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834,分56页显示 上一页 20 21 22 23 24 26 27 28 29 下一页 明(续上) 胡直 1517 - 1585 二首皇甫汸 1497 - 1582 一首 皇甫涍 1497 - 1546 一首 黄承昊 1576 - ? 一首 黄淮 1367 - 1449 一首 黄俊良 1517 - 1563 五首 黄省曾 1490 - 1540 一首 黄衷 1476 - 1555 六首 黄宗海 1579 - 1642 一首 黄佐 1490 - 1566 一首 霍与瑕 1522 - ? 一首 纪坤 一首 姜柏年 1603 - 1681 三首 姜希孟 1424 - 1483 二首 解缙 1369 - 1415 三首 金安国 四首 | 宿世天池客,云深世绝寻。 东舍匡仙馆,西家董奉林。 飞鸢看欲跕,愁猿怯更唫。 前峰影天半,那隔故园心。 瑶坛茂文杏,得地岁华深。 时有青衿子,横经坐晚阴。 啼鸟青山舍,飞花碧树林。 金门虽异迹,避世且同心。 霜磨风露洗,烱似高人心。 穾兀凭书幌,应怀不尽吟。 此道非高远,人多曲径寻。 要须明正学,便可牖人心。 爱吟石川句,风调如古琴。 慇勤谢漆水,筒里寄清音。 净扫云烟气,明开天地心。 安能逢二妙,尊酒对高吟。 疏梗苍蟠铁,芳须嫩缀金。 情知花韵别,那藉草堂吟。 戢戢红葩静,亭亭翠幄深。 可希金玉誉,恨是未虚心。 名次楞梨录,遥分桂岭阴。 嗟嗟萧较理,寄恨满苍林。 稍拟崆峒侣,玄衣惜未深。 闲林风露夕,梅月送清音。 芭蕉檠绿盖,珍竹散繁阴。 风引微凉入,熙然物外心。 归去一篇赋,渊明千古心。 高风邈难及,三叹且孤吟。 岁庚辰春。与一庵南游。到伽倻山海印寺留一日。探访寺中胜迹。发还之日。住持竹轩。送我于沙门外数十步。指第二门。曰凤下门。庭有小石。曰凤鸣石。僧云。开山时。有凤鸟来下。鸣于石上。故曰得是名。外门曰红霞门。左有小涧。涧有楼基。曰红霞楼。涧外有断垄。状如覆釜者二。曰蓬莱方丈。涧口有断境横起。比二山稍大。曰瀛洲。僧云。皆崔文昌所游之地。有大川自石洞奔流。曰红流洞。余与住持相别。率中德草牛。步至致远台。草牛。有学性可人也。详知岩壑之名。自寺门行至数百步。有小石相累。曰沙岩。自沙岩至数十步。于层崖上又有天成石台。曰致远台。乃文昌题吼重峦诗处。诗在台石边据石。所书字皆倒。隐隐如有字。漫不复记。余恨其无标题。令人慢过。遂嚼木为笔。书致远亭三字于岩石。与草牛相别。骑行数百步。溪流倒泻。声如雷奔。有石滑泽可书。遂濡毫书曰。皇明天顺纪元之四载庚辰二月念七日。云松居士与一庵道人南游。访道侣于海印禅社。于其还也。念尘寰之渐迩。悲胜地之难再。舍马而徒。十步九休。其最后一处攒峰。四时怒浪喷风。声如阵马。巨石临溪。苔藓不蚀。滑如磨砻。可施铅毫。道人语居士曰。有地如此。而尚无其名。岂不为骚人墨客之耻欤。古人云。凡物晦于幽潜。而发于贤智。吾曹两人。非敢自拟于贤智。倘仍是而后有贤智者发之。宁不为山林之一助欤。于是名其水曰吟风濑。名其石曰泚笔岩。各赋一绝如左。 溅沫跳珠急,惊澜皱縠深。 临风看不足,泓下有龙吟。 天月白更白,酒杯深复深。 同君一夜话,输尽百年心。 杲日朝朝出,遮云不作霖。 过夏何所用,堪笑野人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