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石既相和,江海复无波。 梁客簪裾盛,陈王文雅多。 修途参弱骀,乔木间轻萝。 幸承滥吹末,击壤自为歌⑴。 ⑴ ○《类聚》三十九。文苑英华百七十九。又《初学记》十四作藉田诗。引三四两章。《诗纪》百三。 ① 类聚、初学记无游字。昆明池诗诗纪云:元行恭、薛道衡有此诗。 灵⑴沼萧条望,游人意绪多。 终南云影落,渭北雨声过。 蝉噪金堤柳,鹭饮石鲸⑵波。 珠来照(初学记作昭。)似月,织处写成河。 此时⑶临水叹,非复采莲歌。 注:类聚九。初学记七。文苑英华百六十四。诗纪百四。 ⑴ 类聚作玄。诗纪云:一作玄。 ⑵ 初学记作鳞。文苑同。 ⑶ 类聚作讵知。诗纪云:一作讵知。 蘋藻祈明德,倚棹息岩阿。 忽听晨鸡(类聚作鸟鸣。)曙,非复(文苑作是。)楚宫歌。 闲阶薙宿荠,古木断悬萝。 帷(文苑作帏。)堂寂易晚,桴(文苑作抱。)鼓自相和。 盛祀流百世,英威定几何。 注:类聚三十八。文苑英华三百二十。诗纪百五。 红颜自燕赵,妙妓迈阳阿。 就行齐逐唱,赴节暗相和。 折腰送馀曲,敛袖待新歌。 嚬容生翠羽,曼睇出横波。 虽称赵飞燕,比此讵成多⑴。 ⑴ ○《类聚》四十三。《初学记》十五。文苑英华二百十三。万花谷后三十二作杨皦诗。《诗纪》九十四。 古今乐录曰:企喻歌四曲。或云后又有二句。头毛堕落魄。飞扬百草头。最后男儿可怜虫一曲。是苻融诗。本云深山解谷口。把骨无人收。与今传者小异。 男儿欲作健,结伴不须多。 鹞子经天飞,群雀两向波。 《北齐书》曰:徐之才大善医术。太宁二年春。武明太后又病。之才弟之范为尚药典御。敕令诊候。内史皆令呼太后为石婆。盖有俗忌。故改名以厌制之。之范出。告之才曰:童谣云云云。今太后忽改名。私所致怪。之才曰:跂求伽。胡言去已。豹祠嫁石婆。岂有好事。斩冢作媒人。但令合葬自斩冢。唯得紫綖靴者。得至四月。何者。紫之为字此下系。綖者熟。当在四月之中。之范问靴是何义。之才曰:靴者革旁化。宁是久物。至四月一日。后果崩。 周里跂求伽。豹祠嫁石婆。 斩冢作媒人。唯得一量紫綖靴(○《北齐书》徐之才传。)。 朝发披香殿,夕济汾阴河。 于兹怀九逝,自此敛双蛾。 沾妆疑湛露,绕臆状流波。 日见奔沙起,稍觉转蓬多。 胡风犯肌骨,非直伤绮罗。 衔涕试南望,关山郁嵯峨。 始作阳春曲,终成苦寒歌。 惟有三五夜,明月暂经过⑴。 ⑴ ○玉台新咏七。《类聚》四十二。文苑英华二百四作昭君怨。《乐府诗集》二十九作明君词。《诗纪》七十二。 历览周仁智,登临欢豫多。 穿渠引金谷,辟道出铜驼。 长桥时跨水,曲阁乍临波。 岩风生竹树,池香出芰荷。 石幽衔细草,林末度横柯(○《类聚》九。《诗纪》九十三。)。 明王日月照,至乐天地和。 幸息云门吹,复歇咸池歌。 桂序金匏转,瑶轩丝石罗。 朱骐步踯躅,玄鹤舞蹉跎。 露凝嘉草秀,烟度醴泉波。 皇基方万祀,齐民乐如何⑴。 ⑴ ○《乐府诗集》五十六。《诗纪》五十七。又《类聚》四十三引和、歌、罗、波四韵。 总棹金陵渚,方驾玉山阿。 轻露炫珠翠,初风摇绮罗(同上)。 北走长安道,征骑每经过。 战垣临八阵,旌门对两和。 屯兵戍陇北,饮马傍城阿。 雪深无复道,冰合不生波。 尘飞连阵聚,沙平骑迹多。 昏昏垄坻月,耿耿雾中河。 羽林犹角牴,将军尚雅歌。 临戎常拔剑,蒙险屡提戈。 秋风鸣马首,薄暮欲如何⑴。 ⑴ ○文苑英华二百九。《乐府诗集》三十作。《诗纪》百十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