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书乐志曰:梁武帝之在雍镇。有童谣云。襄阳白铜蹄。反缚扬州儿。识者言曰:白铜蹄谓马也。白。金色也。及义师之兴。实以铁骑。扬州之士皆面缚。果如谣言。故即位之后更造新声。帝自为之词三曲。又令沈约为三曲以被管弦。古今乐录曰:襄阳蹋铜蹄者。梁武西下所制也。沈约又作其和云。襄阳白铜蹄。圣德应乾来。 陌头征人去,闺中女下机。 含情不能言,送别沾罗衣⑴。 ⑴ ○玉台新咏十作襄阳白铜鞮歌。文苑英华二百一作白铜鞮歌。《乐府诗集》四十八。《诗纪》六十四。 民和礼乐富,世清歌颂徽。 鸿名轶卷领,称首迈垂衣(同上)。 燕驷游京洛,赵服丽有辉。 清歌留上客,妙舞送将归(同上)。 稍稍枝早劲,涂涂露晚晞。 南中荣橘柚,宁知鸿雁飞。 拂雾朝青阁,日旰坐彤闱。 怅望一途阻,参差百虑依。 春草秋更绿,公子未西归。 谁能久京洛,缁尘染素衣⑴。 ⑴ ○本集三、《文选》二十六并作酬王晋安。《诗纪》五十九。 芳树发春辉,蔡子望青衣。 水逐桃花去,春随杨柳归。 杨柳何时归,袅袅复依依。 已荫章台陌,复扫长门扉。 独知离心者,坐惜春光违。 洛阳远如日,何由见宓妃(○玉台新咏六。《诗纪》九十二。)。 杖策步前岭,褰裳出外扉。 轻萝转蒙密,幽径复纡威。 树高枝影细,山尽鸟声稀。 石苔时滑屣,虫网乍粘衣。 涧傍紫芝晔,岩上白云霏。 松子排烟去,堂生寂不归。 穷谷无还往,攀桂独依依(○续高僧传本传。《诗纪》百七。)。 大妇主缣机,中妇裁春衣。 小妇新妆冶,拂匣动琴徽。 长夜理清曲,馀娇且未归(同上)。 楚襄游梦去,陈思朝洛归。 参差结旌旆,掩霭顿骖騑。 变化看台曲,骇散属川沂。 仍令赋神女,俄闻要虙妃。 照梁何足艳,升霞反奋飞。 可言不可见,言是复言非⑴。 ⑴ ○《乐府诗集》六十三。集六《诗纪》百十。 □□□□□,我帝更朝衣。 擅宠无论贱,入爱(乐府作忧。)不嫌微。 智琼非俗物,罗敷本自稀。 居然陋西子,定可比南威。 新吴何为误,旧郑果难依。 甘言诚易污,得失定因机。 无憎药英妒,心赏易侵违(同上)。 赤阪横西阻,火山赫南威。 身热头且痛,鸟坠魂来归。 汤泉发云潭,焦烟起石圻。 日月有恒昏,雨露未尝晞。 丹蛇逾百尺,玄蜂盈十围。 含沙射流影,吹盅病行晖。 瘴气昼熏体,菵露夜沾衣。 饥猿莫下食,晨禽不敢飞。 毒淫尚多死,度泸宁具腓。 生躯蹈死地,昌志登祸机。 戈船荣既薄,伏波赏亦微。 爵轻君尚惜,士重安可希⑴。 ⑴ ○本集三。又《文选》二十八、《文选》集注五十六、《乐府诗集》六十五并作苦热行。《诗纪》五十。又《类聚》四十一作苦热行。引威、归、圻、围、晖、微、希七韵。《御览》三十四作苦热行。引威、归、沂、晞、围、晖、衣、飞、腓、机十韵。 金陵已去国,铜梁忽背飞。 失路远相送,他乡何日归。 睿情欣逸赏,临泛入淮淝。 棹声喧岸度(《初学记》作席。),帆影出云飞。 清流含日彩,奔浪荡霞晖。 还如漳水曲,鸣笳启路归⑴。 ⑴ ○《初学记》六。文苑英华百七十。《诗纪》百二十七。 日光没已尽,宿鸟纵横飞。 徙倚望行云,躞蹀待郎归(同上)。 崔琼东虚记云。此诗作于大业末年。实指炀帝巡游无度。缙绅瘁恍已甚。下逮闾阎。而佞人曲士。播弄威福。欺君上以取荣贵。上二句尽之。又谓民财穷窘。至是方有五子之歌之忧。而望其返国也。 杨柳青青著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 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⑴。 ⑴ ○古诗类苑七十一。《诗纪》百二十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