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200,分447页显示 上一页 13 14 15 16 17 19 20 21 22 下一页唐 鱼玄机 844 - 868 三首鲍溶 二首黄滔 840 - ? 五首齐己 864 - 937 四首宋 刘克庄 1187 - 1269 四十三首 | 珍簟新铺翡翠楼,泓澄玉水记方流。 唯应云扇情相似,同向银床恨早秋。 自叹多情是足愁,况当风月满庭秋。 洞房偏与更声近,夜夜灯前欲白头。 烟花已入鸬鹚港,画舸犹沿鹦鹉洲。 醉卧醒吟都不觉,今朝惊在汉江头。 婵娟春尽暮心秋,邻里同年半白头。 为问蓬莱近消息,海波平静好东游。 婺女星边气不秋,金华山水似瀛州。 含香太守心清净,去与神仙日日游。 使君曾被蝉声苦,每见词文即为愁。 况是楚江鸿到后,可堪西望发孤舟。 陇雁南飞河水流,秦城千里忍回头。 征行浑与求名背,九月中旬往夏州。 金声乃是古诗流,况有池塘春草俦。 莫遣宣城独垂号,云山彼此谢公游。 莫问灵均昔日游,江蓠春尽岸枫秋。 至今此事何人雪,月照楚山湘水流。 龙脑移香凤辇留,可能千古永悠悠。 夜台若使香魂在,应作烟花出陇头。 四绝堂前万木秋,碧参差影压湘流。 闲思宋杜题诗板,一日凭栏到夜休。 莲花峰翠湿凝秋,旧业园林在下头。 好束诗书且归去,而今不爱事风流。 一林霜雪未沾头,争遣藏休肯便休。 学尽世间难学事,始堪随处任虚舟。 日东来向日西游,一钵闲寻遍九州。 却忆鸡林本师寺,欲归还待海风秋。 出海新蟾玉半钩,风翻荷荡起栖鸥。 女郎定有穿针约,偷看明河记立秋。 闻道泉人截𩍐留,翰林从此去吾州。 村中父老相持泣,但祝今侯似故侯。 少小闻人说复雠,至今禾黍遍宗周。 自怜谢病离军去,始听王师下海州。 战地春来血尚流,残烽缺堠满淮头。 明时颇牧居深禁,若见关山也自愁。 贫食官仓不自由,强扶衰病坐荒邮。 送迎不是祠官事,偶见青山急下头。 风吹千片点征裘,犹记相逢在岭头。 岁晚建州城外见,向人似欲诉离愁。 起来呵手检衣篝,烛影蛩声伴小楼。 赖有梦中堪细说,锦笺写不尽离愁。 儿时挟弹长安市,不信人间果有愁。 行遍江南江北路,始知愁会白人头。 陌上鞦韆索渐收,金鞭懒逐少年游。 晚风细落梨花点,飞上春衫总是愁。 向来刀笔充书佐,岁晚衣巾学道流。 毕竟贤于人一著,醉中梦里忽回头。 富贵威权得自由,收融二子杀杨脩。 闲人于物无恩怨,那得仓舒只么休。 车前弯帽同声散,关外华簪一揖休。 惟有浙江潮好事,肯随逐客到严州。 古来观社见春秋,茜袂银钗尽出游。 欲与鲁人同猎较,可怜身世尚它州。 儿女相携看市优,纵谈楚汉割鸿沟。 山河不暇为渠惜,听到虞姬直是愁。 老子痴顽耐远游,平生腹不贮闲愁。 今年天赐登高地,身在云峰最上头。 庵远人稀行未休,风烟绝不类中州。 何须更问明朝路,才出南门极目愁。 平生不作贾胡留,怪底江边未发舟。 泷吏不须前白事,更忙定要看罗浮。 少游款段何从借,伯厚鸡栖未易求。 看取后村翁简径,百钱聊税一渔舟。 早退分明胜一筹,年行六十复何求。 东门瓜与南山豆,谁道君恩薄故侯。 沈郎院闭䌽云收,寂寞秋花拆树头。 留取断弦来世续,此生长抱百年愁。 无梅诗兴阑珊了,无雪梅花冷淡休。 懊恼天公堪恨处,不教滕六到南州。 暮年鼻塞等薰莸,高摘浓薰两罢休。 奴折长枝汲薪水,老夫不复置香篝。 银烛千枝插树头,烛光花气半空浮。 人间富贵真珠室,天上通明白玉楼。 花外小车时出游,有佳风月亦登楼。 水晶宫与人间相,把乞先生未点头。 郭郎线断事都休,卸了衣冠返沐猴。 棚上偃师何处去,误他棚下几人愁。 活俘万户虏无酋,拔寨宵奔黑祲收。 不用偏师追出塞,杀胡林只在扬州。 清野都无寸草留,暴师塞下欲何求。 东风借便天亡敌,春水方生早去休。 十年前已卜菟裘,老恋君轩不自由。 衰飒秃翁垂八十,四更烛下作蝇头。 梅花种子无穷尽,和靖何曾占断休。 若向鼻端参得透,孤山不必在杭州。 旧田庐我先人业,某水丘吾童子游。 有杞菊姑安甫里,无蒲萄可博凉州。 业缘在东震旦国,参礼遍南赡部州。 欠明眼人与谈道,就圆机士语九流。 就莆食菜国恩优,昼锦全胜万里侯。 却笑向来师尚父,磻溪不老老营丘。 蘧蘧据槁元无寐,栩栩穿花不识愁。 老子定中曾看破,宁为蝴蝶勿为周。 昔南使粤北防秋,闻汝啼声悔远游。 我忆故乡归久矣,君归未得使人愁。 醉尉怒呵故侯猎,亭长豪夺徵君牛。 射虎将军馀怒在,卖药先生一笑休。 片帆约我上罗浮,已戒篮舆与共游。 到得罗浮君不见,后期又是八千秋。 生世谁令抱百忧,点黄不肯上眉头。 江边风雨飘蓬箬,爱惜扁舟一夜愁。 兴亡天数亦人谋,战舰蒙冲一炬休。 雪浪如山限南北,不湔江令沈侯羞。 狎邪早不由三阁,崛强今难事五楼。 宁伴伯夷山下饿,岂随徐福海中求。 年饥未可倾家酿,昼短真当秉烛游。 中国醉乡隔万里,岂无寸地可逃愁。 阮遥集平生几屐,晏平仲半世一裘。 秃翁受用能多少,槲叶为衣荷盖头。 宴坐仅留半窗月,归装只载一船愁。 可怜潘令无标致,却为闲情白了头。 分红间白汀洲晚,拜雨揖风江汉秋。 看渠耐得清霜去,却恐芦花先白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