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队从容晓出城(宾竹),无边光景逐人行。 春明门外鸾声动(元素),长乐坡前马足轻。 清渭水光遥入望(正固),终南山色近相迎。 林边吠客谁家犬(以脩),柳外呼人是处莺。 极目云烟春淡薄(宾竹),满前石子路峥嵘。 山翁争迓车舆过(元素),村妇咸惊鼓吹鸣。 茅屋炊烟桑叶暗(正固),河桥酒幔杏花明。 行厨内竖供茶茗(以脩),小寺痴僧进菜羹。 千载风流馀故事(宾竹),一时宾从总含英。 游观肯惜花前醉(元素),倡和多于马上成。 兴尽归来天未晚(正固),无劳灯火候麾旌(以脩)。 雪后从容复阴雨,诗成懒散更歌行。 不知门外今何日,便与楼头送此生。 老贾失时寻旧话,童奴少事问书名。 无心拨尽一炉火,不寐听残五转更。 两境可能天不隔,万年难使物多情。 闭门习静干风事,却撼虚窗故故鸣。 亢宗裕后有同情,骨自荣枯气自行。 意澹每寻閒处过,才高不向治朝生。 风行地上尘埃净,雨至山中草木亨。 身嗜岂于人寂寞,道同何取党分明。 滔滔叔世无完质,耿耿幽人有素贞。 安得耕阳田二顷,再携兄弟永躬耕。 东平州东南五里许平壤中土阜孤峙林木隐映似崇台旧基其上层楼四望以供登眺图志无考不详得名所自丙子东巡行营直其西北驻跸之次临览小憩诗以纪之 凤凰台者是谁名,拔地岧峣近大营。 咫尺适逢万几暇,登临遂畅好春晴。 带齐襟鲁归凭览,女织男耕入品评。 恰喜甘膏沾绿野,不誇绮画绽红英。 眼前远景趣无尽,雨后高轩凉峭生。 万帐官军皆扈跸,千村民气自和平。 纪祥应笑元嘉幻,得句宁同李白情。 此去尼山云近止,出图忆叹不闻鸣。 岁当丰楙时届孟陬饯腊才过三白已臻瑞应迎春伊始六花更叶祥占喜农事之有徵值阳和之乍普爰以上元翊日特开秘殿初筵鸾树灯骈映西山而绚䌽鳌峰月朗连积雪以增辉载集群寮共赓禁体诗成叠璧期删盐絮浮华例仿聚星用举欧苏胜事匪徒侈辞章之丽将以联上下之情云尔 节前稠叠布祥霙,八景燕山旧擅名。 便合同堂赓乐恺(御制),还教簪笔谱咸韺。 觚棱光映三台耀,鳷鹊辉澄万象迎。 于耜昔闻占父老(臣傅恒),集裾早见会公卿。 暖回上苑频喧雀,冻澈方壶未啭莺。 仗外嶙嶙罗众皱(臣来保),峰头奕奕朗初晴。 闭关定起袁安卧,曳履无妨东郭行。 爽气正来当拄笏(臣史贻直),晨光瞥转对张檠。 阳崖气凛高天切,幽壑寒霾厚地赢。 孤岭岧峣回独雁(臣陈世倌),九阊詄荡豁双睛。 云端望去寒光皎,林表浮来霁色晶。 禁字重提聚星体(御制),成章遐继庆春荣。 浃旬挑菜曾裁胜,先日传柑预献觥。 雕就龙鳞呼刻烛(臣蒋溥),滴残鹅管学吹笙。 北台双耳尖仍峻,终岭中峰势忽平。 罨画模糊浮绿荠(臣汪由敦),破空翕赩晃红钲。 大宫小霍齐添润,绝涧危峦尽吐莹。 色借华蕤铺广甸(臣刘统勋),葩敷莲鄂拱神京。 摩崖迸发三珠朵,沓嶂周遮七宝城。 散漫不嫌虚牝掷(臣秦蕙田),霏微只傍远眉横。 歌词谠直怀于蔿,画意寥萧对李成。 亲切更思吟去岁⑴,诹咨还忆溯前程。 仍看芳序开新籥,况对层岚丽䌽甍。 渐觉春阴澹蓬岛(臣董邦达),暗催夜景俯昆瀛。 居庸静锁关门迥,潭柘深迷塔影擎。 野烧痕馀留鸟道(臣刘纶),炊烟飏处迟钟声。 微茫错认卢沟晓,渗漉潜通太液盈。 略似匡庐初泻瀑(臣介福),非关由首镇填坑。 巑岏莫辨千螺点,突兀惟标一掌撑。 法海松根堆礧砢(臣金德瑛),秘魔石脚失峥嵘。 西邻屏障烟霞格,东壁图书风月情。 吉兆雅宜祠太乙(御制),寒芒却喜映长庚。 全融急溜垂绅直,偶值旋飙拂氅轻。 增阆神仙都姽婳(臣观保),藐姑丰度本翩嬛。 暗尘漠漠曾随马,坠甲纷纷忆剪鲸。 紫陌已欣腾火树(臣程景伊),翠岩尚觉压霄棚。 客襟奚俟挐舟发,诗趣偏因策蹇生。 卷向花砖犹片片(臣钱维城),飘从莲漏共丁丁。 柳堤蘸眼丝初润,麦陇含勾剡欲萌。 塞外赐貂人万里(臣陈德华),洄中喧鸭夜三更。 涸田为庆遗蝗入⑵,边海遥萦枥马惊。 伫待洗兵歌七德(御制),且教煮茗咏三清。 楼兰氛靖无传箭,馺娑杯浓有擢茎。 即此阳和回地脉(臣孙灏),直从太古夺天黥。 砑成洞壑霞烘座,巧作玲珑绮列楹。 秀骨珊珊思叔则(臣张泰开),豪吟咄咄让端明。 惠连授简兰为曲,泛胜传书谷是精。 日下遗编闻更续(臣金甡),梦馀佳话赏应并。 泰阶广被醍醐宠,解泽同滋沆瀣英。 喜洽泛膏燃宝炬(臣钱汝诚),丰徵祀粥饫香粳。 星桥翡翠通宵朗,界道琉璃自远呈。 宴乐宁忘勤政意,东郊即日举春耕(御制)。 ⑴ (去冬香山有咏西山积雪之句)。(御制) ⑵ 去岁畿南山左偶被水灾特遣大臣疏浚积水渐消春耕无误故及之 穰金纪岁丰玉迎春万汇所以由庚喜志昭华之琯六师于焉洗甲欢行酺乐之樽爰因嘉会以联情用撰芳朝而展宴时也宜人序近七种菜先挑几日膏融祈谷辰过九微灯预试一旬风暖旧藩新属咸依扣砌敷茵枢府词垣共拓芸窗给札晴延绮旭温树茏葱润带琼霙唐花馧馞快睹台端景庆雅奏初调漫呈槛畔鱼龙弥文讵侈槃荐天方之果蒲萄苜蓿兼珍拍谐默克之音僸佅兜离并采传呼䰄客既手擅跳丸宣赐僬童亦身娴倒刺凡以备升平之盛事宁将崇雕缋之浮辞况看虎帐凯旋饮至礼隆郊劳即伫龙楼俘献受成欢洽登歌𬗟亿年保泰惟殷摛七字毋忘规颂咨百执赓飏斯永属五巡正叶畴图 朱鸟龙楼积素晴,筵开翰墨韵重赓。 青阳初祉欣同迓(御制),丹地新禧肇大亨。 响彻钧天如哕凤,人来昧谷快迁莺。 衣冠侍陛趋元会(臣傅恒),干羽陈阶贺武成。 勃律不烦招尺简,高昌早见系长缨。 于阗远献方流璞(臣来保),渥水频牵汗血骍。 金叶表通诸国字,绿头签押外藩名。 十千稼兆三秋实(臣史贻直),戊己屯开万里耕。 柑先一旬分裹帕,蓂当五叶恰抽萌。 波融鸡塞辞输挽(臣蒋溥),沙暖龙堆免践更。 舒叠群知方出震,执徐兼值大横庚。 崇文行令非为数(御制),赐复宣纶亦既并。 击壤讴谣传野叟,负经踊跃遍新黉。 衢尊满挹膏滋盎(臣刘统勋),厨萐和扇露擢茎。 大地欢腾昭豫顺,圜坛礼备格纯诚。 东华韶共仪锽转(臣陈德华),南陌春随爆竹訇。 幡缀椒花芳气洽,檐霏柏子篆烟横。 华茵班列东西序(臣刘纶),葩瑵璎垂大小檠。 捧爵一时承燕衎,筹边五载仰权衡。 风传月竁销烽堠(臣董邦达),水挽河源洗甲兵。 厄鲁王庭净遗骑,筠冲回部列编氓。 凯旋伫锡太平宴(御制),丰庆还开不夜城。 凸鼻襁儿群接踵,冒耏角技俨分棚。 铜弦急拨龟兹调(臣裘曰修),檀柱徐搊郝索筝。 罽袖花冠纷拉遝,蛮箫羯鼓递嘤铿。 弄丸脱手双拳搰(臣于敏中),纳卵承眶一目瞠。 碧碗空中矜妙旋,长竿齿上诧孤撑。 曲翻于蔿珠联袂(臣介福),术幻侲僮锦倒绷。 耸体翩翾疑燕濯,悬跟彳亍学夔𨆪。 辘轳贴地侏儒小(臣金德瑛),宛转登场傀儡轻。 舞杂都卢观曼衍,乐陈僸佅叶和平。 作歌敢忘钦哉意(御制),献颂惟抒敬尔情。 躔正南弧环壁曜,晖明西巘丽霄峥。 自天题处仙毫润(臣观保),绕座看时瑞采生。 简授螭坳思乙乙,壶传虬漏响丁丁。 那居岂弟鱼依藻(臣钱汝诚),式燕笙簧鹿食苹。 仙木葳蕤临画槛,绮钱飘飏对文楹。 称身囊锦当膺佩(臣王际华),如意雕琼盥手擎。 十字甘应逾说饼,五侯鲭讵数调羹。 云腴嫩浥分佳茗(臣钱维城),霜颗香回擘细橙。 三品堆盘西域果,百珍饤盒大官饧。 䌽屏宝胜迎人日(御制),乌弋黄支奉夏正。 翠甲待挑七种菜,丰貂齐晋万年觥。 谢庄衣点三英粲(臣窦光鼐),泛胜书占百谷精。 太蔟律调鞮鞻掌,孟陬次应摄提贞。 云凝鳷鹊寒犹峭(臣张泰开),玉琢狻猊貌尚狞。 蒲类水澄开赤县,昆崙关远接瑶京。 鲽鹣奉赆占风至(臣金甡),葵藿披忱向日倾。 即启凤阊传献䤋,早看鱼海拜来伻。 春台人共登三壤(臣倪承宽),寿宇思将遍九瀛。 北漠喜联东壁侣,唐花争共腊梅荣。 一家中外诚斯际,对侑卮惟慎奉盈(御制)。 粤若癸符揆叙紫濛疏属咸宾未协味滋青陆康功肇稔半子乍当阳复三宵瑞蕊连塍先庚旋迨春颁十日条风入座爰临温室载纪芳朝旁徵姬代之范铜早列尧年之雕几传均凫氏腹皤而和鼓能调鉴拟斛斯项直则芒筒可捋贮以灵根擢秀佐指挥者乐意相关参之异卉铺棻承披拂焉祥飙自集矧法物已常供蓂砌宁嘉生犹待补萝图乃有实落湟中安若蒲捎竞爽珍输辇下黄甘粉荔标奇驮应蹀躞名驹西来及熟结岂鬅鬙独树东面知荣盛时忆铭在双盘抚新苞乎倍郁贡处觇表随特磬求旧器矣弥谐繄饯腊方擅馀妍暨迎韶更欣得气一帧既皴成吉语八叉因趣召文筵吟赓百句而赢简授五巡以匝然而厥包厥篚对时每怀绥远之仁维梓维桑道古遑释崇先之敬亦庶几长言胪实不矜艳吐椒花抑惟是首祚导和毋负晖增蕡烛也哉 岁朝佳语咏乾清,前席珍臣引共赓。 如意吉祥绵祖庆(御制),载歌喜起惬皇情。 尧阶翠荚条初茁,康国金桃实早呈。 屏缀馨椒凝淑气(臣传恒),户轰爆竹验春声。 鳸农占稔金穰叶,象魏宣仁木德行。 揆正三元舒出奥(臣来保),味滋万汇达勾萌。 暖催花信梅馡雪,脆试蔬香菜和饧。 䌽胜为人宜令甲(臣刘统勋),绣楣帖子进先庚。 亮工座是中垣拱(禁乾清宫为垣中殿),锡福班才右个擎。 鸿宝排签环乙乙(臣梁诗正),莲壶依案听丁丁。 灵根嘉兆同民豫,瑞草贞符叶物成。 三品错陈回部果(御制),双枝骈护佛台罂。 植时忆展兜罗氎,羾处传驰沫赭骍。 冶贵霁瓷堆火齐(臣陈德华),悬嗤节鼓注芒茎。 钧涵妙有和而盎,瑞纪蕃昌硕且盈。 宛尔指挥文竹幻(臣刘纶),天然菌蠢秀芝荣(如意)。 揣称利夜(佛以吉祥为利夜)犹华土,辨种菰沙本闼城(吉祥草梵称菰沙与内地同名异种)。 房擘扶南苞礧砢(臣董邦达),根移博望颗晶莹(石榴)。 宣州产漫矜粘纸,齐俗投宁论报琼(木瓜)。 萍实底庸如斗剖(臣彭启丰),来禽差拟用囊盛(蘋果)。 春盘峚斡(回语鲜果也)惟珍饤,周器錞于以虎名。 古泽色含芳润味(御制),远芬清挹配藜英。 镜中适兆千禧集,席上真逢五美并。 帝贶韶华华始协(臣观保),圣贻嘉履履端迎。 九霄节物多膺景,一㡧年光特写生⑴。 缊瑟风旋谐凤琯(臣于敏中),宣毫辉早丽花桁。 胆瓶最胜矾茶艳,露瓮相于竺柏贞。 肇泰从心敷卉木(臣钱汝诚),绥丰有象遍垓纮。 筌熙未许形摹肖,嵇陆应输疏谱精。 况是幅员恢荡荡(臣张泰开),祇惟谟烈仰明明。 三朝禁秘敕几伴,万里遐方献赆诚。 条鬯青阳宣太蔟(御制),丰茸朱草启华平。 仪锽晨贺鹓班旅,㲥毦春朝雁塞伻。 哈萨之西连鲽贽(臣王际华),筠冲以外接凫旌。 新归冠带爻闾属,旧辑共球大府赢。 职贡编函殊紒辫(臣窦光鼐),同文喻志译伧儜。 舍婆钵递波旬域,㗶噜篘邮疏勒程。 玉并琢柈孚黝碧(臣金甡),铜还似豆镂回衡。 昆源使不烦青鸟,火站胥频载赤麖。 遂渍椹膏饴石蜜(臣王会汾),讵操蒟酱瀹葵羹。 蒲萄别苑今恒熟,苜蓿离宫昔已轻。 图拟董祥徵茀禄⑵,鼎联侯喜拜彭亨。 大弦铿丽咸韺翕,凡籁喁于瓦缶鸣。 八伯际方同复旦(臣倪承宽),廿臣数更迈登瀛。 瞻从琅笈仙云捧,赐出瑶筐异核倾(回部贡果至臣等并蒙分赐)。 奚羡薰来吟殿阁(臣蒋朾),可知苹食燕簧笙。 绮钱采绚琉璃树,葩瑵璎垂韎𩏌檠。 授简堂廉增抃跃(臣卢文弨),拈题倪筦罕量评。 褾池常展熙春绘,鞠𦜕齐斟介寿觥。 皇矣绳绳钦我后(臣边继祖),襄哉赞赞勖诸卿。 敢誇薄海均和乐,所愿寰区时雨晴。 肯构亿年延福履,承天万国奉元正(御制)。 ⑴ (识)。(御笔即景绘图并题排律帧端以祖泽天庥同符庆节) ⑵ (石渠宝笈中有董祥岁朝图轴)。(御制) 将叠熙春之帖情知藻缋非工即传献岁之笺义取雕几弗尚盖联咏宜徵夫新语而命题适惬乎古欢尔乃灵辰撰七人八谷之前时逢其初吉仙液斟六瓣五葩之后味得于回甘无烦谱订蔡襄凤饼促驰贡驿却爱垆编性海龙山閒仿归艎中泠虚号无双分泉既流卑陆品南岭信推第一得气先萼采唐花亿千手竞散浓芬傍芗林而撷秀十八公纷贻精粒缘徕谷以搜珍于焉补茶董为三清合擅瓯香标格捐食经之五鲊宁誇禁脔膏腴实惟席布外藩宴紫光而甫毕嘉此名胪内直趋重华以同来听馀法曲含和还资澡雪捣出巨芝泻滑更凑单微忆昨岁辛祭方回䌽笔曾吟苏帖忻乙夜捷书迭奏冰瓷旋进欧窑沐苍昊之垂釐咨堂廉之赓载韵叶由庚八部篇符璿曜七巡遑云我泽如春与灌顶醍醐比渥共曰臣心似水和沁脾诗句同真藉以连情无取颂扬溢美略存禁体转因艰涩得奇云尔 三白年前积瑞霙,大收㼚缶小瓶罂。 润融沆瀣浑元气(御制),令协昭苏蕴谷精。 盈尺兆穰经腊足,依旬布泽共春生。 氛消南徼欣频胜(臣传恒),冻解东风利早耕。 璐彩阶前滋半湿,银光殿角晃初晴。 贮筐皛皛虚还满(臣尹继善),入铫飕飕嘿乍鸣。 烟袅疏篁知鹤避,风翻静籁讶涛倾。 汁猜滴乳漩镕酪(臣刘统勋),泡类浮圆转沸铛。 箸佐齐头燃榾柮,筒添果腹胀彭亨。 泉经鸿渐言犹漏(臣陈宏谋),茶录君谟谱最明。 汤辨蟹鱼眼巨细,火调文武候均平。 卢仝句戒太狂逸(御制),温峤条闻各较评。 撷向雨前纤蕊嫩,贡来日下小团轻。 头纲郑重开黄帕(臣阿里衮),新焙芬芳袭翠籯。 薰染怕教龙脑杂,护藏忆付豹囊絣。 鹧斑隐约凝金缕(臣刘纶),雀舌玲珑簇玉莹。 珍味云浆宣赐啜,秘瓷峰色拜恩擎。 尝希凡骨丹同换(臣于敏中),沁许诗脾俗不撄。 昨以得辛叨接席,兹还抽乙忝分棚。 岁华宴每重华锡(臣董邦达),文翰班仍内翰并。 略仿陈家成禁体,惟钦虞陛得联情。 何须险韵拈尖字⑴,好借甘膏矢正声。 湛湛湑宁誇洽醴,愔愔奏自叶吹笙。 喜因永昼承三接(臣舒赫德),庆浃同堂勉再赓。 格创长言增石鼎,源探层汉胜金茎。 赤文稠叠苞符启(臣裘曰修),碧碗团圞挹注盈。 选色拣香微点缀,配青俪白互交萦。 氤氲百和差堪拟(臣苏昌),调剂群芳莫与京。 不著姜盐区臭味,兼收华实见权衡。 素襟相友功资益(臣王际华),高节为邻德表贞。 喉齿香生嚼松实,心神春满泛梅英。 拈花总在兜罗手⑵,摘叶曾窥舍利睛。 两腋风过疑子落,一瓯水浅想枝横。 掌中芗郁檀参观(臣彭启丰),舌本甘回榄解酲。 姑射澹邀春晓队,武夷耐结岁寒盟。 日暄东岭芽抽坞(臣钱维城),雾羃阳坡果坠坪。 一口吸时伸指證,只拳分处放毫晶。 仙姿禅悦同龛悟(臣观保),珠魄琳腴并器盛。 堪笑羊羔徒骋侈,便矜凤髓未辞伧。 洁蠲自尔安虚室(臣张泰开),淡泊由来等大羹。 斗品宁当誇顾渚,识真谁复别曾坑。 惠山炉昔传鼻祖(御制),玉井露今拟属兄⑶。 古洗漉尘斟活活,温壶滤滓递丁丁。 水曹秘阁纷称谓(臣倪承宽),待制鸿胪足使令。 碾末屑宜筛琐碎,捣膏饼忌杵鏦铮。 煮需商象铜生晕(臣奉宽),炙用湘筠锦脱绷。 脆箬包缄鲜甫缬,茜绫缝裹秀遥呈。 任教制度诸家巧(臣周煌),何似调和至味成。 制出官窑陶琬琰,范来仙藻绘韶韺。 捧持贵甚鸬鹚杓(臣蔡新),含咀佳于琥珀饧。 漫举都俞及丰豫,非关雪月与冰琼⑷。 图书东壁循常例(御制),倡和南薰订雅名。 别采寒芳餐讶菊,小添翠粒剖嗤橙。 馚馡酿盎甜欺蜜(臣刘星炜),饾饤堆盘旨陋鲭。 浓匪瀹蔬舂芋紫,薄逾泛粥爨桃赪。 水符讵遣僧司契(臣汪廷玙),茗战无须酒作兵。 先坼也应随霰集,徐烘原未过雷惊。 暂调杂粉师倪瓒(臣陈兆崙),妄殿诸泉斥季卿。 素瓣朱栾邀伴侣,银枪黛盖解将迎。 质全山泽谁云瘦(臣边继祖),性合中和了不争。 已喜大田麦根护,得教馀泽荈芽烹。 侑仍宝笈颁佳迹⑸,授逮瑶笺荷宠荣。 功德池边长赞佛,承明庭下幸登瀛。 携将天上分甘及(臣曹文埴),咏到山中小草萌。 法喻散花虔顶礼,响催击钵剧经营。 吉徵纪数连番捷(臣彭元瑞),轮按排签几叠更。 字补六经垂典则,诗赅四始冠元正。 文筵趋步惭雕鹄(臣沈初),学海沿洄羡掣鲸。 世沐恩波依凤沼,时逢乡味试龙泓。 还淳即此觇风气(臣董诰),恶旨因之示法程。 偶尔七言托冲澹,亦非一意尚高清。 治安均我君臣责,勤政乘时共勖诚(御制)。 ⑴ (苏东坡雪后书北台尖字凡三压)。(御制) ⑵ (以松实梅英佛手三种烹茶故谓之三清)。(御制) ⑶ 露烹上每于荷花开时取叶上茶有御制诗纪其事 ⑷ 陈傅良诗我尝欲拟禁字体不道雪月冰琼瑰 ⑸ (每岁预宴诸臣例颁恩赏并以石渠宝笈所藏旧人名画曾经题咏者酌赐)。(御制) 河源雨过晚霞明,霞尽祗馀迥宇清。 恰好兰舟待曲岸,便邀桂魄泛空瀛。 返观炉锤(去声)那施巧⑴,谁上弓弦欲就盈(时方上弦)。 高烛四山惟静碧,平磨一水特光晶。 对来直拟忘形色,挹处真教恬性情。 试问千秋载月者,此时此境若能并。 ⑴ 谓锤峰也上弦入夕月在天中不升东壁 月建炳明车轨正同于斯世运承熙洽图书宜盛于今时申十行而蒐访维勤勿使名山终秘备四库而网罗殆遍所欣积简纷来虽成编尚待以岁年繄联句可徵其事实溯自丹纶既沛玉署初开永乐大典犹存芟汰之而菁华斯撷群玉珍函富有点检焉而宝气常新矧岳牧皆因达情以陈即簪绅亦愿抒诚为献于是浩如烟海委若邱山匪示所归曷寻其绪诏翰林使分校漫辞矻矻穷年抡大臣俾总司期在多多益办畴堪寿世流传先付雕梨孰称钞胥采择还资擘茧其或羲娥并摭许略标中垒之题纵嗤曹郐无讥亦附著华林之录焚膏典勘下逮诸曹给札分誊兼徵多士缥缃部别储东观而广集其全纸墨工同列北堂而并荟其要第是雠讥扫叶冀不愆三写讹形并教椟识还珠庶无贻一痴谰语乃命发厥簏笥披彼华腴入酉山俾尽拔其尤呈乙览得遍观其妙五七字吟觇源本亦云尊所闻焉百千家流判淄渑惟曰识其大者尔乃丰占绥屡典过祈禋涓八谷之良辰展重华之曲宴堂廉情洽分藜联四七星躔馆局题探授简及二三儒席涵泳乎经史子集词贵得宗排斥夫月露风云体毋涉靡尚论千载以上仍此敕几典学之深心嘉惠万世而遥初非好大誇多之创举抚兹贞元迭启际开甲而象愈光昌讵惟音韵偶拈叶由庚而咏徒舞蹈已哉 重熙累洽万年清,蒙业承庥戒满盈。 爰以右文期鉴古(御制),欣兹嘉会集联𢋫。 谷辰典洽初筵启,芸籍题拈大雅铿。 先布十行罗閟笈⑴,分标四库锡嘉名⑵。 开元部庋徵轮辂(书分经史子集四部始于唐开元时),永乐编储命校衡⑶。 流杂缁黄严别择(臣于敏中),涂淆黑白慎纵横⑷。 韵从鈲裂纷轇轕(原书依洪武正韵编排遂致部次淆乱),函俾鳞排准式程⑸。 咸受节焉示之鹄⑹,涣乘萃者掇其菁⑺。 輶轩启椟遴珠献(各省大吏蒐集所属遗书汇送京师),辇毂怀铅效藿倾⑻。 什袭尽归群玉府(臣福隆安),纷纶如合五侯鲭。 建封宁鲜东海客,植杖应来太乙精。 星看璇霄焕奎壁(御制),地当冰署敞蓬瀛(就翰林院署设局编纂)。 局咨长贰纲都综,厅判东西力众擎⑼。 简逮宿郎尤间拔⑽,徵惟髦士汇进征(在籍进士举人徵预分校者五人)。 传餐共饫庖厨给(分核各员辨给特命内府司官饮膳),促坐无虞寒暑撄(并于盛夏吁冰隆冬给炭)。 长短景勤珍晷漏(臣蔡新),上中品具析珉珵⑾。 梨雕琅简绵留琰⑿,松染瑶笺贲列诚(几书佳者悉为缮录汇列四库)。 刊目附缘祧俎豆(次则标存名目附别于书末臣英廉),吹毛苛讶覆瓿罂。 钩元要使裘端挈(每书撮举大旨详于简端),绌诡毋令莠害耕(凡书之不经及伪托者概从摈斥)。 美媲集狐纯以丽(臣观保),文规全豹蔚乎弸。 藏颁大内四朝贮,秘选名山二酉英。 绨几还亲乙夜勘(御制),缥囊取次甲签呈(凡应刊应钞者次第呈请睿裁)。 界丝给札趋丹掖,削颖工钞课辟黉⒀。 广殿亚签连御苑(臣张若溎),仙庄充栋接陪京⒁。 特甄鸿宝胪摛藻,妙识虹光蕴采琼⒂。 番直石渠天禄近⒃,叨抡槐市药阶并⒄。 磔波未遣鲁鱼溷,断烂仍釐羽蠹更(旧时刊本间有讹缺并为订正补完)。 或合或分详且审⒅,孰功孰过别还精(校对各员就其校书疏密分记功过)。 印参活字麻沙替⒆,斲用坚材箧衍盛⒇。 撰志浩几江海汇(臣梁国治),立言炳若日星晶。 尼山删定开宗旨,炎代蒐求多注评。 经贯史兮逮子集(御制),利而贞也本元亨(21)。 折衷鉴禀神毫正,弁咏褒逾华衮荣(22)。 窍凿□□滋亹亹(右乾坤凿度臣庄存与),义超轨革总生生(右易祓周易总义)。 箕畴范叙讥扪籥(右宋仁宗洪范政鉴),禹甸躔差量步纮(右毛晃禹贡指南)。 缺待补遗供掇拾(右传寅禹贡说断臣奉宽),详遵返约斥嘤𧭈(右陈经尚书详解)。 邦衡合诵祛疑卓(右萧楚春秋辨疑),介甫虚惭索解闳(右孙觉春秋经解)。 谱谩区田誇井井(右夏休周礼井田谱臣袁守侗),谈惟画纸泥硁硁(23)。 研摩隘黜拘文陋,同异龂芟聚讼争。 会溯龙图演天一(臣谢墉),谁传麟笔记春正。 降(去声)王三代已艰企,得统千秋未易明。 大义略存新辑览(御制),长编远轶宋治平(司马光资治通鉴成于宋治平中)。 系年起例钦申阐,保宇思艰凛缔营(24)。 燕幕偷安羞越绝(右南宋都城纪胜录臣李友棠),鸿沟划险笑吴伧(右李舜臣江东十鉴)。 失谋应咎开门揖(右庆元党禁),曲誉徒矜半壁撑(右宋中兴圣政草及两朝纲目备要)。 小邑支吾孱伏弩(右陈规守城录臣汪廷玙),良辰接伴诩张棚(右倪思重明节馆伴语录)。 吕刑禁弛邦中典(右至正条格),郢说愚牵运五行(右大金德运图说)。 识正闰嘉习凿齿(25),骋浮夸薄左邱盲。 汰嫌稗乘箕扬秕(小说家诬诞最多悉从节取),搜备兰台璞出瑛。 司马世官沿自汉(臣钱大昕),鬻熊著述肇于荆。 申韩祇以刑名失,庄老惟因荒诞轻。 自一家言难尽弃(御制),兼三才术信堪鸣。 鹖冠援道师和友(右鹖冠子),皋座含醇弟逊兄(右李心传道命录)。 郪县缀谭腾舌创(右赵蕤长短经臣毛辉祖),婺州裒帙服膺诚(右唐仲友帝王经世图谱)。 燕丹名殆妄庸托(26),陶令心何群辅萦(27)。 稷下辨须持绠汲(臣胡高望),虞初幻只望洋惊。 擅场馀事岐雕虎,跋浪雄篇赏掣鲸。 艺圃等身森叠珏(谓诸家别集臣董诰),选楼裁体聚芳蘅(谓总集)。 见挛窥管卑之甚(28),学蹑寻条后矣瞠。 杼柚各成机上段(臣李汪度),陶镕不废铁中铮。 汉文晋赋诚高蹈,唐律宋词递下声。 濂洛关闽能继绝(御制),王杨卢骆狎齐盟。 缮陈槴箧论年裕,价第琮璜积万赢。 亘古宪章遵典诰(29),经天制作首咸茎(30)。 遭时幸预窥青简,荷竉群欣振紫缨(31)。 内府赉均沾省闼(32),左厢班许簉公卿(33)。 授觚弥愧依重席,抱椠恒思映短檠。 管蕊露醲兰叶展(臣陆锡熊),墨馨风暖菜花迎(是日雨水)。 装储列昈宜分彩(经史子集以者赤白黑四色分别装潢),吟继镌华递奏□(上年以重刻淳化阁帖颁赐群臣联句)。 博极待看收插架(臣陆费墀),好(去声)同讵肯夺贻籯(34)。 宋编明典异深意(35),学海书渊游六情。 逢会略嫌迟岁月(36),就将惟亹愿观成(御制)。 ⑴ 乾隆辛卯壬辰屡舒赫诏访集天下遗书臣德 ⑵ 辑书之始即以嘉名为请命以四库全书名之 ⑶ 翰林院贮有永乐大典中多世不经见之书司特命内廷大学士等为总裁抡选翰林分校择以备金匮石室之储 ⑷ 原书纯驳混淆道经释典悉行阑入特命槩从芟削 ⑸ 永乐大典每十册为一函讣一千一百馀函翰林三十人匀𣲖分阅按日程功 ⑹ 择其中书之完善者先汇目进呈择取披览示以去取权衡焉臣程几馀景伊 ⑺ 诸书之散见各韵者并本为条采汇编俾复成完 ⑻ 都下藏书之家及四方仕官于朝者咸以书献人思甄录为幸 ⑼ 校勘永乐大典者于原心亭列席校勘遗书者于宝善亭列席 ⑽ 部曹及国子官属亦有选预纂脩遗书者臣王际华 ⑾ 各书中是非不轨于正者特命俱详加甄别 ⑿ 缮录各种书籍内有关学术经济者咸付剞劂用广流传于世 ⒀ 书篇仿永乐大典式印界红阑选举贡监生字画端楷者就武英殿书局分领缮写 ⒁ 全书告成时避暑山庄盛大内贮圆明园京各一部 ⒂ 于全书内择其精醇先为荟要缮贮摛藻堂 ⒃ 即以荟武英殿纂修翰林分校要臣曹秀先 ⒄ 选𣲖中书助教等官司全书覆校分校事 ⒅ 每分校二员设覆校一员重加磨勘俾稽覈益为精审臣倪承宽 ⒆ 应行刊刻之书甚多仿宋人活字板法刻成单字排印用力少而成功速流传更易 ⒇ 书函每以浆气致蠹易以朩匣用垂永久 (21) 四库分编犹四德之分列自然相合缺一不可 (22) 永乐大典内所纂出之书及诸臣所进遗编有关世教者皆蒙亲洒宸翰题诗简端日积日富 (23) 古而御制诗注谓夏休此书泥不通于今徒为纸上空谈 (24) 系统钦定评鉴阑要于纪年立法垂戒至为正大 (25) 魏非正统之说发于习凿齿本传具载其论臣汪永锡 (26) 大典内燕丹子三篇蒙指出后人凑集不必钞存 (27) 辅录上以圣贤群必非陶潜所著驳正谕令 (28) 穆修集魏武庙记所见甚卑谕令毋庸刊刻 (29) 谕旨诸五朝宝训录编次御纂群经书并令恭永垂道法朱批臣童凤三 (30) 皇圣祖制诗文世宗御制文集上御各集并恭录以冠集部 (31) 总纂臣纪昀蒙郎中恩由编修即升侍读臣陆锡熊由改擢侍读尤为格异数其馀诸臣逾邀恩者甚众 (32) 臣昀等暨总校臣陆费墀三员年节并拜思赏与内廷翰林同臣纪昀 (33) 并内兼命联句入二十八人之与重华宫茶宴 (34) 内外献到书籍皆钤以翰林院印俟书局告竣仍给还其家并酌予题咏以旌勤学俾世守珍藏益增艺林佳话 (35) 相传宋太宗践位后恐世人讥其惭德因集海内能文者编缉太平广记太平御览文苑英华三大书欲以疲其力而钳其口而永乐亦以得位不正因集文人为大典以弥草野私议然千秋公论自在岂区区智术所能掩覆若今所辑四库全书惟在蒐罗遗佚以广流传为万世书林津逮用意固不同耳 (36) 凡举大事必有时节因缘朕即位三十馀年始思及四库全书之辑嫌为时略迟矣 山成鼎峙亿万年天作基祥命忆巽申廿四载地暌致悫曩以慈驾之途艰远涉遂尔藐躬之仪阙续修兹犹禫祭之未临惟此精禋之可举乃涓吉日复谒祖陵三至斯循敢曰事能绳武长言不足遹惟志切觐光于时夏闰已过秋初甫半月明万里俨宵中对以扬辉露白前朝若春至履之增怵指岩关而先度道维旧而路则新眷陪都以再经昔为入而今则出抚闾阎之繁庶恩与频施缅开创之艰难咏宜三复由程肇始即事成章 忆曾甲戌别陪京,回望依依不尽情。 祇虑高年勤跋涉⑴,故教远路罢巡行。 而今怆无复瞻顾,爰此摅其久眷诚。 吉礼槩因居服罢⑵,明禋惟是展虔呈。 萦怀二纪瞻神壤,撰日三秋启翠旌。 自是两都孰东道,幸兹万宝阅西成。 仍宣缇骑戒蹂躏,更与烟村免赋征。 历历敬看开创迹,守成责重凛亏盈。 ⑴ 泣思后因圣母慈爱凡巡幸处必欲同行慈寿渐高不宜远涉凡陆程稍久者即不敢扶侍今越安与故盛京之行自甲戌后至廿四年未举 ⑵ 尚在二十七月之内惟因追远展慕恭谒罢之祖陵于凡行猎阅兵及盛京筵宴等事一切 道资鉴古蒐玉圃以罗珍理取研精披金沙而聚粹文河藻润兼收众派之流册府菁华别挹群言之液六年详缉将渐蒇夫全编(四库全书稿本目录皆已编定惟缮写尚未蒇事)两部先成已统苞其要义撷词条而擢秀摛藻如春咀义府以含英味腴在道樵苏艺圃并登乙夜之观津逮书岩恰合酉山之数色分锦帙应五星之聚奎躔部列牙签象四渎之归海若经史以逮乎子集折衷于列圣之谟周秦以及乎元明大备于本朝之典别裁正变理古帝之珠囊检校毫釐准仙人之玉尺搜奇藻府觉辞简而义该探奥词林实事增而文省拟西昆之图籍珍秘良多较东观之储藏取携为便左宜右有宛缩置于巾箱茹古涵今俱环陈于几席陋太平之千卷疏略未详笑永乐之两编因循弗竟(世但知明嘉靖中重缮永乐大典不知永乐六年已诏复写一部见赵友同存轩集送礼部刘员外复命序中刘即董其役者也后缮录未竟而中辍至世宗乃续写耳)此足见熙朝之累洽故经籍道光亦以验德产之丰亨故编摹事易百城坐拥实周顾以增欣八伯赓歌宜联吟以志盛往者文渊新葺曾预著于篇题继以天禄珍藏亦递彰于赋咏(岁甲午以四库全书联句乙未以天禄琳琅联句)兹当鸿编既勒徵太乙之效祥况兼泰运方昌值长庚之纪岁(今年庚子适当七旬万寿)香霏秘殿芸叶初薰春满皇都梅花正放召长恩以司守旧腊才除(书神名曰长思除夕呼其名而祀之则鼠不齧虫不蠹见致虚杂俎)迎太皞以承庥新祺普锡二千函光生云笈鹤籞双开廿八人数叶星文螭坳三接绎酌史炊经之义相期理见根源预吹笙鼓瑟之欢共勉言无枝叶戒之在得余方切瞻仰而惟凛持盈(南书皇祖于康熙末年曾众皆命房翰林拟宝文以进拟延龄永庆诸吉祥语因每押指示戒之在得四字镌成大小宝御笔用之今偶一瞻仰深悟斯言所该甚大帝王持盈保泰之意亦不外是我子孙所当奕世钦承耳)择焉必精尔尚体力行而益勤数典 全书四库考藏情,荟要重教撮至精。 稽古右文惟是亟(御制),蒐奇选秘更相并。 垣依北斗芸签列⑴,圃积东堂玉检赢⑵。 别色昈分仍踵例⑶,择流综汇特提衡(所载皆其尤命于全书中择醇者)。 架联一一同屏曲⑷,椟韫层层轶锦盛(函皆以木其二三种同函者用格别之)。 用六编苇取诸水⑸,函三集腋撷其菁⑹。 大端首挈裘先领(每书前皆有提要以栝书中大指),细目咸张网顿纮(有凡例总目列为首函)。 善本传钞衷一是⑺,异文互勘悉群争⑻。 渊源七略区流别⑼,上下千年次姓名⑽。 尽汰卮言珍菽粟(诸书皆取其有裨实学者臣永贵),首崇彝训式胶黉(以经部为四库之冠)。 经函注疏刊三代⑾,讲幄咨诹汇五英⑿。 代有发明传御纂⒀,圣彰谟训迪儒生⒁。 邵图根窟通王注⒂,宋学畦町竞汉京⒃。 古复其初经传析⒄,今从乎众简编更⒅。 序原赝鼎空珍袭⒆,语亦零玑漫击抨⒇。 聚米山川寻脉络(21),棼丝经纬陋纵横(22)。 亨(大毛)苌(小毛)迭授推都讲(23),徽(朱子)婺(吕祖谦)齐驱狎主盟(24)。 广袤高深诸象括(25),飞潜动植万形呈(26)。 书观东雒文能富(27),学出西河例共明(28)。 大义千秋排谳义(29),元正一字揭王正(30)。 周公治世应师意(31),汉氏谰言在订𧭈(32)。 仪礼克宽采补逸(33),经师稷若许先鸣(34)。 曲台旧诂河先海(35),汇泽(陈浩)遗书莛比楹(36)。 孔行说从唐注阐(37),鲁论理到宋儒莹(38)。 七篇昭示星辉斗(39),四子苞涵水会瀛(40)。 训室周详分戴席(41),网罗赅洽胜韦籯(42)。 点讹画缺防三写(43),音异文同辨五声(44)。 细注虫鱼沿魏晋(45),旁稽篆𨽻昉姬嬴(46)。 纽图缕晰元音契(47),鞮译风同帝道亨(48)。 富矣珠囊资总括(臣王杰),炳然金鉴耀光晶。 体成纪传尚书法(49),例创编年鲁史程(50)。 尧笔亲批纲目阅(51),舜文特辑准绳平(52)。 十三朝事如眉列(53),廿四编书象汇征(54)。 宝训垂贻谟允显(55),丹纶宣答度维贞(56)。 天占凤纪双丸运(57),地拓鳌舆八柱撑(58)。 令典迈陶妫姒子(59),旧章备礼乐刑兵(60)。 外篇载笔裨青简(61),秘阁储珍萃紫琼(62)。 器在铭前摹曲折(63),图居史左赏经营(64)。 麟编衍绪持裁正(65),轩镜澄辉握照清(66)。 与古为徒千载友(臣谢墉御制),如农有畔九流耕。 传心已见传道帜(67),帝范原开帝学枨(68)。 要览作而成宪述(69),旧闻绎乃日新赓(70)。 豳风藻绘陈葵菽(71),司马韬钤练鼓钲(72)。 虞典玑衡钦布筴(73),周官卜筮备㸐荆(74)。 功覃仁寿言皆择(75),术厕刑名道所轻(76)。 辨囿丛谈搴似稗(77),官厨杂味鲙同鲭(78)。 松煤枣本良工式(79),画格书签古色萦(80)。 细别瑕瑜攻赵璧(81),博收膏馥鄙陶罂(82)。 略存仪舌删夫诩(83),但录𥅆经斥彼彭(84)。 墨守仅传爽垲宅(85),佛乘任閟补罗城(86)。 百家近正言方取(87),诸集别源世可评(88)。 冠首自应列(御制)功德(89),挥毫争快仰崇闳(90)。 员周方折皆规矩(91),羽换宫移或笛筝(92)。 仪配祥鹓音自雅(93),文收孔雀量仍宏(94)。 华资黼黻能经世(95),饰戒轮辕贵立诚(96)。 台阁雄篇工吐凤(97),山林逸兴寄听莺(98)。 希声落落朱丝瑟(99),丽彩彬彬碧海鲸(100)。 古有词章丛纂组(101),圣裁律吕会㲈茎(102)。 金针巧度机中绣(103),檀板清邀月下笙(104)。 匪蓄丝麻舍菅蒯(105),务捐萧艾撷荃蘅(106)。 际华(王)命以踰年辍(107),董诰继之两部成。 摛藻味瘦各分置(108),黄扉紫綍记恭擎(109)。 自天发咏尊题品(110),耀日摛文寓瘅旌(111)。 羽士陈词芟蹖駮(112),舌人沿误振聋盲(113)。 康诗仍遣题柴廓(114),庆赋宁容托马卿(115)。 温室芸披定鱼鲁(116),秘函绮合著彪弸(117)。 篚筐宣赐欢凫藻(118),竹素联情洽鹿苹(119)。 璧府躔依祥旭近(臣陆锡熊),角招律应䁔风迎。 蒇编欣睹山开酉,拈韵刚符岁在庚。 诘屈多惭抽夕秀(臣吉梦熊),雕华莫漫尚春荣。 众诚勖矣非虚语,吾所思哉在力行。 敢诩化民便成俗,惟殷保泰与持盈(御制)。 ⑴ 荟要凡二分其一贮大内摛藻堂地在乾清宫北 ⑵ 其一贮东御园含经阁偏味腴书室架函较一摛藻堂稍多但仍不离六之数耳 ⑶ 自刘向始创七略荀勖中经簿以下门目递有增损至唐列经史子集四库最称赅当今全书实用其例别色装潢取法四序荟要悉仍之臣福隆安 ⑷ 经部列架六史部列架十并在左子部列架六集部列架十并在右 ⑸ 文渊三文源文津阁储书并仿四明范氏天一阁之法用水之成数以六零为率兹荟要卷帙精约计万一千二百六十六册数皆六卷首总目亦分六册臣英廉 ⑹ 经部一百七十三种史部七十种子部八十二种集部一百三十九种以所取贵精故视全书不及十之三 ⑺ 极内府所藏旧椠博而外省应其诏采进及诸臣所上重本不一择最善者依以缮录臣嵇璜 ⑻ 以别本参校间有异同者悉加考證并经睿裁训定 ⑼ 诸书分别门类自向歆而后各有不同或问相纠正今悉为参考择其区别精当者从之不泥一家之说 ⑽ 诸书次第于各门类中皆以撰人先后时代为序 ⑾ (十三经注疏定于唐者易书诗三礼三传定于宋者孝经论语孟子尔雅至明代刊行监本立在学官而文多讹脱乾隆初命儒臣校订重刊今分冠各经之首)。(御制) ⑿ 幄诸圣祖仁皇帝崇经典学常命讲臣排日进讲采其发明精要者汇辑成书易书礼春秋四书各为一编 ⒀ 我朝有御列圣相承修明经训皇帝世祖章皇帝注孝经圣祖仁有周易折中书经诗经春秋传说汇纂孝经衍义大成世宗宪皇帝有孝经集注并集经学之 ⒁ 礼义皇上右文绳诗义折武纂辑三疏周易述义中春秋直解诸书洵为说经绳准 ⒂ 易𣲖别最繁大旨不出理数二家今所甄录如易纬八种易郑氏注易璇玑易裨传之类皆推明象数王弼注胡瑗口义横渠易说之类皆发挥义理朱子本义文公易说易象意言丙子学易编之类皆兼言理数并综萃以括其全 ⒃ 易家言数一派始于汉儒至宋歧而为二于互体飞伏纳甲六日七分诸法外又别为先天一派推衍图书如易数钩隐图汉上易传大易象数钩深图易象图说易图通变易学启蒙通识翼传三易备遗周易集说之类言理一派始于王弼至宋歧而为三程朱二家外如易小传之类多言史事童溪易传之类多言性天今兼收以尽易之变至其中别出新义自成一家者如周易玩辞束各易传之类亦间采录 ⒄ 易古本经二篇传十篇自唐久失其初至朱子本义始能复古诸家遵用之者如易纂言周易本义通释易附录纂注易辑说易本义集成之类而周易会通一书虽体例稍变亦为附载臣梁国治 ⒅ 今本以传附经定自王弼至孔颖达据以作疏遂相沿承用今于诸家用王本者如东坡易传紫岩易传周易义海撮要大易粹言复斋易说周易辑闻周易传义附录郭氏传家易说学易记之类并仍其旧 ⒆ 书序虽称孔子所撰实出汉儒依托仰蒙时融圣制扶摘允为千古定评故拘守小序如钱堂书解之类祇入全书以存古义而荟要不多采入 ⒇ 古文尚书与孔传并出核以马郑旧本多不相符自宋吴棫朱子陈振孙元赵孟頫明梅鹜归有光国朝阎若据朱彝尊诸家皆以为疑然沿用已久且亦缀辑逸经而成非出梅赜臆撰今所采录如尚书全解东坡书传增修东莱书说尚书说书经集传尚书详解尚书句解书集传纂疏书传缉录纂注尚书纂传之类皆兼用今古文其吴澄书纂言之专用今文者亦录存其说焉 (21) 禹贡山川最关考證如程大昌禹贡山川地理图傅寅禹贡说断毛晃禹贡指南并以永乐大典所载善本订补其残阙保臣德 (22) 洪范本治世之大训自刘歆妄加推测创为河图洛书相为经纬之说逮宋儒益穿凿附会至论洪范错简者纷纭变乱尤为晦蚀经义今敬禀删圣训悉斥不录 (23) 汉代四家之诗以惟毛氏近古唐前奉为专门今所甄辑如毛诗指说诗补传之类质皆本毛郑为宗用存古义至宋欧阳修诗本义王诗总开立说始稍有异同而沿用传笺者亦多今并存之 (24) 朱子与吕祖谦论诗虽始同终异然存朱子诗集传之义可以通旧说之拘墟存吕祖谦读诗记之义可以杜后来之妄撰故宋以复独取二家为宗如毛诗李黄集解诗传遗说诗经遗问毛诗解颐之类皆朱氏之门径严粲诗辑则吕氏之支流也 (25) 诗必明山川方域而后能辨土风如王应麟诗地理考虽非大义所在亦加甄录臣曹秀先 (26) 鸟兽草木悉资多识其间音训异同尤于经义攸关如诗集传名物钞陆氏诗疏广要之类皆择其精核者录之 (27) 春秋笔削简严非先明事迹则无以推求褒贬之义后儒动称废传求经实无是理今自左传注疏以下兼采春秋左氏传说左传事类始末春秋列国臣传春秋列国王霸世纪编等书 (28) 左传事实最备而断制或疏公羊谷梁二家原出子夏故朱子谓时得圣人之义宋人经解亦参用二传者为多如春秋尊王发微刘氏春秋传春秋权衡苏氏春秋集解石林春秋传春秋辨疑吕氏春秋集解胡氏春秋传春秋复传春秋提纲春秋集注春秋通说春秋或问春秋五论春秋详说读春秋编春秋本义春秋集传释义大成春秋诸传会通春秋经传阙疑春秋属辞春秋集传之类虽各出新义然大抵因二传而推阐之至如崔子方春秋本例过执月日之说赵鹤飞春秋经筌自为断制之论者略存之以备一家不多及焉 (29) 春秋子夺至公无专用深文之理自宋儒倡有贬无褒之说多方煅鍊遂至叶梦得王元杰等各以谳名书事同治狱殊乖笔削大旨元杰春秋谳义仰奉概不御题驳正今悉遵新圣训录入荟要臣蔡御制 (30) 春秋周正夏正及改时不改月之说纷如聚讼向尝著论发明孔子特笔书王之义冠于春秋直解卷首兹荟要所录张以宁春王正月考虽未能尽合微旨而参合群经定为周正亦足关异说之口矣 (31) 周礼虽周公治世之书然古今异宜后世但当师其意而不可泥其迹荟要所录如郑伯谦太平经国之书叶时礼经会元二书虽持论间有出入而大旨准时势以立言非刘歆王安石辈藉口经术以奖奸误国者可比也 (32) 周礼自汉武帝时始出不免有后儒所窜改向辑周官义疏已条辨之兹于一切曲说饬馆臣详为简汰惟王与之周礼订义统核众说颇为详明其林希逸考工记解虽考證稍疏而词意尚多可取亦并存之 (33) 仪礼古经残阙仅存十有七篇如所录敖继公集说最称详备于注疏本无所增损惟汪克宽经礼补逸一书采摭旧文尚存古礼之梗概与逞臆续经者不同故特取之 (34) 唐韩愈最称好古尚苦仪礼难读郑注古奥亦不易解张尔岐仪礼句读一书考订独为明晰今录以为读仪礼者之津梁尔岐字稷若顾炎武所称卓为经师吾不若张稷若者是也 (35) 宋儒注礼多推求文句阐发义理然不明其训诂制度亦无以究其本意汉儒去古未远如所谓某字当作某解某制即今某制者言之有徵故朱子说礼亦不能废郑孔今首列注疏他如聂崇义三礼图足与注疏相证者亦存备考 (36) 礼记浩繁学者罕能卒业自注疏外详备可考莫过卫湜之集说至若陈浩之说但以浅近易入取之其大学衍义及衍义补有裨治道亦并从古例以附于礼类焉 (37) 孝经有今古文之分然古文郑康成注刘知几已辨其可疑日本所刻古文孔安国传又灼然伪托惟唐明皇御注今文久列学官且与古文不过字句小异义理无殊黄震日抄之言足为定论又经文明显亦不须博引繁徵故于旧说惟存注疏一本臣周煌 (38) 论语自朱子作集注实汇诸家之成今录注疏以存古说录张栻论语解蔡节论语集说以备参考异同其敷衍集注及横生新解者不复闲入 (39) 孟子亦以朱子集注为定其参酌者取张栻癸巳孟子解门人发明者取蔡模孟子集疏其张九成孟子解多发言外之意虽有阙佚亦存以备举 (40) 四书古无是名定于朱子今集注章句用为取士章程故首录之其疏通朱义者取四书集编四书纂疏四书通考證名物典故者取四书通證四书纂笺贯通字义者取四书通旨至陈天祥四书辨疑虽好立异同而拾遗补阙亦不无可取并附录之以资博考 (41) 陆德明博通典籍多见古本其于音训及文字异同最为精核故录其经典释文以冠经解之首臣巴延三 (42) 五经并说肇自石渠其六艺论五经异义之类久已散佚今择其义理赅贯者则如熊氏经说十一经问对五经蠡测之类咸著于录其六经奥论虽属托名然说有可采不妨并存 (43) 经典文字有讹则意义并晦今存唐五经文字九经字样宋六经正误三书以纠正舛讹 (44) 训诂异同最关经义今录贾昌朝群经音辨用资考證 (45) 汉代经师训诂为重录尔雅为小学之冠其释名广雅埤雅尔雅翼均以类从臣和珅 (46) 篆体莫正于说文真书莫古于玉篇𨽻书莫精于汉𨽻字源至御定康熙字典尤集六体之大成谨依类缮录 (47) 韵书以广韵为最古以集韵为最备其兼论字母等第则古今韵会举要为详而御定音韵阐微区别韵等尤通精奥兹恭录以为诸韵书范围 (48) 钥国书翻切三合四合诸法为自古未辟之扃今恭录增订清文鉴一书以综国语之全备同文韵统一书以昭重译之大同 (49) 纪传之体创自史记说者谓其源出尚书继之者前后汉书三国志晋宋南齐梁陈魏北齐周隋各书南北二史新旧唐书五代史宋辽金元四史皆为列代正史今为史部之冠而以明史殿之 (50) 春秋本鲁史之文史家编年实其遗意其断代为书者则取前后汉纪统纪历代者则取资治通鉴及纲目 (51) 朱子纲目笔削一准麟经昭至圣祖仁皇帝特加评论大义弥金履祥前编稍涉泛滥商辂等所续迂陋无识然并经命刊纠正固当兼存之耳 (52) (自来史家于嬗代之际内外之辞每多偏私曲徇未协至公我皇上)。(御制)。(御批通鉴辑览正大光明悉破千古陋习) (53) 纲目钦定三编义例精审与通鉴辑览相为表里 (54) 薛居正等旧五代史久佚不传今从永乐大典采辑成书列为二十四史 (55) 祖太祖祖圣太宗宗五朝世世圣训训并恭圣祖庭训格言昭谟烈世宗圣谕广录为诏令门以臣董诰 (56) 披章躬世宗宪皇帝敕几宥密乙夜亲批荅朱批谕旨一书训行奕祀敬著于录仰见都俞吁咈之盛云 (57) 时令为王政所重古来著录者如岁华纪丽荆楚岁时记之类体制不一惟御定月令辑要总其纲领谨专录是书馀皆从略 (58) 方域广轮之数已见各史地志兹录西域同文志职贡图以彰如水皇朝声教之广若志荒远如山海经志水道经注志都邑如春明梦馀录略取一二以备门类 (59) 其节皇朝制度备于大清大清会典文仪数则通礼礼器图式所载尤详而为宫史一书实昭宫庭典式今并敬列法制门臣金简 (60) 志故事者代有成编不啻充栋通典通考二书其职志也 (61) 国语虽号春秋外传实为别史觞源其后分纪列国者如吴越春秋十六国春秋十国春秋之类专纪一朝者如负观政要之类至通鉴及宋元明各史纪事本末由袁枢之创体通志实郑樵之变例皆别史之流也 (62) 直斋书录解题向无传本今从永乐大典采辑成帙备见古籍源流其稽考存佚则莫详于经义考然皆不及天禄琳琅书目之精审也 (63) 西清古鉴钱录二书考订精确悉经指授谨专录为器用一类臣阿肃 (64) 永乐大典内所采辑帝王经世图谱一书仰蒙御题褒赏谨载入谱录类固非花谱茶录所可拟也 (65) 范祖禹唐鉴议论纯正极为朱子所推重故独取之 (66) 古来评史者虽优劣不同皆未离坐井之见自评鉴阐要书成宏网精义振发愚蒙直上无千古矣 (67) 子部向首儒家前志所录如家语荀子春秋繁露盐铁论说苑新序法言太元经白虎通议中论孔丛子傅子中说等书今并据以录入而性理精义朱子全书尤得传心之要至朱子所辑小殊学马端临经籍考误入经部小学类与字书韵书并列为未协今亦改入儒家𩔖焉 (68) 唐太宗帝范久经残缺今从永乐大典采得全本录入至范祖禹帝学一书历叙嘉言善政系以论断尤有裨于治理向曾制诗表章并命诸皇子缮本进御以资披览 (69) 帝成世祖章皇帝成资政要览要萃世宗宪皇执中成宪并传综典籍择精垂万世之大法 (70) 外王皇上日知荟说一编精微广大实贯内圣之宗旨伏读序文有曰䌷绎旧闻念兹弗释因取其精录其正釐为四卷又曰必所知者日新不失而赓续以极于高明仰见圣怀若谷日进无疆之粹诣焉 (71) 农家者流录齐民要术农桑辑要以存古法录授时通考以切实用录广群芳谱以资博考 (72) 兵家诸书大抵纸上之谈今祇录虎钤经一书以存梗概 (73) 吕正义圣祖仁皇帝御定历象考成律数理精蕴三书于天文算法乐律之精阐发无遗我象考皇上缵成历象考成后编律吕正义后编仪成诸书尤极作述之盛均为从古推步家所朱逮今谨备录而略采周髀算经五经算术新仪象法要测圆海镜分类择衍数种以见古法大凡臣达椿 (74) 数术家言多蹖駮本不足重惟京房易传魏伯阳参同契皆分易之一体且其来最古故存备一家 (75) 素问难经录之以为医家根本灵枢出后人依托且词义艰涩故置之而以扁鹊针灸玉龙经备明堂之一家至于诸科全备博资利济有医宗金鉴一书而诸家可从略矣 (76) 法家多杂霸之说诸史著录者本少今惟存管子韩非子二家 (77) 小说起于汉代存之亦足以广见闻今录拾遗记述异记世说新语酉阳杂俎唐摭言北梦琐言诸书臣曹文植 (78) 杂家不名一格卷帙浩繁最为冗琐今择其可取者淮南鸿烈解论衡潜夫论博物志颜氏家训曲洧旧闻共成六种 (79) 明沈继孙墨法集要揖自永乐大典制法详备远出他家墨谱之上故独取之至聚珍板程式广前人成法以嘉惠后学尤著录家所未有也 (80) 论书画者最夥而为法御定书画谱实综其全至淳化阁帖书总𣾀刘次庄以下所释讹舛滋多冠绝钦定释文考證精详允为今古 (81) 考證之学以王应麟困学纪闻为最精而吴缜望新唐书纠缪亦能订正史误并附录焉臣胡高 (82) 函骈字圣祖仁皇帝御定渊鉴类类编分类字锦子史精华枫文韵府韵府拾遗书所皇上钦定叶韵槁辑蒐罗详备凡前代类有悉已包括无馀 (83) 纵横家书多出空言惟战国策尚有事实故专录此一种 (84) 汉志于道家外别出神仙家后世混而为一殊失其本今恭录御注道德经及王弼老子注庄子列子关尹子文子鹖冠子抱朴子以存道家之旧其神仙家言荒忽无稽概从删汰 (85) 墨者之说为儒家所不道然史志皆列其目盖存其书以示戒使人不误入其说今仍存墨子晏子二书臣钱载 (86) 佛书自有全藏不宜与经史并列故荟要及全书中俱置弗录其有关涉释门典故如法苑珠林之类以其可助词章全书中间采取之而荟要别择较精亦未暇及也 (87) 子家流别极繁大半庞杂无稽荟要所录八十二种虽其间亦不尽完粹无疵然大旨皆不诡于正若其馀义理未纯而词采可观者则但录入全书兹无取焉 (88) 今古诗文汇于集部自汉以来体裁屡变源流风会一一可稽今所甄录虽代不数家而升降盛衰之故亦略可睹矣 (89) 汉志以高帝文帝著作杂列诸臣之中徐陵玉台新咏亦以梁武帝诗置诸臣之间殊乖尊尊之义徐坚初学记始以唐太宗诗冠于前代之首最为得体今从其例恭录圣祖仁皇帝世宗宪皇帝御制文集冠集部之首 (90) 恭录皇上御制诗文日新富有谨就已奉刊布者乐善堂全集三十卷御制文初集三十卷百卷御制诗初集四十四卷二集九十卷三集一金声玉振函盖古今篇章之富实从来别集所未有 (91) 文至六代而衰唐始复振诗盛于李杜而王维刘禹锡元稹白居易杜牧李商隐等羽翼之文盛于韩柳而权德舆等羽翼之至宋而徐铉王禹偁稍变五代之格欧曾王三苏大振其绪梅尧臣蔡襄黄庭坚晁说之晁补之秦观陈师道陈与义陆游杨万里范成大等先后继起亦称一时作者今并录其集用以考见源委其他如唐之陆龟蒙宋之文同郭祥正谢薖张孝祥洪适王十朋陈亮牟巘王应麟金之王若虚赵秉文元好问元之王恽赵孟頫马祖常许有壬虞集杨载揭傒斯黄潜吴莱柳贯吴师道欧阳元萨都拉纳新陈旅贡师泰明之宋濂高启李东阳吴宽王鏊李梦阳何景明徐祯卿高叔嗣唐顺之王慎中归有光李攀龙等亦均以正派相承为一代冠冕悉宜并存 (92) 文格递变伪体日生凡不轨于正者悉从删汰惟择其才学富赡者存杨维桢一家见文章之一格 (93) 诸集中端亮如张九龄清介如赵抃忠直如陆贽学品纯正如司马光奉使不辱如郝经虽其著作本有可取而文以人重亟录之尤足矜式士林臣纪昀 (94) 古来文人不无遗行如陈子昂之谀颂武氏李白之从永王璘王维之屈节安禄山王安石之偏执误国郭祥正之阿附安石反遭排挤陆游之晚从韩侂胄皆为清议所非然其诗文确乎可传今仍甄录亦瑕瑜不掩之义也 (95) 唐李德裕宋韩琦范仲淹余靖元耶律楚材明刘基皆著有事功传于史册非同无用之言至明王守仁虽属讲学别派而勋业较显亦诸人之亚也 (96) 理学诸儒如周张程朱其精华已具于诸经传注及性理各书文章乃其馀事毋庸重录惟刘因得朱子之传陈傅良阐永嘉之学而其文章又卓然成家故录二集以存其概 (97) 台阁文章典丽为重宋杨亿武夷新集其最著也臣窦光鼐 (98) 元倪瓒明沈周皆以隐逸终文徵明虽尝入仕而不慕荣利故其诗皆有潇洒出尘之想 (99) 唐文盛于元和以后然元结独孤及等实始变文格虽所作或涉僻涩并存之以不没先导之功 (100) 骈丽之文六朝以徐陵庾信为宗唐以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为最 (101) 王逸编楚词裒合诸家实为总集之祖文选去取谨严为唐人所宗尚玉台新咏虽称别派实属古音亦总集善本其后则有唐文粹宋文鉴乐府诗集中州集元文𩔖明文衡汉魏六朝百三家集宋诗钞元诗选明诗综皆总集之不可缺者也臣倪承宽 (102) 帝本朝崇文稽古屡命选圣祖仁皇暨我皇上辑诗文垂示矩矱以时代区分者有诸编以御定全唐诗有御选宋诗金诗元诗体制区分者历代赋汇咏物诗选题画诗类诸编加以评注者有御选唐诗古文渊鉴唐宋文醇唐宋诗醇诸编体格兼赅源流毕具至史讲义虽俱臣下所作而仰蒙皇清文颖经睿鉴裁择惟精文章模范于是为大备焉 (103) 诗文评作者最众黄庭坚独以刘协文心雕龙刘知几史通为学者要书然史通议论虽精而惑古疑经实多偏駮今惟以文心雕龙著录 (104) 填词虽文章小技而晚唐以后作者日繁马氏经籍考已别为一门今恭录言体制御选历代诗馀以为倚声家准则词谱专词综备论短长亦附存备考至于涉及南北套数者体近俳优今俱不录 (105) 会要中虽卷快较约而所收诸体咸备臣陆费墀 (106) 全书义取赅备所录或有节取兹荟要宁严无滥不以挂漏为嫌 (107) 乾隆癸巳命武英殿总栽尚书王际华特管编纂四库全书荟要未两载际华物故乃以侍即董诰代之继又命如式缮第二部今并告竣矣 (108) (两部书每册首页并用乾隆御览之宝末页贮大内者用摛藻堂印贮御园者用味瞍书室印分别识之)。(御制) (109) 初奉命编辑荟要时所谕旨今恭录卷端 (110) 经部内如周易辑闻易纬乾凿度尚疑书详解禹贡指南禹贡说断春秋辨等书史部内如旧五代史水泾注贞观政要通鉴纪事本未帝王经世图谱经义考等书子部内如家语新义象法要鹖冠子曲洧旧闻墨法集要等书集部内如五百家注昌黎集白居易集牡牧之集耶律楚材集高启集等书并有录冠御制首诗或统论全篇或摘论一则均恭于书 (111) 如春秋直解困学记闻铁崖古乐府归有光集䓁书并有御制文亦恭录卷首 (112) 青词疏语乃道家祈禳所用致语亦教坊鄙亵之词宋人每阑入文集殊乖正轨谨仰遵者即间有录入亦加驳正圣训删其尤浅陋臣李汪度 (113) 诸书所载辽金元人地名音史译讹舛者谨遵钦定三国语考及同文韵统一一改正 (114) 如吕本中春秋集解旧误作吕祖谦熊忠古今韵会举要旧误作黄公绍韵会以及管子韩子墨子非所自著之类悉皆订正 (115) 如崔鸿十六国春秋孔鲋孔丛子王通中说张华博物志任昉述异记郑樵六经奥论诸书名皆伪托今亦辨核 (116) 荟要二分总计二万二千馀册陆续呈览每有讹误悉蒙指示改正而全书之间次进馆臣御者已积数万册莫不皆然睿照如神无不钦服臣朱圭 (117) 自来校书者每病亥豕滋讹今既参互考证辟谬存疑并条系册尾洵为丹铅之极则 (118) 纂校诸臣第其差等量予屡赐赉而远方贡果时至优擢分命赏遍及实为从古词臣未有之荣 (119) 四库全书复以荟要天禄琳琅曾两用以联句今命题弥见右文至意 礼成元日程开跸路三千节届灯宵序过韶阴十五绣甸看渚宫蟾影月到天心澄晖指冰沼银花阳回地底前此上元燕九拈吟几度重赓今兹瀛海河间弹指恰经四宿尔乃候占雨水律应春风时巡而岁叶由庚运转而支符肇子觐前光于五涖敷恩行遍乎东南揽左辅以先临展义涂遵夫雄鄚由是情联中外扈随携藩部偕来因之喜兆农蚕衢舞俾臣民共乐九华舒燄青郊则辉映琉璃百戏呈奇水镜则朗悬霄汉不夜睹烛龙含耀文列延禧当春聆爆竹声雷祥徵启蛰抡从官而授简和鸣待奏诸臣进方伯以摛毫新韵分题七字伫咨芳信即催梅柳于江南爰播德音愿普甘膏于赵北 上元虚度戊与已,展义初春此值庚。 岁纪况重首轮子(御制),时巡又逮始和正。 春旗按顿青郊递,玉鉴成规玉浦迎。 花合前宵风肇试(臣福隆安),雨占次候水方生(是日雨水)。 柳才婀娜堤边曳,麦早菁葱陇畔萌。 烟煖茅檐浓入尽(臣嵇璜),膏凝芳陌润宜耕。 十千取兆甫田祝,三五圆教列座赓。 行馆敷恩波浥淀(臣梁国治),曲台考礼地临瀛。 燕南赵北传千语,楚尾吴头指后程。 为重农桑沿俗例(御制),先从畿田赉殊荣。 头番灯续风扶辖,首站春同斗运衡。 贝阙连云看缥缈(臣和珅),鳌山驾海耸峥嵘。 不殊银烛朝丹禁,无数金枝耀翠旌。 百琲穿珠光错落(臣董诰),三桥夹镜路回萦。 倒分虹影波纹净,然就蚖脂水物呈。 七䌽九微纷熠煜(臣𡊮守侗),芙蓉芳苡满渟瀯。 月宜灯夕十分皎,灯借月光越样晶。 资以冰湖益澄洁(御制),照将琼液更涵清。 屏围处处张云母,帘押家家晃水精。 回忆六街阗宝马(臣达椿),遥知三岛仰金檠。 灿如洛浦投珠翠,烂似江皋赠佩珩。 喜溢烧盆煨熚爆(臣嵩贵),欢催节鼓杖敲铿。 从官讶睹恒春树,乡老贪游不夜城。 地缩炎州罗火齐(臣王昶),天开阆苑簇霞英。 鸿庥允藉雨旸恊,燕喜惟联上下情。 回部番臣尽凫藻(御制),黄图赤县共蝼诚。 三阳乍启乾居泰,万汇昭苏元起贞。 在镐雅歌申宴恺(臣国柱),卷阿音矢叶韶韺。 水云淼淼连重箔,缋绣层层覆列甍。 宵藉银涂移作昼(臣刘跃云),雪输玉戏转成晴。 气佳似识金银矿,状异先看虎豹狞。 结胜周遭还夹仗(臣陈崇本),流苏匼匝总乘缨。 乍辉翠火延禧字,旋发春雷鼓蛰声。 恰异捷音盻曩岁⑴,咸徵吉语悦斯氓。 雨金雨粟陈红积,衣裤衣襦列绮擎。 矧复䌽棚停弗设⑵,缘依芳溆雅相并。 漾澜蕤盖朱联碧,照岸幡幢紫间赪。 角抵鱼龙真曼衍(臣嵇璜),吸嘘蛟蜃幻纵横。 倏排崇雉空中矗,纷掣惊蛇水底轰。 沙鸟误晨飞拍拍(臣梁国治),壶虬杂漏应丁丁。 踏歌别浦悠扬递,渔火远舟约略明。 一盏贫人灯有忆(御制),万家富灶爨同评。 盛膏祠户风存古,汎粥迎神象履亨。 野烧相将才化草(臣和珅),田柴一例最宜粳。 光疑颗颗骊探得,采匪枝枝帛剪成。 阁校藜烟分绿爓(臣董诰),院归莲炬陋红莹。 乾元御孰昌辰并,太乙祠循故事更。 左辅职期宣保惠(臣𡊮守侗),春台登愿巩升平。 閒心底论今和昔,至理深维虚与盈。 庆节乐同仍有节⑶,每防泰侈意怦怦(御制)。 ⑴ (丁丑驻此时西师之役未蒇诸臣诗联有捷奏天山信有斯之句)。(御制) ⑵ 向年地方官陈灯火俱于数里外另设灯厂此次预坊概敕于撤宫门前陈放其旧例棚行停以省繁费臣福隆安 ⑶ 节间灯火十二至今夕而止十六以后惟燕九节仍设馀日俱不令预备矣 弥纶六合群言所以祖五经模范百王萃美于斯归一室粤昔乾开坤阖文明肇启夫诗书洎乎月纪年编礼教隐维于笔削顾金丝孔壁难溯漆书蝌蚪之遗即石刻鸿都谁传汉隶龙鸾之旧自镂版始长兴之世印竞麻沙迨校刊盛端拱之年功精雕造良称宋椠款题最擅荆溪名重相台藏弆久归天禄昔者珍先片羽吉光初现于麟经今兹数应骈珠象纬相联于虎观九十卷袤延分寸古香流简牍之间七八家离合异同精鉴烂云烟之迹爰因秘殿分此后楹荟厥全编都陈一几移贮依然慎俭位置自尔得宜于是旧帙鳞排新楣额焕赋诗言志类聚亦以群分记事成文即小因之见大影宋钞而雕梨重付好将万本流传较岳刻而扫叶无讹更予百寮宣赐况复文孙善继穆然想肯构之艰大造无私邈矣感长城之寄道原不变于焉證外王内圣之同文即在兹可以见天理人心之正乃者年逢开甲春叶先庚踵旧什以拈题宴重华而赓韵六百载运钟辰会抚五辰而岁纪龙光廿八人序协星躔应经星而祥符纬聚咨尔在公敬事无忘乎日星岁月之省成庶其相悦同声交儆于喜起明良之盛际 寿诸梨枣宋雕精,鲜睹五经茹汇征。 祗有相台曾遍刻(御制),快于秘阁遹观成。 长兴依石工兹肇⑴,广顺遴儒勘用程⑵。 颖达函存镂端拱⑶,孔维职董集胶黉⑷。 烧泥布铁升创制⑸,崇化麻沙闽盛行⑹。 北监匪无讹脱患⑺,南州又各异同争⑻。 芸芸畴匹余于廖,草草纷嗤杭蜀京⑼。 流寓坊颜犹指秀⑽,鉴镌塾迹遂留荆⑾。 麇凡元本爰模仿⑿,鸠厥老生偕品评⒀。 字注句音例沿革⒁,江河日月道恢宏。 乾知坤作群生见,方卦圆蓍众理呈(易经)。 尧舜法之为政本(御制),费秦殿也与时更(书经)。 新周命只秉文德,睢在洲兮鹿食苹(诗经)。 据事直书鲁史旧(臣和珅),备言广记左邱盲(春秋)。 养蒙详少仪曲礼,原始溯元酒太羹(礼记)。 后学程朱周邵待(晋王弼注易在宋儒前臣梁国治),终篇彖象卦爻明⒂。 隶更定出恭王宅⒃,序发端尊先圣祊⒄。 毛较鲁齐韩独著⒅,笺申诂训传缘鸣⒆。 步天行水排如罫,朝魄晓星朗若晶⒇。 王肃虽翻先辈议(朱子云王肃议礼必反郑臣德保),考亭曾许好人名(21)。 外王内圣胥为矩,伊古贯今此示衡。 佔毕小乎继学大(22),迁流阙矣应期盈(23)。 椭圜押尾形歧范(24),篆楷分毫画勒琼(印字或篆或楷或𨽻)。 对待宛絺背两已(25),茹涵想曝腹三庚。 篇篇左侧都标额(26),句句中间为点睛(27)。 美善再加压签轴(臣周煌),宝藏一已敌球珩。 经心鼠蠹四三久(藏礼记者四家春秋者三家),过眼风灯七八赢(易书诗同经七八家收藏)。 晋邸旧藩随带砺(28),昆山故第伴簪缨(29)。 李陈欲侈床连屋(30),季项几誇金满籯(31)。 经纬星咸焕东壁(臣董诰),雌雄剑必合丰城。 易书同稡珠和璧,诗礼还联弟与兄。 因取春秋通校正(32),殆呵丁甲竞传惊。 人间安得储瑶玖,什里真能叶頀韺(题五御制分经诗)。 韦漆作师穷窔奥(臣曹文埴),羲文出治浃埏纮(33)。 曰稽谟典皆一贯,递嬗今明总至诚(34)。 言性言情斯授达(臣达椿),以南以雅讵徒声(35)。 稍窥笔削王纲立,或谬毫釐异说莹(36)。 不可斯须去君子(臣金士松),如行法度逮编氓(37)。 紫泥抑埴芝封检(38),翠管孚尹露洒茎(39)。 乃撤编天禄一部(40),仍区慎俭德三楹(41)。 重题扁以揭其要,更制记而表此情。 祖有贤孙岳家幸(御制),国微良将汴基倾(42)。 是君是相一德格,称侄称臣半壁撑(43)。 割地议坚谋桧卨(臣纪昀),吁天录就雪韩彭(44)。 报施岂爽疏非漏,尤怨均蠲陂亦平。 珂尔绍闻衷款款(臣彭元瑞),迁偏抱愤语硁硁(45)。 新毋间旧居左个(46),即未全离迩北甍(47)。 便敕照刊剞氏造(臣胡高望),先勤雠对馆人令(48)。 列眉写务蝇头肖,问影钞凭蝉翼轻(字体影钞命选善书馆员毋使失真)。 边论双单式俱合(49),中殊片只考宜清(50)。 宋元适可證无所(51),音义何须泥(去声)作亨(52)。 汤誓从其义实妥(53),盘庚判汝韵相萦(54)。 昊旻舛互断聚讼(55),云汉牵连笑倒绷(56)。 下订孟坚诠坐户(57),旁搜管子辟阑兵(58)。 别胪兴国师酾派(59),远引物观教洽瀛(60)。 殿梓比严叶扫落(皆武英殿旧刻经史有考證臣阿肃),库全最博笋抽萌(四库全书浩如渊海每书皆考證精博)。 功深削楮劝农使(61),业广传薪子墨卿。 书手铺云光了了(臣彭冠),劂工啄木响丁丁。 聚珍板并敷文德(62),群玉府原开武英。 彝训仰尊三极建(刘协云三极彝训其名为经臣嵇承谦),菑畬嘉予万方耕(韩愈诗经训乃菑畬)。 细摹纸墨选良印(63),分置宫庭以暇横。 颁赐臣工公汲古(书成颁赐内外诸臣)。(御制),守贻子弟世资生。 既瞻鹭序拜焉受,兼听鸿都观者擎(64)。 口沫手胝曲直几(臣吴寿昌),夏弦春诵短长檠。 馆编多辑文渊富(65),徐解重增修内营(近复通志命增补徐氏堂经解)。 制协虞巡岳辑瑞(66),世跻豳颂寿称觥(67)。 服膺轮转云天卦(68),企踵桥圜璧水闳(69)。 斥妄属词遵孔例(70),开宗行夏阐王正(71)。 吐词举足圣心契,启宴开韶春气迎。 旦会席陈惭戴夺(臣汪如洋),时几歌作伫皋赓。 昭仁(殿名)仍弗出前目(72),养性(73)从教续后旌(74)。 虽曰崇文非玩物,希珍欣抚愧微并(御制)。 ⑴ 王明清挥麈录后唐明宗命太学博士李锷书五经刊板于国子监监中印书之始明清家有锷书五经印本存焉后题长兴二年也郎瑛七修类稿印板在唐时少有至五代刻五经后始盛胡应麟引叶少蕴云世言雕本始自冯道此不然但监本五经始冯道耳 ⑵ 册府元龟敕近以编注石经雕刻印板委国学每经差专知业博士儒徒五六人勘读并注今更于朝官内别差五人充详勘官太子宾客马缟太常丞陈观祠部员外郎兼太常博士段颙太常博士路航屯田员外郎田敏等朕以五经事大不同诸书虽以委国学差官勘注盖缘文字极多尚恐偶有差误马缟以下皆是硕儒各专经业更令详勘贵必精研广顺三年六月田敏等献印板九经五经文字九经字样各二部 ⑶ 玉海端拱元年三月司业孔维等奉𠡠校勘孔颖达五经正义百八十卷诏国子监镂板行之按是为宋板五经之始臣阿桂 ⑷ 玉海易则维等四人校勘李说等六人详勘又再校书亦如之春秋则维等二人校王炳等三人详校卲世隆再校诗则李觉等五人再校毕道升等五人详勘孔维等五人校勘礼记则胡迪等五人校勘纪自成等七人再校李至等详定咸平二年五经正义始毕 ⑸ 经义考江少虞曰布衣毕升为活板其法用漆泥刻字薄如钱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银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满铁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镕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字平如砥印数十百千本极为神速 ⑹ 祝穆方舆胜览建宁麻沙崇化两坊产书号为图书之府 ⑺ 岳珂沿革例经本行于世多矣率以见行监本为宗而不能无讹谬脱略之患盖京师胄监经史多仍五季之旧今故家往往有之实与俗本无大相远臣三宝 ⑻ 沿革例云绍兴初仅取刻板于江南诸州视京师承平监本又相远甚与潭抚闽蜀诸本互为异同 ⑼ 沿革例世所传经自监蜀京杭而下有建余氏兴国于氏二本称善廖氏又合诸本参订为最精于氏音义不列于本文下率隔数叶始一聚见不便寻索且经之与注遗脱滋多余本间不免误舛要皆不足以言善也 ⑽ 宋嘉定中珂守嘉兴后寓居郡城金陀坊著有金陀稡编臣嵇璜 ⑾ 在常州府宜兴县今分设荆溪汉书地理志虞喜曰汉初置荆国以有荆溪在阳羡界为名考一统志珂父霖墓在宜兴县西盖岳氏自南渡后徙常州故家塾以荆溪名 ⑿ 沿革例今以家塾所藏唐石刻本晋天福铜板本京师大字旧本绍兴初监本见行本蜀大字旧本蜀学重刊大字本中字本又中字有句读附音本潭州旧本抚州旧本建大字本俞绍卿家本又中字凡四本婺州旧本并兴国于氏建余仁仲凡二十本又以越中旧本注疏建本有音释注疏合二十三本反覆参订始命良工入梓自信以为尽善 ⒀ 沿革例与明经老儒分卷校勘视廖氏世䌽堂本加详焉 ⒁ 沿革例如字画如注文如音释如句读悉循其旧沿革例者珂自述其刻经之总例也凡一卷臣蔡新 ⒂ 卷末附刻王弼略例有明彖明卦明爻明象四篇周易王注 ⒃ 鲁恭王坏孔子宅以广其居得所藏古文书以还孔氏蝌蚪书久废世人无能知者孔安国考注文义定其可知者为隶古定更以竹简写之 ⒄ 安国书序首称先君孔子讨论坟典断自唐虞以下讫于周举其宏纲撮其机要足以垂世立教典谟训诰誓命之文凡百篇三千之徒并受其义及秦焚书我先人用蒇其书于屋壁尚书孔传 ⒅ 隋经籍志云汉初有鲁人申公受诗于浮邱伯作诂训是为鲁诗齐人辕固生亦传诗是为齐诗燕人韩婴亦传诗是为韩诗皆为之传又有赵人毛苌自云子夏所传作诂训传是为毛诗宋吕祖谦曰四家诗读异义亦不同以鲁齐韩之义尚可见者较之独毛诗率与经传合是毛诗之义最得其真臣刘墉 ⒆ 陈振孙谓郑于诸经皆注独诗言笺者郑遵毛学故称为笺或云毛公曾为北海相郑康成是其郡人因以为敬毛诗郑笺 ⒇ 郑樵谓杜预注如朝月晓星其于星躔地理如羲和之步天如禹之行水春秋杜氏集解 (21) 郑康成是个好人考礼名数大有功此朱子之说礼记郑注 (22) (张子)。(御制云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道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胥于五经是系读经者非徒以佔毕为也向于文渊阁记曾及之) (23) 考书中收藏印记易书诗礼记曾入晋府易诗书又入陈定徐乾学家至李国寿家有易诗书礼记而无春秋季振宜家有易诗书春秋而无礼记项笃寿家则仅有春秋而无四经是此书当明时已各为部分罕得其全今逢文治始庆合并 (24) 各卷末俱有木印镌相台岳氏刻梓荆溪家塾其形或方或圜或椭 (25) 木印间有亚字形乃古黻文尔雅注所谓黻文如两已字相背也臣曹秀先 (26) 每页左傍上方刻有篇识如易之乾坤卦书之尧舜典诗之关雎葛覃春秋之隐元年礼记之曲礼檀弓之类最便翻阅 (27) 句读四声俱各发圈间有与通行本分句不同具见古本之遗 (28) 易书诗礼记俱有晋府书画之印敬德堂图书印及子子孙孙永宝用图章案天禄琳琅宋本书中多有此三印连用者臣福长安 (29) 易书诗又有昆山徐氏家藏及乾学之印健庵三印 (30) 易书诗礼记俱有李国寿印而书又有覃怀李氏图书疑即图寿其陈定书印及陈氏世宝印易书诗三经亦皆有之 (31) 春秋礼记有季振宜及项笃寿万卷堂印 (32) (春秋先入内府兹复得岳珂所刻易书诗礼四种比校板式延袤分寸无不吻合)。(御制) (33) 恭读神及御制题易经诗中有羲文万载萃精韦编坚矣今何在之句仰见在作君作师盛德大业具于此御题易经 (34) 惟谟御制题书经诗云五经无不帝王师切已端典词我皇上心法治法同符尧舜至于今日明日念兹在兹尤见题书至诚无息与天同运御经 (35) 诗本性情道政事故论语每屡言之皇上御制诗中推原布政之本由于性情之正独探用人行政之要若南雅不僣则作诗之旨学诗之法阐发独赅六义之全矣御题诗经 (36) 麟经据事直书而大公至正义旨精深后儒私见臆度纷纷议论如明商辂等撰通鉴续编周礼为之发明张时秦复为广义矫诬纰缪几于慢骂无礼特命皇子及军机大臣等详阅删改复示千古兹御亲加核定并尊王题辞简端昭题春秋句云谁识宣尼旨广义毫釐谬实纷振聋昭瞆经通于史矣御题春秋 (37) 乐记云礼乐不可斯须去身程子又谓必有关雎麟趾之意然后可以行周官之法度恭读身之御题礼记礼乐贯乎天地人斯须不可去诸句而申之以周官法度如行者意在关雎与趾麟盖本身加民礼法即治法也御题礼记 (38) 每册前后钤宝各二曰宝又古稀天子曰乾隆御览之册首钤宝曰末曰天禄继鉴天禄琳琅 (39) 翰冠御题五经诗并恭亲洒宸于各经之首摹镂板 (40) 春秋已编入入天禄琳琅兹撤出汇成五经全部将续四经仿照天禄琳琅之书一律装潢以还岳氏之旧臣庄存与 (41) 昭仁殿后慎俭德三楹分右一楹为五经萃室 (42) 祸为御制记褒岳飞之忠而被宋高宗自坏长城且喜珂之能继家声 (43) 高宗信秦桧和议桧第中建阁赐额曰一德格天以示君臣同德旋至国势曰削称侄称臣东南半壁渐不能支忘雠御制记中责其信奸洵为诛心之论 (44) 珂作吁天辨诬录白其祖冤昭雪后又作天定录以纪之 (45) 司马迁伯夷列传举颜渊盗蹠之事谓天之报施善恶或有所爽夷齐之死或有怨尤见天御制文尝辟其谬珂为飞孙能绍闻经训可之报施善人原自不爽而流俗怨尤之见可以胥泯兹御制记末及之树义有闻天道人心至为广大 (46) 昭仁殿在书乾清宫左贮天禄琳琅新得四经不入旧目 (47) 春秋虽撤出汇入五经而仍贮昭仁殿后不即不离位置得宜 (48) 五经上以岳珂较今殿监本为古士林䍐觏因对仿敕令武英殿书局诸臣详加雠照刊刻 (49) 五经式样俱周围双线每页左上方边外有标题篇目一仍原刻之旧臣朱圭 (50) 每卷各系考證凡经传注中片词只字与别本互异皆细加校订以归一是 (51) 易序卦今本决必有所遇岳本无所字考经解中宋曾穜大易粹言王申子大易辑说王宗传易传元吴澄易纂言余琰易集说宋元诸人说皆与岳本合 (52) 大有三爻公用亨于天子音义许庚反通也注疏俱同惟春秋传作享陆氏既音许庚反训亨通复云众家并香两反作亨献似亦以享字之义为长今折中定本亦作享亨通之训不足泥也易经考證 (53) (汤誓传戒誓其士众今本俱作汤字按文义其字为妥)。(御制) (54) 盘庚汝尔二字最多而易淆岳本则惟汝众自作弗靖与蔡传作尔者不同书经考證 (55) 昊天疾威陆德明音义作旻天孔疏以上文有浩浩昊天句明此亦作昊而以俗作旻为非岳本从孔说盖据疏以正陆氏之讹耳 (56) 云汉天河也自此至常武六篇宣王之变大雅十八字乃陆德明音义中语故岳本以圈别之今本皆误入郑笺内诗经考證 (57) 邲之战左传屈荡户之户字与诸本异案汉书王嘉传坐户殿门失阑杜注训止意正合臣童凤三 (58) 脱扃注扃车上兵兰诸本并作阑然管子小匡篇入兰盾鞈革二戟注兰即所谓兰锜兵架也兰字似为有据春秋考證 (59) 乐记爱者宜歌商至五帝之遗声也错简当在肆直而慈下爱商之遗声也六字衍文注疏云然兴国本依注疏更正节录附刻于后 (60) 檀弓使子贡问之诸本俱作子路通志堂经解中卫湜集说陈浩集说本亦同考證中引七经考文补遗载宋板本作子贡则岳本确有可据按七经考文乃日本山井鼎所作而物观补其遗礼记考證 (61) 珂官淮东统领管内劝农使其诗集曰玉楮诗藁自序引宋人三年刻楮故事 (62) 四库全书不下万馀种欲择其人所䍐觏而足资考镜者剞劂流传嘉惠来学而付雕不易因仿宋人活板式镌木单字计二十五万馀虽数十百种悉可取给锡名聚珍板御题诗以纪其事用工省而校雠精使海内士子得读未见之书敷文之盛千古未有 (63) 用仿宣纸刷印三覆而后成纸墨最为精好以备宫庭各处陈设 (64) 下士恩许刷印通行俾普天子得研经食古之益 (65) 入本朝所纂诸经不下数十部皆四库全书汇插文渊阁架 (66) 甲辰新正廿一日典启跸伊迩书上六举南巡盛经臣黄轩 (67) 是岁无疆圣寿古稀有四经万寿允符豳祝诗 (68) 超程御制云上于天解理足见传朱义所不逮易经 (69) 国学自元明以来辟雍之典未备仪大臣董率创建本年落成用昭盛特命礼记 (70) 申天御制续纲目发明广义题辞理人心之正大破谬妄以符孔子春秋之义为前人所未发臣论春秋季学锦 (71) 正大御制书春秋元年春王正月事议论足使说经家纠纷者息其喙春秋 (72) 昭仁殿天禄琳琅各书初定于乾隆甲子年至乙未年复命内廷翰臣等重辑书目此宋版春秋已列目中今弆于昭仁殿后之五经萃室其书目所列尚仍厥旧 (73) 齐名在御花园为藏丙申以后所获之书以待续入天禄琳琅书目 (74) 自乙未年纂辑天禄琳琅书目后宋元以来旧板各书续归内府复得宋板周易程传朱子周易本义周易传义大全郭雍大易粹言胡士行尚书详解毛诗大戴礼礼记二部周礼王与之周礼订义聂从义三礼图二部春秋经传张洽春秋集注蔡模孟子集疏贾昌朝群经音辨巾箱本九经裴骃史记集解二部两汉详节娄机班马字类张津乾道四明志列子扬雄法言内经素问通典详节周髀算经广韵吴棫韵补吴淑事类赋郭忠恕佩觿锦绣万花谷徐坚初学记徐陵玉台新咏昌黎先生集柳先生集权德舆文公诗集卢纶户部诗集秦观淮海集临川集徐积节孝集陆宣公奏议影宋钞娄机班马字类朱子楚辞集注六臣注文选二部辽板僧行均龙龛手鉴元板叶时礼经会元陈桎通鉴续编吴兢贞观政要金史明板六经图二部熊宇篆文楚骚吕本中童蒙训顾从义法帖释文考异二贤诗传共五十三种缥缃所萃益昭美富 滇南金叶缅文呈,来者徕(去声)之嘉至诚。 昔日归降此归顺⑴,不惟无战并无征。 闭关未可学光武,驰谕原非遣陆生。 方伯犹搜遮去吏⑵,外臣兼献未回兵⑶。 山庄宴赉逢佳节(是日重九),海国车书遵大清。 惇史漫称增此创,皇图惟慎奉其盈。 ⑴ 己丑命经略大学士傅恒征缅其冬连破贼垒于新街江裔业将乘胜攻取老官屯旋因其乞降班师然亦不过姑贷其罪究未臣服其心也兹该国掌管国事孟陨遣大头目三人及小头人等赍金叶表文及金塔驯象等物款关进贡并称其兄懵驳传子赘角牙同时为恶获罪天朝而伊与懵驳父子素不相睦今特差心腹入贡投诚乞恕已前之罪永作域外之臣等语是此日归顺之心出于至诚深堪嘉悦 ⑵ 富纲于缅甸贡使不即令其前来瞻勤又复跟究杨重英下落甚为错谬杨重英仅一臬司随军办理粮务被其遮留并非奉使之臣可比乃令该头目等复遣人回国告知该国长倘彼心怀疑畏宁不阻其恭顺之忱已传旨严行申饬 ⑶ 嗣奏缅甸将杨重英送出已于七月初二日抵内地耿马地方并带出从前失迷兵丁四名及广东民数人益见该国长实属倾心向化今该头目等至山庄拜进其国长之表因厚加宴赉以示殊恩 洗车翼日晓来晴,暴以秋阳暑更生。 自是山田蒸易长,却怜烟户暍难平⑴。 旱论小大五与十⑵,愁切旰宵今复明。 过未西南幸云布,入申霶𩅿遂霖倾。 驱炎送爽消片刻,已疾蠲灾惬众情。 以手额加感天宥,益滋虔悚寸衷盈。 ⑴ 农家喜伏中蒸热则百谷易长而今岁山庄暑热立秋后尚盛烟户稠密又虑有伤暍者颇为怜切 ⑵ 俗谓伏中三日不雨小旱五日不雨大旱 泖湖波湛九峰晴,有客扁舟白苧城。 卖赋自疑多楚调,登坛深仗狎齐盟。 漫言徐孺交偏笃(谓闇公。),转觉陈登气未平。 典制乱馀凭记载,是非变后益分明。 樽前侃侃人龙聚,膝下嗈嗈雏凤鸣(谓令子存古。)。 胸叩五车输骥子,谈倾四座失狂生。 久伤老大思投笔,况值干戈且论兵。 一见夷吾欣有托,十年初慰读书情。 丁巳春。仆游宦京师。得蔡希庵所写松谷挽诗一百韵。其笔势横逸。叙事精密。深得诗史遗意。真杰然大手笔也。五月壬寅。滞直寝斋。涔寂无聊。就步其?。为希庵挽诗。山中无文籍可考。又值送客邀友之挠。癸卯之晡。篇始圆。其视希庵立草千四百言。敏钝不类。妍丑工拙。又不足论矣。且吾平生仅一见希庵于太白藏史之行。而亦逆旅一夜事。其立朝本末。言论风旨。非后生所可详。若其所居溪山之胜。池台堂室之美。与夫平日嗜好吟赏之节。皆不能知。趁韵强排。语多硬窒。大失诗人叙述之体。览者恕之。 中天朏魄递亏盈,此道如何欲大盲。 诗社向来生气色,文星一夜秘芒晶。 即看斯世希庵逝,颇似当年冠岳倾。 匠手海东难再得,英才天下岂重生。 薍桥馀泪还今日,松谷哀歌即此情。 朝贵冠裳谁黻冕,世人滋味但藜羹。 考论千古无馀子,浸灌三唐集大成。 玉露轻盈浇五肚,银河清浅濯双樱。 已攀天造偷玄妙,还就人声鍊至精。 清庙朱丝希宝瑟,玉楼仙乐响云笙。 虢姬无待铅华饰,诸葛难将智巧争。 乐府新翻来启钥,铙歌几叠去披荆。 律中鸾凤声声应,佩上璜牙步步鸣。 宣处为宫沉处羽,进时抨鼓退时铮。 良工似㓸初非㓸,善贾无赢却是赢。 静里研来殊窈窅,空中架出忽峥嵘。 相推一世真知己,谁似诸家浪得名。 锦彩瑶华围暖幕,貙文罴画动风旌。 湖翁家世青蓝手,肃庙朝廷粉玉英。 旷古风流看独步,同时才俊孰肩并。 蔚为圣代无双士,不作开元以后声。 尚记吾家苍老语,仍闻当世燕超评。 神随玉律温仍洁,骨隐青词软不勍。 语到工时遗大斧,排当绝处用奇兵。 玉墀词感寻常梦⑴,珠敦书成大小盟。 谁道疾行无善迹,每凭佳句寓精诚。 閒操雪月风花柄,屹作坛场壁垒桢。 港外移舟方浩荡,街中缓靶忽纵横。 游鱼活泼波头阔,仪凤蹁跹界面晴。 每许看花丹地出,长教视草玉堂盛。 幽兰妙唱惟师友,森桂香名亦弟兄。 邈矣高临生羽翰,飘然轻步静绥纮。 锦袍便体双蛾立,玉笏当心右手撑。 几向瑶池看舞鹤,多从春苑赋流莺。 治朝忽报光鲜色,窄路还为偪侧行。 自是人情随好恶,由来天运有屯亨。 在毫珠玉当谁赏,披腹琅玕不复呈。 许觌龙颜真幸会,宣题御扇却殊荣(肃宗遣中使赐扇索诗。)。 栖身畎亩君恩足,放迹林泉世念轻。 霜后独垂经岁橘,天心不偃有风蘅。 品题丘壑鸡山重,占弄烟云锦水清。 海客竿头鸥欲下,春婆枕上蝶初惊。 侯楼有赋悲无已,酒肆藏名老长卿。 天为代生华国手,世何终弃典文衡。 银台上下违三昧,牙轴中间绝百营。 现界本知同逆旅,前身不信到蓬瀛。 遗弓再抱肝肠热,尘砚中抛疾病萦。 晚迹暂纡关邑绶,仙缘重结洛山甍。 接䍦花下传街唱,布谷声中劝野耕。 皆骨玉锼浮巧若,片心冰洁笑刚枨。 人称祢藻兼王稿,士待苏秧是蜀粳。 韬处亦知中点宝,用时须洗七升觥。 右貂珥玉恩逾洽,西掖提衡誉更轰。 龙骐有蹄终一展,鹍鹏垂翼必脩程。 天星岁匝无回复,王道年来属荡平。 石室命藏金玉牒,雕舆拥出凤凰城。 云旗绛节前头偃,月佩天球左右铿。 偶入县楼瞻瑞鹄,却教人浦献煎鲭。 琴心许我知操缦,画妙从公学点睛。 细把四声论杜骠,还将六病戒刘饧。 城鸦句就珠投暗,玉马诗成烛剪明⑵。 荤气顿除清藻染,蓬心差启鄙消萌。 仍言伯父曾相与,古意先师亦退瞠⑶。 明世名家同叫汉,迩来流辈等呱婴。 岩松四韵词多感,淇竹三章色岂骍⑷。 当日未同中国会,至今难蹑泰山祊。 蓝舆晓枉惊村巷,玉斝春浓侑隽牲。 欲向名山同蜡屐,有如残月配长庚。 沉吟江霁高虹语,谬奖川庄遁迹氓⑸。 自愧杜陵非骥子,还如山谷勉驹甥。 荆州万户差轻重,陇水三声倏送迎。 别后精神森玉麈,吟时律度有弨檠。 音尘杳杳惟心矢,世变悠悠亦耳铛。 久识天仙来下界,忽闻诗圣梦中楹。 积威在碛人犹詟,神用遗珠物莫撄。 香案有书催去读,飙轮无迹沛升征。 堆盈四府空文绣,散洒千林尚玉霙。 人世槿花随日及,王春榆火逐年更。 生刍墓左谁相奠,香瓣床前遂未擎。 礼乐于今须后进,乘除从古有长嬴。 邓林已竭无文梓,天帑全贫仅弊罂。 过去好音同鸟兽,奔腾壮迹想鲵鲸。 悲歌海内谁怜我,怒眼吴中足骂伧。 不向公孙争白石,惟将交契托玄泓。 文章自照山鸡水,习气时从战马钲。 园寝每当归去路,邮筒追想往来伻。 真源汉水风生縠,正脉溪岑石攒琼。 山斗脚前犹湜汗,轩辕鼎里记侯烹。 龙光独有青萍釰,仙路难期白玉京。 欲向天倪寻断谱,若为心上绝仇彭。 丹厨火冷云沉灶,玉子声残月满枰。 夷级日颓趍下水,迷涂谁作指南軿。 云裳绽绉空残绪,霜发飘萧已万茎。 弼柩歌传还怅望,如杠笔健讵能赓。 缄辞自付弥牟吊,抨泪遥沾宿草茔。 学子湖中谁洗钵,大人庭下不留籯。 应知碧洞收遗草,何日青箱玩上珩。 自是诗家徵士传,如论私谥亦文贞。 国风词气殊温厚,大雅声容厌鸷狞。 若把三正评近世,先生吾欲拟寅正。 ⑴ 公在湖堂有诗曰。平生不识君王面。一梦寻常绕玉墀。肃庙召公入侍。命举头瞻望天颜。 ⑵ 公次吾石浦诗。夜投村馆。索报甚急。其起句城树鸦初定。行人石室归。公是夜赠诗玉川。有玉马迢迢驲路忙之语。 ⑶ 伯父尝以拟古十五首谒松谷。松谷每吟一篇。辄望空弹手曰。奇才。殆独步海东。指不累屈矣。公尝语及此事。 ⑷ 是时公过青岩。为赋四韵。致意伯父。有云亡之感。又赋淇澳三章以追感。 ⑸ 公访我于奉化。仍言今日且入清凉。吾纵不得为月。子独不得为太白星耶。又吟吾江霁忽高虹之句曰。子虽欲作石浦逸民也。不得云。 携酒联吟对月明(随),凭栏四望水盈盈(泉)。 蟾蜍穿柳争先漏(随),蘋藻搴荷自在行。 夹岸桥低花露覆(泉),沿堤人静桂香生。 鱼游泼刺惊幽梦(随),蛩语凄清动客情(泉)。 云捲天空心亦旷(随),秋高气爽斗初横(泉)。 林栖小鸟眠才稳(随),风闪流萤影忽倾(泉)。 不夜园亭凭烛灭(随),已凉时节怯罗轻。 知音本少怜垂老(泉),佳会难逢况畅晴(随)。 往事追思劳互诉(泉),新诗分韵又催成(随)。 今宵欢会君须记(泉),预订来年续旧盟(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