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楼三五夜,流影入丹墀。 先时留上客,夫婿美容姿。 妆成理蝉鬓,笑罢敛蛾眉。 衣香知步近,钏动觉行迟。 如何舞馆乐,翻见歌梁悲。 犹悬北窗幌,未卷南轩帷。 寂寂空郊暮,非复少年时(○玉台新咏七。《诗纪》七十。)。 宁为万里隔,乍作死生离。 那堪眼前见,故爱逐新移。 未展春花落,遽被凉风吹。 怨黛舒还敛,啼红拭复垂。 谁能巧为赋,黄金妾不赀⑴。 ⑴ 《诗纪》云。一作自资。○玉台新咏七。《类聚》三十二。《诗纪》七十。 横筝在故帷,忽忆上弦时。 旧柱未移处,银带手经持。 悔道啼将别,教⑴成今日悲⑵。 ⑴ 《初学记》作交。 ⑵ ○《初学记》十六。文苑英华二百十二。《诗纪》七十一。 试看机上交龙锦,还瞻庭里合欢枝。 映日通风影珠幔,飘花拂叶度金池。 不闻离人当重合,惟悲合罢会成离(同上)。 门前杨柳乱如丝。直置佳人不自持。 适言新作作纨诗。谁悟今成织素辞(同上)。 南史曰:元帝避建邺则都江陵。外迫强敌。内失人和。魏师至。方征兵四方。未至而城见克。在幽逼求酒。饮之。制诗四绝。后为梁王察所害。 南风且绝唱,西陵最可悲。 今日还蒿里,终非封禅时⑴。 ⑴ ○南史元帝本纪。《诗纪》七十一。 衔悲揽涕别心知,桃花李花任风吹。 本知人心不似树,何意人别似花离(○玉台新咏九。《类聚》三十二。)。 靡靡即长路,戚戚抱遥悲。 悲遥但自弭,路长当语谁。 行行道转远,去去情弥迟。 昨发浦阳汭,今宿浙江湄。 时竟夕澄霁,云归日西驰。 密林含馀清,远峰隐半规。 久痗昏垫苦,旅馆眺郊歧。 泽兰渐被径,芙蓉始发池。 未厌青春好,已观朱明移。 戚戚感物叹,星星白发垂。 药饵情所止,衰疾忽在斯。 逝将候秋水,息景偃旧崖。 我志谁与亮,赏心惟良知⑴。 ⑴ ○《文选》二十二。三谢诗。永嘉县志二十一。《诗纪》四十七。又草堂诗笺三十六晓发诗注引斯一韵。岁华纪丽四引规一韵。 洲渚既淹时,风波子行迟。 务协华京想,讵存空谷期。 犹复惠来章,只足搅余思。 傥若果归言,共陶暮春时。 伽蓝记曰:洛阳城南正觉寺。尚书令王肃所立也。肃在江南。娶谢氏女。及至京师。复尚公主。其后谢氏为尼来奔。作诗赠肃。公主亦代肃赠谢。肃闻之甚恨。遂造正觉寺以憩之。 本为箔上蚕,今作机上丝。 得络逐胜去,颇忆纆绵时(○洛阳伽蓝记三。《诗纪》百九。)。 南史曰:贞女亡婿。种树百株。墓前柏树。忽成连理。一年许还复分散。女乃为《诗》曰: 墓前一株柏,连根复并枝。 妾心能感木,颓城可足奇⑴。 ⑴ ○南史张景仁传。《诗纪》九十四。 故人总连率,方舟下汉池。 玉节交横映,金铙前后吹。 聚图匡汉业,倾产救韩危。 昔时明月夜,荫羽切高枝。 冲天势已远,控地力先疲。 各言献捷后,几处泣生离⑴。 ⑴ ○文苑英华二百四十七。《诗纪》九十三。 芳树千株发,摇荡三阳时。 气软来风易,枝繁度鸟迟。 春至花如锦,夏近叶成帷。 欲寄边城客,路远讵能持⑴。 ⑴ 乐府云。一作路远讵难持。○《类聚》八十八。《乐府诗集》十七作芳树。《诗纪》百六。 始临东岳观,俄升若木枝。 萍实讵俦彩,合扇且惭规。 北林耿初曜,圆窗鉴早曦。 照庭馀雪尽,映檐溜滴垂。 徘徊匝花树,煜爚满春池。 柳阴裁靡靡,帘影复离离。 曾泉岂亭舍,桑榆忽在斯。 回戈安得中,长绳不可羁。 冲情爱景落,清宴惜光驰。 温晖徒已荷,深心窃自知⑴。 ⑴ ○《类聚》一作李镜远诗。《初学记》一、文苑英华百五十一并作日诗。《诗纪》九十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