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7153,分184页显示 上一页 10 11 12 13 14 16 17 18 19 下一页宋 陈与义 1090 - 1138 二首陈师道 1053 - 1101 十二首黄庭坚 1045 - 1105 二首丁谓 966 - 1037 三首严粲 一首乐雷发 一首仇远 1247 - ? 二首仰忻 一首仲并 四首何梦桂 1229 - ? 一首余靖 1000 - 1064 二首 | 草草随时事,萧萧傍水门。 浓阴花照野,寒食柳围村。 客袂空佳节,莺声忽故园。 不知何处笛,吹恨满清尊。 曾鼓盐田棹,前仓不足言。 尽行江左路,初过浙东村。 春去花无迹,潮归岸有痕。 百年都几日,聊复信乾坤。 密雨吹不断,贫居常闭门。 东溟容有限,西极更能存。 束湿炊悬釜,翻床补坏垣。 倒身无著处,呵手不成温。 为吏专文法,成家托弟昆。 三年如昨日,一笑更何言。 扶老须微禄,移官实至恩。 两疏元父子,何日复东辕。 漏屋檐生菌,临江树作门。 卷帘通燕子,织竹护鸡孙。 向夕微凉进,相逢故意存。 何当加我岁,从子问乾坤。 卧念张居士,逃名老石根。 学诗真得瘦,识字即空樽。 鸣笛夜宜远,灯花晓更繁。 未须哀老子,也复守丘园。 今日中牟令,当年太守孙。 独能怜此老,肯避席为门。 寒日风涛壮,边城簿领繁。 平生子曾子,白首得重论。 接禄才馀岁,为邦近故园。 案图三万户,镇静五千言。 雪尽春泥滑,风生沙水昏。 犹须放琴客,坐席稍能温。 青衿曾诵赋,皓首始登门。 意得宁论晚,心交不待言。 向来期北上,可复改南辕。 画地数佳政,丛谈何处村。 哀挽诸儒竞,丰碑故吏繁。 素车纷雨泣,丹旐与风翻。 几地留遗爱,他年作九原。 涕流耆旧尽,不独为乡园。 山开两岸柳,水绕数家村。 地势倾崖口,风涛啮石根。 平林霜著色,沙岸水留痕。 剩寄还乡泣,难招去国魂。 恸哭东阿县,伤心莫与论。 却思当痛日,敢望此身存。 举目人将母,回头影吊魂。 更堪悲手足,孤稚满船门。 积石横成岭,行杨密映门。 人声隐林杪,僧舍绕云根。 顿摄尘缘尽,方知象教尊。 只应羊叔子,名字与山存。 德名三后并,母道两朝尊。 勇决高千古,危疑定一言。 先期还政事,隆礼改山园。 哀挽西郊道,云愁昼亦昏。 毁誉盖棺了,于今名实尊。 哀荣有王命,终始酌民言。 蝉冕三公府,深衣独乐园。 公心两无累,忧国爱元元。 云横疑有路,天远欲无门。 信矣江山美,怀哉谴逐魂。 长波空𣶂记,佳句洗眵昏。 谁奈离愁得,村醪或可尊。 轩后更张妙,羲和旧制存。 絙弦参庙乐,疏越荐牺樽。 赵女宣孤愤,湘灵写断魂。 仲由无雅吹,何必鼓丘门。 自保猗猗绿,谁怜冉冉根。 紫花含凤实,绣箨抱龙孙。 扫月仙坛静,摇风雪雾昏。 彤竿思化杖,绀叶想开樽。 起蛰良时在,鸣风异禀存。 大能吞巨象,长可绕昆崙。 出笥彰嘉庆,衔珠报厚恩。 由来禀龙质,灵化出山门。 千古怀沙恨,凄凉何处论。 坐看宗国事,安用一身存。 落叶西风岸,孤舟半夜猿。 年年江月白,为照独醒魂。 门庭接豆根,吟避市尘喧。 每爱诗无敌,应知学有源。 云山供俎豆,笔砚长儿孙。 愧我相过数,秋风酒一尊。 冷官宜静坐,借屋近荒村。 无酒可延客,未昏先闭门。 水明知月上,木落见梅尊。 满目凄凉者,相逢不必言。 春早风驱雪,天寒竹映门。 灯前终夜读,笈内故书存。 尚觉文章贵,那矜齿爵尊。 向平愁未了,女嫁与儿昏。 贤哉张氏子,笃孝守坟园。 四水绕庐舍,一山当墓门。 风悲亲永感,露泣泪成痕。 岂比他人陇,荒凉弃野原。 按:整理自《古今图书集成》孝弟部
倏起郊扉念,亟回朝市辕。 君恩如父母,山迥亦乾坤。 援笔醉醒语,携筇前后村。 是非襟度外,客至总休论。 得誉今铨筦,飞声自谏垣。 久知蒙帝可,不敢丧吾存。 切切道涂喜,勤勤指顾言。 我公今气貌,犹是旧攀辕。 胄甲汉中垒,声高昔谏垣。 几年清议在,万事此心存。 临遣再三意,褒嘉数十言。 疾驱公未可,半路趣回辕。 迎宵山吐月,不受寸云吞。 看影筛林杪,移尊藉石根。 参差明梵刹,一二数烟村。 高处僧眠未,携筇试打门。 寸碧倚苍旻,孤城俯可吞。 人行平木杪,帆去入云根。 月榻留僧梦,风松吊鹤魂。 江心千古石,岁岁记潮痕。 一叫一声残,声声万古冤。 疏烟明月树,微雨落花村。 易堕将乾泪,能伤欲断魂。 名缰惭自束,为尔忆家园。 四十载居尊,勤劳涤化源。 精禋敦舜孝,至治布尧言。 武尚包戈节,刑宽解网恩。 遗弓初奉讳,雨泪遍乾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