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此组诗又载林文龙《台湾诗录拾遗》。编者按:自此以下至〈窥园〉,收于赖惠川《续闷红墨屑》。 奇峰形兀突,怪石状嶙峋。 谷暗疑藏魅,禽鸣若唤人。 萝藤垂栈道,莓藓绣荒津。 世味尝甘苦,方知姜桂辛。 别后经戎马,家山草不春。 弃原空战骨,隐舍祇烽尘。 左计躬耕负,余生患难亲。 一镫看聚首,应胜滞江滨。 记与半塘叟,同游恰此晨。 几丛仍故种,何处复斯人。 得句留花片,题名拂壁尘。 芳菲看欲歇,凄恻并沾巾。 当代韦平望,如公得几人。 簪缨九州冠,词赋一家新。 优老荣卿秩,承颜有近臣(谓令子伯寅学士。)。 似闻东阁旧,犹许吐车茵。 駴绝姚江秏,谁详倡乱因。 赤丸斫文吏,白棒聚州民。 世变无完土,家危有老亲。 谁令轻远役,日夕泪沾巾。 花底重门路,樱桃又饯春。 麝巾心上事,蝉鬓眼前人。 独客难为别,他生祗忏贫。 朝来羞对镜,华发更伤神。 手拨冬炉火,回看岁又陈。 青编映新晓,红烛接初春。 老渐难为客,贫犹可奉亲。 三年叨冗食⑴,归作太平民。 ⑴ 《周礼•冗食》郑注谓:「留治文书,若今尚书之属诸直上者。」盖汉时尚书有散属,号冗官,其给食无常例,散谓之冗食。 才归行复出,破晓问江津。 海日明龛赭,山烟接富春。 牛车凉浸水,秧担绿随人⑴。 满目流民画,劳劳叹此身⑵。 ⑴ 时越人俱买稻秧于浙西,归补种之。 ⑵ 予此行以振灾免赋事乞中丞奏请,为乡人所扼,终不见从。 四十平头节,三千里外人。 无家长作客,有泪尚逢春。 地下称觞感,天涯齧指辰。 百年谁上寿,恸绝楚江滨。 庚午同乡举,稽阴共九人。 论年皆弟畜,惟子最情亲。 退让行如畏,沈潜学独真。 相知言痛绝,追理一沾巾⑴。 ⑴ 今春君入都时,余病甚,告以不复应试,君踧然曰:「此事诚不足重轻,然君不得第,则天下学者心皆不平。」每理斯言,为之腹痛。 争望黄龙舰,清河是水神。 旌旗团黑雾,山海乱青燐。 见敌思刘秩,临危愧令赟。 八闽天险地,太息付斯人。 晚入东湖寺,空庭不见人。 水枯犹卧石,树老尚能春。 玉御归何处,金容换劫尘。 结亭留瑞像,花雨照纷纶⑴。 ⑴ 寺旧有金源帝后像、明代所赐如来、文殊、普贤佛诸天尊,皆七宝庄严及三世佛、旃檀铜佛,今惟存石碑二刻、旃檀佛、达摩、观音诸像,以亭覆之。 万里将迎汝,穷冬到海滨。 形容如我弟,涕泪遍邻人。 茹苦犹能活,无儿倍觉亲。 伤心门户事,不忍话前尘。 卌七生男后,儒林代有人。 三家叙宗牒⑴,百世秩成均。 文献姚江旧,衣冠宋制真⑵。 高门承盛德,展卷想依神。 ⑴ 《闻见录》具载河南、丹阳、成都之邵次第云,以示三家子孙。 ⑵ 司马温公尝制深衣,劝康节服之,康节答以今人当服今时之衣。 六十三年始,今朝已立春。 别无它语祝,归作故乡人。 山叶篮舆健,湖花篾舫新。 携书兼载酒,日醉不忧贫。 残历犹馀四,明年已立春。 靓妆眉际案,娇语膝前人。 香篆通帘暖,花枝入镜新。 金尊开胜里,未信宰官贫。 岁夕吾犹健,檀栾喜迓春。 影堂馀福酒,病榻幸全人。 官忝金貂贵,年从画蜡新。 天涯完骨肉,不异在家贫。 汉烛消残腊,唐花醒早春。 朝正驰马路,注假过年人。 钟鼓宫悬静⑴,湖山幄殿新。 所期停五祚,圣德轸时贫。 ⑴ 是日太和殿朝贺,奉懿旨,乐设而不作。 久领壶天胜,琼瑶入手春。 从容金殿语,爽朗玉山人。 名冠南州旧,兵筹北府新。 尚书清德在,家法不忧贫⑴。 ⑴ 君祖文勤公为先从父同年翰林,以清节著。 五马将南渡,宫莺又报春。 紫宸辞半仗,画毂夹千人。 烛试金莲剩,盘堆粉荔新。 梅花满床笏,不信蔡齐贫。 齐年良守令,同驻帝城春。 诗句称才子,茶汤遇内人。 别筵杨柳始,宫体杏花新。 各树优贤绩,脂膏不润贫。 忽过墙头酒,来添陋室春。 同朝无热客,入座尽诗人。 花为金尊艳,灯先锦里新。 草堂今日聚,不信陆装贫。 暂息鸣琴手,商量过早春。 画中山作障,花里镜窥人。 翠墨眉奁活,青编粉指新。 岁朝清供满,不使玉台贫。 久绝鹣鹣梦,传来绮语春。 鬓星思染术,背垢想搔人。 酒有红颜僭,琴知绿意新。 东方能割肉,不碍一囊贫。 生及开天盛,周回甲子春。 枝官滥朝列,木客忆山人。 发畏冠卷(平)重,腰移带孔新。 貂裘犹未贳,酒户本来贫。 暂作朝正吏,句留有脚春。 岳莲青引马,灞柳绿催人。 衔袖文书久,沾襟酒晕新。 黄金何待作,自济子阳贫。 先旬燕九节,珂马逐嬉春。 蓬岛通仙路,犁轩集幻人。 货郎千担聚,教祖一花新⑴。 济世金丹在,壶中自不贫⑵。 ⑴ 邱真人传王全真之教为道家北宗,同师者七人,称一花七叶。 ⑵ 真人尝劝元太祖止杀,有功生民,故至今香火独盛。 燕寝香凝夕,银屏曲偌春。 瓶花能解语,桯烛亦留人。 月尚圆容欠,衣添半臂新。 市中灯渐盛,谁道帝京贫。 自有壶中乐,浮圆满坐春。 酒知乡国水,灯恋老年人。 璧月随车出,银花入树新。 笙歌今渐减,何以济时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