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2743,分310页显示 上一页 238 239 240 241 242 244 245 246 247 下一页清 曹士鋐 一首曹雪芹 1715 - 1763 一首曹元询 一首曹源郁 一首曾国藩 1811 - 1872 二首曾廷枚 1734 - 1816 一首曾畹 一首曾希文 一首曾习经 1867 - 1926 二首曾沂春 一首查揆 1770 - 1834 一首查曦 一首柴杰 一首常纪 ? - 1771 七首超群 一首超源 一首超质 一首陈尔锡 1878 - 1936 七首 | 峻绝仙霞岭,雄关踞上游。 万竿新竹解,一路野泉流。 古殿招云住,斜阳隔树浮。 深山凉雨后,五月木棉裘。 未卜三生愿,频添一段愁。 闷来时敛额,行去几回头。 自顾风前影,谁堪月下俦? 蟾光如有意,先上玉人楼。 料得南游客,于今欲白头。 好为将母计,莫惜折腰愁。 远道偏多雨,怀人畏及秋。 那知故乡客,十月未披裘。 欲放江阴棹,翻成罨画游。 峭帆冲暮雨,孤艇送春流。 竹树烟中乱,楼台水际浮。 鹤沙桥下路,帘底故句留。 昨来殊不适,日落独登楼。 西北看辽沈,东南望海陬。 苍茫怀百代,浩荡足千愁。 画肚思长策,嗟余肉食谋。 矮桂枝钩袖,丛篁叶打头。 堤行皆仄径,路断得高楼。 栏槛千回锦,琉璃五色秋。 落霞沈水底,绮散不能收。 按:跨水一楼,名沉霞村。
离索亦云久,山居乃尔幽。 疏钟出古寺,淡月上层楼。 松响晴疑雨,峰高夏似秋。 眼前多韵事,茅舍且淹留。 看碑寻赤𡽶,采菊到黄州。 雁气回秋渚,江声撼酒楼。 兵戈双眼泪,吴楚一孤舟。 萧瑟匡山客,应随慧远游。 一笑登缑岭,仙人不可求。 楼台虚月夜,河汉淡清秋。 树色阴岩合,钟声古寺幽。 寒泉一危坐,呜咽使人愁。 错落星垂户,依微月映楼。 晚寒春尚浅,冰落水迟流。 尘梦杳难记,乡愁散不收。 如何南去雁,尚未一回头。 从此遂摇落,于今真远游。 浮云低被渚,孤月过南洲。 文藻秋兰气,客心沧海流。 凉风起天末,凄断殿西头。 居然皮骨在,断送几春秋。 志大将之楚,年衰不梦周。 萧萧孤树劲,汩汩暗泉流。 心发争长短,凭谁决去留。 怜君似秋雁,易起旅人愁。 梦醒砧双杵,镫寒雨一楼。 黄花吟影瘦,白鹭鬓毛秋。 无那聆情话,荒鸡乱唱筹。 九日身初健,西郊强一游。 远山寒积雪,孤树老禁秋。 何地寻黄菊,他乡易白头。 那堪高处望,风色逼人愁。 岩壑契冥搜,晴添瑞景浮。 乱烟笼碧砌,飞阁跨澄流。 独自成千古,悠然寄一丘。 开襟坐霄汉,卓荦倾枚邹。 月吐众峰头,流光照戍楼。 行旌指剑阁,残梦忆刀州。 露冷衣添重,风清暑渐收。 草虫殊造次,吟动满林秋。 邑小如村落,城荒草木秋。 人烟看寂寂,山鸟听啾啾。 稍喜民风朴,敢言吏治优。 还将休息意,蚤夜共咨诹。 解缆涪江水,推蓬古渡头。 片帆催下濑,一叶放中流。 岸阔星垂野,潮平月满洲。 遂阳侵晓至,谁识木兰舟。 野度平沙岸,清波曲折流。 板桥三叠合,冰鉴一泓收。 蘋白桃花浪,泥香燕子洲。 兴来怀古调,无语对群鸥。 野旷黄云重,苍然薄暮秋。 呼鹰登古垒,跃马渡寒流。 小队劳相访,高文许共谋。 留连茅屋里,尘集紫貂裘。 竟借田家宿,来观万户秋。 采风询野客,得句惠诗流。 语抵十年读,尘消一面谋。 荒村惭市远,徒贳近邻篘。 遥天垂雨脚,横地起风头。 势忽摇山树,声先彻竹楼。 黑云迷远岫,青野失来牛。 老杜成都屋,捲茅似此不。 佳节偏多雨,翻增旅客愁。 高堂虚白日,空谷自清秋。 世上无相识,天涯亦浪游。 故园今日菊,谁插老亲头。 青眼多情客,携朋问暮秋。 人同山共瘦,时与水俱流。 黄叶迷村路,清风满寺楼。 荒凉郊外景,肯向锦囊收。 黄昏依古岸,渔火照沙洲。 秋满千山白,滩衔乱石流。 推篷光入枕,系树影移舟。 不识谁家子,清歌水上楼。 出门才一日,乡思已千周。 亲老时多病,身孤况远游。 枕浮双鬓泪,灯暗四山秋。 回首昨宵话,白云天际流。 滔滔江汉水,日夜向东流。 陆地藏蛟窟,风涛接蜃楼。 徙薪无上策,去国有扁舟。 汉口斜阳渡,苍茫足远愁。 闻道岚山胜,来从物外游。 轻舟穿石隙,绝壁挂溪流。 此地一携酒,临风生远愁。 暮钟隔烟树,回望正宜秋。 横目看湖海,谁堪借箸筹。 风高陶侃垒,月满庾公楼。 雅量延文士,长城仗大猷。 卿云关塞朗,照我载书游。 水势东南壮,江声日夜流。 浮生轻一叶,四顾此孤舟。 浪阔天为岸,风惊夏亦秋。 瞬间帆去远,不敢事淹留。 浩淼来时路,微茫独夜舟。 天低云堕水,潮怒海鸣秋。 命仗孤帆寄,身真一粟浮。 行行霄汉近,直上有梯不。 弃官犹敝屣,载酒有扁舟。 海气朝吞市,江声夜入秋。 乱离存旧学,战伐动新愁。 苍莽人间世,从君一醉游。 |