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入韵字:  或选择
总目平声上声去声入声多音字下载平水韵表
韵字 五絶 3317七絶 26722五律 14486七律 23126五排 1032七排 181 1750四言 322六言 347古體 6004樂府 415 36 424 88辭賦 30琴操 10 102其他 434 438
共6004,分160页显示   2  3  4  5 下一页
先秦
无名氏 五首
刘桢 ? - 217 一首
崔骃 ? - 92 一首
无名氏 一首
杨恽 ? - -54 一首
梁鸿 一首
王粲 177 - 217 二首
繁钦 ? - 218 一首
魏晋
傅玄 217 - 278 二首
嵇含 263 - 306 一首
嵇康 224 - 263 二首
左芬 一首
庾阐 一首
张华 232 - 300 三首
张协 二首
张载 一首
曹丕 187 - 226 一首
曹植 192 - 232 二首
曹毗 一首
殷仲文 ? - 407 一首
《孔丛子》曰:楚王使使奉金币聘夫子。宰予、冉有曰:夫子之道。至是行矣。遂请见。问曰:太公勤身苦志。八十而遇文王。孰与许由之贤。子曰:许由独善其身者也。太公兼利天下者也。然今世无文王。虽有太公。孰能识之。乃歌曰:
大道隐兮礼为基。
贤人窜兮将待时。
天下如一兮欲何之
⑴ ○《孔丛子》记问篇。《书钞》百六。《御览》五百七十一。诗记前集一。
琴歌 先秦 · 无名氏
风俗通曰:百里奚为秦相。堂上乐作。所赁浣妇自言知音。因援琴抚弦而歌曰云云。问之。乃其故妻。还为夫妇也。○《诗纪》从《乐府诗集》于题下注云三首。然后引风俗通叙其本事。逯案。此三首歌辞大同小异。一见典略。一见《颜氏家训》。并不全出风俗通。《乐府诗集》、严氏全后汉文以为皆出风俗通者。非是。今以风俗通所载为正文。而以他二首附之。
百里奚。初娶我时五羊皮。
临当相别时烹乳鸡。今适富贵忘我为
⑴ ○《御览》五百七十二。《乐府诗集》六十。《诗纪前集》四。
琴歌 先秦 · 无名氏
百里奚。五羊皮。
忆别时。烹伏雌
炊扊扅。今日富贵忘我为
⑴ ○《颜氏家训》书证篇作古乐府歌百里奚词。《乐府诗集》六十。《诗纪前集》四。
《左传》曰:郑子产从政一年。舆人诵之曰云云。及三年。又诵之曰:
取我衣冠而褚之。取我田畴而伍之。
孰杀子产。我其与之。
我有子弟。子产诲之。
我有田畴。子产殖之。
子产而死。谁其嗣之
⑴ ○《左传》襄公三十年传。《吕氏春秋》乐成篇。《御览》六百二十二、八百二十一。《诗纪前集》三。
青青之麦。生于陵陂
生不布施。死何含珠
⑴ ○《庄子》外物篇。《类聚》八十四、八十五。《白帖》十九。《御览》四百七十七、五百四十九、八百三、八百三十八。《诗纪前集》九。
东汉末 · 刘桢
青青女萝草,上依高松枝。
幸蒙庇养恩,分惠不可赀。
风雨虽急疾,根株不倾移
⑴ ○《类聚》八十一。《诗纪》十六。又《御览》九百九十三引枝、訾二韵。
七言诗 东汉 · 崔骃
鸾鸟高翔时来仪。
应治归德合望规。
啄食楝实饮华池
⑴ ○《御览》九百十六。百三家集崔亭伯集
《搜神记》曰:卢充者。范阳人。家西三十里有崔少府墓。充出猎。见一獐。逐之。忽见一里门如府舍。门中一铃下。唱客前。充问之。答曰:少府府也。充进见少府。展姓名。酒炙数行。谓充曰:尊府君不以仆门鄙陋。近得书为君索小女婚。故相迎耳。便敕内令女郎妆严。立席头共拜。三日毕。崔谓充曰:君可归矣。女有娠。相若生男当以相还。敕外严车送客。充上车去。须臾至家。别后四年。三月三日。临水戏。忽见二犊车近岸。充往开车后户。见崔氏女与三岁男共载。女抱儿还充。又与金鋺。并赠《诗》曰云云。充取儿鋺及诗。忽不见车处。
煌煌灵芝质,光丽何猗猗。
华艳当时显,嘉异表神奇
含英未及秀,中夏罹霜萎。
荣曜长幽灭,世路永无施。
不悟阴阳运,哲人忽来仪
会浅离别速,皆由灵与祗。
何以赠余亲,金鋺可养儿。
爱恩从此别,断绝伤肝碑
⑴ ○《搜神记》十六。《世说》新语方正篇注引孔氏志怪。法苑珠林七十五引续神仙记。《诗纪外集》四。
《汉书》恽答孙惠宗书曰:田家作苦。岁时伏腊。烹羊炰羔。斗酒自劳。家本秦也。能为秦声。妇赵女也。雅善鼓瑟。奴婢歌者数人。酒后耳热。仰天拊缶而呼乌乌。其《诗》曰:
田彼南山。芜秽不治。
种一顷豆。落而为萁。
人生行乐耳。须富贵何时
⑴ ○《汉书》杨敞传。《白帖》二十三。《御览》八百二十一。风雅翼补遗下。《诗纪》二。
思友诗 东汉 · 梁鸿
《后汉书》曰:鸿友人京兆主恢。少好《老子》。隐于华阴山。及鸿东游。思恢作诗。二人遂不复相见。恢亦高抗。终身不仕。
鸟嘤嘤兮友之期。
念高子兮仆怀思。
想念恢兮爰集兹
⑴ ○《后汉书》梁鸿传。《诗纪》三。
咏史诗 东汉末 · 王粲
自古无殉死,达人所共知。
秦穆杀三良,惜哉空尔为。
结发事明君,受恩良不訾。
临没要之死,焉得不相随。
妻子当门泣,兄弟哭路垂
临穴呼苍天,涕下如绠縻
人生各有志,终不为此移。
同知埋身剧,心亦有所施。
生为百夫雄,死为壮士规。
黄鸟作悲诗,至今声不亏
⑴ ○《文选》二十一。《诗纪》十五。
边城使心悲,昔吾亲更之。
冰雪截肌肤,风飘无止期。
百里不见人,草木谁当迟。
登城望亭燧,翩翩飞戍旗
行者不顾反,出门与家辞。
子弟多俘虏,哭泣无已时。
天下尽乐土,何为久留兹。
蓼虫不知辛,去来勿与咨(○章本古文苑八。《诗纪》十五。)
槐树诗 东汉末 · 繁钦
嘉树吐翠叶,列在双阙涯。
旖旎随风动,柔色纷陆离
⑴ ○《初学记》二十八。《诗纪》十七。
何当行 西晋 · 傅玄
同声自相应,同心自相知。
外合不由中,虽固终必离。
管鲍不世出,结交安可为
⑴ ○《乐府诗集》七十六。《文选》补遗三十四。《诗纪》二十二。
旸谷发精曜,九日栖高枝。
愿得并天御,六龙齐玉羁
⑴ ○《类聚》一作晋傅玄诗。《诗纪》二十二。又《书钞》百四十九引枝一韵。
悦晴诗 西晋 · 嵇含
劲风归巽林,玄云起重基。
朝霞炙琼树,夕影映玉芝。
翔凤晞轻翮,应龙曝纤鬐。
百谷偃而立,大木颠复持
⑴ ○《类聚》二。《初学记》二。又《御览》八引芝一韵。《诗纪》三十。
《诗纪》并前赠兄秀才入军诗为赠秀才入军十九首。本集作五言。并注。一本作古意。今依旧抄本集及《类聚》为此题。
双鸾匿景曜,戢翼太山崖。
抗首漱朝露,晞阳振羽仪。
长鸣戏云中,时下息兰池。
自谓绝尘埃,终始永不亏。
何意世多艰,虞人来我维。
云网塞四区,高罗正参差。
奋迅势不便,六翮无所施。
隐姿就长缨,卒为时所羁。
单雄翩独逝,哀吟伤生离。
徘徊恋俦侣,慷慨高山陂。
鸟尽良弓藏,谋极身必危。
吉凶虽在己,世路多崄巇。
安得反初服,抱玉六奇
逍遥游太清,携手长相随
⑴ 本集作相追随。注云。一作长相随。○本集一。广《文选》十。《诗纪》十八。又《类聚》九十作魏嵇叔夜赠秀才诗。引崖、仪、池三韵。《初学记》十八引西、离二韵。
潜龙育神躯,跃鳞戏兰池。
延颈慕大庭,寝足俟皇羲
庆云未垂景,盘桓朝阳陂。
悠悠非吾匹,畴肯应俗宜。
殊类难遍周,鄙议纷流离。
轗轲丁悔吝,雅志不得施。
耕耨感宁越,马席激张仪。
逝将离群侣,杖策追洪崖。
焦股振六翮,罗者安所羁。
浮游太清中,更求新相知。
比翼翔云汉,饮露餐琼枝。
多念世间人,夙驾咸驱驰。
冲静得自然,荣华安足为
⑴ ○本集一。广《文选》九。《诗纪》十八。
感离诗 西晋 · 左芬
自我去膝下,倏忽逾再期。
邈邈浸弥远,拜奉将何时。
披省所赐告,寻玩悼离词。
仿佛想容仪,欷歔不自持。
何时当奉面,娱目于书诗。
何以诉辛苦,告情于文辞
⑴ ○《类聚》二十九。《诗纪》三十。
采药诗 东晋 · 庾阐
采药灵山㟽,结驾登九嶷。
悬岩溜石髓,芳谷挺丹芝。
泠泠云珠落,漼漼石蜜滋。
鲜景染冰颜,妙气翼冥期。
霞光焕藿靡,虹景照参差。
椿寿自有极,槿花何用疑
⑴ ○古诗类苑百五。《诗纪》三十二。又《类聚》七引疑、芝、滋、期四韵。
栖迟四野外,陆沈背当时。
循名掩不著,藏器待无期。
羲和策六龙,弭节越崦嵫。
盛年俯仰过,忽若振轻丝(同上)
西晋 · 张华
混沌无形气,奚从生两仪。
元一是能分,太极焉得离。
玄为谁翁子,道是谁家儿。
天形自西回,日月曷东驰(○《御览》一。)
咏荷 西晋 · 张华
荷生绿泉中,碧叶齐如规。
𢌞荡流雾珠,映水逐条垂。
照灼此金塘,藻曜君王池。
不愁世尝绝,但畏盛明移。
金风扇素节,丹霞启阴期
腾云似涌烟,密雨散丝
寒花黄采,秋草含录滋。
闲居玩万物,离群恋所思。
案无萧氏牍,庭无贡公綦。
高尚遗王侯,道积自成基。
至人不婴物,馀风足染时
⑴ ○《文选》二十九。《诗纪》二十九。又《类聚》二引期、丝、滋三韵。杜公瞻编珠一引期、丝二韵。《初学记》一引期、丝二韵。又三引期一韵。事类赋雨赋注作古诗。引丝一韵。
杂诗 西晋 · 张协
太昊启东节,春郊礼青祗。
鹰化日夜分,雷动寒暑离。
飞泽洗冬条,浮飙解春澌
采虹缨高云,文虬鸣阴池。
冲气扇九垠,苍生衍四垂。
时至万实成,化周天地移
⑴ ○《类聚》三。《诗纪》二十九。又《初学记》三引祗一韵。
西晋 · 张载
白日随天回,皦皦圆如规。
踊跃旸谷中,上登扶桑枝(○《类聚》一。《诗纪》二十九。)
钓竿行 曹魏 · 曹丕
东越河济水,遥望大海涯。
钓竿何珊珊,鱼尾何𥱰𥱰。
行路之好者,芳饵欲何为
⑴ ○艺文《类聚》四十一。《诗纪》十二。
公宴诗 曹魏 · 曹植
公子敬爱客,终宴不知疲。
清夜游西园飞盖追随
明月澄清影,列宿正参差。
秋兰被长坂,朱华冒绿池。
潜鱼跃清波,好鸟鸣高枝
神飙接丹毂,轻辇随风移。
飘飖放志意,千秋长若斯
凉风肃兮白露滋。
木感气兮条叶辞。
临渌水兮登崇基。
秋华兮采灵芝。
寻永归兮赠所思。
离隔兮会无期。
伊郁悒兮情不怡。
复作诗 东晋 · 曹毗
逍遥云雾间,呼吸发九嶷。
游女不稽路,弱水何不之
⑴ ○同上○《诗纪》云。曹毗传曰:桂阳张硕。为神女杜兰香所降。毗因以一篇诗嘲之。并续杜兰香歌诗十篇。甚有文彩。○逯案。此传及诗出《类聚》。不著作者。《诗纪》直题曹毗杜兰香别传。必有所据。今查《书钞》、《类聚》、《御览》等所引。或作曹毗神女杜兰香传。或作曹毗杜兰香传。或只作杜兰香别传。或只作杜兰香传。以各佚文校之。知皆为曹毗所传也。又《搜神记》所引与《类聚》略同。惟起首曰汉时杜兰香者。自称南康人。以建业四年春数诣张传云云。殊为可怪。盖此事既出于晋代。古今亦无建业之年号。《搜神记》此条当是后人羼入妄改者。又《书钞》、《类聚》、《御览》等引此传佚文不下十馀则。所言饮食男女、悲欢离合甚繁。与陶宏景之真诰极为类似。所载仙诗灵唱。实当时师巫道士受符书章以眩惑士庶之故技也。
昔人深诚叹,临水送将离。
如何祖良游,心事孱在斯。
虚亭无留宾,东川缅逶迤
⑴ ○《类聚》二十九。《诗纪》三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