慇勤为唱玄中曲,涧水相和音韵足。 唯有伯牙欲露机,断弦深意无人续。 朝菌荣非速,一念无延促。 超过数量心,智宝非荆玉。 伯雪徒击目,失钱遭罪辱。 安心毕竟空,一念无延促。 担板汉,没拘束。 饿死首阳山,誓不食周粟。 今朝腊月二十五,诸方尽唱云门曲。 径山随例和一声,莫言楚石不当玉。 有时笑兮有时哭,悲喜交并暗催促。 此理如何举同人,断弦须得鸾胶续。 文殊三处度夏,别峰两院禁足。 谁知把住放行,尽道违真逆俗(住承天)。 偈语擎读屡回。转觉字字放光。跳动纸上。何等明净。何等滢澈。如是然后始可与论于文心解脱也。况韦史顿渐之谕。能所之辨。指示自家宝藏。瓛堂形色之论。解悟之證。发挥双修法门。左之右之。富以其邻。七宝庄严。九转成丹。亶在斯欤。亶在斯欤。堉根植钝闇。秪有望洋之叹。十驾欲追。瞠乎后矣。犹且汗颜趁韵。贩针于竺师。售棘于匠石。多见其不知量也。然渭以泾浊。越现其清。鹄以鸦黑。益著其白。丑女效颦。更觉西子之媚妩。阿耨多罗无遮会上百宝光中。容受旃陀那娑毗迦。为无量功德。知否知否。 我有摩尼珠,万像纷来烛。 如如无定色,随境呈红绿。 又有匣中琴,清音贮戛玉。 苟无妙指发,寂然湛敛束。 把向玉垂宅,幻相赌一局。 轻露栖古梅,明光彻心曲。 灯月互辉映,叶叶相承续。 摄入慧眼中,多君净五欲。 莫言三身界,见性终缘触。 所以黑槵子,不堪供神瞩。 菩提本无树,玆偈云何属。 按:读偈后三日。宝𤮊学人未定稿。请玉垂先生郢政。 明叶辉映。自是灯月中幻相。灵慧所照。境与心通。发而为偈。把作禅林悟景。可谓希世绝调。系下数篇。皆一代名公钜笔。灵怪如芥子纳须弥。大小变幻。不可摸捉。洵亦文词中别刱局面矣。强就原韵。依样蹈袭。不耻昼葫之嫌。窃附续貂之意云尔。 我闻净法眼,心心随境烛。 宝藏袖中珠,众生迷赤绿。 莫掩眉睫间,毫光白逾玉。 现在玉垂室,妙观脱拘束。 慧灯和指月,演瀁开别局。 照来庭前梅,炯然透隐曲。 一种尼拘树,万叶明续续。 自性能觉照,所见非所欲。 形情两俱忘,六尘断香触。 实有实无地,幻相自入瞩。 视身与空等,光暗竟何属。 按:甲戌三月。品山生追和。祈玉垂先生训正。 佛顶白毫相,遍地光明烛。 可以算一二,可以辨红绿。 琉璃瓶子禅,护持如金玉。 南赡玉垂子,梵筴脱羁束。 逐手齐打破,不为法性局。 一种妙悟机,放光小庭曲。 我庭空色界,灯月自相续。 现化老梅树,境断爱恶欲。 意蕊与心香,叶叶慧根触。 传偈何以故,也非骇神瞩。 影幻聊复尔,灯月岂叶属。 按:六欲如麻。一偈不参。遽登灵山。拍佛祖云尔则奚可哉。虽然伏读是集。如入禅窟。不揆僭越。妄以为玉垂韦史二古德。如何是拈花。如何是微笑。二三长老又从以种智果德。法喻双彰。贫道画蛇而添足。则只见其不成画而已。于蛇何伤。钗钏铜铁。打成一片。醍醐茅柴。融为同器。但在傍窃笑者。必以为待汝一口吸尽西江水。更向汝道。伫立以俟之。甲戌十月之望。凡夫安宗洙谨识。 明叶偈以鲍谢声口。渲流瑜。伽莲花颜色。盖文字中禅悦语也。有人作五凤楼。瓦砖木石。由平地起。八窗玲珑。七宝庄严是渐也。十指掌中。忽见缥缈楼阁。自在于光明宝塔之畔。甍桷墄戺。无不毕具者顿也。我自有一重公案。风动幡动。竟是心动。由心而论其炯然不灭者。恒存于方寸之间。灵警幻化之机。迭来照应。万象纷披。皆吾兄光明宝藏副本也。又何必是月是烛是叶哉。韦史学人呈怡堂古德先生法鉴。 怡翁明叶句,但拈月与烛。 当其无光时,闇然叶自绿。 适玆来相宣,烂如勃律玉。 此语近禅理,尚未超缚束。 我闻大法眼,不以视官局。 开眼限形质,闭眼激蔽曲。 有影无影际,万象纷续续。 免教物所障,安养绝嗜欲。 见人所不见,终缘有抵触。 请君坐漆室,暗中具所瞩。 叶非明臭味,明岂眼眷属。 按:坡公六祖坛经纶。试以喻。眼见是法身。能见是报身。所见是化身。眼之见性。非有非无。无眼之人。不免见黑。见性不缘眼有。是谓法身。见性虽存。眼根不具则不能见。是谓报身。根性既全。一弹指顷。所见俱是妙用。是谓化身。(韦史) 辛未九月六夜。夜已二更馀。偶开户不暇思。而眼忽瞠心忽爽。莫知其所以。斯须惊怪而得之。乃中庭梅树。秋叶尚离离若碧罗包者。西为檐月所射。北为室烛所放而来其明。外地无是焉。率得一旨。缀以为古体。曰明叶偈。 檐棱挂明月,室中张明烛。 开户限庭树,树叶失故绿。 瀁瀁如涂银,莹莹如缀玉。 如虚又如实,团总成一束。 通彻琉璃笼,变现此奇局。 树南与树东,叶阴乃委曲。 下之自相窒,上之无以续。 叶非明所求,明非叶所欲。 是故当谁知,巧凑故相触。 有意无意地,居然系人瞩。 伫立窅丧吾,吾身岂叶属。 按:(诸公评和略)此余旧事也。元本流落不存。澹人佳儿赵小雅性憙于其大人在日。另誊一本以置者。知余元本之流落而送致。噫小雅固有心而苟不固澹人佳儿。岂能若是之周详于文字。眷眷于老物者哉。噫澹人已游岱。此事无可一说处。玉垂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