遍地设音学。 ① (此组诗收于《中法战争文学集》。编者按:《中法战争文学集》录有六首,其中仅二首与台湾有关,故录二)。(战基隆〖此诗又载陈汉光《台湾诗录》。〗) 刘铭传奉命督办台湾,当曳兵弃基隆时,曹志忠力止,基隆倅梁纯夫伏地哭留,不允,后为艋舺团人拦截乃止。淡水幸孙开华沪尾一战,得李彤恩所募张李成即张阿虎统土兵五百名,杀法酋一员,卒六百馀名,俘花目百馀名,燬一敌船。外洋称我国大胜,绘图记之。 基隆一粟耳,浮在海之角。 貔貅二十万,大帅开帷幄。 暮⑴夜曳兵行,铁城突确荦。 可怜小吏愚,哭民双目瞀⑵。 ⑴ 编者按:「暮」,《中法战争文学集》误作「蓦」,今改。div> ⑵ 作者注:「按张秉铨复政颂,则以撤基隆虽错一著,然能用彤恩、李成收回援沪尾,铭传颇建奇功,特两存之。」div> 汉隶十碑九皴剥,寻行可读存西岳。 旧拓流传直万金,双钩摹勒违其朔。 兹本独无秋毫爽,谁欤妙手尚书荦。 我家借临规九势,一波一磔斟雕琢。 岂无画沙与印泥,世人竞尚谷口学。 不知斑駮非本真,当其脱手光濯濯。 即如晚出有曹全,正于姿致见高卓。 不然徐韩皆唐贤,何不率臆逞肥浊。 蛇纡蚓绾递相师,唐人学汉无人觉。 可惜神灵失呵护,竟同荐福毁雷雹。 郭髯赵崡今俱死,遗文金石谁商榷。 九月始萧辰,野色入绵邈。 遂与亲故辞,临岐手重握。 归舟犹滞凝,征尘苦氛浊。 秋原气悽怆,寒流水瀺灂。 西风潞河上,独戍鸣哀角。 中宵感往事,岁月惊频数。 僶仰二十年,朝菌一晦朔。 栩栩不自知,一梦蘧然觉。 田庐已芜没,骨肉尽摧剥。 老至既衰罢,器小难砻琢。 三铨况繁重,而代大匠斲。 毫发亦何裨,充位徒龊龊。 冥行今未止,车耳生重较。 言谢京辇游,请从稼圃学。 誓墓悔已迟,所期在贞确。 岳阳试院城南隅,基址湫溢如村学。 讲堂上下仅寻丈,场屋东西聊掎捔。 人多屋少坐不足,散漫中唐及墙角。 昨朝风雪愆试期,门外白袍立如鸐。 可怜寒士衣见肘,进退无计蜗随壳。 雪消腊尽官事閒,觞客东堂互商搉。 因看石壁旧碑题,转羡泮宫森栋桷(时郡学新修。)。 邦人重义轻钱刀,此地规模仍简朴。 南园使君教可思,平江老儒力何卓。 尔来卅载振文坛,安得重新施匠斲⑴。 方今文教远帡幪,片善寸长悉甄擢。 会看韦布慕荐绅,大抵铅椠争怀握。 万间广厦吾所愿,放眼湖湘观卓荦。 便思袖里纳洞庭,定许杯中吸天岳⑵。 ⑴ 岳郡试院,乾隆时创自平江吴氏,学使钱公沣为文记其事。 ⑵ 余既为是诗,郡中绅士遂重拓。试院科试再至,为文勒石,并题堂联云:「广厦千万间,喜风雨庇兹寒士;重湖八百里,愿文章具此大观。」 经旬厌登陟,山国何绵邈。 奇观忽闯露,东南见太岳。 云烟莽苍中,去天不盈握。 大山宫小山,斯论千古确。 回思太行陉,气象莫与角。 何况众培塿,渺焉讵可学。 五岳视三公,作镇仰高卓。 有如端严士,正笏侍帷幄。 声色屹不动,至宝已在璞。 温公与潞公,吾乡称先觉。 秉气得雄厚,谋国必诚悫。 乃知包容力,万物归彫琢。 西征想太华,仙掌云中擢。 便思把芙蓉,行将问鸑鷟。 山川无定名,名必从其朔。 非惟志地舆,亦可资问学。 䜱䜪以谷名,如山曰磝礐。 祭酒说未收,二吕义则确(晋吕忱《字林》、吕静《韵集》。)。 颜介能博求,旧闻證先觉。 当时好古士,王君殊卓荦。 闻之已惊喜,俨获玉双珏。 谓是晋之乘,垂棘宝在璞。 惜哉乡邑记,断简久摧剥。 若非黄门训,谁与共商搉。 上艾多古𧮺,奇秀供采擢。 猎闾既有属(孟邑田京兆号猎闾村民。),兹亭名更卓。 荒城馀马首,峭壁缀蜗壳。 古来战争地,徵调苦烦数。 想见遁世徒,结茅卧林幄。 寂寥千载后,寿水清可濯。 龙洞云万重,鹿峤翠双角。 余尝蹑幽险,厓字出斑驳。 尚思蒐方言,铅椠每怀握。 自闻此亭名,遐想寄幽邈。 画卷为尔披,诗笔为尔捉。 不知岩下松,何日化杗桷。 即今尚留滞,臂枯眼昏浊。 懒就子云问,羞对轮扁斲。 烽烟几时息,雨雪何由渥。 犹有岁寒友,衔杯叙恳悫。 一亭亦虚名,无名斯为朴。 但向此中老,何必图五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