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4,分2頁顯示 2 下一頁 唐 白居易 772 - 846 一首方干 809 - 888 一首 宋 馮山 ? - 1094 一首劉攽 1023 - 1089 一首 劉敞 1019 - 1068 一首 葉夢得 1077 - 1148 一首 孫僅 969 - 1017 一首 强至 1022 - 1076 一首 方岳 1199 - 1262 一首 楊億 974 - 1020 一首 楊公遠 1228 - ? 一首 范純仁 1027 - 1101 一首 黄台 一首 元 丁復 一首陶宗儀 1316 - 1403 一首 明 李東陽 1447 - 1516 二首謝榛 1495 - 1575 一首 姜栢年 1603 - 1681 一首 張寧 1426 - 1498 一首 張憲 1446 - 1511 一首 朴瀰 1592 - 1645 一首 柳根 1549 - ? 一首 歐必元 1573 - 1642 一首 釋妙聲 一首 鍾芳 1476 - 1544 一首 陸深 1477 - 1544 一首 黃暐 1605 - 1654 一首 清 沈德潛 1673 - 1769 一首弘曆 1711 - 1799 二首 | 混元融結致功難,山下平湖湖上山。 萬頃涵虛寒瀲灩,千尋聳翠秀孱顏(一作闌斑)。 芰荷香入琴棊處,雷雨聲離棟牖間。 但有五雲依鶴嶺,曾無陸路向人寰。 夜溪漱玉常堪聽,仙樹垂珠可要攀。 若棄榮名便居此,自然浮(一作清)濁不相關(尊師前年三十,從評事棄官入道)。 六朝形勢會層軒,前俯蒼洲卻踐山。 二水中分鑑澄澈,萬峰離立翠回環。 古人遺賞興亡外,良守來居仁智間。 聽訟遂同棠樹愛,放懷真與海漚閒。 嘯餘風雨知何處,望及雲霞若可攀。 喬木參天愴城郭,浮萍滿地笑人寰。 楚謠清絕酣秋興,吳拂從容舞玉顔。 象魏由來心自遠,湡浯聊復樂忘還。 掖垣幸許追遐躅,天祿仍欣接近班。 塵土揚州頭欲白,遠從君借慰疏孱。 不同四客老商山,朝出東宮暮近班。 鵬⑴翼豈容時暫息,龍鱗祇自歲餘攀。 身猶侍從先康濟,心與生靈共歉艱。 郡國尚聞愆雨澤,朝廷西顧動天顔。 凌⑵虛禁閣違登降,觸熱軺車事往還。 赤地相望千里外,清風一灑百塵間。 誰知奉使今持節,比見從戎昨過關。 漫學彈冠貢公喜,鬢毛蕭颯欲投閒。 ⑴ 原作彭,據活字本改 ⑵ 原作鴻,據同治本改 古今墨客兼騷客,推許黄山甲衆山。 三十六峰層漢外,百千萬岫亂雲間。 鍊丹帝往名長在,搗藥仙歸臼已閒。 葉落花開人寂寂,雄鳴雌和鳥關關。 瀑湍巖罅常飛沫,砂現崖巔未带殷。 水畔青牛眠正穩,源頭白鹿去仍還。 清潭易見魚翻錦,幽洞難窺豹露斑。 著罷棋枰留嶂頂,流來桃片點溪灣。 鸞翔弄影非無侶,鶴唳衝天豈類鷳。 空谷伐柯樵父遠,平川喚犢牧兒頑。 石缾傾注泉那竭,瑶草敷榮地匪慳。 老檜絡藤纏夭矯,蒼苔蝕徑遶迴環。 遥知衲子明空苦,應笑貪夫競觸蠻。 斷續小橋艱跋涉,崎嶇絕磴費躋攀。 枝頭果熟猿爭取,樹杪梢枯鵲爲刪。 虎踞風前疑嘯吼,龍潛潭底想盤跧。 水簾珠貫何曾捲,石室雲封底用𣟴。 對峙容浮高聳峭,合流曹院響湲潺。 湯泉浴起能輕骨,藥鼎餐遺可駐顔。 勝概不窮吟不盡,一時模寫在人寰。 千尋練带新安水,萬仞花屏問政山。 自少雲霞居物外,不多塵土到人間。 壺懸仙島吞舟罷,椀浸星宮沈水閑。 寶籙篋垂金縷带,絳囊絳鎖玉連環。 靜張棋勢鋪還打,默考仙經補又刪。 床並葛鞋寒兔伏,窗橫檉几老龍跧。 溪童乞火朝敲竹,山鬼聽琴夜撼𣟴。 草暗碧潭思句曲,松昏紫氣度深關。 龜成淺甲毛猶綠,鶴化幽翎頂更殷。 阮洞神仙分藥去,蔡家兄弟寄書還。 黄精苗倒眠青鹿,紅杏枝低挂白鷳。 容易煮茶供客用,辛勤栽果與猿攀。 常尋靈穴通三島,擬過流沙化百蠻。 新隠漸開侵月窟,舊林猶悅枕沙灣。 手疏俗禮慵非傲,肘護靈方臂不慳。 海上使頻青鳥黠,篋中藏久白馿頑。 筇枝健拄菖蒲節,筍櫛高簪玳瑁斑。 花氣熏心香馥馥,澗聲聆耳冷潺潺。 高墳自掩浮生骨,短晷難窮不死顔。 早晚重逢蕭塢客,願隨芝蓋出塵寰⑴。 ⑴ 《詩話總龜》前集卷一五 《方輿勝覽》卷一六:唐有于方外者,自荆南掌書記,棄妻,從太白山道士學養氣之術。後弟德晦爲歙州刺史,方外來訪之,德晦爲築臺于此,號問政山房。縣人聶師道,少師方外。後入吳爲國師,號問政先生。 天風吹雪下鼇山,天上仙郎白玉顔。 雲母屏風春巻幔,水精宮闕夜開關。 光疑素月鴉初動,路繞層空鶴乍還。 氷溜墮簷真欲滴,風花滿樹若為攀。 詩才絶妙君堪比,酒價從髙我未慳。 淨掃柴門無好客,草堂幽處不勝閒。 巍然氣岸重於山,稟得精英嶽瀆間。 儼出相門遵懿範,早登賓館綴崇班。 十年泣玦投蠻海,幾度銜綸渡鴨灣。 艱險備嘗經世變,寵榮偏洽近天顏。 仲淹莊號雙千古,公綽家聲滿八寰。 一忍足方書百忍,素閑非爲取游閑。 涼生夏簟留佳客,碧凸春醪喚小蠻。 玉樹連枝緋綵動,芳蓀森卉繡襦斑。 平生已得專遐福,半夜無端夢大還。 杖屨陪遊今已矣,欲裁哀輓淚先潸。 遊遍天涯見此山,天然奇絕翠微間。 嵁崖高下開重榻,形勝東南控百蠻。 仙境人寰迥然別,海光山色靜相關。 未緣幽僻都忘世,咫尺彤雲是帝顔。 眼空丘壑塵囂远,氣合青冥語笑閑。 得意鳥飛青嶂外,放歌人在白雲間。 旋分泉石作溪山(深),圓嶠方壺在此間。 一柱擎天高卓立(鈇),四時含雨細潺湲。 常疑虎豹穿羣去(深),更覺猿猱費力扳。 斜嚲却如垂舞袖(鈇),娉婷復似綰雲鬟。 幽懷乍對簾頻捲(深),佳興堪乗屐未還。 安石東山非乆計(鉄),子綦南郭偶偷閒。 敢言夙有山林骨(深),自分久違鵷鷺班。 人事化工相勝負(鈇),酒尊詩巻日躋攀(深)。 ① 一隧之人。論金淸陰出南漢。直歸田園。持淸議者救之。一時救淸陰者皆見斥。朝暮一空。時東望拜持平救淸陰。亦爲一邊人所斥。出使瀋陽。世道之險。至於此耶。可慨也已。 白晳少年少似君,一言千古重於山。 當時完璧爭推藺,今日辭朝共惜顔。 驛路猶連華表柱,衣冠尙阻紫宸班。 層冰鴨水風如釰,積雪陰山月似環。 異域新正那可度,危途此去未能攀。 但將出處要明白,不必關河是險艱。 彩服趍庭應有待,寒梅滿樹早當還。 南歸自此成長別,相對如何不淚潸。 乍啓鏡奩光閃爍,何來野鳥錦斒斕。 乾離並象非朱雀,纂組多文異白鷳。 顧影自矜姿婉麗,引吭差别語緜蠻。 回旋矩步徐兼疾,進退規形往復還。 五色連軒翔躍裏,雙看晃漾有無間。 明星影耀紛妍態,秋水光涵散綺顔。 巾拂有容同綽約,劍丸合節共迴環。 虹流欲息神疑靜,雲舉初停意自閒。 翅半斂餘垂似手,足單翹處屹如山。 相將舞鶴琴三疊,共對盤龍月滿彎。 渡海未邀鸞作伴,立階或與鵠為班。 微禽倘入來儀隊,並和簫韶傍九關。 名禽聞說来荆國,舞向菱花意轉嫺。 寳匣乍開㸔皎潔,雕櫳初對訝斕斒。 婆娑應節疑張錦,嬝娜含姿半嚲鬟。 小折腰時文綬亂,大垂手處絳綃殷。 光懸桂窟虚堂畔,綵絢霓裳夕照間。 顧歩多應憐藻耀,呼朋好試語間闗。 詎同鷗鳥羣驚客,却比佳人自惜顔。 雲翼罷梳還獨立,星眸廻盼許雙攀。 一奩水月平分影,㡬隊鵷鸞共接班。 只為空眀矜矯翅,便教飲啄忘棲山。 風翻翠帶簷枝亞,春暖重茵砌蘚斑。 欲擬當前誇綽約,可知箇裏本舒閒。 實主名賔天地間,淮南著訓政斯闗。 用雖權偶資時濟,守在經當識大閑。 爰有讎書校四庫,不無捷徑啟南山。 欲甄真贗魚雅侣,可濫清華侍従班。 縦曰立言修行(去聲)要,宜思形正影端艱。 經鎔史鑄則堪取,子抹集塗亦合刪。 咨爾獻廷期效世,體予務學莫偷閒。 業成即不讓虞禇,尋樂還應扵孔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