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入韵字:  或选择
总目平声上声去声入声多音字下载平水韵表
韵字 五絶 751七絶 7438五律 3894七律 6672五排 422七排 77 342四言 53六言 127古體 1461樂府 122 2 132 21辭賦 6琴操 3 33其他 171 147
七虞平声  [铺盖] [污秽] [俗趋字] [声相和] 洿 [同摹] [与趋通] [拜也] 峿 [更多…]
组词:词首词末
用韵:句末
对仗:对语
漢語字典
拼音:wú  韵部:
〈副〉
    (形声。“母”省声。毋、母古本为一字,后分化禁止之词,乃加一画以别之。本义:表示禁止的词。相当于莫、勿、不要)
  • 同本义
    • 毋,止之也。——《说文》
    • 毋,止之辞。——《广韵》
    • 毋者,禁之也。——《论衡·谴告》
    • 毋不敬。——《礼记·曲礼上》
    • 毋吾以也。——《论语·先进》
    • 毋从俱死。——《史记·项羽本纪》
    • 毋内诸侯。
    • 毋妄发。——·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 毋多谈。
  • 又如:毋或(不可);毋多(不作他计);毋己(不得,不能);毋违(不得违误);毋令逃逸;毋自欺
  • 不 。表示否定。如:毋事(不事,不从事);毋须(无须,不必);毋庸讳言
    • 身自持筑臿,胫毋毛。——《史记·秦始皇纪》
  • 又如:毋害(无比)
〈动〉
  • 同“无”。没有。与“有”相对 。如:毋几(没有希望);毋何(没有别的事);毋我(无私见);毋度(没有节制)
〈代〉
  • 相当于“没有谁”或“没有人”
    • 毋敢夜行。——《史记》
〈助〉
  • 用于句首
    • 毋宁使人谓子,子实生我。——《左传》
康熙字典

  • 唐韻》武扶切《集韻》《韻會》《正韻》微夫切,𠀤音無。 (虞韻)
  • 說文》止之也。其字从女,內有一畫,象姦之形。禁止之,勿令姦。《禮·曲禮》毋不敬。《註》毋,止之辭。古人云:毋,猶今人言莫也。又《儀禮·士相見禮》毋上于面,毋下于帶。《鄭註》古文毋爲無。《賈公彥疏》今不从者。《說文》云毋,禁辭,故不从有無之無也。
  • 又將毋、毋乃,皆發問之辭,與無通。《韓詩外傳》客有見周公者,曰:入乎將毋。公曰:請入。坐乎將毋。公曰:請坐。言乎將毋。公唯唯。
  • 又姓。《廣韻》毋丘或爲毋氏。又漢複姓,八氏。《漢書·貨殖傳》有毋鹽氏,巨富,齊毋鹽邑大夫之後。漢有執金吾東海毋將隆、將作,大匠毋丘興。《風俗通》有樂安毋車伯奇,爲下邳相,有主簿步邵南,時人稱毋車府君步主簿。《何氏姓苑》云有毋終氏,《左傳》魯大夫兹毋還、晉大夫綦毋張,《漢書》有巨毋霸,王莽改爲巨毋氏。
  • 又甯毋,地名。《穀梁傳》作寧毋。毋音無。又茂后反。《公羊傳》音同。
  • 又《集韻》《韻會》𠀤迷浮切,音謀。 (尤韻)
  • 毋追,夏后氏緇布冠名。《禮·郊特牲》毋追,夏后氏之道也。
  • 又《集韻》罔甫切,音武。 (麌韻)
  • 與䳇、鵡同。鸚䳇,鳥名。或从武,亦省作毋。
  • 與父母之母不同。
  • 考證:〔《漢書·食貨傳》〕
  • 謹照原書食貨傳改貨殖傳。
説文解字  

清代 段玉裁《說文解字注》

止之䛐也。䛐依禮記釋文補。䛐者、意內而言外也。其意禁止、其言曰毋也。古通用無。詩書皆用無。士昏禮。夙夜毋違命。注曰。古文毋爲無。是古文禮作無、今文禮作毋也。漢人多用毋。故小戴禮記、今文尙書皆用毋。史記則竟用毋爲有無字。○又按詩毋敎猱𦫵木。字作毋。鄭箋。毋、禁辭。从女一。會意。武扶切。五部。女有姦之者。一禁止之。令勿姦也。各本但有从女有奸之者六字。今補十字。禁止之令勿姦。此說从一之意。毋與乍同意。乍下云。止也、从亡一、一有所礙之也。然則毋下亦當从女一、一有所礙之。其義可互證。曲禮釋文、大禹謨正義皆引說文云其字从女。內有一畫。象有姦之形。禁止之勿令姦。古人云毋、猶今人言莫也。此以己意增改而失許意。葢許以禁止令勿姦、說从一。陸孔以有姦之者、說从一。不知女有姦之者五字爲从一以禁止張本。唐人之增改。今本之奪落。皆繆。而唐本可摘以正今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